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对定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度、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3-01-29 10:55:02申文玲于小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1期
关键词:延续性血液微信

申 捷,申文玲,于小免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新乡 453000

定期血液透析为肾脏疾病常用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存率,但极易并发营养不良、肾性贫血、异常炎性反应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至关重要[1-3]。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能通过延续性手段,实现护理的连续性,保障护理质量,并通过行为与认知干预强化患者健康意识,促进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规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而促进疾病转归。本研究观察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对定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度、健康行为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180例定期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40~70岁,平均(52.56±4.69)岁;病程2~10年,平均(6.11±1.81)年;透析龄1~6年,平均(3.21±1.03)年;文化程度:小学29例,初中36例,高中及以上25例。观察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42~72岁,平均(53.18±4.74)岁;病程3~12年,平均(6.62±1.76)年;透析龄1~7年,平均(3.53±1.15)年;文化程度:小学31例,初中33例,高中及以上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断治疗学》中肾脏病诊断标准[4];透析充分,每周透析时间达12 h。(2)排除标准: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合并心力衰竭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

1.3方法 两组均行定期血液透析治疗。

1.3.1对照组 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放疾病知识教育宣传册,内容包括药物、饮食指导,基础知识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讲解等。持续干预3个月。

1.3.2观察组 给予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所有患者于第1次透析后,护士向其讲解护理的目的,征得患者同意后,建立病情资料档案,添加患者微信账号,拉入微信群,需确保患者可正确使用微信。透析间隔期通过微信语音、视频、微信群等进行延续性干预。(1)认知干预。①每天早上(8:30左右)及晚饭前后(19:30左右)通过微信群发送1条健康知识,内容可以是疾病用药、护理、预防、透析注意事项、健康行为知识、锻炼、按摩、保健、情绪干预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可以采用视频、链接、动态形象图片等形式发送。②每周定时通过微信群视频形式或语音交流形式进行问题解答,每次由1名护士主持,1周开展1次。(2)行为干预。均通过微信群以视频和图片讲解的方式进行行为指导。①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和目前营养状况制订合理的食谱,以低盐、低脂、低钾、低磷、优质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及热量,控制摄入水量,以两次透析之间体质量增长小于干体质量5%为宜。同时嘱患者避免进食添加剂过多的食物及饮料,少量、多餐进食,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②行为习惯指导:向患者讲解干体质量、营养管理、规律作息对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协助患者寻找影响自身疾病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帮助其树立健康行为习惯。③情绪干预: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制订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对于焦虑、抑郁情绪严重者,应与其耐心交谈,了解其负性情绪来源,及时开导患者,同时,鼓励患者积极社交,通过微信群等媒体平台与其他患者沟通交流;对于自我负担感较重患者,应帮助其寻求家庭支持,告知其家属患者负担感来源,并向家属讲述健康心理状态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鼓励家属在生活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④运动、生活指导:嘱患者每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30分钟/次,1次/天;同时,协助患者找寻个人兴趣爱好,如练书法、听音乐等,以舒缓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⑤用药指导:严格遵医用药,对于服药时间随意患者,可指导其采用“日记本”形式记录每次用药剂量、时间,培养其定时、定量服药观念;对于记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可嘱其家属设置“服药闹钟”,及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⑥提醒透析:通过微信小程序功能定时提醒患者透析。持续干预3个月。

1.4观察指标 (1)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营养不良-炎症(MIS)评分评估两组健康状态、心理负担、营养状态。SPBS评分:共50分,重度负担(≥40分),中度负担(30~<40)分,轻度负担(20~<30分),无明显负担(<20分);HPLP评分:共208分,优秀(172~208分),良好(132~<172分),一般(92~<132分),差(52~<92分);MIS评分:共30分,包括10个项目,分值越低,表示机体营养状态越好。(2)采用自制疾病相关知识调查表评估两组知识掌握度,包括疾病基础知识、血液透析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共30分,分为完全掌握(>25分),基本掌握(16~25分),部分掌握(6~<16分),未掌握(0~<6分),该问卷信效度分别为0.821、0.789,可靠性高。疾病知识掌握度=(完全掌握例数+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3)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3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按照0~100分进行评分,分值越低,提示该维度生活质量越低。(4)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两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越严重。

2 结 果

2.1两组HPLP评分、SPBS评分、MI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PLP评分、SPBS评分、M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评分高于对照组,SPBS评分、M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PLP评分、SPBS评分、MI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比较[n(%)]

2.3两组SF-36各项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各项评分比较分)

2.4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3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肾脏疾病患者占我国总人口的10%~14%,且该病具有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状态,加重社会、家庭负担[5-6]。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病多以血液透析为主,但其远期疗效受患者疾病认知度、健康行为等的影响。

常规健康宣教多以口头宣教为主,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护理效果较为局限。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为一种新型干预方式,借助网络软件等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同时通过不断强化认知与行为,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不断督促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促进预后改善[7-9]。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HPLP评分、疾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SPBS评分、M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可改善患者机体健康状态、营养状态,减轻其心理负担,提升疾病认知度。分析原因在于,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根据患者认知、行为方式,每天不断通过延续性方式讲解健康知识,协助其主动纠正自身不良行为,从而有效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此外,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从心理、家庭、躯体多维度着手,有效确保教育全面性,进一步提升护理有效率[10-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注重患者情绪疏导,以“知识输送”为护理基础,通过提升患者知识掌握度,使其更加了解自身疾病,进而缓解其由于“未知”产生的焦虑感;(2)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注重患者家庭协同护理作用,嘱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鼓励、肯定患者,以减轻其心理负担;(3)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通过分层次开展健康教育,有效确保教育针对性、有效性,进而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提升,改善其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延续性行为认知干预可提升定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度,改善其机体健康状态、营养状态,缓解其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

猜你喜欢
延续性血液微信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多彩血液大揭秘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6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微信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微信
微信
微信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