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 维 东,唐 玖 江,唐 心 悦
(西南大学 1.教师教育学院;2.文学院,重庆 400715)
文化是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与载体形式,是语言学习与运用、言语思维与认知的基本逻辑,是传承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心、自觉认同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是这个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动力。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新课标不仅用“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语文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在文化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大背景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的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实践与创造的教育。其中有着怎样的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遵循什么样的学理逻辑和实践逻辑?如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课程实施,增强文化自信,推动语文课程创新?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面对的根本问题[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提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新课标凝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将“文化自信”置于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首位。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3]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置于末位相比,表明新课标对“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化自信”是我党确立的“四个自信”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5,“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5]。“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语文课程应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6]4。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但其分量和受重视的程度都不如新课标。当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曾提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以及“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7]等要求,但还没有明确表述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置顶表述,且用其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二是强调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三是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属性。语文课程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和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正是为了实现党和国家赋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和功能,才对课程目标与内容作出了新的调整。
在新课标的研制过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学习和梳理了党和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反反复复讨论和比较各种方案之后,确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课程内容重要的主题和载体形式。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课标不仅提出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而且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核心思想以及相应的主要载体进行了列举。这些主题和载体与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相关要求完全一致。关于“革命文化”,新课标对其内容主题和主要载体也同样进行了具体的列举。这些主题和载体与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基本一致。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载体,新课标的提法和要求与我国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精神也是一致的。
新课标还特别指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同时针对“六大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安排。关于这些课程内容主题的设置与安排,不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没有涉及,而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没有涉及。从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不仅控制着社会所认可的知识的范型,而且控制着知识的具体内容”[8]。那种所谓单纯强调“语文学科独立”和“纯语文教育”以及“突出语文本体知识”的思想是不可能也不可行的。正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并不是客观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政治性的”[9]。国家课程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学科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政治大局和行政管理,其实质是一种“政治活动”。
除上述两大重要变化,新课标从多方面体现了对“文化自信”的要求,强调全方位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在开展文化教育、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课程理念上要求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一共有9条,其中第二条着重强调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新课标在各学段课程内容方面也专门强调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其中:新课标在学业质量的第三学段明确要求学生主动阅读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在第四学段明确强调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他人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新课标在教学建议方面提出“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并且在学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也同样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样前后呼应,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教—学—评各个环节的全面贯彻和渗透。
另外,新课标中附录1推荐的135篇(段)“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所推荐的读物,大都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材的鲜明倾向。
可见,新课标对“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作了全方位的要求,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功能定位、目标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和价值取向。结合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毒教材”事件,也许我们能体会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此修订的必要性。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应在教学理念上与实践过程中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与时俱进的正确抉择。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0]44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先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同年,教育部也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一系列文件精神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
语文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课程之一,是国家意识形态管控的重要领域。国家将思政、语文、历史教材纳入国家统编,体现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11]。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5-6。有研究者发现:“意识形态往往借助课程结构表征课程所隐藏的寓意,以体现权力集团的政治世界观、政治信念、政治意识,同时反映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12]阿普尔(Apple)指出:“教育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事业,就教育制度的本质而言,无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得到,他们已经被卷入了一项政治活动。”[13]“语文课程从来不是价值无涉的领域,而是受到意识形态强烈影响的领域。百余年来,我国语文课程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一直存在。”[14]
通过采用模糊控制实现充电电流优化值的求解,采用两个模糊控制器为锂电池提供负脉冲的间隔和宽度,从而消除极化反应。
新课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是国家实施“文化自信”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当前实施课程思政、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保证我国红色江山不变色、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5]。而要确保文化安全,就必须从娃娃抓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正是基于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要求,新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其中,不仅顺理成章,而且责无旁贷。
在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史上,关于语文学科或课程性质的争论一直存在而且呈现间歇性爆发的特点。历史上诸如“言意之辨”“文白之争”“科玄之争”“思想训练和技术训练之争”,以及“文道统一”“工具性和思想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都表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思想性、政治性、人文性向来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如何处理“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等问题一直是语文课程建设绕不过去的重要议题。语文课程所涉及的语言文字本身既包含言语形式,又包含言语内容。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一方重视语言的应用规则,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强调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方重视文本本身蕴含着的丰富意义、情感和道理。在我国历史上早就有过关于“文道”关系的论述,诸如荀子说的“文以明道”、刘勰讲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以及唐宋学人提出的“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等观点。21世纪以来,语文教育界形成共识,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于上述共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6]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理应纳入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10]45。
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与存在方式。”[16]“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17]这是因为语言文字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套“意义和价值系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积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从语言和文化同构这一视角来看,语文教育可以说是文化教育。“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11]新课标强化了语文课程“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学科特性和育人功能。“文以载道”强调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的。因此,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另一方面也在无形当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作为意义的载体,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总是负载着或明或暗的价值取向,其价值观的渗透无所不在,而并非完全客观中立。“以文化人”强调语文课程要用一篇篇语言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影响人、教化人、感染人,使学生的思想、情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积极的变化。进一步说,之所以要用优秀和先进的文化来“育人”“化人”,是因为它们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时代新人应当具有的优秀品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的正是我国优秀和先进的文化,理应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内容。
新课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课程内容,是我国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和改革创新。因此,语文课程要在实践中坚持“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教文”不忘“育人”,“育人”要立足“语文”,用语文的方式育人,促进语文课程工具性和育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教师要树立语言运用本位教学观和课程意识,注重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学生必备的情感、态度、思想、品德、人性、趣味、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需要通过“语言中介”达成。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创造、文化积累都要通过“语言运用活动”得以实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目标。因此,坚守语言运用本位,打牢语言运用基础,将它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准确把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式的特点和思维的规律,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理解语篇的思想内容,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才是语文课程加强文化教育的正确路径。
语文教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抛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基本职责,不能忽视语文教育的根基而大谈“人文精神”,不能脱离语文技能训练而搞所谓的“大语文”,不能借口“文化自信”而将语文搞成政治说教。对此,语文教学需要吸取历史教训。我国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18],这句话至今仍不过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应当更多地采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
例如,在刘禹锡《陋室铭》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文中一些字词都没弄懂,对文义也没疏通,教师就围绕培养好品德大讲特讲,这样显然不合适。又如,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要求“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的价值”[6]27,这属于革命文化教育,应教给学生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使革命文化教育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提出了“学习任务群”,但目前研究发现学习任务群在语文教学实施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如:概念界定模糊,缺乏严谨学理;注重个案摸索,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上存在诸多制约和限制[19]。但无论如何,学习任务群可以说是我国语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强化学科实践”和“推进课程内容统整”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型教学方式变革的一种最佳载体。虽然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学习任务群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教师经验匮乏、教学惯习难改等问题,但教师不应等待观望、无所作为,而应积极探索,开展创新实践。
学习任务群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就包含一系列重要的语文学习主题。新课标强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6]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内容主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意义参照和意义情境”,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课程教学向‘人’的回归,必然要杜绝课堂中虚假的参与者或学习的‘边缘人’现象,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卷入情境化学习之中。而情境化学习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正是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20]例如,新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就指出:要“注意将语言积累、梳理与体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6]22。汉字、成语、格言警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们的积累和梳理有利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这是非常富有意义的。
又如,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的吴晓容老师将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根据文本内容和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确定该单元“爱与责任”这一学习主题,并创设了“读小说、制作人物名片、创编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等情境学习任务。在《桥》这一课的具体教学中,吴晓容老师则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关注情节,绘制情节波动图,感受人物形象;二是关注环境,标出老汉选择的艰难指数,感受人物形象;三是关联生活,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升华老汉人物形象。通过这三个活动,最终让学生明白小说塑造的这一人物其实是生活中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的缩影,无形中就使学生领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课程适逢其时。新课标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目标,设计了系列化层级化的目标和内容。尤其是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新课标对各学段分别提出了重要主题、学习内容和能力进阶的要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2岁(小学时期)的儿童与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不同,呈现出“去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因此,这一阶段是塑造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如前所述,新课标在各学段教学要求中也专门强调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设定切合实际的学段目标。由第一学段的“教师引导、初步感受、初步懂得”,到第二学段的“注重感悟、初步认识”,再到第三学段的“注重了解、感受、感悟、体会”,最后到第四学段的“注重理解、表达、体会、体认、培育”,体现出新课标的科学性、实践性与适切性。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去选择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题,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统一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导其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规律,落实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感知、由直接感悟到归纳提炼、由感性体认到见贤思齐的循序渐进式学习方式。例如,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到第四学段就应当要求学生“学习革命领袖的理论文章、经典的思辨性文本(包括短小的文言经典)”,而不能还停留于第三学段所要求的“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新方案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专门提出“强化学科实践”。“学科实践是指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21]。语文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科探究活动,体会语文学科思想方法,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经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学科专家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有研究发现,专家的知识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专家在识别有意义的信息模式、在内容知识的组织、在灵活地提取重要的知识内容应对新情景等方面具有新手不具备的典型特征[22]。开展学科实践,就是要运用专家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方法策略,像专家那样学习、思考、做事。例如,新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四学段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6]25。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家如何阅读新闻作品、如何开展讨论、如何撰写新闻评论,了解专家在完成相应的任务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开展语文学科实践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炼语文学科的“大概念”,即涵盖语文课程本体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大概念”,用这些“大概念”来统摄下位的语文课程具体知识。很遗憾的是由于我国语文课程本体知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语文课程有哪些大概念,它们之间组成什么样的结构和网络,我们尚不清楚,需要持续探索。
党中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10]60。新课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并不排除其他文化。这与新方案要求的“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3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并强调“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6]19。新课标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举例的读物就包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外国优秀作品。这表明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意味着就否定和排斥外国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外国优秀文化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例如,“民主”“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在比较中见差异、见高低、见真理、悟道理,在比较中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势和长处,在比较中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思辨能力。例如在《简·爱》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该作品对女性人格独立和婚姻自主的呼唤与我国的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思辨,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体认。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辨、比较和体认,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需要开展相关的实践研究。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偏离和内容选择标准研究不足等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一主两副”的内容选择维度和“类别呈现”的内容衔接维度,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构建了一种多维分析图谱,搭建了可视化分析平台[23]。还有研究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在实践中应该同时符合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教材建设过程中的“有所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不能改变学科原本的知识结构”[24]。而目前正在进行的统编教材修订,应该依据新课标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具体要求而增加、调整相关内容和篇目,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一线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基于相关内容的“专题教学”“大单元教学”“任务群教学”以及“主题实践活动”。从现实状况来看,这项工作的推进需要大规模的研究支撑、教师的全员培训以及相关配套。目前的中考、高考命题已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材上的显著变化,但如何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研究者持续关注、深入推进。
可喜的是,已经有很多语文教师作出了积极探索。例如,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的刘睿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展板制作”为例开展了新课标任务群的跨学科教学,将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合成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把主题设定为在年级举办一场“中国传统文化展”,设置了设计展板内容、学写展板前言、对展板进行解说3个任务。教师进而以学习任务群为引领,将跨学科学习分成了4个板块:首先,设置情境,创设任务;其次,以本单元课文《纸的发明》为例,要求学生阅读文本,设计展板内容;再次,回顾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展板形式;最后,结合课程目标,延伸拓展。最终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