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见春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 41300)
近些年,植物提取物作为替代抗生素的理想产品,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增多[1-2]。其中,大蒜素(ALLITRIDE,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或二烯丙基二硫醚C6H10S2O)是一种替抗效果较为理想的产品[3]。大蒜素具有安全、高效、绿色、无毒、低残留、无耐药性的特点,广泛地在畜禽生产中得到应用[4-5]。大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在畜禽日粮中,可以起到抑菌、杀菌、调节免疫、增强抗氧化性能、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等作用[6-7]。相关研究发现,大蒜素在巴马小型猪生产中应用,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及免疫力,并能降低腹泻率[8]。在蛋鸡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提高蛋鸡机体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9]。肉鸡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提高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10]。但目前,大蒜素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研究应用并不多,尤其是在鲤(Cyprinuscarpio)机体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鲤作为中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养殖量大、适应强、生长快速、肉质营养丰富,研究大蒜素对其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鲤易发生免疫低下、疾病频发的状况。因此,该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鲤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大蒜素的最适添加量,为大蒜素在鲤养殖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大蒜素由商丘华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其有效含量大于30%,无霉变、干燥、棕褐色产品。鲤购自湖南益阳市赫山区东湖渔场。
试验选择600尾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约5g)的鲤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150尾。各组分别饲喂添加含有0mg/kg、50mg/kg、100mg/kg、200mg/kg大蒜素的试验饵料。试验周期为56d。试验结束,采集各组鲤血液,检测各组血清中免疫指标。试验鲤的基础饵料配方见表1。
表1 试验鲤的基础饵料配方
养殖过程中,试验的水温约为23.5℃,pH值约为7.5,溶解氧大于5.5 mg/L,亚硝酸盐低于0.12mg/L。每隔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为1/3。每隔3d对养殖环境及试验水消毒1次。试验鲤每天饲喂2次,分别在8:30时和17:30时进行,饵料的投喂量约为试验鲤体重的3%。
试验56d的最后1d,试验鲤禁止投喂12hrs后,每组选取15尾采集血液。试验鲤麻醉后,进行采血,使用离心机离心,收集上层血清用于检测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补体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说明书进行。
试验鲤的血清免疫指标采用SPSS26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P<0.05表示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试验鲤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2。由表2数据可知,和对照组比较,在鲤的养殖生产中使用100mg/kg和200mg/kg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P<0.05),添加50mg/kg的大蒜素鲤鱼血清免疫球蛋白M水平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P>0.05);添加100mg/kg的大蒜素可以显著降低鲤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P<0.05),而50mg/kg和200mg/kg的大蒜素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影响(P>0.05);大蒜素对鲤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补体水平为产生显著性的影响(P>0.05)。
表2 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试验鲤鱼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机体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水平可以反映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强弱,免疫球蛋白M可以抑制细菌、降低炎症;血清的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代表机体出现炎症,不利于机体的健康。该试验中,在鲤养殖中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明显地降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提高免疫球蛋白M水平,表明大蒜素增强了鲤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且大蒜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0mg/kg。康淑媛[11]研究发现,在鲫的养殖生产中使用250mg/kg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提高鲫血清中补体C3的含量,过高水平的大蒜素则会抑制补体水平。宋文华[12]研究表明,在草鱼生产中使用0.4%和0.8%的大蒜素可以提高草鱼血清中补体C3水平,且提高了白细胞吞噬能力。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同指标的改善效果略有不同,可能与试验鱼的品种及大蒜素的有效含量及添加水平不同有关,但整体趋势一致。大蒜素提高鱼类机体免疫功能与其具有的抗菌、杀菌、抑菌功能有关,通过抑制细菌在机体的繁殖生长,保证机体的免疫力不受影响。
该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鲤的养殖生产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水平,降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且大蒜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