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莹,张慧敏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54950)
目前我国注重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实现农民富,才能推动国家富。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因此应加大第一产业的投入力度,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由于各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乡村农业经济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核心位置,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焦作市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焦作市农村产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传统的经济模式,形成稳定的产业发展模式,而且可以不断缩小焦作市城乡经济差距,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使新农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立足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全方位布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发展策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主要目标是通过解决“三农”问题来改善当前的农业经济体制,使农业生产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1]。
乡村振兴要以农民主体地位、振兴农村、发展农村为指导,确保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和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巩固、完善农村经营制度,从而实现农村发展。
1.2.1 农村经济发展的含义
农村经济发展是指反映农村经济阶段性生产总值,主要体现在生产总值增值率,其是衡量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具体反映农村农林牧副渔、三大产业以及农业产量的情况。
1.2.2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基层管理体系,这样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农民经济纠纷,带领农民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让农民都跟着党走,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2]。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面积约为4 071 km2,耕地面积约为19.56 万hm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焦作市常住人口为352.11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261.64 万人,占比为74.31%,焦作市农村人口较多。另外,焦作市农村经济主要是农业,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经济作物,除此之外,还有林业、牧业、渔业等其他产业。
通过焦作市整体的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农林牧副渔等产业情况,比较三大产业总值,总结焦作市农业生产特点,并加快焦作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焦作市乡村振兴。
2.1.1 焦作市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与2019 年焦作市农林牧渔业产值相比,2020 年总产值增加16.52 亿元,增长率为5.88%。与2019 年焦作市农业相比,2020 年总产值增加6.43 亿元,增长率为3.42%。与2019 年焦作市林业相比,2020 年总产值减少0.1 亿元,下降率为3.42%。与2019 年焦作市牧业相比,2020 年总产值增加8.19 亿元,增长率为13.44%。渔业从0.85 亿元下降到0.81 亿元,减少0.04 亿元,下降率为4.71%;农林牧渔服务业及辅助性活动从28.34 亿元增加到30.36 亿元,增加2.02 亿元,增长率为7.13%。除了林业、渔业下降以外,牧业发展较好,其次是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最后是农业。如表1 所示。
表1 焦作市农林牧渔业运行情况
2020 年,焦作市生产总值达2 123.6 亿元,与2019 年相比,下降0.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6 亿元,增长0.05%;第二产业减少467.7 亿元,下降0.34%;第三产业减少32.4 亿元,下降0.03%。可以得出,只有第一产业增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所下降。如表2 所示。
表2 焦作市三产生产总值表
2020 年焦作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 076 600 t,较2019 年有所下降。播种面积与2019 年相差不大,单产有所下降。如表3 所示。
表3 焦作市2019—2020 年农业产量表
2.1.2 焦作市农业生产特点
一是不断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近年来,焦作市注重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紧抓特色农业和市场环境从而发挥地域优势,截至目前,焦作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10.43 万hm2。由于焦作市武陟县和温县的特殊地质非常适合种植四大怀药,因此焦作市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发展四大怀药,目前四大怀药的种植面积为1.49 万hm2,并将四大怀药作为焦作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另外,蔬菜种植面积为5.07 万hm2,主要种植以荷兰红芹、珍玉35 西葫芦为代表的新品种蔬菜;水果面积为1.43 万hm2,主要种植苹果、桃子、草莓、葡萄等,以及种植食用菌等,这些都为焦作市农村经济的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20 年焦作市牧业增长较为显著,积极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恢复生猪产业稳定增加、加工链持续延伸、饲料兽药规范发展、奶业集群快速增长,全市畜牧业呈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下一步,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全市畜牧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支柱产业。先后有蒙牛乳业、大用食品、广济药业等知名企业落户焦作市,落户焦作市国家级龙头企业6 家、省级重点企业39 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6 家。因此焦作市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主要生产小麦面粉、畜肉制品、软饮料、发酵酒精、乳制品、方便面等17 种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焦作市六大战略支撑产业之一。
2.1.3 焦作市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焦作市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乡村旅游提档工作,开发特色乡村,结合农村种植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例如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是远近闻明的“水果之乡”,因此该地区以水果开花期和丰收期为亮点,开展乡村旅游、水果采摘等乡村旅游活动,达到扶持乡村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2.1 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口老龄化加重
焦作市以农业为主,现在缺少大型集团和高效益优质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引进高学历人才较少,以高中生、大专生为主,高学历青年人在大城市工作的较多,导致青壮年流失较为严重,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中老龄化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空置房无人居住、田地无人耕种等现象。因此,农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经济主体相对落后,难以吸引青年人回流,阻碍了焦作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2.2.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运用程度相对较低
当前焦作市农村愿意种地的多为老年人,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比较保守,难以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即使有个别年轻人愿意进行农业生产,但是他们的学历相对较低,接受能力较差。
除此之外,现阶段焦作市农村农业水平较低,难以改善,掌握先进技术的青年人不愿意回农村从事农业工作[3]。
2.2.3 产业发展不均衡
就三大产业来看,焦作市生产总值首先是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通过上文的叙述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较大,2020 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6.8 倍。第一产业又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要重点分析第一产业的情况。就农林牧渔产业来看,农业虽然是焦作市主要经济产业,但2020 年农业的发展没有牧业好,与2019 年相比牧业增加率13.44%,农业增加率3.42%。
究其原因,主要是焦作市的农业注重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深加工较少,一般农民都是将农产品直接售卖给中间商,农民赚取的收入较少,并且品牌也不知名,因此需要努力发展农业产业链,打响焦作市农产品品牌。
2.2.4 农村融资困难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求农村建立相应的金融机制,增加农村融资机会,这样才能扩大农村发展,对农村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焦作市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完善,部分机构设置的贷款产品服务门槛较高,农村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焦作市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困难。
由于焦作市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口老龄化加重,政府需要培养人才,增加农业相关培训,帮助农民增加农业生产知识。另外,引进优质企业或大型企业,为焦作市农村增加就业机会,增强本地高学历学生和外来人员的归属感[4]。为避免人才流失,可以引进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来改善焦作市的农村人才状况,从而达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现阶段鉴于焦作市的农业科学技术运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才,因此,首先解决的是留住人才、引进高技术农业人才和高学历农民,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理念,让农民成为现代高技术农民,使农民可以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
现阶段焦作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继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以此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民生活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是加强产业融合。有效结合一二三产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二是发展新兴产业。焦作市农村应顺应时代发展,紧跟市场发展,应用互联网模式、直播带货、线上售卖农产品等手段,推进新兴农业发展,同时建立农产品产业链,加强焦作市农产品深加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尤其是四大怀药,从而提高焦作市农产品的知名度。
焦作市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因此需要解决焦作市农村金融问题,可以从投融资机制和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两方面入手。在投资融资方面,焦作市政府部门应从政策方面给予其充分的支持,联合当地银行制定灵活的贷款政策,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步骤,由当地银行向农民和农村企业发放专项贷款,让有需要的农民都能贷款,缓解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另外,焦作市政府可以为农村提供相应的资金投资支持政策,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焦作市农村经济虽有一定成效,但存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口老龄化加重、无法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农村融资困难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等建议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焦作市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应以农业为根本,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