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构建

2023-02-01 13:44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学院校高职

●刘 魁

一、引言

高职院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平稳迅速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对国外经营和模式的总结,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归纳至学校教学目标当中,进而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内容的全方位、系统性、社会性及可持续性,融合院校特点及学科特性优势,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可靠支撑。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使用企业与学校各方不同的相关资源、环境,通过将课堂教育教学和学生参与到社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培养学生方式。该种方式将学生学习和工作融合贯穿在教育教学当中,将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和综合能力当作重点,以此培养出与社会生产、服务、管理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此为院校人才培养中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综上,针对工学结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进行探究,以此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节约企业预期成本。

二、工学结合下人才培养可持续性的总要求

就全世界职业类院校而言,工学结合的模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具备学生身份和教育资源两面性,也有工作和学习交换性、学校和企业合作市场性的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要适应工学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上述基础上,提出的工学结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总要求如下:

(1)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2)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体验。

(3)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多种教学环境,结合工学模式,设计多种创业实践课程,建设校外的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符合学习课程的工作项目,学校联合企业单位,将实际项目与学校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使学生们获得职业中需要的多种能力与知识。其次,创造一种企业与学校公共合作的发展模式,在当前科研成果下,促进教学课程与企业需求有效融合,培养出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后,可以与政府单位共同组织相关培训,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相关资助项目,帮助学生们解决创业的各种问题。

三、工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考虑到上述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障碍和总目标,提出以工学结合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操作层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全面互动,其中以课程建设改革为主进行研究。

(一)专业建设

在现有市场经济发展下,市场的作用力变成了调节教育教学需求非常重要的来源,政府保障公平性,市场重视效益,此为专业建设改革中需要遵守的基础原则。该原则下,受到劳动市场引导,专业建设管理变得多元化,此为一种多极市场收益方推动模式的管理机制,该机制下,相关部门对院校专业建设方面的管理处于开放状态,主要调控手段为利用构建外部框架保障专业建设健康持续性发展(如表1所示)。

表1 工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内容

(二)课程建设

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运行中理论与实践相互完美融合是大势所趋。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开发几方面实现课程建设改革。

1.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为以宏观编制和组织为出发点,确定课程整体范围、地位以及顺序,以此构建课程架构。此为对组成课程中各科目及各种教学活动整体上的安排进行相应设计。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三段式课程已然不常见,但最大缺陷为学文化倾向相对显著,课程内容和职业能力之间相互脱离。由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利用工学背景下的课程架构突出创新创业教育适岗和应变等特点,对于解决素质教育和就业能力等相关问题而言意义重大,具备十分广泛的适用性。课程改革为高职院校理念转变的主要体现,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整体结构演化来看,其呈现出由普通教育一枝独秀,到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互为融合,最后到普通、专业及职业三种教育相互融合的发展历程。

2.课程内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从教材大纲至教材开发整个过程,应该通过校、企相关人员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该过程是教学论与方法论层面上,依据教学计划制定原则进行教学活动处理,同时在内容层面对课程大纲进行具体化,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针对各企业运行逻辑和劳动组织实行高效整合,还要将案例学习和系统学习进行高效整合。由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编写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学内容和工作程序互为融合的基本原则,且课程内容设计和编写时,要在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合作下方能进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始终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的难题。

根据课程结构双体系双线互动运行原则,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中教学内容要引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材编写方式。其中,理论教材不仅要保障知识系统性和基础性,还要以此为基础,尽量做到简明扼要,且通俗易懂,使用图表与文字结合等各种方式,实现课程教学总目标。除了理论教材,实践课教材需要与企业实践岗位中的具体要求相互结合,并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由于每个院校情况有差异,因此在选取实践课教材过程中最好是将自编的教材当作主教材。

3.课程开发。为了实现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与社会需要为目的,企业应将职业人才不仅是当作应付近期需要的短缺资源,而是要将其当作可持续发展资源,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发展为具备跨地区的开放型教育机构,变为区域能力开发的关键一环,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高职院校,还需要考虑到企业方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一定要工学结合,仅有在院校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下才能够完成。

(三)教学模式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模式上为百家争鸣的趋势,这些模式存在共同点,即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典型的教学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典型教学模式

订单培养教学的这种模式主要应用至行业办学中,该种模式依据校企签订的人才培养相关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具体实施计划,共同组织教育教学等活动,当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到对应企业进行就业。

工学交替模式的最大特点即为在对院校学生制定培养计划的整个期间里,计划安排了多次企业实践,规定每次工作时长,实现在校学习和工作实践相互交替运行,使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此种模式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多次循环,不仅与认识规律相符,与教育规律也相符,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十分有利。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比较适合学生特点,促使教和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认知接受。此种模式特点是围绕这任务进行相应教学,并由此进行任务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编写,不仅要重视方法与知识体系,还要融入信息技术的特点,结合文化性和综合性,尽可能地渗透其他的学科知识。比较适合应用至学习操作类型的知识与技能,特别适合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以及相关技能的掌握。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是利用实施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结合,并充分挖掘出学生创造的潜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此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项目选择和具体成果呈现、教师评价总结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和实验技术,此为搞好该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和重点。当前,此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实习场所可以从事和企业员工相同的实践活动,通过顶岗实习对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成果实现综合性检验与巩固。依据各个专项能力,形成综合岗位能力的一个过程,以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社会和实际职业岗位,增长自身应用能力,还利于用人企业对学生进行考察和培养,进而缩短毕业生的上岗实习时间,使学生尽早为用人企业增加效益。

(四)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出的特点表现(如表3所示)。

表3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师资队伍结构特点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遵循专兼结合原则、双向培养原则、优化结构原则以及激励平衡原则。其中,专、兼结合原则指的是院校师资队伍中的专职教师与固定兼职教师在数量上应该实现稳定的、合适的比例。双向培养原则指的是对在校的专职教师培养主要是在校企结合的环境中开展,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能够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育过程中互相扶持。优化结构原则指的是院校的师资队伍要保证年龄和职称及学历方面的科学配置。激励平衡原则指的是针对教师自身发展,要提供较为宽松科学的晋升机会。

四、结束语

无论何种教育类型均为适应社会需求而生的,同时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下而发展。对于院校创业教育,提出将工学结合模式用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优化中。根据现实发展障碍分析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提出的要求,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新对策,力求为学校课程完善和企业人才培养选拔提供一定依据。

猜你喜欢
工学院校高职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