蓝 灿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411199
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超声检查前的准备是影响检查效率的重要因素,而检查前准备多由护士进行,因此,超声检查护理与检查技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查前的护理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检查速度与检查质量[1]。而且,超声科工作任务重,再加上护士知识缺乏,护理理念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容易导致检查前准备不充分、护理管理环节存在漏洞等问题,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下降[2]。有研究调查显示,患者对“候诊等待时间、患者过多”的满意度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检查需求[3]。链式管理模式是为保证护理各环节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将各环节作为单独的管理对象,强调横向、纵向双重管理,具有人性化、对称性和链式结构特点,能够有效优化流程,保证患者的各环节无缝衔接,对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因此,本研究拟采用链式管理方法探索降低超声科患者等待时间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12月于我院行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行肝脏声学造影检查与甲状腺声学造影检查;(2)年龄≥18岁;(3)患者精神、意识、认知、沟通正常;(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2)合并全身感染或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患者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27.14±3.61)岁,文化背景: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6例、中专3例、大学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26.29±3.88)岁,文化背景: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8例、中专4例、大学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造影检查流程。门诊医师开具检查医嘱—患者缴费—患者到门诊药房领药(注射液六氟化硫微泡)—患者到超声检查登记处报到—等候检查—检查前准备—签署知情同意书—置入留置针—开始检查—输入造影剂—检查结束拔出留置针—检查后观察。观察组采取链式管理流程模式,具体如下:(1)建立超声造影检查链式管理路径,在超声科、门诊、病房、药房、收费处等部门建立互为关联、监督的运行路径。制定超声造影检查管理流程,按照超声造影检查规范制定检查的标准路径。(2)标准管理路径制定后,对检查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培训,由管理小组成员会议讨论后共同制定各项制度和流程,包括检查前教育、造影剂注射操作技术流程、留置针置入技术流程、检查后教育及应急预案等。通过现场讲授、现场示教、视频录制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每周培训1次,每次培训20~30min,以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才能参与研究。(3)检查前管理环节:医师开具检查医嘱患者缴费后,医院公众号将检查预约时间、检查地点、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发送至患者微信,信息内容经小组讨论后采取直接通俗语言描述,并采用固定语言;患者根据提醒领药并做好检查准备。(4)检查环节:检查前护士对患者检查流程、目的、注意事项等进行知识宣讲及心理护理,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时,护士将知情同意书需要患者注意的事项使用红笔标注,以方便患者了解;在留置针穿刺环节,于穿刺前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情况,选择前臂或上臂直径粗大的血管,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前根据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进而提高检查的配合度。(5)对比剂输注:在输注微泡混悬液前,先使用无菌生理盐水通过回抽血、针头注射水流感及观察注射部位肿胀等方式再次评估静脉通路情况;抽取微泡混悬液前震动药瓶使微泡重新均匀分散后再抽取至注射器中立即注射;每次注射微泡混悬液后,随之使用无菌生理盐水5ml冲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情况。(6)检查后观察:检查结束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封闭静脉留置针,患者在观察室等候观察30min ,播放检查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视频,患者观察期过后拔除静脉留置针,指导注射部位按压方法,发放检查报告。
由经过小组培训的调查员对数据进行收集,数据收集分别在链式管理模式开展前及开展3个月后进行。为方便收集整理,借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电子化数据收集,对于电子问卷填写不便的患者采用纸质版进行填写,问卷由调查员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2例,收回有效问卷60例,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7%。
1.3 评价指标 (1)检查配合度: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制检查配合度评价量表,该量表包含10个条目,各条目得分依次从0~1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配合度越好。该量表由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填写。(2)检查效率:①指从预约检查至检查开始的时间,为检查等待时长;②从开始检查至检查结束的时间,为检查耗时。(3)患者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低。(4)患者满意率:采用自制的检查满意度问卷,对患者的检查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及检查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而等待时长及检查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配合度及检查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满意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前心理状态及检查后满意率比较
3.1 链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超声造影的检查效率 链式管理模式是将检查各环节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保证各环节衔接的有效性,进而改善流程中的不足[6]。本研究使用链式管理,确保检查各环节的正常运转,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检查效率,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及检查耗时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链式管理是在各环节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后,通过短信提醒、图画宣讲等形式将各项环节逐一与患者做好沟通,从而避免了常规检查中沟通过于单一化、患者对检查了解不全面,从而导致检查准备时间长、检查耗时的弊端。因此,可以将检查流程分段划分为几个环节,采用链式管理的方法,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流程,加强对检查流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分析出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进而制定改进方案,从而降低检查耗时,提高检查效率。
3.2 链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 在常规超声造影检查中,护理人员往往由于工作任务重在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纰漏,从而导致患者在检查等待期间对检查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最终不利于患者保持较好的检查配合度[7]。因此,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及相关知识是超声科应当关注的重点。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常规超声造影检查受到患者文化背景、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超声检查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因人而异,受到患者个性化特征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配合度不佳。近年来,对于超声造影患者健康教育、流程改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根据超声造影检查相关护理特征,对检查进行链式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患者的检查相关认知程度,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配合超声造影相关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充分了解检查相关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
3.3 链式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采用链式管理模式对超声造影检查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超声造影是专科性较高的一项检查,多数患者对此项检查并不了解,这使得患者对检查的焦虑情绪严重[8]。常规检查管理模式虽然在检查前给予患者一定的指导,但是无论检查的流程还是健康教育支持强度均较为薄弱,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9]。本研究采用链式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按照检查流程将各环节分为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3个时间段,各时间段再由研究组成员进行流程管理干预,通过流程优化和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全程化、实时化、可视化的干预,加强患者对相关检查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焦虑心理,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焦虑得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链式管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超声造影的等待时长,提高检查效率,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是,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仅在肝脏声学造影检查与甲状腺声学造影检查中应用,下一步可以考虑多中心大范围研究,以进一步检验本研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