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师幼关系的调节作用

2023-01-28 09:41尤诗源余慧榕周虹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冲突性师幼同伴

胡 芳,尤诗源,余慧榕,周虹妤,李 燕

(1.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福建福州 350117;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3.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一、问题提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青少年肥胖视为威胁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常见的流行性肥胖是指由于能量的摄入和消耗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的一种反常的、脂肪堆积过多的状态[2]。世界肥胖问题工作组将体重(kg)/身高平方(m2)定义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作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指标。中国已成为肥胖总人数全球第二的国家,且肥胖已成为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的两大病因之一[3]。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儿童的数量将急剧上升。据2017 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近30 年来我国的肥胖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2030 年我国0 至7岁幼儿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0%,人数将增至664万人[4]。

幼儿肥胖不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肥胖除了会导致睡眠呼吸障碍、哮喘,影响学习和记忆功能外,还会造成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甚至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等原本只出现在成人身上的疾病[5]。肥胖会对幼儿的器官、系统等造成功能性的损伤,造成活动能力及体质低下的后果。从长期来看,幼儿的肥胖问题很有可能从童年持续到成年,产生深远的影响[6]。研究发现,肥胖儿童有30%肥胖状况延续至了成年期,是成年人群中重度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来源[7]。另外,肥胖儿童常常会因为体型问题而引来同伴的嘲笑、偏见,甚至歧视,这不仅会降低儿童参与同伴游戏活动的意愿,更会引发儿童的自卑和抑郁情绪,使得儿童的社交能力以及自我价值观进一步降低[8]。肥胖也会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适应不良、社交能力低下、情绪障碍等问题,并且可能延续到成年,对成年后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9]。

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过高会对幼儿的同伴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10]133。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幼儿认知、人格、社会性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1]。在一项针对32 到70 月龄幼儿的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正常体格的幼儿,肥胖幼儿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消极评价、排斥和同伴侵害[12],这会对肥胖幼儿的社会性和心理发展产生短期或长期的消极影响[13]。肥胖幼儿在活动能力[14]、自我调节能力[15]、认知能力[16]上比正常幼儿差,可能导致其在集体活动中遭到同伴拒绝,损害其自尊心,降低了其主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人际关系变得敏感,久而久之可能出现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形成被动、退缩等个性行为特征[9]。同伴关系质量是幼儿社会化和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7],帮助肥胖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其适应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同伴关系的形成也受到师幼关系的影响。师幼关系的质量可以通过亲密性(如相互支持和温暖)、冲突性(如紧张、攻击)和对教师的依赖性来衡量[18]。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从家庭走向学校的重要环节,班级中的师幼关系兼具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特点和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特点。依恋理论认为,幼儿与成人建立的安全情感联结与同伴关系有关,在成人关系中建立的期望、能力、态度取向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形成[19]。因此,与成人保持安全依恋关系的幼儿,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故会带着积极的期待去接触同伴;而没有满足安全需要的幼儿,会认为同伴不够敏感而拒绝自己。在幼儿时期,教师和家长一样,应该与幼儿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将有利于促进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有研究发现,师幼冲突性显著负向预测幼儿同伴接纳,而师幼亲密性显著正向预测同伴接纳[20]。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形成和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师幼冲突性往往会造成幼儿的社会适应不良(如产生攻击行为),而高师幼依赖性会导致幼儿的退缩行为[21]。与教师保持亲密关系的幼儿在处理人际问题时,更倾向采用亲社会(如协商、求助教师等)的问题解决方式[22]。师幼亲密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同伴接纳,同时也可以通过正向预测幼儿社会技能,间接影响同伴接纳[23]。

综合以上论述,幼儿同伴关系的形成受到幼儿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以及师幼关系的作用。身体质量指数反映了幼儿自身的体格特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的外形、活动力、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师幼关系反映的是幼儿与教师之间所建立的情感联结。以往研究较多的是考察这两个因素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独立作用,但幼儿正是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在考虑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的相互作用时,也要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特征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4]。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拟考察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师幼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共同作用。本研究假设:幼儿身体质量指数负向预测同伴关系,并受到师幼关系的调节,积极的师幼关系可以缓解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关系的消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两所幼儿园共293 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155 名,占52.9%,女孩138 名,占47.1%,幼儿平均年龄4.09±1.04 岁。幼儿为健康儿童,不存在身体、认知、精神等方面的障碍。

(二)研究工具

1.身体质量指数

采用标准的身高体重计,由接受过培训的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操作,对穿着轻薄、赤脚站立的幼儿进行一对一体格测量,准确记录幼儿的身高(精确到0.1cm)和体重(精确到0.1kg)。每名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根据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2),计算身体质量指数。

2.师幼关系

采用张晓[25]翻译的由皮亚塔等编制[26]的师幼关系量表(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Scale,STRS),由幼儿所在班级的主班教师填写,采用5 点计分,共27 题,3 个维度(亲密性、依赖性、冲突性)。由于依赖性的信度(Cronbach’s α=0.53)较低,本研究选取亲密性和冲突性两个维度来表示师幼关系,克隆巴赫α 系数分别为0.85 和0.84。亲密性共10 题,题目如“我和这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且感情深厚”;冲突性共12题,题目如“这个孩子和我似乎总是在互相困扰对方”,以维度均分来表示各变量,得分越高代表该维度的特征越明显。

3. 同伴关系

参照科伊等[27]的标准程序,采用同伴提名的方式,要求幼儿提名三位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一起玩的同班同学。计算每个同学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的次数,再以班级为单位标准化,积极提名表示同伴接纳,消极提名表示同伴拒绝。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测量幼儿同伴关系的水平[28]。

(三)研究程序

经由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征得幼儿家长及幼儿园知情同意后,由经过训练的主试以班级为单位对幼儿进行体格测量和同伴关系测量。师幼关系问卷在主试陈述指导语后由幼儿所在班级的主班教师填写。其中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体格测验在中班下学期四月份(T1)同时开展,并在大班下学期的四月份(T2)再次收集幼儿同伴关系数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相关分析

各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性别与亲密性、T1 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与冲突性、T1 和T2 同伴拒绝显著负相关,说明:中班时期,女孩的亲密性和同伴接纳高于男孩,冲突性和同伴拒绝低于男孩。大班时期女孩的同伴拒绝低于男孩。BMI 与T1 和T2 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与同伴T1,T2 同伴接纳相关不显著;师幼亲密性与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负相关;师幼冲突性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二)身体质量指数和师幼关系对同伴关系的作用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幼儿BMI 与同伴接纳相关不显著,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因此,拟分析BMI 与同伴拒绝的关系。采用Spss Process 宏程序[29],控制幼儿的性别及T1 时期同伴拒绝的影响,对除性别外的各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BMI 对同伴拒绝的作用及师幼关系的调节作用,分别构建亲密性和冲突性的调节模型,参数估计采用百分比Bootstrap 方法,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 CI)不包含0,则参数显著。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拒绝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

表2 结果显示,亲密性调节模型和冲突性调节模型回归方程显著,且加入交互项后,模型的解释率都有显著提升。控制了性别和T1 时期同伴拒绝的作用后,在亲密性调节模型中:T1 同伴拒绝显著预测T2 同伴拒绝,师幼亲密性显著负向预测T2 同伴拒绝,亲密性和BMI 的交互作用显著负向预测T2 同伴拒绝(B=-0.12,SE=0.04,95%CI=[-0.20,-0.04])。在冲突性调节模型中:T1 同伴拒绝显著预测T2 同伴拒绝,冲突和BMI 显著正向预测T2 同伴拒绝,冲突性和BMI 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预测T2 同伴拒绝(B=0.13,SE=0.03,95%CI=[0.07,0.20])。

为了进一步探究师幼亲密性、冲突性和BMI的交互项对T2 同伴拒绝的作用,采用取点法进行简单斜率分析,分别估计亲密性和冲突性在低(均值以下一个标准差,-SD),中(均值),高(均值以上一个标准差,+SD)水平时,BMI 对T2 同伴拒绝的作用。简单斜率图如图1-2 所示。

图1 结果显示:当师幼亲密性处于低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Simple slope=0.16,SE=0.05,95%CI=[0.07,0.25]);当师幼亲密性处于中等或高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预测作用不显著(Simple slope=0.04,SE=0.03,95%CI=[-0.02,0.11];Simple slope=-0.07,SE=0.06,95%CI=[-0.18,0.04])。

图1 不同师幼亲密性下BMI 对同伴拒绝的简单斜率

图2 结果显示:当师幼冲突性处于低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预测作用不显著(Simple slope=-0.04,SE=0.04,95%CI=[-0.11,0.04]);当师幼冲突性处于中、高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Simple slope=0.10,SE=0.03,95%CI=[0.03,0.16];Simple slope=0.23,SE=0.05,95%CI=[0.12,0.33])。

图2 不同师幼冲突性下BMI 对同伴拒绝的简单斜率

四、讨论

(一)肥胖儿童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笔者发现,中班时期幼儿的身体质量指数与中班和大班时期的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相关不显著。结果说明,幼儿身体质量指数不影响同伴接纳,但身体质量指数过高会导致同伴拒绝,即与体格正常的幼儿相比,肥胖幼儿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同伴拒绝。这与以往研究中的结果相一致,幼儿身体质量指数过高可能导致社会情绪功能障碍,进而产生同伴问题[30]。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幼儿一般会被同伴认为缺乏吸引力和运动能力而遭到同伴拒绝,这可能损害他们自尊心以及社会交往的积极主动性[31]。肥胖儿童常常会因为体型问题而引来同伴的嘲笑、偏见,甚至歧视。这不仅会降低儿童参与同伴游戏活动的意愿,更会引发儿童的自卑和抑郁情绪,使得社交能力以及自我价值观进一步降低,其社交能力与情绪能力缺乏充分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其社会情绪功能问题,产生同伴交往问题,由此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中班时期的身体质量指数与大班时期的同伴拒绝相关,说明肥胖所引起的同伴问题或者心理问题可能带有延续性,对幼儿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师幼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笔者发现,师幼亲密性与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负相关,而师幼冲突性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说明师幼关系的质量与同伴地位的高低有关,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一致。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形成和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师幼冲突性往往会造成幼儿的社会适应不良(如产生攻击行为),而高师幼依赖性会导致幼儿的退缩行为[21]。与教师保持亲密关系的幼儿在处理人际问题时,更倾向采用亲社会(如协商,求助教师等)的问题解决方式[22]。依恋理论认为,与教师形成良好关系的幼儿会将教师视为建立其他社交经验的重要资源,与教师保持亲密关系的幼儿会更积极地与同伴形成良好的交往,而与教师冲突较多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更容易被同伴拒绝[32]。另外,与教师保持亲密师幼关系的幼儿一般都表现出较少的攻击和退缩行为,拥有更高的社会技能,故在同伴交往中更不会遭到拒绝。

(三)师幼关系在肥胖儿童身体质量指数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

笔者还发现,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当师幼亲密性处于低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当师幼亲密性处于中等或高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预测作用不显著。当师幼冲突性处于低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预测作用不显著;当师幼冲突性处于中、高水平时,BMI 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结果说明,中、高水平的师幼亲密性和低水平的冲突性,可以缓解BMI 对同伴拒绝的消极作用。

幼儿同伴关系是儿童自身因素和师幼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24]。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对同伴的认识和倾向,往往以教师为导向。受教师喜欢的幼儿在同伴中也可能受到欢迎,而经常与教师发生冲突的幼儿可能不被同伴所喜欢。对于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幼儿,教师更应该注意保持与其的亲密关系,避免产生冲突,从而缓解其同伴问题。另外,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的认知、情绪、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33]。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幼儿可能因为教师的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情绪能力,而在人际交往中避免遭到排斥。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具有主导和引领的作用,幼儿的认知和情感活动很多时候是以教师的反应为依据,当教师以接纳开放的态度对待身体质量指数过高幼儿时,同伴也会受到教师的感染,乐于与其接触。这种师幼关系的保护作用是比较敏感的,即与幼儿保持低等程度的冲突性和中等程度的亲密性就有可能使得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幼儿免于遭受同伴拒绝。

五、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论

其一,幼儿身体质量指数不影响同伴接纳,但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幼儿,即肥胖幼儿容易受到更多的同伴拒绝。

其二,师幼关系质量与幼儿同伴地位的高低有关,师幼亲密性高的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接纳,师幼冲突性高的幼儿则易受到同伴的拒绝。

其三,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中、高师幼亲密性和低冲突性可以缓解肥胖儿童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产生的影响。

(二)教育建议

1.采取合理喂养行为,正确对待幼儿肥胖

国内外不少研究指出,家庭喂养行为是幼儿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重要因素[34]。这就要求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喂养观念,以均衡的饮食搭配和合理的喂养行为帮助幼儿减少和预防肥胖问题的产生。改正不正确的家庭喂养行为,如边看电视边吃饭、饭前吃零食、过度喂食、强迫进食等。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控制幼儿进食量与用餐时间,引导幼儿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减少幼儿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品,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均衡搭配日常膳食,保持均衡的营养。合理的喂养行为与饮食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

家长需使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幼儿是否肥胖,而非仅关注幼儿饮食摄入的多少,身高体重的增长。当幼儿出现明显的肥胖后,家长更需要以科学的观念与方式正确对待幼儿的肥胖问题。一方面要摒除传统思想影响,认为幼儿长得胖是讨喜、健康,给孩子灌输“胖比痩好”的观念,溺爱肥胖幼儿而忽视了肥胖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与危害。另一方面也不应过度焦虑与恐慌,在言语上贬低幼儿、逼迫幼儿减肥或是强迫幼儿进行不符合其发展特点的高强度体育锻炼,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应积极了解幼儿肥胖问题的相关知识,如幼儿肥胖的危害、肥胖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幼儿肥胖的干预方式等,以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对待幼儿肥胖,以减少肥胖幼儿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适量合理的体育活动是降低幼儿肥胖所带来危害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多开展与组织家庭户外活动,如登山、徒步、游泳、骑行等日常锻炼方式,减少幼儿在家久坐的时间,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幼儿因缺乏运动能力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可能性,体育活动对幼儿品德、社会交往等方面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2.发挥师幼关系保护作用,缓解肥胖幼儿同伴问题

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过高的幼儿更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教师应消除肥胖幼儿就是贪吃、懒惰、缺乏意志力等刻板印象与偏见,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儿童,尽可能与肥胖幼儿保持较高水平的亲密性与低水平的冲突性,充分发挥师幼关系的调节作用,尽可能减少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

教师要以自身为榜样,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关心爱护肥胖幼儿,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多为肥胖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其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适当对肥胖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帮助肥胖幼儿在班集体中树立起积极的形象,缓解其同伴拒绝问题。关心爱护肥胖幼儿而非偏爱,教师对于肥胖幼儿所存在的问题行为也应及时制止与矫正,可采取言语提醒、与幼儿私下沟通、协商交流等较为缓和的干预方式对其展开教育,尽量避免在全体幼儿面前与肥胖幼儿发生冲突。此外,可以通过移情训练等方式引导班级的其他幼儿对肥胖幼儿产生积极的认识,关心接纳肥胖幼儿,而非嘲笑、嫌弃,帮助肥胖幼儿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教师应开展丰富的合作游戏活动,创设多种多样的交往情境,鼓励肥胖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同伴间的交往合作,在同伴合作中通过沟通交流获得交往技能的提升,从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为全体幼儿创建和睦愉快的班级交往氛围,不仅有利于帮助肥胖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也有益于促进全体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加强家园教育一致性,促进幼儿同伴关系建立

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影响幼儿生活发展的两个重要环境,若家园的教育无法达成一致,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行为与习惯则会产生反差。例如,幼儿园为肥胖幼儿提供了均衡的膳食搭配,合理的饮食计划,幼儿在园时能做到合理饮食、不贪食,但回到家中,家长并不重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导致幼儿在家中偏爱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或是出现饭前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家园行为反差对于肥胖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同伴关系的建立具有不利的影响,故家园教育需具有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园合力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与家庭双方之间及时的沟通交流是达成家园一致必不可少的途径。家园双方应就肥胖幼儿饮食情况、幼儿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交流与分析,共同制定与实施幼儿饮食计划、体育活动指导方案,对幼儿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改善措施。家园双方对待肥胖幼儿的态度也应达成一致,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关心与关注肥胖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通过适当的言语鼓励、赞赏、积极性回应等方式降低幼儿因肥胖而产生的社交退缩、自卑等负面的社会情绪问题,帮助肥胖幼儿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其在同伴交往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对于肥胖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问题,如破坏规则、攻击他人、自私等问题,也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及时进行纠正,培养肥胖幼儿遵守规则、宽容、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益于其同伴关系的建立。

猜你喜欢
冲突性师幼同伴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寻找失散的同伴
例说高中历史课堂的冲突性链式情境设计
浅论《林海雪原》的戏剧性
冲突性新闻叙事时序性选择的心理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