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机关”不是说人大有四个机关,而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具备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定位。2021年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四个机关”性质定位蕴含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伟大实践的准确理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发展并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理论。地方人大要加强自身建设,就需要领会和贯彻“四个机关”的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首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政治机关,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这与人大“政治机关”的功能是一致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当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其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见,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是人民当家作主紧密联系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的合理化机制,履行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功能。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于人大代表的选举和人大代表的履职等人大制度运行的各个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再次,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对工作机关定位的理解,着重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职权的行使。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10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总结经验工作,起草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总结(稿)》,提出“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真正拥有宪法确定的地位、名副其实的国家权力机关,真正负有国家重要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工作机关的定位,就是指人大是“实干型”的工作机构,而不是“清谈馆”。这是我国的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不同之处,也是我国人大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还有,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政治机关主要体现人大与党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主要体现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代表机关体现的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我国的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人大代表在执行代表职务的同时还从事着各行各业,并不脱离本职工作或生产岗位,没有成为西方式的职业政客而脱离人民群众。从代表性而言,每位人大代表都是其行业或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模范,其发言、建议、议案本身就是民意民情的表达。人大代表通过平时工作生活和代表活动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民意民情,在代表建议、议案和会议发言中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意见。
“四个机关”的功能是协调发展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工作机关的各项职责的履行,要以政治机关的站位为指引,以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为根基,以代表机关的定位为导向。“四个机关”的功能定位,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本质属性和职责使命,既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目标方向,也是其依法履职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