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苹, 丁小洲, 郭 韬,4
(1.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3.燕山大学 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4; 4.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科技型在位企业是一个庞大又特殊的群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特殊意义。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深刻影响着消费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不断改变企业生存发展的商业生态[1],企业面对着快速变动并充满机会与挑战的不确定性环境[2]。此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面临原商业模式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以及新企业、新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强烈冲击等问题[3-5]。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寻找潜在商业机会、改变价值创造方式以及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6],商业模式演化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包括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演化策略[7]。由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的动因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演化策略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深入剖析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前因、后效与过程研究[8-10]。商业模式演化作为商业模式多次创新的过程逐渐引起关注,部分学者开始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探究商业模式演变过程,如张新香和胡立君[11]认为互联网业商业模式演化规律呈现客户价值实现、企业价值实现和网络价值实现三阶段特征;NAILER和BUTTRISS[12]基于IT企业案例采用过程方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商业模式演化的六个过程;鲁迪等[13]认为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演化经历被动、反应、战略与前瞻四个阶段。另一部分研究则重点关注了商业模式演化的前因,如路径依赖[14]、企业领导者与环境的持续性互动[15]、战略导向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16]。在研究方法上则多采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等方法[11,13,17]。已有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商业模式演化产生颠覆性影响,但面向数字经济新情境的商业模式演化的研究远远不足。(2)商业模式演化的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模式演化过程进行定性分析,但仍难以全面、深入、系统地描述商业模式动态演化内在机理。(3)针对科技型在位企业剖析其商业模式演化的研究较为有限,基于微观主体异质性,聚焦于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研究成果尤为不足。
汪寿阳等[18]提出的商业模式冰山理论为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该理论指出:商业模式包括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等商业模式“显性知识”和行业类别(C)、地域环境(E)、科技水平(T)等商业模式“隐性知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等数字化因素属于商业模式“隐性知识”范畴,将不同数字化因素引入商业模式演化的研究中,有助于深刻地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动态机制。
鉴于此,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新情境,以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借鉴朱明洋等[7]对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的分类(商业模式双元演化: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影响下具有成本差异的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的动态选择机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提供决策支持。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1)将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行为置于数字经济情境中,结合企业成本特点,探究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弥补了既有研究鲜有在考虑微观主体异质性基础上,基于数字经济背景探讨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行为的不足,为商业模式演化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补充为商业模式“隐性知识”的重要内容,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揭示了三者对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动态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商业模式冰山理论。
数字经济环境下,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创新过程具有明显的演化特征,存在激进式与渐进式两种演化方式[7]。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是指对商业模式进行的不断的、迭代的、连续的调整,具有可控性和自主性;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是指不同商业模式的间断式转变,更强调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
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为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创造机遇和有利条件,助力企业通过商业模式演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导致环境动荡性改变,科技型在位企业原有商业模式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演化以适应环境变化。此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资源、能力积累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布局提供可能,推动企业商业模式演化。其中,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据资源等数字化资源[19]和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等多维度、系统性的数字化能力[20]成为科技型在位企业抓住新机遇与应对新挑战的关键资源和关键能力。数字化资源为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的各个环节提供资源支持,减少商业模式演化阻力;数字化能力通过帮助企业识别数字经济蕴含的机会,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将数字化资源和机会转化变现为商业价值、整合协同各类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治[20]等,成为推动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的关键因素。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指出,行业类别、地域环境、科技水平等外部因素是商业模式的隐性知识[18],既可以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这一外部情境因素影响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的中间环节,也能通过影响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资源等内部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演化。(1)数字经济→行业特征→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能力→商业模式演化。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众多行业的原有特征,越来越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行业内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取竞争优势,进而产生“行业同群效应”,科技型在位企业获取数字化资源、提升数字化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动机得以增强,进而促进商业模式演化。(2)数字经济→地域环境→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能力→商业模式演化。科技型在位企业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具备更好的数字化条件和氛围,有利于企业获取数字化资源、提升数字化能力,进而催生商业模式演化。(3)数字经济→科技水平→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能力→商业模式演化。数字经济时代,新兴数字技术为企业获取数字化资源及提升数字化能力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工具,推动了大批科技型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演化。综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资源均可纳入企业层面的商业模式“隐性知识”范畴,都将深刻作用于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影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据此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型在位企业需要权衡不同数字化因素的利弊,选择利于企业与内外部环境相适配的商业模式演化策略,提高收益、塑造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而实现长远发展。
假设1市场中存在生产某一同质产品的科技型在位企业1和企业2,企业1和企业2的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c1和c2,企业1相对于企业2具有成本优势,因此,c2>c1>0。企业1和企业2的产量分别为q1和q2,产品总供给量为Q=q1+q2,产品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Q)=a-bQ,其中a>0,b>0。
假设2企业1和企业2均可选择进行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或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保持和提升企业的成长性,其策略集为“激进式、渐进式”,企业1和企业2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概率分别为x和y,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概率分别为1-x和1-y,其中,x,y∈[0,1]。
假设3企业进行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销售收入之外增加的收益分别为s1和s2。相较于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颠覆,能较快适应环境、抢占市场获取激增收益,因此,s1>s2>0。商业模式演化涉及到对产品的优化或更新,导致产品成本增加,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增加的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f1和f2。由于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强调开发新产品颠覆现有经营逻辑和行业规则,相较于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产品的创新程度更大,因此,f1>f2>0。
假设6数字化能力通过帮助企业识别新的价值增长点、对内外部数字化资源进行协同整合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组织创新以及制定有效的涉及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以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增加企业商业模式演化收益。数字化能力影响下,企业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增加的收益分别为βs1和βs2,β为数字化能力。
假设7数字化资源帮助企业突破商业模式演化的资源约束,企业依托充足的资源能够快速满足产品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各环节所需的资源投入,减少外部资源获取成本,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数字化资源影响下,企业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降低的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γf1和γf2,γ为数字化资源。
不同商业模式演化策略组合下科技型在位企业的竞争形式不同。以下将基于前文假设,采用不同竞争模型求解不同策略组合下企业的预期收益。
(1)当企业1和企业2均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时,率先创新成功建立新市场的企业为市场先行者,后者为追随者,适用于Stackelberg竞争模型。若两家企业率先创新成功建立新市场的概率一致,企业1和企业2的期望收益为:
(1)
(2)
(2)当企业1和企业2选择不同的商业模式演化策略时,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企业为市场先行者,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企业为追随者,符合Stackelberg竞争模型。因此,企业1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2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企业2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1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时,企业1和企业2的期望收益为:
(3)
(4)
(5)
(6)
(3)当企业1和企业2均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时,两家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不会改变,企业竞争符合Cournot竞争模型,企业1和企业2的期望收益为:
(7)
(8)
据此得到科技型在位企业1和企业2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收益矩阵
由表1的收益矩阵计算科技型在位企业1和企业2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9)
(10)
令F(x)=F(y)=0,求解得(0,0),(1,0),(0,1),(1,1),(x*,y*)为系统演化均衡点,其中,
进一步根据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判断均衡点的稳定性,构造雅可比矩阵(记为J):
计算出雅可比矩阵J在各均衡点的行列式和迹如表2所示。根据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判别准则,当detJ>0,trJ<0时,该点为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点(ESS),由于(x*,y*)的trJ=0,不会为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点,不再赘述,表格不再列出其detJ和trJ。
表2 均衡点处雅可比矩阵detJ和trJ
据此,得出不同情形时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点如表3所示,并绘制系统演化相位图如图2所示。情形Ⅰ-情形Ⅳ中,系统均存在唯一的演化稳定均衡点,分别为(0,0),(1,0),(0,1),(1,1),即企业1和企业2均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1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2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2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1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企业1和企业2均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
表3 情形Ⅰ-情形Ⅳ时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点
图2 情形Ⅰ-情形Ⅳ时系统演化相位图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情形时系统演化的路径与稳定性,根据情形Ⅰ-情形Ⅳ的约束条件进行参数赋值,系统演化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情形Ⅰ-情形Ⅳ时系统演化结果
(1)情形Ⅰ时系统演化结果如图3(a)所示,这一情形下,数字化因素影响导致的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销售收入之外收益的提高、风险损失的减少、产品单价的降低都无法弥补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高成本投入,无论是成本优势企业还是成本劣势企业都无法承担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成本压力,因此均会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以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态势。
(2)情形Ⅱ时系统演化结果如图3(b)所示,这一情形下,数字化因素虽然提高了商业模式演化的收益,降低了商业模式演化的成本,但是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成本仍旧较高,成本优势企业能够承担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成本压力,通过获取激增收益弥补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成本投入,因此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保持自身优势地位;成本劣势企业与成本优势企业的实力差距较大,无法通过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获取同样的高收益以弥补其付出的高额成本,只能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追求稳定发展。
(3)情形Ⅲ时系统演化结果如图3(c)所示,这一情形下,一定程度的数字经济条件支持导致成本劣势企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获取的总收益高于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因此其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抢占市场,企图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而成本优势企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获取的总收益低于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因此其会选择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依托现有优势实现稳定发展。
(4)情形Ⅳ时系统演化结果如图3(d)所示,这一情形下,相较于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数字经济条件支持对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总收益的提高效果显著,成本优势企业和成本劣势企业均能通过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带来的高额收益,弥补其带来的高成本投入,因此,在高经济利益驱动下,均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抢夺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为更加清晰地分析不同数字化因素影响下系统演化的路径和稳定性,借鉴肖振红和李炎[21]、吴洁等[22]的研究,借助案例研究开展仿真分析。
南京恩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与新型传感器在安全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其于2006年进军安防行业的细分领域——森林防火,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影响下已通过关键业务创新、价值网络重构、开展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实现了商业模式演化,目前已成长为国内烟火监测与识别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未来将进一步通过商业模式演化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成为全球森林防火、生态监测与安全生产的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由于市场容量有限,此领域内生产同质产品的科技型在位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相互影响。相比于其他企业,南京恩博科技有限公司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价值链,构建了较大的成本优势,企业情况较为符合本文研究问题。因此,选取南京恩博科技有限公司和与其生产同质产品的具有成本劣势的另一科技型在位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在借鉴尹航等[23]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查阅企业公开资料、对企业管理层深度访谈、与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与数字经济领域专家讨论等方式对模型参数进行以下赋值:a=3,b=2,c1=0.3,c2=0.6,f1=0.2,f2=0.1,s1=5.4,s2=5.1,k=2,w1=1,w2=0.5,α=0.3,β=0.3,γ=0.2。在此基础上,对α,β,γ进行阶梯式参数设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当x=y=0.5时,系统演化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数字化因素影响下系统演化结果
(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下系统演化结果如图4(a)所示,α越大,企业1和企业2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意愿越强烈。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外部环境较为稳定,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对外部环境的适配性较高,且数字经济为企业发展创造的条件有限,企业不愿意且没有必要承担较大风险对商业模式进行巨大调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给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企业依托数字经济条件支撑、基于数字经济环境变化对商业模式进行较大变革,进而利用新的价值创造机制挖掘价值创造潜力以把握数字经济机遇、规避数字经济风险的诉求强烈。
(2)数字化能力影响下系统演化结果如图4(b)所示,β越大,企业1和企业2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意愿越强烈。数字化能力较低时,企业识别机会、应用机会,进而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能力较弱,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新的价值增长点的挖掘和变现,没有较强的数字化能力支持,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数字化能力较强时,企业能够基于数字经济环境变化及数字化转型趋势,感知数字化机会与威胁,释放价值创新潜力,通过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以新的商业逻辑实现成长蜕变。
(3)数字化资源影响下系统演化结果如图4(c)所示,γ越大,企业1和企业2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意愿越强烈。数字化资源水平较低时,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代价寻求外部资源支持,创新受限,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条件不足;数字化资源水平较高时,企业能够依托资源优势赋能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能力,强势开展产品创新,助力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顺利开展。
此外,本文还发现,同等条件下,企业1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意愿更强烈,原因在于:相较于成本劣势企业而言,成本优势企业更有能力承担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成本压力,更倾向于通过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抢占市场、获取激增收益实现领先发展。对企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发挥的激励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原因在于:企业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资源会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企业外部的数字化资源越丰富以及企业越能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数字化能力,数字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能力在商业模式演化的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外部数字经济环境中技术机会及市场需求变化的识别、数字化资源的获取、协调及整合、将机会和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等。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借助Stackelberg竞争模型和Cournot竞争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影响科技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动态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驱动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的“隐性知识”,会对企业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和渐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收益、成本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策略选择。(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会改变博弈主体行为的演化方向、演化速度与演化稳定策略,是推进企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重要激励因素。(3)同一情形下,成本优势企业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的意愿更强烈。(4)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资源对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的影响效果不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数字化能力次之。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科技型在位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商业模式演化策略选择时需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数字化因素影响下两种商业模式演化策略产生的期望收益进行预测和权衡,在符合企业成本特征、资源与能力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商业模式演化策略以实现商业模式与环境的动态匹配。(2)科技型在位企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知识密集型等特征,需要构建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以实现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匹配,因此,企业在选择商业模式演化策略时,应提前预测两种商业模式演化策略带来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做好应对不同风险的防范举措。(3)科技型在位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创造的有利条件构筑数字化资源空间、提升数字化能力,抓住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机会,实现商业模式演化。(4)数字经济条件较为成熟时,具有成本优势的科技型在位企业应积极利用数字经济条件支撑选择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进行开拓式创新,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成本劣势企业应通过激进式商业模式演化构筑核心竞争优势,减少企业劣势。数字经济条件不足时,成本优势企业不可冒险激进,应通过对商业模式的迭代式调整不断巩固现有优势;成本劣势企业也应通过商业模式的逐渐优化不断提高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企业劣势将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