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颖
(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沈阳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16)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建城区不断扩大,给城市建设及园林绿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宜居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形成,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战略性工程。
近年来,沈阳市以强化水绿融合特色为目标,发展以“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为主要结构形态的绿色空间廊道网络,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全面推行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园林绿化建管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各类绿地数据如下(见表1)。
表1 各类绿地规模现状
城市新建绿地不足,增绿挖潜不够:近几年,新建绿地不足,附属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占比最大,但绿量提升缓慢,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地建设缺乏有效调度和协调,环境整治和改造中绿地建设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燃煤锅炉“拆小并大”后锅炉房用地、棚户区改造和老旧住宅区整体环境提质改造没有把绿地建设作为优先选项,见缝插绿、扩边展沿效果不突出。
绿地分布不均,城市中心用地紧张、绿量低、大块绿地少:从城市外围向中心区域绿量递减,中心区域绿地率指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立体绿化推广难见成效:近几年,在市区部分立交桥区、临街围墙、建筑墙面等实施了一些立体绿化示范工程,但受气候、植物材料、防水材料和工艺以及观念等影响,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观念陈旧,养护管理水平难有提升:当前,养护管理的目标是树活、园净,而忽视了植物生命属性中的成长性,未将公园绿地中植物成长过程中必要的调整列入工作内容,也缺乏必要的专项资金。大多数公园绿地在建设期为达到最佳景观效果,采取密植、复层结构,并栽植相当比例的速生树种,人为地加大了植物之间生长竞争,导致相当数量的树木树势衰弱、树形杂乱、弱寄生病虫害加重。目前的解决办法是不断去除枯死树、枯死枝,静候自然淘汰或问题严重时通过工程手段改造解决,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
裸露地面顽固存在:植物材料应用的问题、建设或养护中恢复不及时,加上游人踩踏等,多数公园绿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裸露地面,造成了绿地整体景观和生态效益的降低,从而大幅降低了公园绿地的景观效果。
实际应用的行道树种类较少,树种选择缺乏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行道树种选择和培育缺乏中长期计划,受苗源制约严重;行道树管理不到位,缺株断条难以杜绝。多年来盲目引进外来树、山地树、断头树,造成成活率、保存率低,管理困难,破腹树、偏冠木、枯梢树、烂心树成为常见。
道路绿地常绿树比例非常低,冬季景观单调:许多街路的行道树立地条件差,难以维持树木正常生长。行道树的栽植多数是方形树池或绿带形式,树池边长基本是1米×1米的规格,绿带一般也不超过1米的宽度。周围沥青、水泥等硬覆盖及路基、管线、人为踩踏等使根系难以获得充分的生长空间,严重影响树体水、气、养分的有效供应,难以维持地上部分生长所需,多数行道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抵御不良环境风险能力降低。
养护技术工人缺乏,养护管理市场化水平不高,养护设备陈旧。养护工人以临时工为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模糊地执行养护规范和标准,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商家门前绿地破坏较重,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商家门前的绿地存在建设难、保护难的问题,毁绿、占绿、养护不到位等现象比较突出,养护和监管都有很大难度。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要求,要创新城市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改扩相结合,在继续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园林建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上,认真系统地研究百姓对户外活动的合理需求,以民为本,共享发展,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元主体的公园绿地体系,不断提升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的供给水平,构建“出门见绿,步行入园”公园服务网络,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
加快建成区内规划绿地的建设工作和拆迁还绿工作,尤其要加强缺少大型综合性公园地区和百姓身边小微地块的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利用水平,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公园。根据城市规划实施使城市公园体系更加完善,优化城市公园布局,建设适合市民休憩、健身的城市郊野公园,满足广大市民对公园的不同需求。
绿化品质提升改造依托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要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全力打造凸显沈阳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公园景观提升要注重提高植物多样性、景观和群落多样性,增强稳定性。利用乔、灌、草不同生态特点营造色彩和层次丰富、季相分明、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植物群落。对竞争激烈矛盾突出及配置不合理的植物进行调整、对易遭踩踏的绿地加大游园引导和保护措施、铺装材料要经久耐用、消除裸露地面、完善公园绿地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公园绿地品质。
道路绿化要以适宜的乡土树种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基调树种,实施行道树乡土树种苗木贮备,通过新植、补植、换植等调整方式将更多的乡土树木应用到道路绿化中来,突出街景绿化的地域特色,逐步将乡土树应用比例提高到70%。有条件的街路充分利用植物不同生态位,复层种植,形成四季富有变化,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富有层次的街路景观效果。
调整栽植规格、限定苗源:实践证明,为尽快出形象、见效果而从外地引进大树或山地苗木栽植,长势差、适应性差、绿化效果差。磨刀不误砍柴工,应该推广栽植产自东北区域胸径6~10厘米的圃地苗。同时引导苗木培育方向,大力倡导乡土树种圃地标准化培育,保证城市行道树用苗的可持续。
调整城区行道树和道路绿地建设模式:沈阳市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大部分栽植在距道路边石较近处,极易受到地面热辐射、车辆尾气和融雪剂的影响,不利于树木生长。因此,对有条件的城区主干道和次干道两侧的行道树栽植模式进行调整,将行道树调整到距路边石不小于2米处,或者将非机动车道调整到路边石与行道树之间。
调整行道树及道路绿地树木栽植密度:道路等级越高,路基越厚越实,树木根系越难有充分的生长空间,难以支撑树冠快速生长,也难以形成较大树冠。因此,在城市主要道路缩小行道树间距对形成连续整齐行道树林冠线十分必要。可改变现有单个树坑的栽植方式,采用带状或条状栽植,绿带宽度一般不小于1.5米。综合考虑行人、车辆情况、地下管线、空中线缆、地面设施等情况确定株距不应小于4米。
调整行道树树池规格及深度:沈阳市行道树树池规格普遍较小,树池被封闭,集水空间较小,不利于树木根部接受自然降水,不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及其他理化性质。应逐步将行道树树池规格调整为内径不小于1米,有条件的街路调整为内径1.2~1.5米。同时改变树池全封闭的做法,或敞开式或树池表面做通透式封闭内部留有集水空间,确保树池的集水深度不小于10厘米。分车带中绿地地表应低于相邻路面低点,边石间隔性留有通水口,将雨天路面积水导向绿地。
调整行道树分枝点高度:沈阳市行道树分枝点普遍偏低,既影响城市交通,又不能体现北方城市行道树壮观的气势。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树种特性适当提高新植行道树分枝点高度,亚乔木应不低于1.5米,乔木应不低于2.5米,高大乔木甚至可以达到3.5~4米。
对老旧居住区绿化进行提升改造,研究落实监管责任,保证工程建设与绿地建设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加大拆墙透绿、拆危建绿的力度。按照城市旧城改造和拆危建绿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批拆危建绿亮点和社区公园;对旧城区原有街头绿地进行提档升级,增加生态性和景观性,完善休闲功能,满足市民出门见绿入园的需要。
增加投入,推进养护管理市场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养管资金的投入,促进养护管理市场化,增加机械养护设备,加强园林技术指导与科技服务,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机制要创新,理顺网络化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队伍,形成长效机制。
做好植物保护与灾害应急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绿色植保”理念,将园林植保工作贯穿于园林绿化全过程(种植设计、圃地育苗、产地检疫、苗木栽植、施工监理等)。提倡“全程植保”的园林工作理念、减少“源头损失”。同时做好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重点抓好以美国白蛾为主的园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建立灾害应急防控机制,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灾害预警防控制度和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预警制度,组建专业应急队伍,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管理养护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险情并将其危害降到最小限度。
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执行一批适应园林绿化建设需要的法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不断完善园林绿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园林绿化各个关键技术环节的标准化与质量监督体系。
将立体绿化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中,加强立体绿化的示范和推进。特别是立交桥、主要街路沿线的临街围墙、建筑墙面更适合开展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示范工作。同时,大力推广成熟实用的立体绿化技术与成功做法,加强宣传和广泛的社会引导,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