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大改变家长如何看

2023-02-01 04:30王在强
家长 2023年31期
关键词:作业家长数学

王在强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减负、增质、提效成为了作业设计的新要求,数学学科自然也紧跟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免于“题海大战”之苦,享受数学学习之趣。然而,“双减”在行动,家长群体却是几人欢喜几人忧,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终于不用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了,可有些家长却认为数学学习应该“勤学多练”,作业减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其实,如果细心观察,家长就可以发现,孩子的作业总量虽然减少了,但是作业形式却更加丰富,并增添了许多实践应用与创新型作业,这些作业都是数学老师立足核心素养、把握具体学情、精益求精设计的,有利于孩子实现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家长对作业的态度很重要,既不能轻视更不能漠视,要了解当前数学作业的类型及其目的,运用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配合学校,让孩子通过完成多彩的数学作业,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双减”背景下小学作业的常见类型

当前,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内容创新,给很多家长辅导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家长在作业指导时依然沿用以前的方式方法,导致老思路难以顺应新形势,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家长需要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常见类型有所了解,并认识到不同作业类型的不同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巩固学习成果。

基础性作业,专攻基础知识。基础性作业是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常见类型,也是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这类作业强调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进行知识回顾,有效夯实教学内容。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基础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更为精简,老师不再大搞“题海战术”,而是对习题进行优中选优,让学生通过最少的作业实现最优的学习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基础。基础性作业可以算作数学作业中的基石,如果学生完成这部分作业时心猿意马、表现不佳,那么后续的综合性、实践类与创新型作业他们会更加难以应对。因此,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重孩子在完成基础性作业时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发现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问题时,需要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堆越大,阻碍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结构化作业,促进整体认知。结构化作业是一种有助于加强知识联系性,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作业类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数学老师逐渐意识到强调数学知识的联系性,为学生搭建起思维网络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作业设计中会充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结构化作业引导学生明白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鼓励学生从整体角度出发把握数学知识的脉络。其实,小学数学课本中很多知识点都可以进行迁移与灵活应用,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算法可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上。因此,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留意作业设计的结构化,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开门见山地给答案,而要引导孩子温故知新,将不熟悉的新知与所学的旧知进行串联,让学习更具有长远性与穿透力,也让结构化作业发挥理想的教育目的。

应用型作业,提高实践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数学作业中应用型与实践类的内容逐渐增多,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甚至还有家长找到老师询问:“这样的作业真的能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吗?”其实,学习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是发展思维,数学作业最重要的价值是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应用型作业能够从他们最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认知能力,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对于应用型作业,家长需要充分配合,并给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大胆尝试。

拓展型作业,夯实人文底蕴。数学学习从来不是照本宣科与题海战术,我们需要给孩子数学素养的浸润,让孩子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老师会设计一些拓展型作业,这些作业渗透了数学史的发展以及数学名人故事,以此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针对这部分作业,家长不可轻视。数学从来不是单纯的运算与解题,其背后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充分了解,方能让孩子更好地扬帆启航。

“双减”在行动,作业迎来大变化

理解并尊重学校的作业布置。“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类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书面作业量减少,实践类、应用类与创新类作业却层出不穷,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作业却让不少家长的心里“打起了鼓”。很多家长都担心这样的作业空有一个“花架子”,难以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当前的作业类型“花样”虽多,但更强调综合性、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数学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会做题,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灵活应用。因此,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但笔者发现,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家长对当前的作业类型不认可,这种态度会传递给孩子,孩子自然也会应付完成,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不仅如此,有些家长甚至和笔者沟通,希望减免孩子的创新类作业,自己自行给孩子购买练习题进行补习。这样的做法本末倒置,社会在给孩子减负,家长却在不停“鸡娃”,恶性循环只会愈发严重。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家长给孩子布置的课外作业未必有效,反而会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压力。因此,配合学校、尊重老师的作业布置是提高作业完成效果的第一步。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沟通,了解“双减”后作业类型变化的目的与必要性,并与老师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给予适当帮助,留有独立空间。在“双减”背景下,很多实践创新类作业虽然需要家长的帮助,但并不意味着家长要全权代劳,替孩子写作业,正确的做法是给予适当帮助,并给孩子留下充足的独立探索空间。例如:笔者曾给五年级的学生布置了“我家餐桌”这一项实践创新类作业,要求学生和父母共同采买周末晚餐所用的蔬菜,并列表格记录花费的金额、菜品的类型,提前预测家庭一周的伙食费。这样的作业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又夯实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结点。针对这项作业,家长可以在带孩子走进菜市场时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但孩子的作业一定是独立完成的,只有这样孩子的应用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重视学习态度,勿做孩子的“作业改正机”。“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量少而题精,因此作业反馈的结果尤为关键。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切勿做孩子的“作业改正机”,给孩子时时改错、题题检查,这样反倒会让孩子产生“轻敌”心理,对作业不够重视。家长需要明白,交上一份满分作业从来不是作业设计的初衷,老师需要通过作业发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对症下药地解决,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写作业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效率高不高?坐姿端正与否?是否三心二意?只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之路上畅通无阻。

“双减”,减少的是压力,不减的是质量。只有正确认识当前的作业类型与目的,家校才能够在和谐互助中推动孩子数学能力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作业家长数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