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2023-01-29 12:43韩金山
光明中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股骨颈髋关节下肢

韩金山

股骨颈骨折又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骨科比较常见的骨折,也是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2]。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短缩畸形。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治疗,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内固定手术虽说费用低但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目前对于年龄>60岁的患者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3,4]。本文主要研究对股骨颈骨折治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临床应用发现效果较好,可以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铁岭市银州区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5.22±4.35)岁。为了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有效,将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结果有效。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比 (例,

1.2 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临床拟定采取髋关节置换术。

1.3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岁,可耐受手术治疗;无凝血功能障碍或下肢静脉血栓等疾病史;患者精神正常,思维逻辑正常,可以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无药物过敏史;无心脏、肝脏等器官性疾病;骨折前无行走功能障碍;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指导患者适当地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要按时给患者进行下肢的按摩,适当抬高患者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使用逐瘀通脉汤配合治疗,逐瘀通脉汤的基本方为:川芎15 g,红花15 g,丹参15 g,黄芪15 g,蒲黄10 g,薤白10 g,三七5 g,延胡索10 g。600 ml水浸泡并煎煮,取汁200 ml,温服,早晚各1次,治疗周期为20 d。

1.4.2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

1.4.3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未彻底消失;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且临床症状有加重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术后随访2个月,对患者的双下肢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Harris指标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髋关节功能状况越好,<70分且分数越低则表明髋关节功能状况越差。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红肿、牙龈出血以及皮下瘀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rris评分有了明显的提升,研究组Harris评分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Harris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00%,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60%是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低,各项机能退化,摔倒后易出现股骨颈骨折。另外,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骨强度也随着下降,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5,6]。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体质量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遇到多重的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剧烈的疼痛或其他部位的骨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的疾病,如合并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7,8]。

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通过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术后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造成患者术后的治愈效果不佳,甚至致残致死。因此临床非常重视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9]。在探究怎样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配合干预治疗中,中医学得到众多医学研究者的关注。对于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医学认为预防和治疗该种疾病应以通脉止痛、活血逐瘀为主,可以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再采用逐瘀通脉汤进行辅助治疗,逐瘀通脉汤的基本方中,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疗效;红花具有通利血脉、消肿的疗效;丹参具有祛瘀止痛的疗效;黄芪具有补血益气的疗效;蒲黄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薤白具有行气止痛的疗效;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疗效。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达到通脉止痛、活血逐瘀的疗效,临床应用效果较好[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Harris评分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00%,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股骨颈骨折治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临床疗效比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低,并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髋关节下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