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与路径

2023-02-03 01:56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文化产业现代化

韩 晗

(武汉大学 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已成为一项时代使命。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表现,文化产业是文化走向工业化生产、进行市场化分配与开展大众化传播的形态,是文化商品化的最高发展形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将文化产业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将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是指我国文化产业要深刻参与到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进程之中。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发展模式,要求注重文化产业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结合,使文化产业具有更加持久的发展动力。①参见韩晗:《从“双循环”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原则与路径》,《东岳论丛》2023 年第1 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推动我国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源于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与对中国走何种道路的思考。①参见李成瑞:《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若干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79 年第3 期;谢世荣:《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几个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80 年第1 期。21 世纪以来,学界继续展开对这一议题的讨论。有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②参见杨正喜:《浅析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社会主义研究》2004 年第3 期;彭成兰:《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南都学坛》2006 年第4 期;程中原:《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略论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经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年第9 期。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小康社会及其指标构建。③参见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意义与价值内涵上,指出这是一种“文明新形态”。④参见卢岚:《文明新形态的当代出场:中国式现代化演进逻辑》,《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6 期。而早在2004 年,就有学者研究了中国现代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指出文化产业代表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一种新潮流,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机遇。⑤参见何传启:《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探索与争鸣》2004 年第10 期。但这一问题在当时并未受到学界重视,直至“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在新时代被着重提出和强调后,才有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梳理。⑥参见常天恺、齐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 年第3 期。

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学、经济学与文化产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与路径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议。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逻辑关联

历史地看,自晚清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已有180余年的发展史。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而强,部分业态在体量上全球领先,为世界树立了标杆和典范。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中的部分业态出现了周期性甚至结构性问题。一些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束缚了产业发展,亟需得到有效应对与处理。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和推进,对将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依托人口规模巨大这一现实国情,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牵引力,将促进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之外,其他所有区域使用同一套司法体系、同一种通用语言文字和同一套法定货币,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与同为世界大国但实行联邦制的美国、俄罗斯与印度等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就意味着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机会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成长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始终面向规模巨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消费市场和发展动能。任何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那么也必然会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被世界各国视为文化产业第一大市场。日本、韩国等国的部分文化产品通过中国市场成为具有世界级示范效应的文化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体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近年来,我国依托国内大市场,还拓宽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渠道。截至2020 年6 月,全国开设文化产业学科(含本、硕、博)的高校共213 所,涵盖263 个学位点,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产业人才。⑦参见肖波、王诗怡:《学科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历史脉络与发展进路》,《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 第6 期。我国每年都新成立上万家文化产业创业公司,涉及设计、旅游、咨询、广告等文化产业广泛领域,其中许多由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创立。这些企业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我国文化产业更应以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目标,通过充分利用与有效转换国内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重要的价值依归,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要共同富裕,精神生活上也要共同富裕。我国文化产业在传播先进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理应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主动担当、有所作为。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2]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工程,文化方面的舆论引导非常重要。其中,文化既是动力,也是支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即和谐、自由且充分的发展,人不应是所谓“单向度的人”,“穷得只剩下钱”必定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富裕标准。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先进文化的有效传播是重要一环。

共同富裕既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追求,其目标是每个人的均衡发展:人不但要“富起来”,更要“贵起来”。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产业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效助推个体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社会转型期,确实会产生精神危机,世界许多国家遭遇过这一情况。目前我国也存在信仰迷失、道德失范、为富不仁及“一切向钱看”等“富而不贵”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从业者必须要刚健有为,积极作为,承担起弘正气、树新风的意识形态建设责任。

目前,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确实存在少数推崇物质享乐、审美格调低下甚至迎合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产业而言,这似乎是一种普遍性问题。但归根结底,其原因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守土失责”。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更加强调文化产业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通过生产高质量、有价值的文化产品来促进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传播。

其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我国文化产业坚持突出意识形态属性,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是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2022 年,我国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21805 亿元,超过了韩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3]这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解决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兼具成风化人的意识形态功能。近年来,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国潮”动漫、以《觉醒年代》《流浪地球2》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剧等高质量文化产品,屡屡“出圈”,不但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门类,总是与文化经济、文化市场、文化金融等议题联系在一起,相关研究也多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探讨。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产业,不是单纯的“在商言商”的商品生产及交易,而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产业门类,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功能。文化产业从业者必须时刻坚守意识形态底线,不但要追求“成风”,而且要实现“化人”,努力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文化产品,既要实现经济效益,更要实现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进步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地位还不匹配,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我国文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仍以译介而来的国外文化产品为主,如好莱坞电影、日本漫画、韩国电视剧与欧美儿童绘本等,先发国家的话语霸权在文化产业全球化进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继续突出意识形态属性,追求社会效益优先,尤其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创新发展。

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向来以“零碳产业”“无烟工业”著称,将文化产业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可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方现代化是工业革命驱动的现代化。在工业大发展的同时,西方国家也曾陷入煤烟与雾霾之中。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出现了大气污染、过度开采、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由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强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出发展经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决不可破坏环境、竭泽而渔,并对我国经济运行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变提出了方向性指导。

新时代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双向赋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合称“文旅产业”。与传统的工业产业相比,文旅产业具有低碳排放、高附加值与高创意度这“一低两高”的优势。而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就是近年来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随着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形成了一大批矿坑、车间、码头、烟囱等工业遗产。通过文化创意赋能与工业旅游规划,我国打造了规模巨大的工业遗产园区,完成了数万亩工业用地的产业转型。这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①参见韩晗等编著:《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 个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 年版,第2—4 页。

其五,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推动我国与外部世界增加互信,从而切实巩固国家文化安全。

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鲜明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环境与国家总体安全密切相关。和平环境一方面需要国防“硬实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取得优势竞争地位,从而实现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国际文化贸易越频繁,国家文化安全风险就越大。②参见江凌、陈轶欧:《论国家文化贸易安全——基于国际文化贸易比较的视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 年第8 期。但与此同时,频繁的国际文化贸易也有助于推动国家形象的正向传播。因此,只有在动态平衡中不断把握国际文化贸易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使文化产业在和平环境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而国际循环亦至关重要。就文化产业而言,国际循环的重点不在于实现了多少经济效益,而在于有没有讲好中国故事。我国文化产业应当主动对接国际需求,瞄准世界市场,通过大规模的文化产品出口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当今世界,文化帝国主义、经济保守主义与政治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冷战思维死灰复燃,战后全球化红利几乎被挥霍殆尽。部分西方政客凭借媒介话语优势,肆意污蔑、恶意诋毁我国政治制度,甚至在国际文化产品中“塞私货”,明里暗里抹黑我国的国际形象。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当让更多优质文化产品“走出去”,在世界上正向传播我国国家形象。

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机遇

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阻止、逆转现代化进程的企图是徒劳之举”。[4]64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处于进行时的系统工程,而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引导性战略决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者属于宏观时代大势,而后者属于微观具体策略。对我国文化产业而言,二者赋予了“势”与“道”的双重历史机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健全市场。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通过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将部分业态上升为在全世界具有竞争优势乃至典范意义的文化业态。

文化产业有一个特点,即依赖语言、文化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而发展。从国际文化权力分布格局来看,中文、中华文化与中国价值观目前仍然只在国内及海外华人圈具有广泛影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认同度依然较低,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销路远谈不上通畅。即使部分文化产品和业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实现了出超,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文化产品还是很难像“中国制造”或“中国建设”一样,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

因此,我们不必急于抢占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份额,而是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瞄准国内市场需求,练好内功,打造真正的文化精品。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与中等收入群体,完全有条件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孵化、打磨出一系列高质量文化产品,在获得中华文化圈的广泛认同与接受的同时,开展更高维度的跨文化传播。

其次是优化分配。要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期,以精神共同富裕为牵引,一方面从内引导文化产业从业者弘扬正道、崇德尚艺,避免产业内部因过度逐利而造成严重分配不均;另一方面从外引导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辅相成,注重普惠性文化供给。

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门类中,文化产业的体量相对并不大,但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造富”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产业的内部分配并不按照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逻辑进行,而是存在着“旱涝分明”的两极化倾向,这在音乐、美术与影视表演等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我们既要鼓励更多文化精品问世,让更多文化名家富起来,同时也要从严整治“饭圈”“卖丑”等违背公序良俗的乱象,防止一些从业者不当得利,尤其要对偷逃税和做假账等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打通国内循环,缓解乃至解决地域间、社会群体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调节文化产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要注重其推动精神共同富裕的功能,建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补互促机制,扩大普惠性文化供给。①参见傅铭:《厘清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产业的关系》,《人民论坛》2017 年第20 期。在精神共同富裕的目标牵引下,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内部与外部协调发展机制,让文化产业从业者积极担当、有所作为,取财有道、富得其所,推动形成乐善好施、回馈社会的良好风尚,让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与“文化造富”现象协调共生。

再次是提升社会效益。要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牢固树立社会效益优先意识,优化主旋律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供给,促进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步高质量发展。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社会效益优先。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长期受到学界关注。而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文化产业理论界的主流观点。②相关论说详见夏赞忠主编:《精神生产概论》,湖南出版社1991 年版;范玉刚:《文化产业价值新论》,《探索与争鸣》2013 第5 期;祁述裕:《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策问题》,载顾江主编:《文化产业研究: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第3 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单世联:《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讨论文化产业的若干议题》,载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6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

如何真正在实践中落实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是将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问题。这要求在市场化供需关系下,对文化产品制定更高标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由内容决定,但在“群选经典”的文化产品经典化进程中,拥有优质内容的文化产品不一定能得到广泛关注。③参见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文艺研究》2007 年第12 期。这与社会成员的文化修养、审美追求和消费目的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的管理者、从业者要对内容生产有进一步的要求,既要严禁内容不良的文化产品上市,也要鼓励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旋律文化作品生产。

长期以来,主旋律文化产品由于说教色彩较浓、趣味性不足,未能取得很好的市场表现。部分主旋律电影、图书一度要靠赠票、赠书等方式才能完成发行任务。但近年来不少主旋律文化产品屡屡“出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市场化成功之路。如《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电影,《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电视剧以及《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苦难辉煌》等图书,不但热映、热销,而且受到社会长期关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只要相关从业者坚持精品意识,倾注心血来策划、生产主旋律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就能够获得大众青睐。只有全社会广泛接受、主动消费,让主旋律文化产品“叫好又叫座”,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又次是文旅融合。在新发展格局下,要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工业遗产旅游、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方面主动作为,使文旅产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文化产业顺应时代潮流,激活发展动能,及时转型升级,其表现就是文旅产业的兴起。这一转型,并不只是文化产业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而是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宏观性调整——从高排放、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耗能、集约型的发展模式——的需要。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拓宽发展渠道,实现高质量发展。

前文已举工业遗产旅游之例,此处再以乡村文旅为例。目前乡村文旅是我国发展文旅产业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一些并不适于耕作的土地如山地、沙地等,可以用来修建民宿、乡村图书馆或开展旅游、研学项目。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乡村文旅的认识仅限于土地征用,宣传农耕文化、普及农耕知识的观光农业实践仍较为有限。实际上,观光农业是乡村文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乡村振兴的大局下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利用乡村文旅资源,开展“非遗”宣讲、劳动体验、田野徒步等活动,实现文旅产业价值最大化。①参见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2 期。此外,还应将与文旅产业有关的创意产业、酒店业、餐饮业与教育培训业等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中,进行统筹谋划和系统布局。

我国乡村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大量潜在的乡村文旅资源。近年来,以建设乡村民宿为代表的“乡创”项目成为发展乡村文旅的重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 年8 月,我国旅游民宿已有约20万家,其中80%分布在乡村地区,大部分由原有民居改扩建而成。[5]一些民宿规模庞大甚至开展连锁经营,且大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许多地方通过民宿建设,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大大促进了乡村“自我绅士化”。

最后是理顺关系。要理顺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之间的关系,使文化产业国际循环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渠道。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国内循环,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循环不重要。就我国现实国情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而言,开展文化产业国际循环,关键是要让中国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近年来,以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出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以抖音海外版即TikTok 最为亮眼。但需要指出的是,相关企业仍然以“平台出海”为主,还未做到“既搭台,又唱戏”,如TikTok 平台上仍然以西方世界的文化内容为大宗。②参见马玉宁:《社交媒体海外传播的叙事困境与未来想象——以抖音TikTok 海外传播为例》,《对外传播》2019 年第11 期。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其他国家的强势文化产品相比,中国的文化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点培育一批“国内叫座,海外叫好”的文化精品。

提升文化影响力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目前,很难在短期内使我国在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份额上取得领先,但我们可以通过已成气候的平台、机构实行合作生产,借力“出海”,传播具有我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如一些中外合拍电影就较成功地将我国的正面国家形象与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拓宽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渠道,形成了文化产业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些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与推广。

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要将机遇转化为实际效益与价值,还必须通过具体实践来落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实践。习近平指出:“重实践,就是要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6]无论是从体量来看还是从历史传承来看,我国文化产业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世界各国文化产业中独树一帜。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将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条实践路径。

首先,以坚持人民性为基础路径。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文化产业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加剧,数字风险增多,经济增长放缓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而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解药”。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瞄准人民需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对于少子化、老龄化等社会结构性问题要未雨绸缪,对于数字风险要防患于未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的可持续化与时代化。

我国之所以能在文化产业方面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如今,我国正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加剧的严峻问题。伴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先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赖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许多产业如果不能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就必将淡出历史舞台。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1]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从业者站稳人民立场,瞄准人民需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努力适应未来社会变局。

除了人口问题之外,数字风险也不容忽视。目前,数字技术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如精准算法与平台主导下用户的具身性受困,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导致数字垄断、数字控制、数字剥削等。对于数字风险,要构建防范机制,做好风险预警。

其次,以追求共同富裕为目标路径。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牵引,坚持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引领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要通过文化产业与国家重大战略互促互融,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之路,这既是顺应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国实行的乡村振兴、城市“双修”更新、碳中和、碳达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则产生了超越业态本身的时代意义与巨大的社会价值。①参见唐任伍、范烁杰:《“双碳”战略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价值理念、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6 期。通过环境设计、场景营造与文化创新等方式,将文化产业与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起来,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的结合,大大提升了我国城市更新的质量与效率,节省了更新成本,形成了“城市搭台、文化唱戏”的新局面。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鞍山五村与公交新村之间的“NICE2035”街区即为一例。此地曾是上海市“劳模宿舍”,而半个多世纪后,已成为上海市区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老旧社区。同济大学师生团队与街道社区协作,更新了此地的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并引进大量文化产业“创客”参与社区“微改造”,将该街区改造为一个以共享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新兴街区,使之成为上海市民周末“微度假”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两低”(低成本、低碳)、“两高”(高效率、高文化含量)的城市更新经验。②参见马谨、娄永琪:《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建构的社区更新——NICE2035 未来生活原型街区的实践》,《建筑学报》2022 年第3 期。

最后,以促进国内国际协调为支撑路径。要以高质量的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通过平台建设、对外宣传、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具体策略,用高水平的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尽可能地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认识好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是推动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前文对此已有相关论述。就实施路径而言,关键是要认识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这两种循环模式的异同。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是一个大循环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彼此依存,具有深刻且复杂的共生性,决不能将其视作彼此无干的“两张皮”。

长期以来,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有所谓“内宣”与“外宣”之分。二者的差异,主要指涉因受众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而就文化产业而言,除了不同的呈现方式,还要从经济学的一般逻辑出发,考虑产业内部的资源流通与分配。国内循环是国际循环得以实现的基础,而国际循环则是国内循环的重要补充,影响着国内循环的广度和深度。国内国际固然有别,二者之间的流通协调则极为重要。倘若两相隔绝、两不相干,那就称不上循环。如果一种文化业态或具体的文化产品连国内循环都无法实现,就更不用奢谈国际循环。而能够形成国际循环的文化业态或文化产品,势必已在国内循环体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主要面临国内循环有余、国际循环不足问题,有余与不足都是循环不畅的表现。为此,必须杜绝粗放型生产,转向生产高质量文化产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过程中,要着重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精品意识引领高质量文化产品生产,打造标杆性产品,发展长板业态。二是加深文化产业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互促联动,通过高质量的国内循环促进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培育并活化利用一批具有标志性符号意义的文化IP,以精品战略实现先进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三是在促进循环融通的同时防范风险。国内循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冲国际上的不确定风险,而国内循环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在打通国内国际循环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把握主动权。对于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的文化产业而言,尤其要防范国内国际风险叠加,重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一切不确定因素。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将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必须要通过具体实践来落实。这并非一时之功,需要政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实现。

五、结 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还需注意把握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要通过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文化产业大国发展为文化产业强国;二是要注重把握文化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特色,尤其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与有效传播。

总而言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关的一系列议题均以经济学相关问题为核心,同时也指向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与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许多经济社会领域。新发展格局具有鲜明的跨领域特征,必将对当前及未来的中国社会及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许多产业产生极为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猜你喜欢
中国式文化产业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