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垄英
(大余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江西 大余 34150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关数据统计占恶性肿瘤病死率第2 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可一定程度反映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但是其与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且无统一定论[4]。目前,已有研究证实[5],恶性肿瘤和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价值及其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病理分期以及预防血栓相关并发症等提供一定参考[6]。本研究结合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我院诊治的64 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探究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和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大余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4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诊治的64 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3 例,女31 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29±2.04)岁。观察组男34 例,女30例;年龄46~76 岁,平均年龄(58.10±1.78)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均符合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7],且均经病理诊断确诊[8];②对照组均为良性结直肠疾病,且均经病理确诊。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③合并血栓、凝血性疾病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肿瘤标志物检测 取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放置20 min,室温下应用离心机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在2 h 内完成检查。采用罗氏诊断公司Roche Dlagnost1cs GmbH 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cobas 6000 e 601)检测CA19-9、CEA、AFP 标志物水平[9],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试剂盒均由罗氏诊断公司Roche Dlagnost1cs GmbH 提供。
1.3.2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型号:ExC810),取晨起时静脉血2.5 ml,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浆,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PTT、PT、AT、FIB,试剂盒均由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AFP)、凝血功能指标(FIB、PT、APTT、AT)、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相关性以及其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
1.4.1 分期[10]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NM 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为Ⅰ、Ⅱ、Ⅲ、Ⅳ期。
1.4.2 诊断效能[11]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两两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两两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使用Spearman 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 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观察组CEA、CA19-9高于对照组,AFP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FIB 高于对照组,PT、APTT、AT 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2.3 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Ⅲ期+Ⅳ期CEA、CA19-9、FIB 均高于Ⅰ期+Ⅱ期(P<0.05);不同分期AFP、PT、APTT、A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2.4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相关性 结直肠癌患者FIB 水平与CEA、CA19-9 呈正相关(r=0.159、0.148,P=0.018、0.022),PT、APTT、AT 与肿瘤标志物均无相关性(P>0.05)。
2.5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联合检测诊断效能FIB+CEA+CA19-9 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FIB、CEA、CA19-9(P<0.05),见表4。
表4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联合检测诊断效能
多项研究显示[12,13],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与患者的高凝状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FIB 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蛋白。因此,早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利于肿瘤的筛查和诊断。而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特点等密切相关,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4]。但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血液高凝状态在其它恶性肿瘤中也均有表现,缺乏一定的特异性、敏感度[15]。从理论上分析,联合凝血功能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在一定程度弥补单一指标检测不足[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EA、CA19-9 高于对照组,AFP 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 高水平表达升高,AFP 降低,可将其作为结直肠良恶性肿瘤鉴别的重要指标,该结论与汤俊等[17]的报道相似。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FIB 高于对照组,PT、APTT、AT 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良性疾病患者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其FIB 升高,PT、APTT、AT 减小,可为早期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会分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因子,提升凝血酶活性,从而造成纤维蛋白原升高[18,19]。Ⅲ期+Ⅳ期CEA、CA19-9、FIB 均高于Ⅰ期+Ⅱ期(P<0.05);不同分期AFP、PT、APTT、A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存在差异,且CEA、CA19-9、FIB 随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提示凝血功能指标FIB 和肿瘤标志物CEA、CA19-9 可能参与恶性肿瘤的进展、转移,与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FIB、CEA、CA19-9 水平均显著升高,可能预示着肿瘤分期处于偏晚期[20],临床检测CEA、CA19-9、FIB 水平可为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提供一定参考。结直肠癌患者FIB 水平与CEA、CA19-9 呈正相关(P<0.05),PT、APTT、AT 与肿瘤标志物均无相关性(P>0.05),FIB+CEA+CA19-9 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FIB、CEA、CA19-9(P<0.05),表明FIB+CEA+CA19-9 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FIB、CEA、CA19-9 单独检测效能,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及时给予治疗。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鉴别良恶性,提高早期诊断效能。同时,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可一定程度反映其临床分期,预测肿瘤进展,可促进临床结直肠癌的防治。FIB 水平与CEA、CA19-9 呈正相关,临床检测凝血功能指标FIB,也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进展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