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探索

2023-01-26 11:20黎雪莲周志云罗书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3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设备学校

黎雪莲, 周志云, 罗书强, 袁 若

(西南大学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 重庆 400715)

0 引 言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是高校办学实力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因其费用总额和产生的巨大效益,历来受到特别的关注。目前,有关大型仪器设备的学术研究,主要从其管理现状及策略[1-2]、共享管理[3-4]、教学应用[5-7]、设备采购控制过程[8-9]、效益考核[10-12]等角度进行讨论,大型仪器设备经费统筹管理方面[13]的研究还比较少。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就是以实物大型仪器设备存量和经费需求流量为对象[14],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配置、购置经费捆绑在一起统筹安排,同步编制年度预算并统一论证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机制。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的核心是把设备经费调控权集中到学校层面,将大型仪器设备资产、购置经费一并纳入预算管理,对现有的经费进行统一筹划与分配,使得经费流向与流量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1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经费管理现状

1.1 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来源渠道较多[15],主要包括国家按计划核拨的教育事业费和科研经费中的设备费,上级科研管理机构下达的科研费中的设备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国家科委批准的重点项目经费、国家教委下达的重点学科、博士点和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经费、国家其他部委委托的研究项目经费等)、横向联合项目的经费、技术转让费、计划外办学或利用实验室条件的创收收入经费中的设备费,以及其他渠道来的设备费,如各界赠款等。由于资金渠道、服务对象和设备要求的多样性,加大了其购置经费统筹管理的难度。

1.2 经费管理部门多样化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经费存在多头管理现象[16]。按照大型仪器设备经费来源的不同,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进行分头管理,如有设备处管理的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经费、学科办管理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科技处和社科处管理的各类纵向经费、横向经费,以及各种级别的实验室平台运行费、人才办管理的引进人才经费等。这些设备购置经费经过不同的管理部门二次分配到学院、团队及个人,容易导致以下问题:① 容易造成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管理混乱,难以实现仪器设备的统筹管理和协调使用。② 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够清晰,设备预算、购置、测试、维修、人员等相关经费收支管理易出现盲点和风险点,从而影响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性和使用效益,无法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 经费被稀释,学校层面难以统筹规划和购置引领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科研装备。

1.3 经费使用低效化

由于不同职能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所属经费中设备的预算、申购、论证等环节,加上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学校无法统筹与规划全校仪器设备配置工作,容易出现少数仪器设备在多个部门重复申报预算,以及部分仪器设备在本单位使用不饱和的情况下仍在申请重复购置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仪器设备、设备保管场地及操作人员的管理权和考核权属于学院,且部分设备存在有被科研占用和私有化现象,导致部分教师敷衍和不配合学校仪器设备管理,从而降低了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教学功能和使用效益。

2 大型仪器设备经费统筹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1 全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现状

经过全校范围内调研发现,全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存在以下问题:

(1) 多部门管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学校教学科研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主要由发展规划部学科办、组织部人才办、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及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等5个部门管理。

(2)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分散,使用率、共享率低。由于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经费都是二次分配到学院、团队或个人,设备购置经费被稀释,学校层面难以统筹规划和购置大型科研设备,也导致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和共享率低等现象。

(3) 统筹仪器使用经费是大势所趋。对校内10余个自然科学类教学科研单位进行调研,均反映学校缺乏通用性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及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强烈建议学校统筹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购置满足多学科使用的大型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并有计划的购置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助力科学研究及“双一流”建设。

2.2 购置经费统筹管理运行机制实践

学校于2019年开始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改革,将经费使用的二级单位管理制度改为学校统筹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打破“切蛋糕”分配模式,通过统筹规划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优化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配置,避免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从而集中购置引领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仪器设备。

(1) 统筹管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对全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执行统筹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实行统一申报审批制度,由学校统一协调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各单位先根据学校安排,每年定期向学校申报单价在人民币4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科研大型仪器设备,数量不得超过2台(自筹经费项目和人才引进经费项目购置设备不受限),设备单价不设上限。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收集申报材料后,初审、汇总相关材料,并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按照生物学一组、生物学二组、理学组、工学组等大类学科进行分组,将材料提交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专家委员会审议。

(2) 统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及优先支持范围。学校优先支持放置位置在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要求分析测试中心实行专人专管制度,并对全校师生开放),并规定需求同一大型仪器设备含有2个及以上的单位,需将大型仪器设备托管到分析测试中心。其次,支持放置位置在院(部)级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最后,支持前述类别未覆盖但是使用机时能达标(800 h/年)的其他大型仪器设备。

(3) 设备统筹放置管理。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环节,由专家委员会委员根据大型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放置在校级公共服务平台(分析测试中心)或者院(部)级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二级单位测试中心)。其基本原则为,通用型(具有大型仪器设备共性)设备放置在分析测试中心,专用型(具有大型仪器设备个性)设备放置在二级单位测试中心,从而有效解决设备重复购置和供需矛盾、科研用房矛盾,切实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 组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专家委员会。成立校级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指导大型仪器设备论证,确保公平、公开、公正。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专家委员会下设生物学一组(动物为主)、生物学二组(植物为主)、理学组和工学组等4个学科组。

各学科组专家在听取二级单位使用人对拟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主要应用领域、主要课题或科研支持项目等方面陈述,以及对拟购大型仪器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发展方向及需求的紧迫性,对本组报审的拟购设备的设备购置进行排序。接着,专家委员会4个小组各选出1名代表,与组长一起,根据各组排序结果,初步确定该年度拟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并进行总排序。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汇总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并形成书面报告,报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审议,最后报校长办公会审定。

(5)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制订《西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共享率和成果产出率,与学校分配各二级单位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实验技术系列岗位人员编制核定、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论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测试补贴和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拨付额度等指标挂勾。考核不达标的单位,未来3年内不得申请采购大型仪器设备。

学校还将进一步优化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流程,并从服务大众、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等方面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产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后续申购大型仪器设备的重要依据。

2.3 构建设备购置经费计价核算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学校资产配置结构,只有规范健全的资产计价核算体系,才能根据监控动态和消耗标准,为增量资产预算和存量资产调整提供可靠依据[14]。

(1) 计价核算指标体系的构建。成立校级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适合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购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单位大型仪器设备资产数量/构成/分布/历年增减变化情况、学科发展需求、资金配额等,并设置相关的权重。各单位通过前期资产配置结构、资产利用效率等分析工作,对各种大型仪器设备购建必要性、购建成本准确性作出评估,对预算项目提出准确科学的审查意见。

(2) 研发校级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建立部门资产购置使用项目库。从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独立出校级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统一数字化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过程数据,记录其资产购置和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购置时间、价值、有关技术参数、大修记录、预计使用年限等基本资料,为资产预算提供依据。

(3) 实现管理系统与学校财务系统的联动。通过公开招标,聘请符合相关资质的软件开发企业,完善学校大仪器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并实现与学校财务系统的联动,保证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大型仪器设备的资产底数,可随时监控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

2.4 设备购置经费动态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要对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产、经费和预算进行统筹管理,首先要了解学校设备资产、购置经费的实际情况。然而资产、经费的状况是时时变化的,因此必须对大型仪器设备资产、经费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1) 开发设备购置经费动态监控平台。该平台是学校财务系统与资产系统的结合体,业务需求是实时监控资产的存量和寿命、购置经费预算和使用情况,使用对象主要是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部门。

(2) 平台管理目标。通过本平台的使用,确保预算经费在拨付、支出、结算等环节,能按照学校关于预算管理规定严格执行,防止预算经费被挤占、挪用等事件发生,并通过会计核算自动记录预算经费各时点增减变化,方便管理部门对经费使用全过程监控。

(3) 应用效果分析。实现与财务、资产系统实时对接,将设备经费调控权集中到学校层面,支持大型设备采购的“无预算不申报,无计划不采购”和“统一计划、集中使用”战略,运用大数据、大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设备购置经费使用效益与设备使用率、共享率和成果产出率相挂勾,提高购置经费的使用效益。

2.5 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平台考评体系建设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经费的投入,是高校建设的一件大事,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执行中不但要认真做好设备投资计划,而且更要注重大型仪器设备后期管理,避免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现象。

学校就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平台的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展开研究,并通过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1)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明确实验技术岗位总量、职责和要求,合理配置,严把进人关;完善职称晋升体系,强化职称条件的导向性;通过组织实验技能培训和竞赛、对外交流等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技术队伍培养体系。

(2) 成立校级分析测试中心。统筹整合学校资源,将新购大型仪器设备纳入分析测试中心统一管理,同时依托学院或学科资源建设二级单位测试中心,提高仪器使用机时;构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机时、共享机时和产出成果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单位考核和个人考核纳入学校绩效统一考核。

(3) 打通各业务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在相关环节自动给有关人员信息提示,精准、快捷地为每个教职工服务,提高教职员工工作的时效性、主动性和规范性,确保项目用款进度按计划进行。

3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成效

3.1 多部门参与,降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内控风险

通过经费统筹管理,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与招标环节分开,招标环节由采购与招投标中心负责,论证环节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负责,权责分明。同时,引入论证环节的专家审查制度,由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专家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指导大型设备论证,并对拟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排序。这两项措施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内控风险防控分解到不同部门、不同学院,能极大地降低学校层面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管理的内控风险。

3.2 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

组建专家委员会,从学科发展角度公开、公平、公正地论证拟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起到支持较弱学院和较弱团队的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后,各学院已完成常规设备的配齐工作,即可集中财力购置具有战略性、能引领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科研大型仪器设备,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条件支撑。

3.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购置经费的使用效益

通过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筹管理改革,将设备经费调控权集中到学校,做到批量采购经费的科学安排和编制,做好精细化管理,突出各年度采购重点,投入及时,同时将设备购置经费使用效益与设备使用率、共享率和成果产出率相挂勾,显著提高购置经费的使用效益。

4 结 论

一流大学建设,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至关重要。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的统筹管理,能够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大型仪器设备规划购置“公平、公开、公正”的实施;做好精细化管理,避免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运行,优化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配置;达到统筹化管理,显著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共享率和成果产出率,从而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助推学校强校升位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条件支撑。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设备学校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调试新设备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