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3年展望

2023-02-02 18:27王庆日张冰松陈美景仲济香郎海鸥
中国土地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土地管理综述

王庆日 张冰松 陈美景 仲济香 郎海鸥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2022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地确权与流转、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绿色低碳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非正式制度与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制度改革评价、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整治、自然资源治理与信息技术革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战略需求,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关键词:土地科学;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土地工程与技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23)03-0101-13

基金项目: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项目“土地学科进展和土地科学前沿问题研究”(2022年)。

本文基于中國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分析2022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科学问题研究的技术需求,展望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22 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共筛选出135篇国内外重要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管理世界》、《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以及Land Use Policy、Remote Sensing、Food Security、World Development 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土地工程与技术等领域。

1 2022年国内十大土地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2022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聚焦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围绕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在中共二十大顺利召开的重大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命题,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地确权与流转等议题展开研究;在统筹发展与安全背景下,耕地保护、空间管制与权益保护、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议题得到学者持续关注。此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双碳”目标的科学认知深化,低碳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绿色低碳利用等问题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1.1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

在维护和保障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自然资源的行权效率,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中集中存在的产权问题、法律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等问题[1],学者们普遍认同以所有权、监管权分离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委托代理机制有助于解决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不到位、权益难落实的问题,回应自然资源整体性治理等目标,是持续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2-3]。而为了构建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未来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在产权和法制建设方面明晰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和监督权,推进“两权分离”,完善自然资源立法并建立和签署委托协议[2];在实践层面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管理平台[4]和自然资源督察体系[5],为主张自然资源所有者权利、落实自然资源监管者权力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统筹构建自然资源用途管制[6]和市场激励机制[7]从而兼顾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好地履行和承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义务与责任。

1.2 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其中理清土地要素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核心命题。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土地要素配置由政府转向市场的制度变迁是必然选择[8],土地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升土地利用效率[9],农地市场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政府调控和城乡多维融合间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10]。对于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有学者认为政府应发挥引导而非主导作用,需充分尊重农民个体或集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做出判断的自主权[8],同时减少政府在增长目标驱动下对工业用地市场配置的过度干预[11]。当前,土地要素配置的计划色彩依然较重,宏观层面,全国性建设用地、耕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机制尚未建立,城乡之间用地指标使用缺乏制度弹性[12],政府过度干预导致国民经济循环受阻[13];微观层面,工业用地价格管制导致企业购地成本上涨挤压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研发创新与产业升级[14-15]。未来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需强化《民法典》对产权的平等保护,确保集体与国有土地权能趋同[16],并逐步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标准规程、交易平台、市场监管及多要素协同配置机制的建设[17]。

1.3 宅基地“三权分置”体系的合理构建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构建有效的“三权分置”制度体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目标。从所有权看,需要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巩固其作为所有权人的基本权能[18]。宅基地资格权设置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其设置的内在逻辑是作为新增成员户兑换宅基地使用权“期权”,赋予农户资格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选择[19]。新时代的资格权的本质属性是集成员权和用益物权于一体,以用益物权为核心的复合性权利[20],因此,资格权的具体实现需要兼顾底线思维和动态灵活性,形成因地制宜的政策工具[21]。使用权改革关键在“放活”,“权力—责任—负面”清单管理和厘清农户和集体盘活的路径分工,均有助于促进闲置宅基地的有效利用[22],实践证明宅基地发展权在村庄之间转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23]。从效率维度看,未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融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搭建平台[24]。从公平维度看,改革还可通过巩固运行基础、放活内生动力、拓宽财产增收渠道、构建红利分配体系4条路径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25]。

1.4 农地确权、农地流转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地流转规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对前者的研究多聚焦于土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效应,认为确权行为能够释放出产权明晰和预期稳定两大积极信号,增强农户的投资意愿[26],更进一步推动地权向非熟人社会出租[27],对促进土地流转[28]整合流转市场、提高配置效率具有积极意义[29]。但也有研究表明农地确权对土地流转[30]和规模经营[28]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后者的研究则从确权与农地流转对农村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展开:学者们检验并确认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其长期效果展现更为充分[31],研究发现土地流转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且相较于流出户而言,对流入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32]。但农地流转内部仍存在对农业要素有效重组的限制,且农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农业补贴转化为地租并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32]等问题,为此,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3]、强化金融支持和市场建设[34]是未来可行的改革方向。

1.5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转型

协调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耕地保护研究的核心议题,可持续集约化(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SI)作为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手段成为关注的焦点。学者多在阐释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某一区域的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揭示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优化耕地利用的对策或模式[24,35-36]。同时,学者对耕地细碎化“特征—影响—环境”综合治理分析框架的探索[37],以及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之间互馈关系的揭示[38]均有助于耕地可持续集约化利用水平的提升。此外,经济利益的驱动[39]和农地流转“差序格局”的撕裂[40]引发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威胁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耕地“非粮化”不仅关乎粮食安全,还与资源、生态和生计安全产生动态、非线性的耦合关联[41],因此,应因地制宜地规划好农业种植结构及其对应的种植区域[42],严控“非粮化”底线。治理“非粮化”应以增加耕地食物生产作为重要准则[43],提供以国家干预理论为核心,赋权—限权—激励结合为导向的法律制度保障[44]。未来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将进一步加剧耕地保护的压力[45],大食物安全观也对耕地保护战略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提高种粮农民的收益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对策[46],同时需要重构耕地轮作和休耕空间布局[47]、划定耕地保护弹性空间等科学手段[48]的支撑。

1.6 土地绿色利用与低碳化转型

土地要素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其绿色利用在低碳化转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球和我国城市化率分别突破50%和60%的背景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rban Land Green Use Efficiency, ULGUE)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具体测算了新型城镇化政策下中国地级市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揭示了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49-50]并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协同技术创新对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积极作用[51-52]。针对农村土地利用,学者发现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具有减碳效应,而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则会对减碳效应产生抑制作用[53]。土地在不同的利用模式下扮演着“碳源”或“碳汇”的角色,学者通过探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提出了土地调控碳减排的政策体系[5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排放”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究了3个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55]。另外,学者还关注了土地利用隐性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56],以及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的影响等问题[57]。

1.7 空间用途管制与土地发展权交易

在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将土地发展权政策工具与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衔接是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命题[58]。部分学者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总结我国资源国情的基础上发现,将发展权的市场化配置和法律规范下的政府手段相结合,细化土地发展收益分配与再分配机制[59],是构建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必要条件[60]。作为贯穿的地方产业、财政和城镇化等多领域的核心资源,土地发展权也是协调城乡间[61]、城市间发展关系[62]的重要杠杆。实践中,我国利用土地指标作为空间规划中实施用途管制和配置发展权的政策工具,为解决现阶段土地资源的旺盛需求与因生态保护和土地资源分配天然不均导致的有限供给的矛盾积累了经验[63],成为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13]。但我国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交易还面临规划管制的刚性约束等理论与实践难题[64],未来还需要结合存量时代等资源国情[65],在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因地制宜采取异质性政策[13],并对土地发展权受限部分设置合理补偿[64],以求更好地促进发展权收益分配机制的公平与正义[66]。

1.8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国土空间承载着重要的碳源活动,也承载着所有的碳汇要素,以推动落实“双碳”目標为导向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成为热点。学者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探讨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控机理,从碳收支核算体系、“双评价”方法和产业结构空间调整等方面提出了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67]。在揭示碳循环与空间要素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学者设计了“低碳目标引导—碳核算支撑—碳约束管控”的全过程低碳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68],提出碳排放总量加减综合施策、宏观与微观分层施策、空间治理全过程施策、存量更新与增量新建分类施策4条规划施策路径[69]。“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控理论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构建“双碳”责任区域分工体系是重要技术路径[70],应从全域全要素管控角度出发推动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地[71]。此外,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尺度层级差异性,学者们还分别探讨了“双碳”视角下城市群[72]和乡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73]。

1.9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与传统的单要素土地整治相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凸现出全空间、全部门、全要素和全周期的“四全”系统思想[74],需在人地协调—综合治理—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多维目标框架下施行[75]。实证研究表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农业经营范围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进而促进了乡村产业转型[76],达到了农业规模产出、产业潜力释放、生态效益转化和文化经济多元的目标效果[77]。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土地制度供给,契合乡村振兴中公共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主题[78],并且与双碳目标的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固碳减排效应[79-80]。效果评价方面,学者基于耦合ANT-SPO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1],并探讨了乡村活力评价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运用[82]。基于相关评价,学者认为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仍然侧重于优化耕地布局和保障产业用地,缺乏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有效对策[83],在资金、动力、组织、实施方面尚存困局[84],“全域”特征未能充分彰显[75]。

1.10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与保护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大量学者基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的精确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85-89]。科学识别修复关键区域也是维护流域国土空间[90]以及统筹城市国土空间[91]、乡村国土空间[92]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具有长期性、紧迫性的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提出的土层生态位和土壤关键层的关键理念进一步完善了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理论与方法[93]。“双碳”目标背景下,矿区生态修复与减排增汇之间的关联得以揭示[94],工程实践中发现植被与树种恢复[95]、生物土壤结皮[96]是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并实现固碳减碳的重要手段。

2 2022 年国外重点土地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2022年国外土地科学研究聚焦于非正式制度与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市场建设与参与主体行为、多元价值观下的土地制度改革评价、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土地整治与资源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治理与土地信息技术革新等科学问题。

2.1 非正式制度与土地产权保护

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土地管理相关制度的基础,受到不同国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西方产权理论对公有制效率的预期不同。以美国[97]、萨尔瓦多[98]和埃赛俄比亚[99]等地区为对象的大量研究发现,明晰的公有土地所有权不仅能够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还能减少土地使用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正式产权制度和非正式产权制度的互动过程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发现以习俗、价值观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产权制度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分配产生重要影响[100-102]。部分研究指出,正式制度的缺位、公私产权界限的模糊可能导致土地市场秩序和收益分配公平受损[103]。但现实中非正式的产权认定和纠纷调节机制仍然影响行动者的偏好[103]。因此,土地正式产权制度的建立与调整需要考虑当地的非正式制度基础[104]。

2.2 土地市场建设与参与主体行为

土地市场的治理结构引导着参与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对资源要素的流动方向和分配的结果也产生重要影响。微观层面,大量研究发现,土地市场制度通过改变行动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推动这些群体在土地租赁[105]、土壤培育[106]、土地用途转换[107]中的行为转变。并进一步影响与土地相关的人际关系[107]。宏观层面,部分研究指出,不健全的土地市場体系对土地价格的扭曲在城市造成了盲目扩张、土地碎片化等问题[108-109];在农村则造成了地价离散程度高、土地流转交易受限、土地掠夺等负面现象的发生[110-111]。为此,国家应该在制度层面建立协调一致的土地政策体系,以土地监管、土地储备和土地管理等政策工具引导土地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以有序的土地市场与政府互动关系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111]。

2.3 多元价值下的土地制度改革评价

对土地制度改革结果的评价逐渐转向效率、公平和可持续等多元价值并重的考核指标体系。学者们以日本、印度、丹麦、南非等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制度背景的国家为例,展现了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片面追求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这种价值导向忽视弱势群体的产权和利益诉求,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其效率提高的结果也不可持续[112-115]。而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则有利于解决失业、贫困和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16]。随着全球低碳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适宜性也越来越成为学者们进行土地政策评价的重要指标,有学者为全面量化土地管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基于场景的生物多样性建模。同时综合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构建了综合空间评估体系[117-118]。

2.4 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加剧,以空间格局的优化布局引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热门话题。学者们依托不断完善升级的数据建模和工程技术方法,提高土地政策基础数据的精度与广度[119],模拟人类活动在不同生态系统和空间分布情景中的影响[120],并综合生命周期理论评估、博弈论等工具,建立动态评价方法[121],不断弥合预测规划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差距,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问题[122]、土地退化问题[123]、洪水等自然灾害问题[124],探析地方政策与生态发展的辩证关系[125],科学合理的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支撑。

2.5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整治

为了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缓解土地经济利用尤其是建设占用与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目标之间的矛盾,国外学者聚焦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与之相关的政策与技术工具。注重通过多主体互动、多方法创新、多指标分析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布局[126-128]。为解决水—能源—食物耦合关系和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有学者提出确定合理的种植模式和结构[129],通过人工补给系统,多目标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开采,避免滥用、滥采所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等方式[130]。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就土地整理项目排序决策、土地整合的社会环境影响等研究问题进行了表征指标和算法上的改进[126-127],在土地恢复过程采用基于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31]。

2.6 自然资源治理与信息技术革新

土地是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的复合系统,土地工程和信息技术相关研究不仅探究了矿区复垦土地的植被生长效应[132]、填海造地的生态可持续性[133]、生物多样性与退化土地恢复[131]等土地生态保护的相关议题,还创新了土地利用空间发展变化的诊断[134]、地权地籍信息的数据库更新与完善[135]等土地管理信息技术。

3 2022土地科学研究进展评述

土地是基础的生产和生态资源,同时也具有资产和资本等社会属性。因此土地科学研究不仅要解决基础性的科学理论问题,更需要立足于新时期的资源国情,回答实践之问与时代之问。结合学科发展与时代需求,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明晰。回应自然资源整体性治理要求,以所有权、监管权分离为基础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研究得到深化,通过国家所有权行使与传统私法委托代理制度的銜接,从而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土地产权制度与要素市场化改革依然是研究重点。宅基地“三权分置”坚持围绕巩固所有权、实现资格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深化制度体系探索,承包地主要聚焦确权和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为构建促效率、保公平的土地产权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土地要素市场化研究通过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边界,以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保障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公共事务的有效供给。(3)耕地保护研究紧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而展开。耕地战略储备制度、耕地资源安全体系、耕地保护弹性空间理念得以完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实现路径,耕地保护的个体动机得以揭示,居民膳食结构改变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得到关注。(4)“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治理与土地利用转型不断深化。以碳循环过程与国土空间要素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双碳”目标与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机理、多尺度规划方法与全过程规划实施路径,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思路。结合国家“双碳”战略,持续开展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低碳化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为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研究基础。(5)以土地资源的跨区域协同治理及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为出发点,探究土地发展权配置与交易的基础理论,总结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逻辑、不同区域间土地发展权流转的潜在难点,为构建“刚弹结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生态指标交易机制提供理论支撑。(6)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资产活化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分析如何统筹利用“人—地—钱”推动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型升级,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7)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修复分区和保护的理论探讨与技术革新,探索生态问题诊断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总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为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整体性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提供研究基础。

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依然薄弱,尤其是支撑土地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系统科学理论等研究需进一步强化。(2)土地管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土地资源的单一功能和特定情景,对复杂系统中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原理归纳略显不足,缺乏在自然资源整体性治理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管理事务的方向性思考。(3)土地经济研究对于基础性和应用性问题应对不够,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经济理论,研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产权基础、流转路径和收益分配等现实问题。(4)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逻辑思路和理论体系渐趋完善,但规划体系转轨与相关配套制度的衔接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全域性、多尺度、全要素、全周期的规划体系建设,解决国土空间“一张图”的落地实施技术难题。(5)土地利用工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理论探讨,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和标准体系构建。(6)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长期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的意义基本达成共识,但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委托代理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尚未明确,试点中典型做法、产生机理与演化逻辑尚待总结。

4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展望

4.1 主要需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土地科学研究仍将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牢牢把握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1)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2年10月发布的《关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探索实践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2022年8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严格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用地审批和监管。

(2)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区域分化明显,区域、城乡、海陆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022年,自然资源部编制完成我国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发布《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及时形成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规划成果。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8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同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4)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3月印发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提出针对全民所有的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国家公园8类自然资源资产(含自然生态空间)开展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以及明确行权模式、编制自然资源清单、依法行权履职、探索委托管理目标和工作重点、完善委托代理配套制度等试点任务。

4.2 重点研究问题展望

立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在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评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遵循土地科学发展基本规律,展望2023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严守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重点关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长效机制,藏粮于地调控机理与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大食物观下的耕地管控逻辑及机理,耕地多功能价值测算与可持续利用路径,耕地用途管制理论逻辑与农民权益保障,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技术,耕地生态管控机制与技术,耕地碳增汇技术与绿色低碳利用模式,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与法治建设等。

(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與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测评估技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的数字化空间治理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监测及预警技术,国土空间体检评估技术,地上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土地要素市场化与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国有建设用地定价与供应模式优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土地要素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等。

(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土地绿色低碳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水平。重点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绿色低碳国土空间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碳汇体系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化体系建设,面向乡村振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土地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土地资源碳计量技术,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量建设用地的效率评价与盘活利用,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模式和标准体系创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制建设等。

(4)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保障各类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优化与整体性治理理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技术,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与资产核算体系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法理探究与制度构建,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实现路径,土地增值收益核算与分配机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试点等跟踪评估等。

4.3 《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

围绕重点研究问题,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的重点关注方向为:(1)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4)资源安全底线与耕地保护长效机制;(5)土地绿色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6)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土地发展权交易;(7)“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治理;(8)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9)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10)土地系统科学研究及土地学科建设。

致谢:感谢中国农业大学朱道林教授团队、中国人民大学丰雷教授团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胡振琪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林坚教授团队在资料搜集整理方面提供的支持。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宋马林,崔连标,周远翔.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现状、问题及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 - 16.

[2] 郭志京. 穿越公私法分界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委托行使模式[J] .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1):173 - 193.

[3] 谭荣.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解析[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5):1 - 10,130.

[4] 田贵良,梁岚,吴正,等.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变迁与资产产权制度优化[J] .资源与产业,2022,24(6):1 - 13.

[5] 姜闻远,陈海嵩.中国自然资源督察体系完善的规范路径[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073 - 3087.

[6] 朱江,张国杰,姚江春.基于逻辑框架法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路径与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59 - 69.

[7] 于振英.基于公平互惠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激励机制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23,45(1):1 - 11.

[8] 龙登高,黄一彪.平均地权与要素市场化:历史比较与理论启示[J/OL]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1):85 - 92.

[9] LU S H, WANG H. Market-oriented reform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15. doi:10.1016/ j.landusepol.2022.106006.

[10] 周佳宁,段锴丰,杜焱强,等.土地要素配置如何促城乡多维融合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3):32 - 40,50.

[11] 崔新蕾,何爽.经济增长目标与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85 - 94.

[12] 刘志彪. 全国统一大市场[J] . 经济研究,2022,57(5):13 - 22.

[13] 姚树荣,赵茜宇,曹文强. 乡村振兴绩效的地权解释——基于土地发展权配置视角[J] . 中国农村经济,2022(6):23 - 44.

[14] 范子英,程可为,冯晨.用地价格管制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群聚识别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22,38(8):156 -178.

[15] 米旭明.工业用地制度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兼论新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逻辑[J] .经济学动态,2022(11):107 - 125.

[16] 蔡继明,刘梦醒,熊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土地大市场的制度安排[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4):1 - 16.

[17] 严金明.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十大認知[J] .中国土地,2022(4):4 - 8.

[18] 陈美球,黄唱,张婷,等. 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7):26 - 33.

[19] 吴宇哲,沈欣言.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设置的内在逻辑与实现形式探索[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8):35 - 42

[20] 苑鹏. 宅基地“资格权”制度的历史演化与改革深化[J] .改革,2022(4):21 - 32.

[21] 林超,吕萍. 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实现形式及其理论解释——基于义乌、湄潭、余江改革案例[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30 - 36.

[22] 徐忠国,李冠,卓跃飞,等.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的制度逻辑[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46 - 53.

[23] 曲颂,仲鹭勍,郭君平.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实践解析与理论探释[J] .中国农村经济,2022(12):73 -89.

[24] 吕晓,王亚男,牛善栋,等.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互动机制与融合路径[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2):10 - 19.

[25] 鲍海君,叶成,徐之寒,等. 宅基地“三权分置”促进共同富裕:基于浙江省象山县的案例分析[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106 - 113.

[26] 杨宗耀,纪月清.地权稳定性与农户土地投资:基于确权政策预期与落地影响差异的讨论[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6):66 - 75.

[27] 耿鹏鹏,罗必良.农地确权是否推进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J] .管理世界,2022,38(12):59 - 76.

[28] 杨广亮,王军辉.新一轮农地确权、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来自CHFS的证据[J] .经济学(季刊),2022,22(1):129 - 152.

[29] 王震,辛贤.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跨村流转土地[J] .农业技术经济,2022(1):19 - 33.

[30] 蒋甲樱,李中,李祎萌,等.农村承包地确权对土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2022,42(7):195 - 203.

[31] 王国运,陈波. 新一轮农地确权与中国农业增长——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研究[J] . 中国农村经济,2022(12): 54 - 72.

[32] 杜鑫,张贵友.土地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2020年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22(5):107 - 126.

[33] 郜亮亮,纪月清.中国城乡转型中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与流转配置效率[J] .中国农村经济,2022(10):24 - 40.

[34] 李政通,顾海英.农地经营权定价与职业粮农的规模经营——基于土地权利资本化视角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22(3):4 - 20.

[35] 李丽,吕晓,张安录,等.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理论框架、水平测度及其确权响应[J] .资源科学,2022,44(6):1168 - 1180.

[36] 刘源,吕晓,彭文龙.辽宁省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土壤通报,2022,53(5):1009 - 1018.

[37] 刘晶,金晓斌,徐伟义,等.耕地细碎化对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与治理框架[J] .地理学报,2022,77(11):2703 - 2720.

[38] 彭文龍,吕晓,牛善栋.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4):270 - 277.

[39] 张颖诗,冯艳芬,王芳,等.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J] .资源科学,2022,44(3):480 - 493.

[40] 仇童伟,罗必良.流转“差序格局”撕裂与农地“非粮化”:基于中国29省调查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22,38(9):96 - 113.

[41] 曹宇,李国煜,王嘉怡,等. 耕地非粮化的系统认知与研究框架:从粮食安全到多维安全[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3):1 - 12.

[42] 谢花林,欧阳振益,陈倩茹.耕地细碎化促进了耕地“非粮化”吗——基于福建丘陵山区农户的微观调查[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47 - 56.

[43] 邹金浪,刘陶红,张传,等. 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变迁及“非粮化”影响评估[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9):29 -39.

[44] 任大鹏,彭博.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7):1 - 9.

[45] 余慧容,杜鹏飞.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基于1981—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8):98 - 108.

[46] 高鸣,姚志.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机制设计[J] .管理世界,2022,38(11):86 - 102.

[47] 宋戈,张红梅.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轮作休耕的空间重构[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9):2231 - 2246.

[48] 梁鑫源,金晓斌,孙瑞,等. 多情景粮食安全底线约束下的中国耕地保护弹性空间[J] . 地理学报,2022,77(3):697 - 713.

[49] 卢新海,李佳,刘超,等. 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异[J] . 地理科学,2022,42(4):611 -621.

[50] 张东玲,王艳霞,刘敏.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政策驱动效应——基于280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J] .城市问题,2022(4):45 - 54.

[51] 沈思远. 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J]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8): 110 - 116.

[52] 陈丹玲,卢新海,张超正,等.组态视角下协同创新驱动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的路径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0):103 - 111.

[53] 徐湘博,李畅,郭建兵,等.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全生命周期作物种植碳排放——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22(11):40 - 58.

[54] 张苗,吴萌.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3):96 - 103.

[55] 丁学谦,吴群,刘向南,等. 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 来自中国282个地级市的经验研究[J] . 资源科学,2022,44(11): 2233 - 2246.

[56] 张玥,代亚强,陈媛媛,等.土地利用隐性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6):100 - 112.

[57] XIE R, YAO S L, HAN F, et al. Does mis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reduce urba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 analysis of city-level panel data in China[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22.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6353.

[58] 田莉,夏菁,于江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土地发展权:理论溯源、国际经验与本土思考[J] .经济纵横,2022(10):35 - 42.

[59] 何明俊.作为公共政策的土地发展权——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思考[J] .城市规划,2022,46(11):14 - 20.

[60] 陈磊,姜海. 发达国家土地发展权配置: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J] . 农业经济问题,2022(4):107 - 117.

[61] 张占录,李鹏辉. 土地发展权交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重庆地票实践为例[J] . 中国农村经济,2022(3):36 - 49.

[62] 张衔春,栾晓帆,岳文泽,等.区域治理框架下的土地发展权空间重构研究[J/OL] .城市规划,2022.http://kns. cnki.net/kcms/detail/11.2378.TU.20220728.1647.006.html.

[63] 黄大全,朱世豪,刘涛.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指标分配逻辑:兼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9):2387 - 2402.

[64] 宋敏,易路平,张安录. 规划管制下土地发展权受限的多情景测度:数量与价值[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107 - 115.

[65] 陆晓蔚,周俭.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的发展权配置与不完全更新——以上海实践为例[J] .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5):68 - 72.

[66] 李玲玲,賀彦菘. 城乡融合发展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限制与合理扩张[J]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3):57 - 64.

[67] 丁明磊,杨晓娜,赵荣钦,等.碳中和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J]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5):1137 - 1147.

[68] 鲍海君,张瑶瑶,吴绍华. 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机理、方法与路径[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6):1 - 10.

[69] 崔金丽,朱德宝.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施策:逻辑关系与实现路径[J] . 规划师,2022,38(1):5 - 11.

[70] 林坚,赵晔.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控[J] . 科技导报,2022,40(6):12 - 19.

[71] 易丹,欧名豪,郭杰,等.土地利用碳排放及低碳优化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J] .资源科学,2022,44(8):1545 -1559.

[72] 王伟,邹伟,张国彪,等.“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路径与治理机制[J] .环境保护,2022,50(Z1):64 - 69.

[73] 冉耀霖,陆雅君,晏学丽.“双碳”视角下乡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探析——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为例[J] .中国土地,2022(12):55 - 56.

[74] 严金明,蔡大伟.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思考[J] .中国土地,2022(7):4 - 7.

[75] 金晓斌,罗秀丽,周寅康.试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逻辑、关键问题和主要关系[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1 - 12.

[76] 何硕研,方相,杨钢桥. 土地综合整治能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吗 ——来自湖北省部分乡村的证据[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4): 107 - 117.

[77] 朱菁,马思琪,洪尉凯,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导向下村庄产业振兴发展路径探析——以甘肃省显胜乡蒲河村为例[J]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2(4): 602- 616.

[78] 董祚继,韦艳莹,任聪慧,等.面向乡村振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公共价值创造与实现[J] .资源科学,2022,44(7):1305 - 1315.

[79] 李寒冰,金晓斌,韩博,等.“双碳”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学理研究与实践路径[J] .地理研究,2022,41(12):3164 - 3182.

[80] 吕天宇,曾晨,岳文泽. “双碳”目标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减排增汇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 13 - 23.

[81] 应苏辰,金晓斌,陈艳林,等. 耦合ANT-SPO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J] .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0):81 - 90.

[82] 李亚,赵明,高世昌.乡村活力评价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 .中国土地,2022(4):33 - 35.

[83] 游和远,夏舒怡,林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分析[J] .中国土地,2022(11):18 - 21.

[84] 肖武,侯丽,岳文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困局与对策[J] .中国土地,2022(7):12 - 15.

[85] 曾晨,程轶皎,吕天宇.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 .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 3118 - 3135.

[86] 杨庆媛,张浩哲,唐强. 基于适应性循环模型的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J] . 地理学报,2022,77(10):2583 - 2598.

[87] 闫玉玉,孙彦伟,刘敏.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上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策略[J] .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2): 3369 - 3378.

[88] 翟香,兰安军,廖艳梅,等.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定量识别——以贵州省为例[J] .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 322 - 329,343.

[89] 曹秀凤,刘兆顺,李淑杰,等.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J] .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6): 2779 - 2787.

[90] 彭洁,蔡海生,张学玲,等.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的抚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J] . 生态学报,2022,42(18): 7430 - 7444.

[91] 陈媚楠,丁忠义,侯湖平,等. 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需求空间异质性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J] . 煤炭科学技术,2022,50(12):278 - 286..

[92] 樊应凭,周寅康,韩博.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J] .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287 - 296.

[93] 胡振琪. 礦山复垦土壤重构的理论与方法[J] . 煤炭学报,2022,47(7): 2499 - 2515.

[94] 何振嘉,罗林涛,杜宜春,等. 碳中和背景下矿区生态修复减排增汇实现对策[J] . 矿产综合利用,2022(2): 9 -14,56.

[95] YUAN Y, ZHAO Y F, GAO Y, et al. The effect of tree speci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recovery in a restoration project is associated with vegetation biomass: evidence from the Pingshuo Mine reclaimed ecosystem, North China[J] .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22, 33(18): 3870 -3881.

[96] 毕银丽,郭芸,刘峰,等. 西部煤矿区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修复作用及其碳中和贡献[J] . 煤炭学报,2022,47(8): 2883 - 2895.

[97] BüHLER M.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property rights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22, 21(1): 93 - 134.

[98] MONTERO E. Cooperative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land reform in El Salvador[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22, 130(1): 48 - 93.

[99] SENDA T S, ROBINSON L W, GACHENE C K, et al. Formalization of communal land tenure and expectations for pastoralist livelihoods[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14. doi: 10.1016/j.landusepol.2021.105961.

[100] GENICOT G, HERNANDEZ-DE-BENITO M. Womens land rights and village institutions in Tanzania[J] . World Development, 2022, 153. doi:10.1016/j.worlddev. 2022.105811.

[101] S UCHá L, DU KOVá L. Land access mechanisms of Soweto farmers: moving beyond legal land tenure for urban agriculture[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19.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6169.

[102] DIETERLE C. Global governance meets local land tenure: international codes of conduct for responsible land investments in Uganda[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22, 58(3): 582 - 598.

[103] LE M K, ZHU J M, NGUYEN H L. Land redevelopment under ambiguous property rights in transitional Vietnam: a case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Hanoi City center[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20.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6290.

[104] GOYAL Y, CHOUDHURY P R, GHOSH R K. Informal land leasing in rural India persists because it is credible[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20. doi:10.1016/ j.landusepol.2022.106299.

[105] TIONE S E, HOLDEN S T. Nonconvex transaction costs and land rental market participation in Malawi[J] . Land Economics, 2022, 98(1): 150 - 164.

[106] RICKER-GILBERT J, CHAMBERLIN J, KANYAMUKA J. Soil investments on rented versus owned plots: evidence from a matched tenant-landlord sample in Malawi[J] . Land Economics, 2022, 98(1): 165 - 186.

[107] LUTHER Z R, SWINTON S M, VAN DEYNZE B. Potential supply of midwest cropland for conversion to in-field prairie strips[J] . Land Economics, 2022, 98(2): 274 - 291.

[108] RICHARDSON B F. Finance, food, and future urban zones: the failure of flexible development in Auckland, New Zealand[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19. doi:10.1016/ j.landusepol.2022.106203.

[109] LIN C L, CHAN E H W, CHIANG W. Urban renewal governance and manipulation of plot ratios: a comparison between Taipei, Hong Kong and Singapore[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19.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6158.

[110] BRITOS B, HERNANDEZ M A, ROBLES M, et al. Land market distortions and aggregat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2, 155. doi:10.1016/ j.jdeveco.2021.102787.

[111] GORGAN M, HARTVIGSEN M.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 markets in countrie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20. doi:10.1016/ j.landusepol.2022.106257.

[112] TAKAYAMA T, MATSUDA H, NAKATANI T, et al. Do partial land rights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the redistributive land reform in post-world war II Japan[J] .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2022, 60(2): 77 - 100.

[113] RAO P S, ROYO-OLID J, TURKSTRA J. Tenure security and property rights: the case of land titling for ‘slumdwellers in Odisha, India[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2, 14(1): 349 - 367.

[114] BOBERG-FAZLI N, LAMPE M, LASHERAS P M, et al. Winners and losers from agrarian reform:evidence from Danish land inequality 1682 - 1895[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2, 155. doi:10.1016/ j.jdeveco.2021.102813

[115] CHITONGE H. Resettled but not redressed: land restitution and post-settlement dynamics in South Africa[J] .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 2022, 22(4): 722 - 739.

[116] TEKWA N. The food security, employment and migration nexus in Zimbabwe post-land reform: a gender perspective[J] . Africa Development, 2022, 47(3): 223 - 251.

[117] ALKEMADE R, VAN BUSSEL L G, RODRíGUEZ S L, et al. 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 need to consider mixed multifunctional land-use systems[J] .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22, 56. doi:10.1016/ j.cosust.2022.101174.

[118] KANGAS K, BROWN G, KIVINEN M, et al. Land use synergies and conflicts identific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compatibility analyses and spati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economic values[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 316. doi:10.1016/ j.jenvman.2022.115174.

[119] SALDIAS D S, AGUAYO L G, WALLACE L, et al. Perception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analysed using geospatial data[J] . Applied Geography, 2022, 146. doi:10.1016/ j.apgeog.2022.102757.

[120] KANGAS K, BROWN G, KIVINEN M, et al. Land use synergies and conflicts identific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compatibility analyses and spati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economic values[J] . Environ Manage, 2022, 316. doi:10.1016/j.jenvman.2022.115174.

[121] DING T R, ACHTEN W M. Coupling agent-based modeling with territorial LCA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land-use planning[J]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80. doi:10.1016/ j.jclepro.2022.134914.

[122] STOEGLEHNER G, ABART-HERISZT L. Integrated spatial and energy planning in Styria-a role model for local and regional energy transition and climate protection policies[J] .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2, 165. doi:10.1016/j.rser.2022.112587.

[123] GABRIELE M, BRUMANA R, PREVITALI M, et al. A combined GIS and remote sensing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climate change-related land degradation to support landscape preservation and planning tools: the Basilicata case study[J] . Applied Geomatics, 2022. doi:10.1007/ s12518 - 022 - 00437 - z.

[124] ESMAIEL A, ABDRABO K I, SABER M, et al. Integration of flood risk assessment and spatial planning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in Egypt[J] . Progress in Disaster Science, 2022, 15. doi:10.1016/j.pdisas.2022.100245.

[125] LEROUX L, CLERMONT-DAUPHIN C, NDIENOR M, et al. A spatialized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 relationships in a multifunctional agroforestry landscape of Senegal[J]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853. doi:10.1016/ j.scitotenv.2022.158707.

[126] INCEYOL Y, CAY T.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method and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in the land reallocation stage of land consolidation[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15.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5989.

[127] TRAN D, VU H T, GOTO D.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labor allocation and land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of plot exchange policy in Vietnam[J] .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22, 73: 455 - 473.

[128] BASSI I, CARZEDDA M, ISEPPI L. Innovative loc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 the Eastern Alps: forest therapy, land consolidation associations and mountaineering villages[J] . Land, 2022, 11(6). doi:10.3390/land11060874.

[129] SARAY M H, BAUBEKOVA A, GOHARI A, et al. Optimizationof Water-Energy-Food Nexus considering CO2 emissions from cropland: a case study in northwest Iran[J] . Applied Energy, 2022, 307. doi:10.1016/ j.apenergy.2021.118236.

[130] SHAFA N S, BABAZADEH H, AGHAYARI F, et al.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for optimal exploitation of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rough development of an optimized cropping pattern and artificial recharge system[J] . 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14(2). doi:10.1016/ j.asej.2022.101847.

[131] BARADWAL H, GHOSH A, KUMAR A, et 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lands with alternate land use systems improves soil functionality in semiarid tropical India[J] .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22, 33(7): 1076 - 1087.

[132] JAT H S, CHOUDHARY M, DATTA A, et al. Long-term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helps in the reclamation of sodic soils in major agri-food systems[J] .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22, 33(14): 2423 - 2439.

[133] SHI Y M, HUANG C Q, SHI S, et al. Tracking of land reclamation activities using landsat observations—an example in Shanghai and Hangzhou Bay[J] . Remote Sensing, 2022, 14(3). doi:10.3390/rs14030464.

[134] MONTANARO A, VALSESIA D, FRACASTORO G, et al.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for joint SAR and multispectra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J] .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22, 19. doi:10.1109/LGRS.2022.3195259.

[135] JANUS J, ERTUN E. Towards a full autom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fast land partitioning algorithm using the land value map[J] . Land Use Policy, 2022, 120.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6282.

Progress Review on Land Science Research in 2022 and Prospects for 2023

WANG Qingri, ZHANG Bingsong, CHEN Meijing, ZHONG Jixiang, LANG Haiou

(Chin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35,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to summarize the key progress of land scienc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2022, and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focuses of China Land Science in 2023.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is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mestic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assets, land factor marketization reform, tripartite entitlement system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green and low-carbon utilization of land,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optimiz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patter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land property right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f land market, evaluation of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ptimal alloc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land resources, natural resources governa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nclusion, to respond to the strategic needs of preserving the bottom line of resource security, optimizing of territorial space pattern, promo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secur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esource assets, China land science in 2023 will focus o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food security, regul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and land marketiz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low-carbon utiliz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and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assets.

Key words: land science; land economy; land management; land use and spatial planning;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view

(本文責编:张冰松)

猜你喜欢
土地管理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改革土地管理方式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管理工作探究
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