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绿色景观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2023-01-31 02:32孙剑锋张先发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化景观

孙剑锋,张先发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 200135)

0 引言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文化不断提升,公共空间绿色景观建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绿化景观在公共空间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装饰作用,而是更多地体现对于城市整体生态的改善和居住环境的提升。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绿色景观的设计,打造绿色城市,发挥绿色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建造和谐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从方法和理念上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创新,同时也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发展样本。

1 城市公共空间绿色景观建筑设计概况

1.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公共空间”一词在哲学领域开始出现,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共空间已成为西方城市形态研究的主题。《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提出,“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功能性和礼仪性活动的共同场所;巴尔兹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部分;《城市规划原理》中指出城市公共空间是全体公民皆可到达的开放性场所,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般包括城市公园、街道、广场等户外场所。我国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中文相关文献量从2002年之前的每年不到40篇到2020年上升至每年549篇。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凸显,其以自然和人工双要素主导,为人们提供更为合适的生活场所和更加适宜的人际交往场所。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在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居民生产生活认同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城市规划行业应当在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上着手,良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运转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最终建成以人为中心的宜居城市。

1.2 绿色景观建筑的概念

景观建筑是城市公共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具有观赏功能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人们娱乐和休息的场所,具有观景与景观的双重身份。相较其他建筑,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连性更高,在形态上也更具多样性。绿色景观是指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的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的景观,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发展的体现。绿色景观建筑是现代景观发展中景观建筑结合新的观念和理念进行系统规划而形成的建筑。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城市绿色景观建筑也在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与各专业相关联,吸收各专业优点,运用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紧靠时代发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建筑的多样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加,居住环境也更加适宜。

1.3 绿色景观建筑发展现状

尽管景观建筑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但绿色景观建筑目前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而城市公共空间绿色景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就目前公共建筑设计来看,部分区域设计依旧遵照传统设计理念,未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无法做到依地而建。在实际绿化景观设计中,一味追求经济价值,注重个性化,缺乏环保意识,使得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突出景观的功能性,碳汇能力极低。同时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技术水准低,设计模式单一,科技含量不高,整体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唯一性。城市景观建筑涉及多个领域内容,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然而目前景观建筑实际发展中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导致建筑环境杂乱无章。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城市内涝现象十分严重,造成多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在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关注城市生态水系统,解决城市内涝也是现阶段亟待处理的问题。

2 城市公共空间绿色景观建筑设计策略

2.1 合理规划生态环境,打造立体绿化

城市公共空间绿色景观建筑设计中,用于绿化建设的土地较少,因此需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规划,打造立体绿化,通过对现代建筑与园林中绿化设计的综合运用,将城市空间进行“第二自然”创造,以期达到城市空间的层次性、丰富性,实现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追求。同时在设计中首先要将建筑的观赏价值和娱乐功能相结合,使人们可在公共空间观景的同时与景观有所互动,可利用建筑中的一些小景观进行整体景观的设计和层次的划分,把有限的空间在视觉上进行无限的拓展;其次要积极运用立体绿化设计手法,通过适宜的绿化技术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城市建筑立体绿化质量,增强景观建筑的绿化效果。通过立体绿化景观,一方面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绿化面积;另一方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城市健康发展(见图1)。

图1 城市公园立体效果

2.2 践行低碳环保,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讲,城市景观建设中工程量和成本均比较大,绿色景观建筑因以低碳环保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符合现阶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打造现代化绿色城市空间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存,合理规划公共空间,优化景观建筑设计方案,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并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发展目标,协调好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对传统设计模式的低碳环保性创新,优化低碳节能系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建筑的生态功能,不断提高居民居住体验的美好性,生活逐步绿色化,城市生活环境更具活力,推动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景观建筑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3 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建设城市数字景观建筑系统中,满足不同人群的社会需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体化、高效化、科技化的智慧型高科技景观建筑。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VR和BIM技术,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量化追踪用户在虚拟场景中的行为来获得与建筑空间相关的数据信息,提升对于用户友好度的可视化,在景观建筑建成之前设计者和用户可以提前在虚拟场景中“体验”建筑设计,并且根据已有体验对用户不满意之处及时记录,进行方案修改,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失误;通过BIM技术助力与绿色景观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使建筑相关信息全都保存在BIM模型中,通过BIM模型提供广泛的性能模拟,减少设计对建筑的能耗影响,节约性能分析的时间成本,同时在模型建筑设计时各学科专业可以协同合作设计,各方信息实现共享,建设高质量建筑;通过仿生技术,提升景观建筑自然生态效益。

2.4 挖掘地域特色,体现人文精神

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城市文明的发展与保护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受到格外关注。在设计中要善于发现地方人文特色,将地区特色文化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协调好当地自然地貌资源和生态资源,并对城市文化底蕴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加以批判性继承,展示出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突出景观建筑的创新性,使新时期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打造宜居城市。这样一方面保护当地民俗风情,另一方面也顺应时代潮流,对于城市的人文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加强景观建筑与城市特征的融合,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的生态美和文化美。而具有地域性和人文特征的景观建筑设计即是人文内涵在建筑设计中关于人与自然共同合作的最佳体现。

2.5 注重海绵城市效应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加强管理,发挥城市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收渗透等作用,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城市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减少城市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根本是城市水文学。

这一概念在当前城市建筑设计中备受关注,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景观建筑设计融合,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当地雨水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和再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建筑对于水资源的调控力,减少城市内涝积水,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城市建设、节约政府开支、满足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均具有一定效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景观建筑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应用体现在空间花园式绿地、公共停车场建设、渗透式路面建设、园林生态水渠、园林人工湖及地下储水池等建筑设计中,此类建筑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不仅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改善城市用地情况和城市水体建设,同时又体现出景观建筑设计的工程美,为城市生态建设做贡献,保护生态系统平衡,推进城市建设优化发展。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对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从而推动城市持续性健康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将立体绿化、可持续发展、科技手段、人文环境和海绵城市理念加以有效运用,发挥设计的基本作用和景观绿化的生态功能,创造绿色生活环境,优化城市空间,构建绿色生态城市,推动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健康同步发展。而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城市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公共空间景观建筑,更体现在整体城市建设中,绿色这一主题也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绿化景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景观别墅
朱屺瞻《绿化都市》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