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对胸腔镜下行单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3-01-29 12:59孔珍殷瑛高岩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0期
关键词:胸外科活动度上肢

孔珍, 殷瑛, 高岩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 胸外科,江苏 南京,210029)

胸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1]。胸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发生率高,易诱发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这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故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需接受合理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其康复质量[2]。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是改善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常用的方法,冯玲燕[3]指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对在胸腔镜下行单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术前、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进行干预,旨在明确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首次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行常规闭式引流;②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① 存在急性或慢性心肺功能不全;② 术前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③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 合并糖尿病、严重肥胖或营养不良;⑤ 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或免疫系统功能障碍;⑥ 术中转开胸手术;⑦ 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或无法交流。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干预至其出院。

1.2.1.1 常规护理 ① 术前:护士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其手术时间、方式及流程等必要信息,以及围手术期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完成手术区域清洁、建立静脉通道等工作。② 术中:护士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配合医师做好手术器械的传递、生命体征观察等工作。注意监测患者体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③ 术后: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出院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日常护理事项,嘱患者定期复诊等。

1.2.1.2 术后呼吸功能训练 术后当天开始辅助患者训练。① 腹式深呼吸训练:护士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嘱其将左手置于胸骨下缘,右手置于肚脐上缘,用鼻吸气,缓慢鼓起腹部至无法吸气,憋气4~5 s后经嘴慢慢呼气,伴随腹部回缩至吐气完成训练。腹式深呼吸8~10次/min,每天练习10~12 min。② 腹部用力呼气训练:采用较易膨胀的气球,鼓励患者采用腹式深呼吸法吸气后,尽可能吹大气球。每次训练时间5 min,每天完成5次。

1.2.1.3 术后上肢功能训练 ① 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完成颈部活动、手腕旋转、患侧上肢屈肘和伸臂等动作训练。每次3~5 min,共5次。② 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进行上臂上举运动。每次5~7 min,共5次。③ 术后第3天,协助患者进行侧平举、绕肩等肩部动作。每次10~12 min,共3次。④ 术后第4天至出院,协助患者完成系统性上肢训练,包括两侧肩部拉伸、上肢拉伸和手腕旋转等。每次10~15min,每天3次。

1.2.2 术前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术前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干预至其出院。

1.2.2.1 术前呼吸功能训练 入院当天至术前 1 d,协助患者完成腹式深呼吸和腹部用力呼气训练。同时辅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嘱患者取半坐位,深呼吸后屏住呼吸2~3 s,用力收缩腹部咳嗽,将痰液排出,每天训练5~7次。

1.2.2.2 术前上肢功能训练 入院当天至术前 1 d,协助患者完成上肢平举,肩部后伸、外旋等上肢运动,每天训练5次,每次10~15 min。

1.3 观察指标

① 肺功能:干预前和干预后,记录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和呼吸频率。② 肩关节活动度: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关节角度尺记录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展、后伸和外旋。③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后,记录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术后感染、切口疼痛(护理活动评分表[4]评分>6分)、肺不张和胸腔积液。④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5]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估维度包括角色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和躯体职能。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后,2组的FEV1/FVC和MVV均高于干预前,呼吸频率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肺功能比较

2.2 2组肩活动度比较

干预后,2组的外展、后伸和外旋角度均较干预前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肩活动度比较

2.3 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2.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角色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角色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和躯体职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GQOL-74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胸外科手术日渐成熟,但其操作时间较长、具有侵入性的问题仍无法避免[6]。胸外科手术会导致患者的胸部血管、神经和肌肉等受损,减小其有效呼吸面积,不可避免地致使其呼吸功能下降[7-8]。因此,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对行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胸外科术后疼痛感和活动限制会降低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故科学的上肢功能训练有助于行胸外科手术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术后锻炼一直是帮助行胸外科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重点内容之一,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增加其肺活量和胸壁活动度[9];上肢功能训练对消除肢体肿胀,预防肌肉萎缩和组织粘连具有关键作用[10]。但部分患者难以耐受术后较高频率的锻炼,有研究[11]显示,肺部手术后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疲劳感,这在伴有功能失调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中尤为明显。本研究考虑到行胸外科手术的高风险性和术后训练的一些问题,在对照组患者干预方案(常规护理联合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FEV1/FVC、MVV和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外展、后伸和外旋角度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术前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肩活动度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为,患者术后往往面临疼痛、运动受限等问题,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学习效率往往较低,而术前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可避免一些不利于训练的因素(如手术导致的疼痛等),训练效果优于术后训练。此外,患者在术前充分掌握训练内容,可解决术后训练耐受性差的问题,也可提高其训练积极性,改善其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训练效果。王芬等[12]指出,术前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其肺功能水平,与本研究结论相似。

综上所述,对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呼吸及上肢功能训练,可改善其肺功能指标、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胸外科活动度上肢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