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金凤
(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辽宁 新宾 113100)
朝鲜淫羊藿是一种多年生小檗科淫羊藿属草本中药植物,是我国重要传统中药淫羊藿的基原植物之一,别名三枝九叶草,学名为Epimedium koreanum Nakai,主要分布在朝鲜北部、日本以及我国的吉林省、辽宁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朝鲜淫羊藿作为益补类中药在中医诊疗中经常被使用,据药典记载其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除湿等滋补功效。在我国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的5种淫羊藿品类中,朝鲜淫羊藿是品质最佳的一种。
在繁育方面,朝鲜淫羊藿开花率和结果率相对较低,即使开花结果,种子产量也很少。而且,朝鲜淫羊藿的种子休眠期长,以种子育苗繁殖较为困难。由于朝鲜淫羊藿作为道地药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野生纯天然药材由于近年来的大肆挖掘,已经越来越少。因此,分析研究朝鲜淫羊藿的育苗繁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淫羊藿属植物的有性繁殖能力较弱,繁殖系数较低,在未经处理的状态下,从播种到幼苗长成,大约需要200天。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在适宜生境下的结实率常常不足6%,实生苗难于正常生长成株。比较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处理和温汤浸种处理对朝鲜淫羊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发现经过两种处理的朝鲜淫羊藿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与未经过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和温汤浸种处理的种子相比,发芽率显著升高。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适当光照能提高朝鲜淫羊藿种子的发芽率。朝鲜淫羊藿种子的外皮不会阻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影响朝鲜淫羊藿种胚萌发的可能是种子的胚乳中蕴含的某种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低温层积处理有助于朝鲜淫羊藿种子的萌发。对朝鲜淫羊藿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复合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淫羊藿属种子的萌发率。
淫羊藿属种子繁殖率较低且生长缓慢,人工仿生栽培条件下常常采用分株育苗繁殖的方式。根据研究,朝鲜淫羊藿的地下根茎横走,且较为发达。朝鲜淫羊藿地下横走根茎上附着芽点。随着芽点的生长,最终可分生成为新的淫羊藿植株。因此,在进行分株繁殖时,人们主要是移栽已经分生的小植株,或者是将带有芽点的根茎进行剥离处理,然后重新进行栽种繁殖,促使其形成新的淫羊藿植株。为了进一步规范朝鲜淫羊藿繁育栽培技术,有学者在敦化市的山区、半山区及相近区域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明确了在当地进行朝鲜淫羊藿繁育栽培的技术标准,涉及到选地和整地、幼苗选取、栽种时间、栽种方法、田间管理以及种子采收等方面。在一个生长季内,朝鲜淫羊藿植株的芽点越少的,其萌芽率越高,生长势越壮;朝鲜淫羊藿植株的芽点越多,虽然生物量和萌芽数相对较多,但长势相对较弱。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适宜朝鲜淫羊藿分株繁育栽培的环境是:阴坡,坡度不超过30°,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富含腐殖质,同时最好是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林下郁闭度以0.6~0.8之间为宜。
综上所述,朝鲜淫羊藿是一种药效较高的益补类中药材,市场需求较高。但其人工繁育栽培研究效果并不理想,尚未形成大规模种植,而野生药材在近年来的大肆挖掘下越来越少。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用药需求,必须继续深入研究朝鲜淫羊藿的种子繁育技术以及分株繁育技术,从而实现规模化人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