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而不业”为哪般?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2023-01-31 12:34刘立华王炳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年24期
关键词:象征性范畴创业者

刘立华,王炳成

(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0 引言

“双创”政策鼓励下,我国创业活动日益活跃,为经济转型、居民就业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巨大动力。作为理性经济人,创业者投入资源并承担风险是为获取创新和经营管理回报[1],但实践中却存在大量“创而不业”的现象,如众多明星、网红在税收洼地开办空壳公司,大学生为比赛或获取补贴而创业等。这些活动名为创业,但实质上不以机会租金创造为目的,经营过程中创业表现较为消极,没有体现冒险性[2]、创新性[3-4]和价值创造[5]等创业精神,反而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本文统称为象征性创业。象征性创业显然背离了传统意义对创业的认知,但学界未对其给予足够关注,更未深刻揭示该类创业者行为动机和背后机理,无法有效指导创业实践。

当前,关于创业的文献比较丰富,其中作为创业研究基础之一的类型学研究受到学者普遍关注。例如,全球创业观察(GEM)根据创业动机不同,将创业划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Bruyat & Julien(2001)依据创业对个人和市场的作用程度,将其划分为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家型创业和冒险型创业4类;Bhide(2004)基于不确定性和投资双重维度,将创业细分为边缘型企业、冒险型创业、风险投资融合型创业、公司内部创业和革命性创业5类;Pisani & Richardson(2012)依据创业活动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式创业与非正式创业两大类。此外,学术界关注的创业类型还包括社会创业、衍生创业、制度创业等。多维度创业分类为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学者均将财富创造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6]。本文将上述创业统称为实质性创业,其与实践中观察到的象征性创业有本质区别。

资源保存理论指出,当个体所珍视的资源面临损失时,个体会采取行动以避免损失的发生[7]。从创业实践看,象征性创业者投入资金、场地、时间、精力各类创业资源却不进行实质经营,其目的不仅为避免物质资源损失,还为维护面子、自尊心等心理资源。在创业象征意义驱动下,创业者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但鲜有研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刻阐释。因此,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象征性创业概念、类型与机理进行探讨。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体现在:①从行为实质意义和象征意义视角解释创业行为表现差异,界定象征性创业的内涵与边界,拓展创业研究范畴;②从典型案例中挖掘象征性创业的动机和行为表现,细化象征性创业类型,为全面认识象征性创业提供理论框架;③阐释每类象征性创业的内在机理,可丰富创业理论研究成果,并为象征性创业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象征性行为

象征是指传达超越其功能用途的社会建构意义[8],载体可以是语言、物品、行为或者关系[9]。其中,象征性行为是在展示行动本身内容和内在功能之外,试图吸引他人联想其内在意义的行为[10],具有内在维度和象征维度双重特征,前者指行动本身的实质意义,后者反映客观内容或实际功能用途的象征意义。象征性行为主要是有意识地引导特定对象联想到行为本身以外的意义,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各个领域。Westphal & Zajac[11]研究发现,象征性公司治理行为可以带来积极的股东反应,并阻止企业更加实质性的改革进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可通过象征性创新管理政企关系[8]。在创业领域,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合法性理论等解释象征性沟通、象征性演讲、象征性制度管理等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合法性[12]、获取外部资源持有者认可[13]或者改变外界对创业者印象[14-15]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多研究实质性创业中的某些具体行为,未将创业本身作为一种象征性行为进行深入探讨。综上所述,从双重属性视角分析行为动机虽然为深入理解“创而不业”现象提供了重要启发,但对该行为的内在机理尚需进一步探究。

1.2 创业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发展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动力基础[16]。创业动机则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创业活动,并引导创业活动朝某一目标发展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17]。关于创业动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学者进行了广泛讨论,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均认可追求财富是创业行为与过程的核心[18-19],也是创业动机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认识到从纯粹经济理性角度看待创业者行为是不完备的,非经济动因也是考察创业动机差异的重要视角[20]。杨婵等[21]研究发现,追求财富与快乐最大化的创业者在决策逻辑和创业绩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经济动因主要指创业活动对创业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如独立性追求[22]、成就动机、创业乐趣[19]、幸福感[23-24]等。可以看出,创业动机差异受经济动因和非经济动因的共同影响,非经济动因的引入为阐释象征意义驱动下的创业动机分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1.3 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象征性行为与创业动机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为深入探究象征性创业现象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关于行为实质意义和象征意义双重维度的讨论为界定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研究边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而多角度创业动机研究则为阐释象征性创业者的非经济理性行为拓宽了观察视角。由于目前研究对象多为实质性创业或某些具体创业行为,相关研究不足以解释实践中形式各样的象征性创业行为,对各类象征性创业行为的具体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等缺乏深入探讨,影响学者对象征性创业行为的理解。鉴于此,本研究按照“理论抽样—资料编码—理论建构”研究范式,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创业动机视角探究象征性创业形成路径与机理,以期为象征性创业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象征性创业概念

创业既是一项管理活动,也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25]。创业行为本身具有实质意义和象征意义两个维度,实质意义的核心是围绕创业机会的价值创造活动[3],而象征意义则是除商业性质外的某种特殊意义[26],如由创业联想到冒险、创新、财富,从而引导或控制他人形成对创业者的某种态度或印象,这种超越实体的联想促使创业者产生象征性创业动机。因此,本研究从创业属性维度,将创业划分为实质性创业和象征性创业两类。其中,实质性创业追求创业价值属性,而象征性创业则是象征意义驱动的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行为选择。

由于创业动机不同,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在创业目的、驱动因素、行为特征与创业者态度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实质性创业由创业机会的商业价值驱动,创业者表现出较高的创业认同感,愿意为机会开发投入大量资源,承担较大风险;而象征性创业是创业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创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创业者身份符号并追求该符号所带来的社会建构意义。

表1 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比较Tab.1 Comparison between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substantive entrepreneurship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法研究象征性创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象征性创业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扎根理论擅长对客观现象进行概念化分析;②象征性创业的发生是个体与环境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能够发现和捕捉创业动态过程的内在逻辑[27];③通过象征性创业现象探讨象征性创业的模式分类、路径和内在机理,扎根理论适合构建基于具体情境的微观理论(李志刚等,2019)。

2.3 样本选取与资料收集

考虑到象征性创业动机内隐等原因,案例选取遵循以下标准:①所选案例创业者来自于研究者朋辈群体,以保证研究资料的可信度;②已注册市场主体但没有真实雇员,且年均营业收入少于20万元,此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大部分行业销售净利率在8%以下,根据大部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1 500元推算企业年营业额至少超过20万元,创业者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求;③公司存续期超过2年,主要基于从公司成立到正常运营所需时间。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选取13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市场主体注册地分布在山东、北京、广东、四川4个省市,其中已注销公司有6家,维持运营公司有7家。本研究采用案例1~7作为主分析资料,对案例8~13进行饱和性检验。案例样本具体信息见表2。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形式获取数据。访谈提纲主要包括5个问题:①公司运营情况如何?创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有多少?②当初为何想到要创业?③创业投入资金多少?每年运营成本多少?未来1~3年有没有继续投资的计划?④创业给自己带来哪些变化?⑤周围人(亲属、同事、朋友、同学)对你创业有何看法?为避免被访谈者由于访谈情景或其它原因造成记忆或回答偏差,通过多次访谈且间隔2个月以上,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具体见表3。

表2 研究样本Tab.2 Information of the cases

表3 资料收集Tab.3 Data collection

3 象征性创业类型与形成路径

按照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开放式编码对案例资料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形成初始范畴;其次,通过主轴式编码对初始范畴进一步聚类,形成主范畴并建立各范畴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选择性编码提炼核心范畴,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路径模型。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的目的是进行现象归纳、概念界定和范畴提炼。该过程采用“背靠背”编码方式,由两个编码小组分别对每一份案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对一些共性内容进行抽象化命名。比如“有几个朋友公司不错,爸妈有意无意地说XX(小学、初中同学)当老板了”,首先贴标签“父母暗示创业”,隐含了父母对创业的认同,因此将其概念化为“父母期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范畴化为“家族规范”。第一轮编码结束后,对不一致的编码进行讨论,随后进行第二轮编码。两轮编码结束后,对不一致的编码进行反复讨论,直至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开放式编码,共提炼初始范畴40个,编码过程举例如表4所示。

表4 开放式编码过程(部分)Tab.4 Open coding process (partial)

3.2 主轴式编码

进一步,对开放式编码得到的初始范畴进行分析和梳理,以厘清初始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据此对其进行聚类联结,形成更大的类属,凝练为主范畴。例如,初始范畴中的“同学创业”“同事创业”“朋友创业”“亲属创业”群体来自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某个维度上属于同一群体,因此概括为“同群创业”。通过主轴式编码,共凝练出11个主范畴,如表5所示。

表5 主轴式编码结果Tab.5 Results of axial coding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对样本资料进行次梳理,从主范畴中提炼出核心范畴,系统建立并考察各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主轴式编码形成主范畴后,对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主范畴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同群伙伴的创业行为可以唤醒个体羡慕、妒忌等情绪,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故将同群创业与消极情绪相连,而消极情绪又会引发心理修复动机,因此将消极情绪与心理修复相连。主范畴之间的典型关系结构如表6所示。

在形成各种典型关系结构后,反复比对主范畴之间的典型关系结构,进一步归纳出各路径所属类型,即传染型创业、策略型创业和表演型创业。再对各路径进行整合提炼,凝练出核心范畴“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以统筹编码结果,并得到故事线。

3.3.1 传染型创业

身边朋辈群体的创业行为使原来的同群印象被打破,产生妒忌、羡慕等情绪反应,伙伴的高创业绩效会进一步强化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并且原本在同群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个体,其心理失衡感会更强,从而带来痛苦、失落等心理体验。为修复心理创伤,个体会模仿同伴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以缓解或消除消极感受。如案例2中,赵**是某建材公司区域负责人,业绩突出。后来,徒弟离职创办了装修公司并邀请其加入,原本的心理优势被打击,产生被羞辱的痛苦感,为了争口气,以妻子名义创办公司,对外展示自身能力,掩饰内心失落。同样,案例7中,桑**受同学刺激,不甘心丧失在学生时代建立的优越感而寻找“当老板”的感觉。从两位创业者动机看,均不是对价值创造或创业成就感的追求,而是受同群创业刺激产生的攀比心理。

表6 主范畴典型关系结构Tab.6 Typical relational structure of main categories

3.3.2 策略型创业

创业政策中各类税费减免、贷款担保与贴息、免费场所、创业培训以及落户、入学等扶持政策给予创业者诸多政策“红利”,在推动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也产生了政策“套利”机会。在“套利”机会的驱动下,部分个体采取象征性创业的形式,通过注册公司获取政策认可身份资格,以套取政策“红利”。如案例5中,张**由外地迁往青岛生活,由于没有青岛户籍和房产,女儿上学成为“心里的一块石头”。为让孩子能够入读更理想的小学,她发现创业是成本最低且简便易行的方式,于是便注册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为女儿获得了更好的入学排位资格。在案例6中,李**则是利用小微企业税负与个人所得税之间的差异,以创业的名义进行纳税筹划。可以看出,策略型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均是创业者身份带来的政策“红利”,特别是随着创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创业“零成本”和开办流程便利化降低了创业门槛,强化了部分个体的策略型创业动机。

3.3.3 表演型创业

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创业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在一些地区、行业或家族内,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由此逐渐形成一种对创业普遍认可的行为标准,不符合规范的个体容易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为获取社会认同,个体需要作出迎合社会规范的必要反应,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原意[28]而开展创业活动。在案例3中,张*任职于创业活跃度较高的IT行业,遇到“35岁尴尬”,时常被问起“为何不创业”或听到“某某去创业了”,在圈子规范的驱动下“随大流”开展创业活动,以维护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形象。案例1、案例4中的李**和刘**则分别是为“孩子有出息”的家庭面子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而选择创业,以避免社会的消极看法。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Fig.1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检验本研究提炼的概念和范畴是否达到理论饱和,选取6个样本(案例8~13)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提炼出新初始范畴14个,经过小组讨论,14个新初始范畴分别归属于已有的5个主范畴,且未发现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说明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通过饱和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Tab.7 Test results of theoretical saturation

4 象征性创业机理分析

4.1 传染型创业机理

传染性创业是指为修复受同群伙伴创业刺激而产生的模仿行为。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个体都存在与他人比较的动机[29],且通常会将熟悉的人作为比较对象[30],而比较结果会影响个体自我概念和情绪状态[31],进而作用于个体行为选择。一般来说,创业意味着向上社会流动、更高的财富追求和更强的能力展示,因此当个体观察同群伙伴的创业行动时,平行比较转换为上行比较,打破了原本的心理平衡状态,唤醒羡慕、妒忌等不良情绪,带来失落、痛苦等消极感受[32],并由此产生自我威胁。对于社会比较倾向高的个体而言,上行比较带来的消极情绪更强烈[33],会严重损耗心理资源。心理资源损失使个体作出消除或缓解心理失衡的行为选择,常用的策略是设置与比较对象近似的目标以缩小比较差距[34],即模仿同群伙伴的创业行为。可以看出,传染型创业动机源于同群创业唤醒的负面情绪而非创业机会的商业价值,创业者通过创业行为展示自我能力和社会地位,以调整自己与比较对象的相对位置,重新达到一种心理平衡状态,本质上是当心理资源发生损失时采取的心理资源恢复措施。

4.2 策略型创业机理

策略型创业是指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政策“套利”。创业具有正外部性特征,为鼓励创业,政府将部分稀缺资源用于对创业者和创业公司的扶持与激励,以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调动大众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5]。然而,由于信息不完备和监督成本过高,政府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判断创业动机,由此造成部分个体利用信息优势进行逆向选择。特别是在政绩考核压力下,部分地方政府重创业数量而轻质量,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制度成本,扩大政策“套利”空间。在“套利”动机的驱使下,某些个体将创业视作一种策略性手段,通过与制度规范一致的组织形态和行为表现,得到制度制定者、执行者的认可和接受,进而获得各种资金补贴、税费与场地费用减免、创业培训、入学与购房资格、政治连接等政策“红利”。可见,策略型创业是创业者利用创业身份获取某些资源的“套利”行为,看似为非经济理性的“创而不业”,实为避免政策“红利”损失的理性选择。

4.3 表演型创业机理

表演型创业是为迎合社会规范而开展的印象管理行为。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36],社会规范虽然不具有强制性特征,但它以道德、习俗、价值观等形式约束个体服从和遵守,因此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会感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在社会规范压力下,个体产生对其行为表现进行管理的动机,以使其看起来符合受众期望,即进行印象管理[37]。具体到创业领域,在某些区域或群体内,长期重商传统或创业典型示范效应形成对创业高度认同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社会性偏好。尤其是在中国情景下,受集体主义、高度关系导向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个体更有压力与群体价值观、传统习俗和公众期望保持一致[38]。这种社会规范压力使部分个体产生脱离群体、被边缘化的感觉,极易面临心理资源损失威胁。出于对社会认同的需要,个体有动机主动控制自我形象,通过象征性创业这种符号化行为向外界传递自我的良好形象。象征性创业者构建创业者身份,展示其遵从社会规范的态度,满足社会对角色的预期,目的在于降低社会规范压力,实质上是一种应对外部压力、避免心理资源损耗的资源保存行为。

4.4 三类象征性创业比较

综上所述,传染型与表演型创业者是当“自尊”“面子”等心理资源面临损失威胁时采取的创业行为,而策略型创业是避免政策“红利”损失的行为选择。3类创业者的行为动机虽然均由创业象征意义驱动,但在具体创业动机与内在机理等方面又有所不同。传染型创业是由同群创业触发社会比较,负面情绪导致心理资源损失,创业者将创业行为作为重新构建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策略型创业是个体利用信息优势将创业作为避免政策“红利”损失的对策;表演型创业则是为减轻社会规范压力并增强社会认同的印象管理行为。3类象征性创业模式比较如表8所示。

表8 3类象征性创业模式比较Tab.8 Comparison of three types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ial models

需要注意的是,3类创业行为动机的形成并非单一诱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主导诱因和主导动机差异。对于传染型创业而言,同群伙伴的创业传染效应同时受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且创业低制度成本、便利化政策催生新动机的产生;对于表演型创业而言,同群伙伴的创业行为本身就是社会规范表现形式之一,且创业政策也为其创造了条件;策略型创业的主导诱因相对明确,即创业政策“套利”机会,但同时也受社会网络中他人创业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象征性创业动机的形成是外部环境、社会网络和个体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创业行为的双重属性维度界定象征性创业和实质性创业边界,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法,以13个典型案例为样本,基于创业动机差异,将象征性创业划分为传染型创业、策略型创业和表演型创业3类,并利用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讨论3类创业行为的形成路径与机理,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传染型创业是在心理资源损失压力情境下采取的一种资源恢复策略。同群创业行为触发社会比较,导致心理资源失衡,为重构心理平衡,个体会选择比较近似的创业行为,用象征性创业的形式维护其在群体中的形象。

(2)策略型创业将创业作为跨越规制障碍以避免政策“红利”损失。政府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政策“套利”空间,诱发个体逆向选择行为,该类创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政策“套利”的行为。

(3)表演型创业是为增强社会认同而采取的资源投资行为。在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约束下,某些个体感受到较大的“面子”损失危机,会采用符合社会规范的创业行为展现其在群体成员中的形象。

5.2 理论贡献

本研究在对象征性创业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象征性创业具体类型,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厘清同群创业、创业政策与创业文化对象征性创业的作用路径,为深入理解象征性创业动机及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1)象征性创业概念的提出丰富了创业类型学研究。已有研究虽然对创业构型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如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正式创业与非正式创业等,但未有效解释象征性创业现象。本研究从创业行为的双重属性界定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边界,讨论两者在创业目的、驱动因素、行为特征和创业者态度等方面的区别,拓展了创业类型研究范畴。

(2)从创业行为的象征意义解释象征性创业的内在机理,为理解“创而不业”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创业动机研究将财富创造作为逻辑起点[6],关注创业收益对创业者经济需求和非经济需求的满足[20]。本研究将象征意义作为象征性创业动机研究的出发点,从创业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建构意义而非行为结果解释象征性创业者的“非经济理性行为”,为创业动机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5.3 管理启示

本文关于象征性创业形成路径与机理的研究可为象征性创业治理提供如下启示:

(1)完善创业激励政策。创业政策尤其是地方政策相互攀比现象日益突出,造成资源浪费和错配,影响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创业政策效果。因此,创业政策的制定应尊重创业规律和市场规律,完善创业过程阶段性激励政策,加强对政策资源使用效率与效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社会、媒体应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创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客观宣传创业成功案例,鼓励创业者基于创业机会开展创业行为。

(3)个体应理性看待创业与就业,加强创业学习,掌握发现、评价和开发创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创业造成资源浪费,提高创业成功率。

5.4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①由于象征性创业动机内隐等原因,案例样本较少,没有覆盖全部象征性创业类型,未来将扩展样本库并持续跟踪样本企业发展,以完善理论模型;②主要从创业动机视角讨论3类象征性创业的内在机理,未来应对不同类型象征性创业者行为逻辑进行更深入的探讨;③未来应利用实证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象征性范畴创业者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克制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