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廷 王海江* 梁元
(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 中煤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审计部,山西 太原 0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当前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底子仍很薄,2019年广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36%,同期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0%,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同期居于全国前三位的地区占比分别为北京(9.36%),浙江(6.80%),上海(6.06%)[1],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广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作为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前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广西临近东盟,与东盟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发展,是打造开放共享新格局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机遇。近年来,广西发展文化产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广西文化产业“走出去”,关键在人才。新形势下,如何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领域实现破局,将成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关键。
广西作为中国和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在参与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布局上,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应加快优化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基地,制定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2]。做好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是制定广西文化产业人才战略规划的基础,是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关键,突出表现在对以下三个方面的迫切需求。
当前,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对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数量规模和高质量的文化产业人才是服务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现实基础。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领域,目前文化产业正处于一个产品内容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结构不断调整的大发展时期,文化企业“走出去”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能否实现高质量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将成为迎接现实挑战的关键一环。
优秀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熟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与趋势,擅于挖掘有市场潜力的文化创意产品。此外,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熟悉外向型文化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能够开展大型项目策划、项目融资和资本运营,熟悉对外贸易的市场规则并能预判经营风险。高水平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是带领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孵化世界品牌的关键。
近年来,高校作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已经为助推我国广大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愈发迫切,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才素养和综合能力要主动跟上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具体表现在对广大文化产业类专业毕业生在创新创意能力、对外语言与沟通能力、外贸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国外民族文化知识底蕴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广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已经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从人才总量和质量上来看,距离广西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和主动服务广西对外开放的格局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在我国起步较晚,文化产业类专业在广西高校开办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广西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受限于高校学科的设置要求,文化相关学科在师资力量、专业标准、人才培养体系和核心课程设置上较难满足当前市场需求”[3]。作为新兴学科门类,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在校生数量相较传统学科专业仍然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从办学层次来看,主要以本科及以下人才培养为主,研究生阶段的高端人才培养明显不足。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毕业生大多来自南宁、柳州或桂林等高校集中的城市,毕业后大多选择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人才流失情况非常严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输出地,供给总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对文化产业人才储备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缺口还将逐渐增大。
目前,文化产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异常尖锐: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毕业即失业,遭遇就业难题,但另一方面,在人才市场上,大量的文化企业却难以挑选到合适的人才。当前,我国高端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4]。从人才供给的质量来看,还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相关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创意素质和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很多毕业生长期在产业低端从业,缺乏专业竞争力,很难从用人单位脱颖而出,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学科专业的发展,许多学校将部分文化产业类专业列为“就业预警专业”或“红牌专业”,这也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地域上的差异性,广西培养和选拔适合本土“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人才对落实这一倡议,弥合人才需求和供给矛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素质模型在国内又被称为“能力素质模型”或“胜任力模型”,是指为达成组织目标所要求的不同素质组合,是对人的核心能力进行的行为描述。1973 年,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利兰提出了著名的“冰山模型”,按照个人能力素质的不同表现方式,将个人能力素质划分为“冰山以上部分”和“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个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等,属于显性素质,这些素质可以通过考试被测评,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习得。然而,“冰山以下部分”是指价值观、个性特征、品质、态度、社会角色和社会动机等,是个人素质的内在表现,属于隐性素质,这些素质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是区别绩效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冰山素质理论指出往往隐形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即一个人工作绩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冰山以下部分的潜在个性特征,而并非是个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近年来,有关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多集中于管理人员,关于文化产业人才的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较少。经过对冰山模型的理论改造、检验、修订与完善,构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模型,见表1。
表1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模型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模型由五个部分核心素质组成。
只有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文化产业的专业知识、艺术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等,熟悉文化产品品鉴与研发的流程,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才能把握新产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才能在产品的价值创造与增值环节发挥基础性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人才要具有一定的产品研发技能,要有把产品构思变为现实文化产品的工程素养;其次,对外语言沟通能力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将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语言人才已经显得十分迫切;最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跨界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这使得文化市场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的从业者”[6]。他们有很强的战略眼光、营销策划能力和产品推广能力,了解如何培育市场,善于培养人才,是文化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文化产业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设计能力,能通过大脑对文化产品进行创造性加工而产生新观点、新技术和新的思维内容,进而产生经济附加值和提升资源价值。“创意设计作为文化产业的原动力, 必须以创意思维的培育为根基, 营造创意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探索并遵循创意思维养成规律, 为文化产业提供充沛持久的原动力”[7]。其次,文化企业走出国门的过程必定是充满机遇与风险挑战的过程,由于对国际商业环境的竞争形势认识不到位,很多文化企业难免会遭遇各种投资风险、外汇财务风险、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税收风险等,这些都需要文化产品的海外推广者具有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安全风险预警意识,富有冒险精神,能敏锐的识别、应对和规避海外商业风险。
主要包括工作自信和文化担当两个部分。新时代的文化产业人才必须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保持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自信,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担当,以力争发展壮大我国文化产业,促进我国文化企业成功“走出去”为个人发展目标,自觉以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
2.1 播种期:3月3日,播种方式和方法:厢面上开种植沟,每厢两行,马铃薯块茎直播;播种时每亩用3袋辛硫磷颗粒剂和底肥混匀施用;播种后进行覆膜盖土。
主要包括个人职业使命和组织发展愿景两个方面。个人职业使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源,是新时代文化企业行稳致远的现实基础;组织发展愿景是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文化产业人才对组织发展愿景的践行直接关乎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成败。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第一次把人才摆在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突出位置。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依靠,在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是当前制约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8]。只有优化文化产业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明晰多领域、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素质内涵,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才能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稳步推进。结合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人才需求、供给现状及分析人才素质模型,提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人才培养路径。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熟练掌握行业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专门人才,这部分“冰山上的显性素质”可以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习得,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需求逐年增长,但是人才培养明显没有跟上步伐,“十四五”时期将是文化产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加速革新的时期[9]。
4.1.1 优化高校学科和专业课程建设
从学科布局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目前广西高校文化产业类专业学科建设已经滞后于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发展需要。现有的文化产业类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对前沿的文化、科技和旅游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关注不够,对新兴的文化业态和本专业以外的通识教育相对缺乏。当前,广西高校对文化产业类学科布局和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及时回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主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第一,高校要根据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人才需求对专业课程设置做及时调整。国务院在2014年3月14日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制定和落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破除体制之间的壁垒,破除身份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意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优化专业设置,鼓励普通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来开设课程,例如融入东南亚国家民族文化概况和东南亚小语种教学进课堂已经在我区显得尤为必要;第二,要探索如何通过专业教育塑造学生的创新和创意素养,坚持将创新和创意课程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去;第三,要将通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去。文化产业类专业要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要重视对学生工程素养、经营管理知识和风险管理知识等多方面知识的传授与培养,要通过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文化产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面向“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拔尖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
4.1.2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人才布局和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还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首先,为了适应广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新格局,高校要重点储备熟悉东南亚民族文化和东南亚小语种教学方面的师资,为人才培养夯实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其次,高校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有一定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除了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很强的创新创意水平,具有一定行业经验和管理实践能力;再次,高校教师要提高服务社会和产业的能力。要积极通过教学和科研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服务,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展开产品研发与合作,优秀的青年教师要争取机会到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通过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实践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抓好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这一“冰山以上部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抓好“冰山以下部分”,这是推动广西适应“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关键。
4.2.1 完善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
用人单位要完善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为中青年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机会。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供给体系。特别是要在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评定、考核与激励等方面下功夫,探索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激励机制,要使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其次,要制定各种完善的人才政策措施,创造优良的人才环境。例如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自主确定聘任各类专业技术职务数量和比例,探索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的终身制,切实加大投入以改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各级政府部门要理顺人才管理和办事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文化产业人才提供精细化的服务,积极调动广大人才投身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将个人事业发展与组织愿景实现有机结合,真正营造出“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围;再次,要着力加强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要积极营造创意创新文化氛围,引育创意阶层[10]。用人单位要善于发现有创新意识、有责任担当、有职业使命感的优秀人才,对做出重大成果的优秀人才要进行精准激励和培养,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4.2.2 搭建服务人才的公共平台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涉及文化旅游部门、教育科技部门和工信委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级政府需要积极搭建服务人才的公共平台。“搭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是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4]。首先,公共服务平台需要明确国家和地方人才培养的导向,科学谋划人才服务的思路,为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和激励建立全过程的档案管理和配套服务,要按照人才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地方政府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立项支持等方式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支持产学研各方共建人才小高地,就文化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联合攻关,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最后,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通过跨界创新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多方的人才资源来为文化产业带建设服务。构建政府—高校—产业协同育人机制是优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1]。大文化的发展格局无法通过单打独斗来实现,只有政府构建人力资源整合机制,组建人才团队,才能为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客观上也为人才的积聚和人才的价值实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