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创新探究

2023-01-26 11:20贾文涛李剑利陈富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实验室实验教学

冷 鑫, 贾文涛, 李剑利, 陈富林

(西北大学 a.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 b. 校长办公室, 西安 710127)

0 引 言

实验室是高校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研攻关与技术突破的桥头堡,其建设发展水平是高校科技创新及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标志。共享经济是指运用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资源拥有者将分散闲置资源的暂时使用权有偿转让给需求方,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综合[1- 2]。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实现现有资源高效合理分配和利用,提升闲置资源的经济效益[3]。共享经济模式具有资源配置效率高、成本低、灵活性强等优势,因此近年共享经济在社会各领域迅猛发展,对社会发展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激发了国民经济的创新发展新活力[4]。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引入教育领域,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助力高等教育改革[2]。在共享经济时代,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推动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是推动产教学研结合进一步深化,促进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5]。目前,研究多集中在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使用,实验室资源的全面开放共享研究较少,而实验室资源效益提升是系统性工程,因此创新实验室资源管理是其重要内容。

1 高校实验室资源内涵及共享的意义

1.1 高校实验室资源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尚未对高校实验室资源范围进行准确界定[6]。实验室资源基本涵盖与高校实验室活动有关的一系列因素,如实验室的资产以及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经费、教学科研活动及管理水平等,即对社会需求实验室资源提供共享的一系列人、财、物的保障[7-8]。

1.2 经济视角下的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

实现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首先要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不受对外开放共享的影响,并采用合适的方式针对社会需求提供有偿的实验室服务。高校不仅能充分利用闲置实验室资源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科技及经济的发展。总之,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性工程[9-10],是高校实验室资源参与社会服务并实现高校与社会互助的重要途径。

1.3 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利用“211工程”“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工程”“双一流建设”等契机,对实验室平台进行了大量的硬件条件建设。高校实验室资源主要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提高。但目前大量的高校实验室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面临闲置的窘境[11]。借助共享机制,不仅可以进一步盘活校内闲置实验室资源,避免资源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缓解实验室运行维护经费的不足,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转;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尤其是为交叉学科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而且可以为有需求的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服务,扩大学校服务面和知名度,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近年来,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对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推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成效,但客观上仍存在不少问题[12]。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在局部利益、观念、人员配置和经费等方面存在问题。要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有效共享,需对实验室资源共享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等进行创新性改革,因此,研究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2 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主要面临的难点[13]:开放共享理念、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办法、人才队伍、信息化水平、资金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和信用约束等,以及这些因素形成的运转模式和管理体系。

2.1 开放共享理念认知不够

高校倡导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但受传统的隶属思维观念影响,在实验室建设和共享过程中常出现管理员不愿主动进行开放共享服务的消积情绪。由于实验室从单位内部需要进行实验室设置和建设,因此教师普遍有“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 谁负责”的观念,把实验室资源的 “管理权”和 “使用权”混淆成了“资产的占有权”,在观念上将公共资产私有化,造成实验室资源拥有方不愿对外开放共享;部分优质实验室资源的价值和日常维护、维修成本高,事故责任大。管理人员担心实验室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和贬值,实验室不愿意开放共享,造成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不高[13-14]。

2.2 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学校缺乏实验室资源配置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实验室资源建设与管理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通常开放共享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推进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实验室资源配置前的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论证不充分;开放共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对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机构设置、收费标准、工作评定、绩效考核等没有进行规范并有效落实,开放共享工作开展受限[15]。

2.3 管理制度保障不够健全

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监管和约束,各部门的职责未能得到有效落实[16]。没有形成可执行、科学合理的开放共享模式和管理制度,开放共享没有制度保障,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共享。

2.4 实验技术队伍薄弱

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常常滞后于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学校领导对实验技术队伍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人员的数量不足、年龄层次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待遇相对偏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缺乏能力提升和职称晋升的通道,因此,导致实验室队伍发展受限[17]。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功能扩展开发。

2.5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校内外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相互割裂,导致共享受益面窄[18]。校内外信息互通渠道匮乏,形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岛,对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带来不利影响。虽然部分高校已建立了实验室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但因各层面的共享平台系统各自开发,且大多数仍停留在网站信息公开层面,缺少信息数据及时更新和分析反馈等功能,管理和决策部门无法掌握资源共享的实时情况,资源使用和管理效益难以量化考核。

2.6 运转经费保障不到位

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工作启动经费和收益分配制度尚未健全[19]。在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建设初期,缺乏相应的建设经费势必会影响该工作的有效启动。同时,在开放共享过程中,由于高校学科门类繁多,相应的实验室多种多样,如缺乏日常运转维持经费将难以保障开放共享的服务质量和维修维护等。

2.7 考核评价和信用约束机制不健全

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考核机制不健全[20-21],对共享供需双方信用约束力不够。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过程中,如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会严重影响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共享服务的积极性,无法保障该工作的持续有效运转。另外,如果校内外供需双方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无法让资源所有方全面积极地参与分享,影响共享工作受益范围。

3 实验室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随着共享经济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高校优质实验室资源越来越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研究有效的实验室资源管理模式,充分释放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潜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3.1 树立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理念

树立开放共享理念,提高共享认知是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强调国有资产的共享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资源管理人员的开放共享意识。打破“谁买,谁用,谁管理”的陈旧观念,创新思路,倡导积极推广实验室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多方面引导实验室资源对外开放共享,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3.2 创新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

共享经济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所有权与使用权暂时分离,强调盘活现有的闲置资源。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如实验室处、国资处、财务处、科技处、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等,要多方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因此,需要高校重视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合理设置共享管理机构,成立跨部门多方人员组成的学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明确管理部门和职责分工,从建设到日常使用、细化对外开放共享等环节,建立开放共享管理体系,协调各级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保障系统持续有效地发展。实行校级公共服务平台、院级公共服务平台和课题组平台“三层次一体化”管理,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创新实验室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优化共享工作流程,提高开放共享工作效益。

3.3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健全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制度,让开放共享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明确学校参与开放共享工作各部门职责;聘任专家组,在实验室建设论证等环节进行把关;成立专门的技术队伍,指导设备日常监测、运行保障、共享开放等环节,确保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持续健康发展;成立共享管理委员会对开放共享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3.4 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工作成效依赖于参与人员的共享认知、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准等,因此拥有高水平实验人才队伍是关键。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交流平台,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实验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人才队伍考核与激励办法,建设年龄、学历和能力水平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激励实验室人员投身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工作的热情。

3.5 搭建资源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立数字化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信息系统实现分散的实验室资源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集中、精准匹配和有效连接。将各种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实时在线观察,预约、使用和财务结算。促进实验室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整体效益。

3.6 落实资源开放共享的保障经费

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需要专项经费保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对实验室资源共享具有强的促进作用。设立专项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基金,可以有效推动开放共享初期的平台和硬件建设,维持共享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支出,激励共享工作参与方的积极性,为开放共享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3.7 建立开放共享考核评价和信用约束体系

建立科学、系统和有效的实验室资源使用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全面真实反映实验室资源的管理、使用、维护和维修情况。制订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使用效益考核制度,建立由资源使用、功能开发和满意度等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评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和信用约束机制,让资源所有方放心共享,参与共享的各方注重合作的实际效果,降低共享工作的风险,保障共享工作的高效和持续性。

4 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管理的实践

学校多年来坚持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研究与实践,在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高效有序完成的同时开展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工作。

4.1 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平台

平台主要将全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统筹开放共享。目前,学校建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数十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资源,在疫情期间该平台上的资源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目前已实现数万人次的使用访问,《大学生》期刊连续2期对该平台进行专题报道,且平台开放共享使用情况也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宣传推介。

4.2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

平台主要将全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集中统筹进行校内外的开放共享,目前,平台实现了与教育部CERS、陕西省科技厅、西安市科技局等各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实时在线共享仪器设备信息和共享数据,实现仪器设备的校内外广泛共享服务,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3 完善实验室试剂采供与管理平台

平台主要将全校实验室试剂耗材采购、使用和管理等系统化,实现了易制毒、易制爆、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的申请、采购、领用、保管和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并在平台上可实现对耗材的实时监管,实现校内各单位间的流通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

4.4 建设生物医药研究管理中心

学校对全校生物医学用的实验材料进行了专门的建设与规范管理,成立生物医药研究管理中心对全校涉及生物安全环节进行评估、监督和综合管理,将全校的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等医学和生物用的实验用品进行统一管理与开放共享,并为校内外提供生物实验教学、科研等数据认可的官方资质等服务。

4.5 建立“化未来”科普实验室

以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成立科普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小学科普文化教育工作,并设有线下趣味化学实验室,为中小学生普提供实验场地。迄今为止,实验室在陕西省开展的科普活动直接覆盖中小学生人数已超过10万人,疫情期间制作相关科普内容数十篇,总阅览量达到数万次,获得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肯定与赞扬。

目前,我校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取得到初步成效,为师生和社会提供了优质服务资源。随着学校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实验室共享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制度改革,实验室人员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升;对接校内外的政企部门,资源共享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对外辐射和服务量不断增加,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5 结 语

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时代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是资源共享实现的重要途径。从实验室资源创新管理模式上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实验室资源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促进实验室资源进行校内外开放共享,提升实验室管理技术队伍能力水平,完善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的考核体系,实现高校实验室上水平且有特色发展。实验室资源管理创新探究与实践,为提升高校实验室资源的投资效益,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实验室实验教学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