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朝花夕拾》中有不少关于民俗文化的描写,其中不乏淳朴而又自然的民俗文化,但也有一些地方陋俗。文章主要对《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事物、民俗文化精神寄托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对《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意蕴进行分析,可以体现《朝花夕拾》特有的文学价值。随后,本文阐述了鲁迅先生透过《朝花夕拾》所要表达的民俗文化立场,即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民俗文化创新发展。
关键词:《朝花夕拾》;民俗文化;文化意蕴
《朝花夕拾》中有鲁迅先生对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时光的回忆,但这篇散文集并不只是简单的“回忆文”,文章所描绘的特色民俗,例如日常民俗生活、民间禁忌和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等习俗,既有刚烈、悲凉的情感基调,又不乏幽默、诙谐的气氛,这些故事片段为《朝花夕拾》平添了民俗文化意蕴,丰富了散文集的艺术价值。这些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浓浓的思乡情结和对淳朴优秀民俗文化的赞誉。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部分地方民俗陋习的批判。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以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来描述民俗文化,无论是赞美还是批判,核心思想始终在于重建、再造和复兴地方民俗文化。
一、《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意蕴分析
(一)《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现象
《朝花夕拾》将民俗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和事进行了回忆,而其中较为鲜明的民俗文化现象,就包括绍兴目连戏和花纸。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多次描写到绍兴目连戏,例如《五猖会》《无常》中均有涉及童年时期观看绍兴目连戏的回忆。在散文中,鲁迅先生并没有将笔墨侧重于目连戏文的内容,而是向读者展现童年鲁迅对观看目连戏这一民俗活动的温情回忆,同时,也描述出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参与绍兴目连戏这类特色民俗活动时愉快、温馨的场景。绍兴目连戏本身的戏文内容存在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例如,目连的母亲在作恶太多后被处以打入地狱的惩罚,而目连以积极反抗的态度,历经艰险只为解救母亲不再遭受地狱的磨难。这种带有鬼神性质的民间戏与当时的封建鬼神信仰相契合,但目连戏中蕴含的勇于反抗的精神是值得宣扬的。鲁迅先生以童真、童趣的笔触来描写自己对目连戏的喜爱,其实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奮起反抗以及坚韧不拔的生命意识给鲁迅先生带来的震撼。《朝花夕拾》借助绍兴目连戏这一民俗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努力执着、不畏艰险的抗争精神。
在《朝花夕拾》中,民间花纸体现了具有温情、童趣的民俗文化。《狗·猫·鼠》中就描写了鲁迅童年时期床前贴着的“八戒招赘”“老鼠成亲”等花纸,这些民间花纸为他的童年增添了不少乐趣。而鲁迅先生对“老鼠成亲”花纸的浓厚兴趣,则源于花纸上的老鼠欢快娶亲的热闹场景。鲁迅对民间花纸,尤其是“老鼠娶亲”的喜爱,不仅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赞美,还蕴含着社会民众的淳朴民风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二)《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事物
《朝花夕拾》提及了多个民俗文化事物,例如鬼、传说故事等。这里主要从“鬼”这一民俗文化事物进行分析。《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描写了“鬼故事”“鬼世界”等。在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在祭祀等民俗活动中都蕴含着“巫鬼文化”,虽然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鬼神观念依然深深地渗透在民俗文化当中。
《父亲的病》中写到了父亲的生命将要走向尾声,衍太太烧《高王经》并用纸将灰包起来,然后要父亲将灰包攥在手里,同时,衍太太还要“我”大声喊“父亲”。在绍兴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把将死之人的纸锭、《高王经》灰用纸包起来,可以减轻此人进入地狱后的苦痛。而《父亲的病》中的“我”按照这一当地民俗执行之后,即便父亲过世很多年,依然对此深感愧疚。这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盲目、荒诞的“鬼文化”的批判。《父亲的病》中的“鬼文化”是一种病态丑恶的民俗文化,鲁迅先生对这种封建陋习充满厌憎。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和山海经》也描写了“鬼”,但从写作基调来看,《阿长和山海经》中的“鬼”显然更富有温情的意蕴。童年时期的鲁迅对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鬼故事是非常喜爱的,那时候的鲁迅更是将长妈妈买的《山海经》视作珍宝。在《山海经》这本书中,鲁迅看到的是一个奇幻的鬼世界,也正是因为长妈妈讲述的具有趣味化、人情化的鬼故事,鲁迅感受到了具有积极意味的“鬼文化”,这里的鬼是正直、纯良、个性有趣的。
此外,《朝花夕拾》的《无常》也描述了一个非常具有特色和内在意蕴的民俗事物。在《无常》中,较为详细地描写了目连戏、迎神赛会中的“无常”形象。在绍兴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无常”并不是阴郁、恐怖的,而是“是鬼更似人”(即外表是鬼,但内在性格却与人接近),“明理更讲情”(即按规章、道理办事,追求真理,正义感十足,同时也很讲情义,赏罚分明),“可怖而可爱”(即有着恐怖的鬼形象,但实际却不会让人感到恐惧,反倒有几分可爱的意味)。在迎神赛会上写到的无常,仅以动作就让人看到了生动又令人感到欢乐的无常形象。而在目连戏中,无常的形象更是幽默、搞笑并且有情有义、富有正义感。这里的“鬼”的形象其实也体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人生百态,以及他们对生命、灵魂的认识,更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剥削和压迫时,内心深处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鲁迅先生对“无常”这一民俗事物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鲁迅崇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三)《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精神寄托
民间信仰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精神世界中的重要部分,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民间信仰,他认为社会底层民众的信仰可能会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带有理想色彩。但站在广大社会底层群众的角度而言,民间信仰也体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最为朴素的精神追求。《朝花夕拾》透过民间信仰向读者传递出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底层民众有正当的生存愿望和合理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寄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朝花夕拾》在民俗文化的精神寄托中,饱含对现实力量的反抗。《五猖会》与《无常》中的民间信仰是富有特色的。迎神赛会上,捧饭碗“送无常”的场景蕴含着朴实而又浓厚的生活气息,无常去勾魂时做出“还阳半刻”的决定,也彰显着“鬼”的“人情味”,对无常的动作、言辞、衣着等方面的描写,更体现了诙谐而又活泼的“鬼形象”。民俗文化中对“鬼”的阐述,蕴含了人们期盼从民间信仰中获得力量与慰藉的情感。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在《无常》中写道:“但是,和无常开玩笑……因为他爽直,有人情。”这是鲁迅先生对民间信仰这一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等精神价值的认同。虽然《五猖会》《无常》中提及的民间信仰可能并不完善,其构建的精神世界也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嫌疑,但《朝花夕拾》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们对民间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精神寄托,还体现在鲁迅先生对封建思想的厌恶与唾弃和对真、善、美的精神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呼唤上。在《狗·猫·鼠》中,儿时的鲁迅对花纸中具有童趣意味的老鼠娶亲十分喜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叫天子、蟋蟀等,都是鲁迅孩童时期最纯真的意趣;在《阿长和山海经》中,长妈妈虽然愚昧迷信,但阿长讲的乡间传闻和民俗规矩却总是带有温暖的气息。这些无不体现了《朝花夕拾》中对善良、真诚人性的呼唤。《五猖会》中,赛会是“我”期待已久的民俗活动,但在赴赛会前的清晨,“我”却被“父亲”要求背《鉴略》这本书,虽然这本被大家认为“非常有用”的书最终被我背下来了,大家为我感到高兴,“父亲”也允许“我”参加赛会,但“我”却不再如赴会前那般兴奋,甚至还感到五猖会没有意思。《五猖会》中“父亲”在“我”心情极好时突然要求“我”做他认为好的事,并要求“我”必须服从,否则不能参加赛会。鲁迅先生认为,这种封建家长制压迫了童趣,儿童的天性被压抑和扼杀。因此,他在内心深处希望释放人的天性。
二、《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立场
《朝花夕拾》中的民俗文化与鲁迅的故乡绍兴当地的民间精神信仰和平民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先生以《朝花夕拾》表达对社会底层平民的深切关注和担忧,对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是倾注笔墨。《朝花夕拾》中,当地的民俗文化既蕴含着刚烈、悲凉的气息,同时也有着轻快而又幽默的诙谐基调。《朝花夕拾》抨击了封建思想和部分糟粕民俗,但也对底层社会民众最为淳朴、自然的精神内涵表示认同。
《二十四孝圖》中,鲁迅先生写到了他反感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的民间故事,认为传统伦理孝道中的糟粕思想是对儿童心灵的伤害,并且这种伤害带有隐蔽性和永久性,不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朝花夕拾》以未明说的抗争态度来对待民俗文化中落后、消极的内容,鲁迅先生呼吁的是尊重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健全发展。
《琐记》中,学校将意外淹死两名学生的池子填平后,造了关帝庙,并且每年中元节还要念咒,鲁迅先生的字里行间是用略微调侃的语气来描写的,文中还写道:“我的前辈同学……,就只在这时候得到一点好处,……做学生总得自己小心些。”这所学校面对管理缺口,却以“建关帝庙”“请和尚念咒”这些方式来处理,学校的做法令人可悲,这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愚昧、荒诞的封建思想的讽刺与厌憎。
《朝花夕拾》中最具温情意味的是《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是典型的社会底层民众,就连名字也用的是先前女工的名字,哪怕长妈妈去世多年后,“我”依然不知道她姓甚名谁。长妈妈的精神信仰与社会底层民众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与风俗习惯相关,长妈妈也有着诸多不太好甚至可笑的缺点,比如睡相不好,总是对儿时的鲁迅说很多不耐烦的规矩。但对于真诚、善良的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中描述的都是温馨的回忆。长妈妈讲的迷信守旧的“长毛故事”、美女蛇的故事,长妈妈在除夕时说新年要拿着福橘说吉利话,还有长妈妈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比如为小鲁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言语间都包含幽默而又温馨的基调。这也正是《朝花夕拾》对真诚、善良、淳朴民风的认同。
不难发现,《朝花夕拾》对民俗文化并不是一味地批判、讽刺,对于良俗,鲁迅先生是赞美的。《朝花夕拾》中对民俗文化的描写和阐述,既体现了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热爱,同时又体现了鲁迅先生呼吁人们要建立健康、淳朴、真诚、善良等正面思想的精神家园。
三、结 语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产物。一直以来,鲁迅先生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是辩证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对至善和至美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挖掘,要肯定民俗文化的精华并予以传承,而对民俗文化中的糟粕,则应予以批判,并且还要探寻能够有效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民俗文化再造的路径。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将笔墨侧重于优秀民俗文化,正是对重建、再造和复兴民俗文化的呼唤。
(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谷新.左翼作家的故乡叙事:以萧红的《呼兰河传》与鲁迅《朝花夕拾》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3):36-37.
[2] 张春茂.鲁迅民俗观论析[J].民俗研究,2017(6):95-101,159.
[3] 万余.解读鲁迅笔下的无常[J].名作欣赏,2017(30):5-7.
[4] 赖秀俞.《五猖会》:重识民俗与文化寻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2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