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鱼类安全越冬技术措施

2023-04-16 10:28高庆军
黑龙江水产 2023年1期
关键词:增氧溶解氧水温

高庆军

(黑龙江省东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东宁 157200)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封冰期长达150d~180d,冰层最大厚度可达80cm~120cm,鱼类越冬期长,难度大,需要渔业生产者高度重视[1]。在冬季,大型水库、江河、较深的湖泊等水量多、鱼类密度低的水体很少发生越冬死鱼外,但放养密度高的越冬池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特别是遇到冬季降雪频繁及雪封泡的年份,对鱼类安全越冬更是造成严重威胁。2020年、2021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遇上了历史上少有暴雪天气,许多越冬池发生雪封泡现象,出现大面积乌冰,生物增氧效率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鱼类越冬成活率[2]。为实现鱼类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建议采取综合措施。

1 做好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1.1 越冬池的选择

越冬环境直接影响鱼类越冬效果,目前鱼类越冬多采取越冬池越冬,要注意优化越冬池环境条件。越冬池座落位置要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面积5亩~30亩,冰下有效水深最少不低于1.5m。

1.2 渔业设备及物资储备

池塘结冰后池塘渗水导致越冬水体较少,所以要提前准备好水泵,用于补水,同时,要备好增氧机、化学测氧药物(或溶氧仪)、冰穿等。

1.3 清理淤泥和杂物

越冬池过厚的淤泥会影响水质,既要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还会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害鱼类的健康。如果越冬池底部淤泥厚度超过20,应在鱼类越冬前30d进行清除,另外还要做清理工作:一是清除越冬池内杂物;二是清除池内的杂草,避免杂草在越冬水体内腐烂消耗溶解氧、恶化水质。

1.4 越冬池消毒与底质的改良

消毒可采用生石灰,带水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kg~150kg,干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k~100kg,消毒7d~10d后放鱼。还可用漂白粉消毒,泼洒浓度为20mg/L,5d后放鱼。如果使用原塘水越冬,应先排出老水的1/2~2/3,然后进行消毒,隔天补注新水,在封冰前15d~30d,全池泼洒强效灭虫精或晶体敌百虫,泼洒浓度分别为0.12mg/L~0.15mg/L、0.7mg/L~1mg/L,以杀灭过多的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对于池底淤泥过厚,又不能彻底清塘的池塘可用底质改良剂来吸附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改善底质条件[3]。

2 培养优质越冬鱼种

培育准备越冬鱼种的规格一般根据鱼类种类和第二年成鱼生产计划确定,生产大规格鱼种有利于第二年成鱼养殖提早上市。鲢、鳙、鲤、草鱼规格应达到100g以上,鲫鱼、团头鲂规格应达到50g以上。饲养后期要投喂优质饲料,确保培育出规格大、肥满度高的鱼种。对于鲤、鲫等杂食性鱼类,可投喂越冬专用配合饲料,增强其体质,提高其抗应激能力。要晚停食,一直喂到鱼停食为止,促进鱼增膘,适应越冬[3]。鱼类放入越冬池后可继续投喂少量饲料,当水温降至5℃~8℃时可停止投喂,这样能有效地保证鱼类的肥满度和体能消耗[4]。

3 适时入池并保证合理的越冬密度

3.1 并塘时间

要掌握合适的越冬鱼类并塘时间,要因地而异,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既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太早水温过高,鱼类游动活跃,拉网并池鱼体易受伤,同时鱼类还未停食,过早地放入越冬池,鱼类还需要投喂饲料,易污染水质,不利于越冬;放养太晚,因水温过低,拉网、搬运等操作时鱼类易冻伤,影响越冬效果。越冬鱼类放养要选择温暖无风的天气并塘,起捕、运输、入池等操作要仔细,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和鳞片掉落。

3.2 确定适宜放养密度

越冬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越冬池的条件、水源、水质、鱼种类及规格、设备准备、管理措施等情况确定。冬季冰层厚度最大时,冰下水深2m以上,具有补水条件的越冬池每亩可放鱼800kg~1000kg;冰下水深1.5m有补水条件的越冬池每亩放鱼500kg~800kg;无补水条件,但保水力强的越冬池,每亩放鱼400kg左右。

3.3 鱼体消毒

为消灭病原体,鱼体入池前用浓度3%~5%的食盐水浸洗消毒,时间为5min~10min。也可用浓度2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20min~30min,不可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进行鱼体消毒。在浸洗消毒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浮头、窜游等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消毒,将鱼类直接放入越冬池,有利于鱼类恢复正常状态。

4 生物增氧

4.1 及时清雪,保持冰层透明

明冰可以保持较高的透光率。一是要防止雪封泡。雪封泡是指池水正在结冰时,恰好遇到降雪天气,在水面上形成一层乌冰,阻碍阳光射入水体,影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4]。如果发生雪封泡,应选择晴朗天气,清除乌冰、捞出,便于水面重新冻结一层明冰,人能上冰后,用油锯或冰穿将乌冰分割成块,运到岸边或推到冰下融化,破乌冰面积不低于60%[5]。此时,由于冰层不是很厚,清除乌冰过程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二是及时清理冰面上的雪。以雪为令,下完雪后,要及时扫雪,冰面上的雪清扫的面积越大越好,小池塘最好全部清理干净。面积较大的越冬池,可每隔0.5m~1.0m扫开1条1.0m~2.0m宽的透明冰道。透明冰道最好东西长、南北宽,以利于采光。

4.2 控制浮游动物

冰下水体有时会产生大量浮游动物,大量的浮游动物不仅会消耗水体溶解氧,还会以游植物为食,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影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引起水体溶解氧下降。鱼类越冬期间要注意观察冰下水体浮游动物情况,如发现有大量的剑水蚤,数量在100个/L以上时,或者发现大量犀轮虫,数量在1000个/L以上时[7],应使用晶体敌百虫杀灭。晶体敌百虫的用量为1mg/L~2mg/L[8]。

4.3 施无机肥

越冬期间在用透明盘测量水体透明度时,如发现透明度增大,并且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溶解氧偏低的情况,可采用向冰下水体施用无机肥的方法培养浮游植物,提高水体浮游生物量,以促进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氧。每亩水面施尿素1.5kg~2kg,过磷酸钙1.5kg~2kg。采取挂袋的方法施肥。打冰眼,将化肥装袋,分散挂在冰下水体中,每亩水面挂4~6个袋。化肥也可用水溶化后,用水泵均匀冲入越冬池冰下水体中[9]。

5 加强鱼类越冬期管理

5.1 日常管理

每天巡池检查越冬池。一是透过冰层或打冰眼观察越冬鱼类活动情况,如发现有大量鱼类上浮情况,则可能是冰下水体缺氧,应马上采取机械增氧措施[1]。二是注意观察堤坝情况,特别是在严冬季节,易出现溃堤现象,要及时进行维修,防止越冬水体外泄、跑鱼。三是在越冬池附近和冰眼附近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对过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提示,提示经过越冬池冰面的危险,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5.2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越冬池冰下水体溶解氧,以掌握水体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发现低溶解氧情况,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要安排专人测定越冬池冰下水体溶解氧,越冬初期每周测一次,从12月份起应每3d测一次,在溶解氧不稳的情况下,应每天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当水体溶解氧下降明显时,应及时补注新水,或采取循环水增氧、机械增氧措施,也可施用化学增氧剂急救。过去机械增氧多采用叶轮式增氧机,但易导致水温下降,冻伤鱼类。近些年多采用射流式增氧机和微孔增氧机,一般不会导致水温下降[10]。采用机械增氧时,冰下水体溶解氧达到6mg/L以上时,即可停机[11]。发现冰下水位下降,应及时补注新水。对于渗水的池塘要经常补水,保持一定水位。水源方便的,一般20d~30d注水一次。鱼类越冬后期,立春前后,地气上升,水温逐渐提高,此时应在冰上打若干个冰眼排放有害气体,增加氧气溶解于水体,预防气泡病的发生。

6 及时分池投喂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鱼类在水中呼吸、底泥耗氧、残留饲料分解等,使得越冬池水各项理化指标不利于鱼类生存。黑龙江省一般4月份冰开始逐渐融化,冰化尽后,应尽早分池,一般4月中旬至5月初鱼出池,不宜过晚。越冬过程鱼类大多没有摄食,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一般体重减少10%左右。凡不能及时出越冬池的鱼类要注意提前投喂,有利于增加鱼类体重,恢复体力,保证鱼类的成活率。分池后,水温逐渐上升,可少量投喂饲料,有助于体质恢复。在新的池塘,宜保持浅水位,有利于水温回升和鱼类摄食生长。

猜你喜欢
增氧溶解氧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滩对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响
富士特GS40高速增氧变频耕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