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福,蒋清泉,唐炎钊
(1.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2. 厦门理工学院 经管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当前,中国高校正围绕“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展开激烈讨论[1]。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塑造和创新能力培养[2]。高校不仅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3]。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响应了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号召,还有助于增强高校国际竞争力[4]。鉴于此,本文以科技创新为研究视角,寻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对创新创业发展的促进动力不足,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5]。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逐渐被重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6]。总体来看,目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依然存在不足,如分析视角不全面、评价主体单一等,迫切需要基于新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资源配置理论,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产出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寻中国各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基于自身资源,在国家政策牵引下进行创新创造和成果转换及应用的能力[7]。从内容看,高校科技创新包含知识、技术和人才等;从过程看,高校科技创新是对人力、物力和知识等资源的再革新、再创造;从主体看,高校科技创新是由政府牵头,以高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部门协作多系统协同的创造过程[8]。目前,关于高校科技创新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9-10],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视角、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①在分析视角上,学者分别从资源利用视角、科技创新过程视角进行了研究[11-12]。在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研究中,投入指标强调科学研究师资和经费等,产出指标主要关注学术成果、专利成果等[13];基于过程视角的研究则侧重于探讨科技创新活动运作机制,测量指标不仅包括投入产出指标,还包括基础条件、转化能力和产出效率等。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但研究样本多聚焦于部分省市或地区高校,侧重于投入产出和过程研究;②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注重内涵式发展,全面合理地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14]。目前,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单维视角向多维视角转变,学者更加关注多维视角,测量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管理水平等[15];二是重视科研环境和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在测评指标体系中加入科研政策、科研基础条件等指标,衡量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已有研究不仅关注高校本身,还延伸到区域经济层面[16];三是更关注科研成果,许多研究认为,科研成果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科研成果质量。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存在如下不足:①缺少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外部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功能性和适应性指标;②过分追求指标的全面性,忽视了不同研究视角的差异性;③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尚未形成共识。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部环境、国家政策和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改变,因而需要结合新时代背景探讨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从科技创新能力视角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①基于当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时代背景,扎根于中国本土高校,探讨不同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差异;②从科技创新能力视角对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③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可行性条件、影响因素和成果产出,提出不同类型高校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以弥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世界一流大学是指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世界一流原创性基础理论人才的顶尖创新型大学[17],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第一位,用创新力主导学习力[18],英美国家的顶尖研究型大学经常被视为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和模仿的典范。Altbach[19]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卓越的科学研究能力,崇尚学术自治和自由,注重促进智力发展,具备充足的科研资金等;王大中[20]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高校实力、社会贡献和国际声誉的综合体。由于“世界一流大学”本身的复杂性和时代性特征,学者对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认识不同,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世界一流大学定义为:“致力于在各学科领域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提供精英教育,满足国家社会需求并提供全球化社会服务的学术机构。[21]”本文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指拥有一批大师级人物,能够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并产出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顶尖级研究型大学。
已有学者对世界一流大学概念内涵的界定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还可称为全球研究型大学(具有全球影响力)、顶尖研究型大学(具有卓越的学术科研水平并居于世界前列)、精英大学(资源丰富、师资雄厚、高规格的世界名校)。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追赶世界一流大学。此后,中国大学逐渐形成更加开放、多元的组织形态,更注重创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和参与式大学建设(刘雪婷等,2021)。当前,中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虽然进步较大,但在人才培养、雇主声誉、师生比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研究表现较好,科研产出成果较多,但卓越研究表现一般,重大研究成果产出较少。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该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引领作用。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已有学者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学功能和办学类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带有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特征,包含但不限于研究型大学,并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②社会服务贡献:社会服务贡献是指大学利用其培养的人才和前沿思想服务于社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22],“社会贡献论”与“社会主观评价论”是认识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视角;③大学办学层次和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师资、生源和科研指标均需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标准[23]。排名是大学综合水平的一种呈现,可以反映社会对大学的认可度。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备如下特征:资源丰富、人才汇集、全球参与、国际声誉和社会服务[24]。其中,资源基础、组织文化、制度政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保障[25],人才培养、师资力量、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要内容(陈昊等,2021),批判性思维、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动力源泉[26],多要素协同、多主体参与和国际交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方式[27]。另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还应该包括优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使命等。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基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背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国际平台,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根据资源配置理论,高校是人才、资本、知识、技术等资源的集合体,高校资源条件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通过分析高校资源配置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异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王亮[18]指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声誉、科研水平、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和大师汇聚等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马浚锋和罗志敏等[28]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对高校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总之,现有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研究存在如下不足: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多以英美顶尖高校为学习榜样,忽略了自身文化背景和基础条件;②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测评趋于等级化、指标化,研究对象多限定于研究型大学;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多倚重于政策扶持和学校资源,“985”、“211”、“双一流”高校成为重点建设对象;④研究视角主要倾向于功能、实力、目标,从创新、资源、社会服务等视角展开的研究较少。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科学测评是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陈卫静等,2021)。因此,本文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适用性及可得性原则,参考已有研究并结合中国高校发展现状,分别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产出效益等维度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参考王金国等[12]和吴娴等(2020)的研究,将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划分为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资金资本两个指标,用于探索高校人才资本和科技经费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参考雷亚楠等[14]的研究,将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划分为科技创新研究机构和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两个指标,用于探索高校科研机构和研究项目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参考安蓉等(2015)的研究,将科技创新活力划分为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和科技创新相关课题两个指标,用于探索高校国际交流和创新活动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参考黄建国等(2019)和周才云等[29]的研究,将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划分为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两个指标,用于探索高校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含义见表1。
表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Tab.1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universities
一般认为,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对研究样本数量要求不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客观赋权法如数据包络分析法、熵值法等基于数据本身对指标进行赋权,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为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借鉴郭俊华等[30]的研究,采用熵权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熵值法可通过计算指标信息熵值体现指标的效用价值,并根据效用价值大小确定指标权重。在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假设样本量为n个,指标总数为m个,时间为t,样本数据矩阵用Xijt表示。为消除不同指标量纲问题,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正向和反向指标计算公式分别为:
(1)
(2)
其中,xijt表示t时期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值,zijt为标准化值,min(xijt)表示t时期指标的最小值,man(xijt)表示t时期指标的最大值,归一化后样本矩阵为:
Zijt=(zijt)n×m
(3)
第一步,计算t时期的指标权重,并构建权重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4)
(5)
Pijt=(pijt)n×m
(6)
第二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公式为:
(7)
第三步,一般认为,指标信息效用值取决于指标信息熵与1的差值,所以进行信息效用与信息熵转换。j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为:
gjt=1-ejt
(8)
第四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
(9)
最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t时期样本综合值。
(10)
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终得到中国各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值。
本文从2010—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文献中获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汇总整理后得到本文样本数据,表2呈现了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各评价指标权重。从一级指标权重对比分析看,科技创新产出效益权重值最大(W=0.295 1),其次是科技创新资源投入(W=0.259 7)和科技创新基础条件(W=0.248 9),科技创新活力权重值最小(W=0.196 3)。这表明,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而科技创新活力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小。原因可能在于,科学研究投入大、周期长、创新难,很多高校资源和经费有限,更关注研究成果转化,所以创新活力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影响较小。
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创新研究项目(W=0.187 9)和科技创新资金资本(W=0.163 3)权重值最大,而科技创新人力资本(W=0.085 6)、科技创新相关课题(W=0.096 9)和科技创新交流活动(W=0.099 4)权重值最小。这表明,资本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大,而人才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小。这一结果强调了科研经费的重要作用,弱化了优秀人才的作用,不利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
此外,从综合权重看,科技经费支出(W=0.015 9)、R&D成果应用和服务经费拨入(W=0.018 2)及支出(W=0.016 8)、科技成果获奖数(W=0.019 6)、发表学术论文数(W=0.020 5)权重值较小,而技术转让金额(W=0.054 1)、技术转让实际收入(W=0.054 3)和国际级项目验收(W=0.056 4)权重值较大。这表明,目前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不足和学术成果较少,高校比较重视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而弱化了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原因可能在于,中国高校众多,各区域高校资源有限且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此外,中国高校大多实行“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模式,很多高校急需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往往更加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的经济价值。
表3呈现了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及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从分析结果看,北京、江苏、上海在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及创新能力方面始终排名前三,位于第一梯队。山东、广东、湖北、陕西和四川在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产出效益4个维度上各有优势,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介于第四名至第十名之间,位于第二梯队。其中,山东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较多,广东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科技创新活力突出,湖北资源投入较大,陕西科技创新产出效益显著,四川科技创新活力较强。湖南、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重庆、天津、江西等省市在各维度上均处于中间水平,且分布比较均匀,位于第三梯队。山西、内蒙古、海南、云南、贵州、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市在各维度上均比较落后,位于第四梯队。图1为202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各维度对比分析结果。从中可见,东部地区各维度得分均大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科研经费、人才因素和科研项目优势最为突出,科研机构和交流活动差异较小。这表明,当前造成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非科研机构和交流活动因素,更多是因为人力资本和科研经费,这也成为限制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因素。
表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Tab.2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图1 202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各维度对比分析Fig.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regions in 2020
表3 2020年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regions in 2020
表4和图2呈现了2010-2020年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及动态变化趋势。从动态发展视角看,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北京、江苏、上海一直保持前三名,江苏上升速度最快。湖北、广东、浙江、山东、陕西竞争激烈,但始终不能稳定。安徽、河北、四川、重庆、天津、黑龙江、吉林等省市在第十至第二十名之间徘徊,而广西、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市则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情况看,可将所有省市划分为4个等级:北京、江苏位于第一梯队;上海、广东、湖北、四川、浙江、辽宁、山东、黑龙江、湖南9个省市位于第二梯队;陕西、安徽、河南、重庆、河北、福建、天津、吉林8个省市位于第三梯队;江西、广西、山西、云南、甘肃、贵州、新疆、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西藏12个省市位于第四梯队(见表5)。
由表5可知,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发展板块中,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其余依次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地理空间分布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由西往东逐渐增大,与西部、中部、东部地区海平面高度变化相反。由此可见,东部平原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西部地区多山地,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表6为中国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性分析结果。从中可见,中国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其余依次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空间视角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由西往东逐渐增大。可以发现,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相对较弱。从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域看,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弱,并且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和东北综合经济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以及西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综上所述,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区域性、阶段性和差异性发展特征。
表4 2010-2020年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Tab.4 Scores and ranking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regions from 2010 to 2020
图2 2010-2020年中国部分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变化趋势Fig.2 Tren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表5 科技创新能力等级划分
表6 中国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性分析结果Tab.6 Heterogeneity analysis resul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本文以2010-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数据为基础,基于资源配置理论,从高校创新资源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从整体视角看,2010-2020年中国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资源条件、科技创新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产出及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区域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特征。总体来看,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2)从各维度看,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对于衡量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这一结果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国家在不同区域对高校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并根据高校等级配置科研经费,使得资源条件匮乏地区获得的科技创新资金和政策扶持较少。
(3)从影响因素看,人力资本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作用较小,资本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作用较大。这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越多、经费越充足,以资金拉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大。这一结果强化了资本的拉动作用,弱化了科研人员的作用,不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更关注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这一现象会降低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产生“搭便车”行为,不利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应该鼓励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并给予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4)从资源视角看,各区域高校在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但科技创新产出效益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离。大部分区域高校都能很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协作产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浙江和四川),但也有部分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投入产出水平较低(河北和黑龙江)。
(5)从空间视角看,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中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弱,并且东部和中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强于西部地区高校。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由西往东逐渐增强,西部地区高校在科技创新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第一,改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基础资源条件有限,很多高校只能维持基本的课程教育,无法进行科学研究,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建成世界一流高校,因此应引导其发展优势学科。另外,政府也需要统筹兼顾不同区域政策和资源分配,鼓励高校自主创新,并给予政策扶持。第二,优化竞争机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集中力量,允许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利用优势资源和政策进行科技创新并优先取得一些成绩和成果,既要满足国家当前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又能带动其它地区高校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溢出效应。第三,完善资源分配机制。一方面,需要加强高校科技创新,鼓励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另一方面,寻求高校与企业、高校及政府合作。第四,倡导科技创新思潮。虽然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由于基础条件不同,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应充分利用东部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思想活跃和创新氛围浓厚的优势,大力倡导科技创新。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部分,需要不断激发自身科技创新活力。然而,由于高校自身条件的差异性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我国需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应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鼓励各区域高校实现资源共享,缓解地域资源差异和资源短缺问题。政府应牵头组织多区域高校内外联动,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基础条件,鼓励专业人才从事科技创新活动。高校应挖掘专业人才,建立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加强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吸收先进知识和技术。同时,还应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协同科技创新资源条件、资源投入与创新活力等实施办法,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效益,促进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条件、人才培养目标及战略规划不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水平不同,无法统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研究更倾向于以典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作为参考,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未来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不同类型高校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涵盖战略规划、培养目标、组织架构、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等多个方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一定难度,未来可从更多视角进行深入分析。总之,科技创新发展是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动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