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孕期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预防性补铁的效果分析

2023-01-30 03:06:26董传娟
系统医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补铁铁蛋白缺铁性

董传娟

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妇产科,江苏徐州 221116

妊娠期孕产妇血容量增加、孕产妇自身铁吸收率降低及胎儿发育需要,均为孕产妇易发生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1]。而一旦妊娠合并贫血则会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均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利影响,对于母体而言可增加其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产后抑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2];对于胎儿、新生儿则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缺氧、羊水减少,乃至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3]。不仅如此,在母体铁储存完全消耗后,胎儿铁储存也会降低,从而导致贫血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贫血[4]。妊娠期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110 g/L即可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血清铁蛋白(SF)浓度低于20 μg/L即为铁缺乏[5]。该症状在妊娠早中晚阶段均可发生,且伴随妊娠时间的增长,患病率也会随之增加,故针对妊娠期女性实施预防性补铁防范妊娠期缺铁及贫血的发生十分关键,但同时也有部分孕产妇存在盲目补铁的情况,使铁摄入过量成为了潜在威胁[6-7]。故为了探析科学的预防性补铁依据,本研究主要以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接收的6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从其妊娠早期开始结合Hb、SF水平予以预防性补铁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收集本院收治的60名孕产妇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的比例纳入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9.16±4.52)岁;孕周8~34周,平均(19.82±7.46)周。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9.25±4.61)岁;孕周9~34周,平均(19.25±7.58)周。两组孕产妇基础信息(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②病例资料完整;③孕产妇及家属知情,可自愿配合预防性补铁治疗。

排除标准:①初次产检时Hb<110 g/L者;②未定期产检者;③孕前合并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④有地中海贫血家族史者。

1.3 方法

经检测,两组孕产妇均是血清铁蛋白(SF)<30 μg/L,但血红蛋白(Hb)≥110 g/L。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组则预防性给予小剂量铁剂,予以药物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51946;规格 25 mg×60片(按Fe计)],60 mg/d,可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调整剂量为50~75 mg/d。

均定期复查Hb,如发现Hb<110 g/L时,应予以药物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规格同观察组)150~200 mg/d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期补铁后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水平,铁缺乏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结局。①SF、Hb水平:分别在两组孕产妇补铁后分娩前以血细胞分析仪,在比色法下检测Hb水平,同时以固相放射免疫法对SF水平进行检测。②铁缺乏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孕产妇发生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症的概率。③妊娠结局:对比两组发生产后出血、产后贫血、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SF、Hb水平对比

观察组SF、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SF、Hb水平对比()

表1 两组孕产妇SF、Hb水平对比()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SF(μg/L)41.15±7.39 62.45±12.46 8.053<0.001 Hb(g/L)115.92±4.85 120.61±4.33 3.951<0.001

2.2 两组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症的总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4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对比[n(%)]

3 讨论

铁为人体必备微量元素之一,铁蛋白则是一种在健康机体各组织广泛存在的功能性蛋白质,其中以网状内皮细胞、肝细胞中含量较高[8]。在血液系统中,铁蛋白可发挥关键性作用,其能够作为铁元素运输载体参与Hb合成,为必要的造血成分之一;一旦铁缺乏,则会导致红细胞与Hb难以合成,从而引发贫血[9-10];铁缺乏进展到缺铁性贫血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储存铁减少期,机体内铁储存减少,血清铁以及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但并无临床症状;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血清铁浓度降低,但血红蛋白浓度≥110 g/L;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血红蛋白以及血细胞比容下降,且伴有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针对机体铁储备的检验方式以SF水平检测为首选,以SF水平的降低为重要诊断依据。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铁需求量有一定增加,一般要求维持SF为35~55 μg/L,一旦<30 μg/L则需及时补铁,目前以口服补铁形式便可获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孕期Hb水平一般要求维持110~130 g/L之间,一旦<110 g/L则可能引发贫血[11-12]。由此可见,结合孕产妇孕期SF、Hb水平予以预防性补铁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可见,在检测孕期SF、Hb水平予以孕产妇预防性补铁情况下,观察组SF、Hb水平为(62.45±12.46)μg/L、(120.61±4.33)g/L,均高于对照组的(41.15±7.39)μg/L、(115.92±4.85)g/L(P<0.05),且对比两组铁缺乏、贫血发生率,观察组(10.00%)较对照组(46.67%)低(P<0.05);李占辉等[13]在相关研究中也发现,在检测孕期SF、Hb水平为孕产妇提供预防性补铁治疗下,研究组SF、Hb水平分别为(62.41±15.98)μg/L、(120.59±6.58)g/L,对比对照组的(41.17±15.09)μg/L、(116.65±4.87)g/L 有明显升高(P<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通过孕期SF、Hb水平的联合检测能够为孕产妇孕期铁剂的补充提供科学指导。此外,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提示通过合理的孕期预防性补铁能够有助于改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预防产后贫血地发生,同时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14]。分析可见,对于孕产妇来说,在单一检测Hb的情况下,是难以准确评估孕产妇铁储备情况的,尤其对于既往有过贫血史、月经量较多、素食为主、1年内连续妊娠等高危因素影响下,部分孕妇尽管早孕阶段Hb≥110 g/L,不满足贫血诊断,但其SF<20 μg/L,已经出现了铁缺乏症状,需及时予以铁剂补充,否则伴随孕周地增长,则会导致孕妇体内铁储存耗尽[15-16]。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产检发现Hb水平已经降低到110 g/L以下,但予以铁剂补充则极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再加上补铁后Hb水平恢复正常需要一定时间,也会导致孕妇因出现贫血而引发食欲不振、乏力等症[17]。另外,在高浓度SF、Hb水平下也不利于母婴健康,SF浓度过高可导致母体铁储存增加,进而发生沉积,增加氧化应激反应发生率,甚至导致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危及孕妇及胎儿的各组织器官;Hb浓度过高则会增加低体质量儿、死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同样危及母婴健康[18]。故在Hb水平检测基础上,结合检测SF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产妇铁储备情况,进而准确判断补铁时机,科学控制孕产妇机体铁储备,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在孕期SF、Hb水平(SF<30 μg/L但Hb≥110 g/L)检测下,予以预防性补铁,可有助于维持孕产妇机体正常的铁储备,预防孕产期及产后贫血地发生,降低因铁缺乏所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补铁铁蛋白缺铁性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32
菠菜:我是假冒的补铁高手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药物补铁不同途径的注意事项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38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5
缺铁性贫血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