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珠
(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粤剧,除了流行于两广及港澳等粤方言的地区外,也随着粤籍华工华商到海外谋生而漂洋过海,从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粤剧艺人在海外演出都是以有偿演出收入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粤剧全盛时期,“海内外的粤剧大小型戏班,加起来数以百计,直接从事粤剧工作的超过一万人。”[1]35二战后,西方国家废止《排华法案》,主张文化多元发展,海外华人有归属感继而产生了国家认同感,愿意为移居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贡献绵力,加之传播媒介的变化、传播渠道的丰富,当今粤剧在海外传播与19世纪、20世纪粤剧全盛时期相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粤剧演出从职业化演变为业余化,从谋生需求演变为超功利的艺术追求,从在专业的粤剧戏院演出到广阔天地演出。其追求正如陈文辉先生在《纽西兰粤剧曲艺社简介》一文中所说:“弘扬中国粤剧戏曲文化,并旁及书法、绘画,及陶瓷讲座等。盖红牙铁板,丝竹管弦,一则可收支撑民气、移风易俗之效;二则可以报效公益,回馈社会。更可以借此以曲会友,联络乡情。”[2]621
从1852年起至1950年前,美洲就是海外粤剧演出的大本营之一,Adolf Eduard Zucker.《中国戏剧》写到:粤剧的“黄金时代”源于美国、加拿大、澳洲的“修路热”“淘金热”,华工大增,美国的两家演出公司:The Washington Street Company与The Jackson-Street Company,大发其财[3]。加拿大早在1870年就有名为“VON SOO FONG”“黄龙剧团”的粤剧戏班演出。1875年1月,第一批粤剧演员从美国旧金山来到哈瓦那,将粤剧表演带到了古巴[4]。早在咸丰七年,旅居新加坡的粤剧艺人成立了行业组织“梨园堂”。“热爱广东戏曲的广东人,在侨居国建戏院、请戏班、订台期、作宣传,渐渐便形成了正规化的戏曲有偿演出。”[5]36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娱乐设施的更新,粤剧在东南亚、北美洲华人圈就日渐衰落,职业粤剧团很难接到演出合约。20世纪60年代以后,缺乏演出场地,无财力更新行头、音响设备,职业粤剧团无法生存,只得解散。尽管如此,粤剧在海外的传播并没有销声匿迹,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随着各地业余表演团体相继组成,粤剧演唱薪火相传,它们来自民间,又走向民间,“于此边陲化外之地,转作岭南讴歌之所。”[2]623
目前在新加坡,职业粤剧戏班仅剩一班苦苦支撑,民间业余粤剧社团却方兴未艾,粤籍华人自发组织了二三十个业余粤剧戏班,坚持粤剧“街戏”、庆节的习俗,较有名的有新加坡丹戎巴葛粤剧团、敦煌剧坊、新明星粤剧中心、丘永基音乐戏曲学院等。成立于1993年的“丹戎巴葛粤剧团”,先后开设了唱腔、表演、身段、化妆等粤剧训练班,师生联袂演出了《打金枝》《牡丹亭》等粤剧剧目[6]1084。
“益生业余音乐社”,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马来西亚吉隆坡,为粤剧前辈张东球、梁俭初、潘振辉等,该社的宗旨是“汇聚同好,弘扬中华戏曲文化”[6]1086,举办金河中秋粤剧汇演,演出了《唐宫恨史》《人蝶奇缘》等剧目,该社还举办了慈善、敬老、捐助华文小学等公益活动。在社里开设粤剧粤曲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班,设立“益生业余音乐社基金”。吉隆坡南海会馆粤剧曲艺部,成立于1953年,该部团结了梁俭初、游友海、沈桂馨等粤剧前辈,每年在各类庆典活动中演出粤剧,如《龙凤争挂帅》《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五十年代多次应邀到马来西亚广播电台、丽的呼声电台灌录粤剧、粤曲唱片在全国播放,优美的粤剧唱腔伴随着听众的日常起居[6]1086。
20世纪60年代成立于越南西贡、堤岸的有“穗城体育会中(粤)乐组”“艺峰音乐社”“联声曲艺社”“春花乐社”。“穗城体育会中(粤)乐组”其成员是陈渭钊等粤剧爱好者及职业粤剧班“大凤凰”原班人马,阵容强大,演出多,一直活跃在越南戏曲舞台上。“艺峰音乐社”[2]58的创办人是粤剧打锣名家高根的得意门生林剑峰,他的唱功出神入化,还擅长表演;骆香凝擅长唱子喉。20世纪70年代成立于西贡、堤岸一带的还有“福禄寿音乐社”“凤新声音乐社”等。
70多年前,美国就成立了“粤剧南中国乐社”,目前仅美国纽约、三藩市、洛杉矶、芝加哥、檀香山、西雅图、波士顿、凤凰城几个城市,粤剧团体有近百个:参加过多次“羊城国际粤剧艺术节”的“纽约广东曲艺研究会”“南国戏曲研究中心”等,“全美华人福利会”“三藩市分会曲艺组”“美国罗省细缨粤剧团”及“北美中国戏曲研究会”等,这些都是不牟利机构。加拿大温哥华有20多万粤籍人,有30多个粤剧社团”,20世纪60年代成立于温哥华的“燕萍剧院”“禺山公所粤剧曲艺组”“艺林音乐剧社”等。“艺林音乐剧社”成员曾增加到90多人,每年社庆,先后聘请港澳粤剧红伶文千岁、伍丹红、梁少芯等前来于本社社员合作演出,切磋技艺。20世纪90年代,该剧社曾应邀参加第一届羊城国际粤剧节。该剧社积极参加筹款义演等慈善活动,先后演出《长生殿》《樱花廿四桥》等粤剧剧目[6]1099。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有“云嫦曲艺会”“温丽莎粤剧之友会”“刘永全戏曲学院”“悦声粤剧曲艺戏院”等粤剧团体。加拿大的粤剧社团创办人大多数为香港、大陆移民出去的资深粤剧艺人,每年演出很活跃。
据晚清王韬《漫游随录》(卷二)记载,早在1867年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就有粤剧戏班演出并大获成功,之后粤剧在欧洲演出还是比较零星。但至20世纪中后期东南亚爆发三次印支战争后,粤籍侨胞为避战火,移民到欧洲以后,粤剧活动才在欧洲逐渐兴旺起来。“欧洲粤剧研究会联合总会”,1994年4月成立于法国巴黎,创办人为会长彭溢威先生。彭溢威为第四代柬埔寨华人,20世纪70年代移民法国巴黎,1992年创办广东曲艺社。他有感于欧洲各国的粤剧社团力量单薄,便联络李醒群、叶植三、马银凤、黄伟奇等旅欧粤剧社团的负责人,成立一个跨国粤剧组织——“欧洲粤剧研究会联合总会”,有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瑞士、丹麦和英国七个国家,共20个社团组成,每年各国分会轮流申请承办一次“欧洲粤剧大汇演”,后来又增加“欧洲国际粤剧节”,总会成立以来,欧洲的粤剧粤曲艺术十分活跃,影响日渐扩大[7]34。
英国有10个粤剧社团,凤凰曲艺社设在伦敦,艺员陈爱霞曾拜郑培英为师,参加荷兰欧洲粤剧节演出。任鸣轩曲艺社设在北部,张金培任社长,艺员有粤剧老倌靓少佳儿子小少佳。“侨声剧艺社”,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立于英国伦敦,创办人有文玉珍、冯坤泰、文贤庆等。文玉珍是香港粤剧花旦,艺名黄金红,60年代中期移民英国伦敦后,有感于许多侨胞工作之余无处消遣、娱乐,于是联络陈子昌、廖金禧等一班志同道合的粤剧艺人和爱好者,成立剧艺社,吸引侨胞参加活动,演出的剧目有《凤阁审蛟龙》《汉武帝梦会卫夫人》等[6]1116。“比荷粤剧音乐社”,成立于1970年的比利时,创办人为叶植三等。坚持每星期举行活动,凡春节及社庆,均举行较大型的演出,既是社员自娱自乐,也为当地华侨同胞提供免费欣赏粤剧粤曲。该会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多次组团到广州参加羊城国际粤剧节[6]1116。
“丹麦华人长春会粤剧曲艺组”,是1992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注册的华人团体,粤剧曲艺组由热心人士和乐器爱好者组成,组长是廖家平女士。其活动形式为定期举办粤剧粤曲艺术欣赏会,经费由参加者平均分担。该会曾应邀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演出,非常活跃[6]1116。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亚成立了三十余个业余粤剧团。1999年8月6日至8日,悉尼粤剧界举行了盛大活动——为庆祝华光祖师崇生宝座于当地黄大仙祠而一连三日演出,“粤港梨园曲艺子弟戏曲大汇串”,发起人为旅居悉尼的粤剧红伶李凤声女士,参加的社团有“大荣华”粤剧团、侨青社粤剧团、乐怡雅叙、四海曲艺社等一共12个粤剧业余社团,集合了澳洲粤剧曲艺界的精英过百人参加演出,同时还邀请香港多位名伶和乐师参与。演出的剧目有粤剧排场戏《六国封相》《碧天贺寿》等,还有传统剧、现时流行剧《帝女花》《醉打金枝》《黛玉离魂》等,粤曲有《琵琶行》《观柳还琴》《多情东坡多情月》等,演员们精湛的演出得到了观众的赞赏,每天卖票都满座。大会提出“尊师重道,团结同好,发扬曲艺,光耀澳洲”的口号,以达到“继承与发扬粤剧曲艺,使之在澳洲植根、开花、结果和通过粤剧曲艺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2]248的最大目的。
目前活跃在新西兰的业余粤剧团体有“惠灵顿粤剧团”“新西兰艺进粤曲会”“新西兰曲艺社”等。“新西兰曲艺社”,创办人为陈谢冰心,执委中有一位名叫Dai Bindoff的白人。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女士对该社的慈善义演多次亲笔写信致谢,还莅临贺岁演出,与众人同唱粤曲《欢乐年年》[6]1115。
海外业余粤剧社不是商业性的盈利机构,海外业余粤剧社团大都有一套良好的组织和经济收支模式,“民间的支持方式有祭祀风俗演出、业余剧社演出、茶座曲唱、宗乡会馆赞助、文化基金会资助、到学校进行戏曲教育等。政府支持的方式主要是组织戏曲汇演和由国家艺术理事会予以项目资助。”[8]71正如王芳《京剧在新加坡》所写到的一样,“早期的社长通常由有成就、有社会地位的商人担任,因为他必须有能力协助团体应付财务需要,以确保剧社有一定资金维持活动,例如向社会募捐、个人承担部分经费等。今日的社长,不仅仍需具备这些条件,他还需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领导才能,这样才有能力为团体解决棘手的经费问题,也才能领导全社社员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并将剧社所宣扬的艺术传承下去。”[9]有的业余剧团不但不赚钱,而且还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断往里填钱,如欧洲彭溢威先生变卖两家酒楼,全力以赴投入欧洲粤剧联合会的事业[7]34,粤商的支持和经营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业余粤剧团的会员都很节俭,为了节省演出经费,他们自己掏钱购买服装行头;出国演出也自己负责部分经费。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艺术兴趣追求,凝聚在粤剧艺术的旗帜下。例如,新加坡冈州会馆所有粤剧团演出的布景和道具,都是团员从捡回来的废品中,亲手加工做出来的,其会长卢鹤龄先生说:“除了自己做不来的幻灯片、网景与服装等要花钱找人之外,其他舞台上的东西,能够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我们都动手做,没有用到会馆半分钱。”[2]650新加坡的“敦煌剧坊”,自己经营戏曲茶馆,以此来补充剧坊的开支。
海外业余粤剧社主要活动内容是参加慈善义演,筹集善款用于助学、济灾、济老;参加戏曲节、艺术节及社庆演出,也有一些商业演出,为酷爱粤剧、粤曲的艺术家提供交流平台。还举办粤曲粤剧讲座,培训粤剧新的人才和培育粤剧新观众。
早期粤剧演员均为职业演员,北美戏院、纽约的粤剧戏院在广州、香港都雇请为戏院物色名角的代理人。据黄伟《广府戏班史》考证:“二三十年代,来美国旧金山、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西雅图、檀香山,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华人较多的城市演出的粤剧艺人大增,当时在省港澳著名的红伶,如桂名扬、文华妹夫妇、新少华、卫仲国、金丝猫、李雪芳、赵兰芳、谭秉镛、豆皮元、谭玉兰、白驹荣等,都曾先后组班在美、加巡回演出。”[5]371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粤剧演员或回国,或逐渐老死,海外粤剧演员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粤剧在海外生存传播已由原来的职业化、专业化逐步转向业余化、兼职化,演员来源广泛,各个阶层、年龄层次都有。
胡桂馨,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职,因酷爱粤剧而成为新加坡非职业粤剧演员、著名粤剧活动家。她在上大学期间,曾将粤剧《胡不归》《天仙配》《洛神》等编译为英语演唱,激起了很多外国人对粤剧的兴趣。20世纪60年代为新加坡冈州会馆台柱,带领冈州会馆粤剧团到西德、香港、马来西亚演出。1981年与夫婿黄仕英(警界人士)及张荣、胡秋洪、卢眉桦(银行高级职员)等粤剧爱好者共同创办“敦煌剧坊”,1988年,赴英国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1989年4月,赴埃及开罗演出粤剧《凄凉辽宫月》《辞郎洲》等剧;同年9月又赴美国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粤剧《白蛇传》《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等剧,此外,还到日本、德国、巴西、比利时等地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了英语粤剧《白蛇传》及多出粤剧折子戏,演出粤剧剧目近百个。因为胡桂馨在世界上推广华文戏剧方面的成就斐然,1997年敦煌剧坊荣获新加坡政府颁发的“新加坡卓越奖”。1974年、1981年、1980年、1985年等获得新加坡颁发的多种文化奖章,1998年被新加坡封为太平局绅[10]。
“研艺粤剧音乐社”,1994年成立于吉隆坡,顾问是大名鼎鼎的红线女。创办人颜叶秀珍,是一位热爱粤剧的家庭妇女,组织了陈引珍、汤月娟、叶爱珍等一班志同道合的家庭妇女共同组成粤剧社,广交粤剧界演艺朋友,以唱曲演戏娱人娱己。虽然是家庭妇女为骨干,但该社演出非常活跃。1995年、1999年应邀到广州演出,1996年到广州参加第二届羊城国际粤剧节,2000年应邀到香港参加“红线女从艺60年庆典”演出,该社先后举行过五次大型粤剧筹款义演,演出了《碧血写春秋》《月镜重圆》等粤剧剧目[6]1087。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在西贡、堤岸一带的“春花乐社”,其成员罗文、朱绍良、王锦文、陈志强、曾雪芬等曾为粤剧职业演员,这些名家热爱粤剧艺术,剧团解散后,转而活跃在业余粤剧戏团。蔡艳香出身于马来西亚粤剧世家,她出道后参加“月团圆”等职业剧团,后来自己组织“艳阳天”剧团,一直为该团台柱,兼任艳阳天粤剧研究中心的教授,并担任马来西亚八和会馆主席达22年之久。她指导过的徒弟、学生百人,著名的有林剑耀、钟艳华等[2]88。
目前海外粤剧专业人才虽然短缺,但很多粤剧的高手都深藏于业余剧社,其中很多演员当年都是香港、广东粤剧著名演员,如:白雪红、梁振生、罗品超、危佩仪、李铁军等。例如,广东著名粤剧演员叶幼琪旅居华盛顿,与当地“月平乐社”的“粤曲发烧友”演唱粤曲,叶幼琪与一位高级能源科学家合唱《七步成诗》,获得满堂喝彩[11]6。再如1998年,粤剧名伶罗品超在美、加两地的弟子为庆祝他的88岁寿辰而举办粤剧演唱会,林志梅、林百川、何大卫及林百镇等弟子,都是业余演员,工作之余学习粤剧,在罗品超的指导下演出有一定专业水平[12]。罗剑郎,工文武生,曾为新加坡专业粤剧演员,拍了不少粤剧电影。1965年移民美国后,一面经营餐馆,一面参与戏班演出,与秦小黎的大金龙粤剧团、罗黎娟的剑如虹粤剧团等,合作演出了《挥戈填四海》《白金龙》等剧目;还应邀参加多个业余粤剧团的演出。1988年,粤剧艺人危佩仪移居中美洲巴拿马,从事美容业工作,她联络粤剧粤曲艺术爱好者,于1992年创办了“巴拿马知音乐社”,担任了该社的社长兼艺术指导[13]。这些粤剧团体类似广州粤剧私伙局,他们仍在为粤剧的振兴进行努力。
“昆士兰粤曲学会”,创办人原为湛江粤剧团的专业演员,移民澳大利亚后,将粤剧带到了从未有过粤剧活动的布里斯本,该会每月举办“粤曲小聚”。每年母亲节,举办“粤曲报春晚会”,举办“粤剧曲艺文化推广节”,邀请广州、香港、加拿大有关专业演员前来传艺,扩大粤剧的影响[6]1114。
“新凤声曲艺社”,20世纪90年代成立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创办人为文合堂,拥有一支原是粤剧职业演员的骨干队伍,故该社的演出水准很高。该社每年均参加欧洲粤剧大汇演和欧洲国际粤剧节的演出;1996年组队到广州参加第二届羊城国际粤剧节;1998年承办第五届欧洲粤剧大汇演;1999年应邀赴加拿大参加“宋景荣聚艺社”6周年社庆做演出嘉宾。该社演出过的剧目有《折梅巧遇》《剑合钗圆》《狮吼记》等[6]1116。
“湘云艺苑”,1998年成立于英国曼彻斯特,创办人为小湘云,她曾是香港粤剧戏班花旦,1977年移民英国后弃艺从商,1998年,创办湘云艺苑。该苑的特色是设立开放日制度,不分种族人等均可参观学习,了解中国戏曲文化。2000年5月举行“中国传统艺术千禧晚会”,邀请香港、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粤剧,前来同台献戏。小香湘云长期以来热心社区文化工作,经听众投票,被伦敦国际广播电台评选为“全英十大杰出华人女性”[6]11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粤剧艺人返回大陆、香港。还有一些留居美国、加拿大,这些酷爱粤剧的艺人即使转行谋生,粤剧仍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追求。他们自发组织了很多业余粤剧社团,以之“联络感情、研究粤剧艺术,增进戏剧学识,发扬互助精神”及“举办各种粤剧演出活动,团结戏剧曲艺团体,达成中西艺术交流之目的,为繁荣社区文化娱乐生活做出贡献。”[2]137海外粤剧演员没有专职艺人,他们都另有一份赖以为生的职业,演出都没有报酬。他们都是粤剧爱好者,身份、职业、文化背景、年龄差异非常大,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聚集在粤剧的旗帜下,他们看重的是剧团提供的表演舞台,是在排斥华人演员的主流戏剧界所无法得到的舞台。正如观众观看粤剧的表演是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演员的演出是出自一个发烧友的嗜好,不为名利,纯粹是为了自我的兴趣去追求超功利的快乐,一种自我表达或热爱表演的精神需求,共同探研音律,切磋粤剧表演技艺,自娱自乐陶醉其中。
清末民初,粤剧演出是东南亚、北美洲唐人街的广东戏院、粤剧艺人的谋生需要。在美国19世纪中后期就有“丹凤班”“尧天彩班”“丹桂班”等拥有自己的同名戏院“丹凤戏院”“尧天彩戏院”“丹桂戏院”。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著名戏院有“大中华——大明星戏院”“新声大舞台戏院”等十余家,租用的戏院五十余家。在加拿大,19世纪90年代温哥华的唐人街就建有“醒侨戏院”。20世纪初兼有“高升戏院”“升平戏院”等。在新加坡,1887年建有“梨园春”,1890年建成“普长春——庆维新戏院”“庆升平戏院”,以后又陆续建成十余家。在马来西亚建有“吉隆坡普长春戏院”、怡保旧街场建有“银禧园游艺场星光台”。越南也有“大同戏院”“同乐戏院”等十余家。很多粤剧艺人在此成名,赖以为生。20世纪50年代后,酷爱粤剧的观众被粤剧电影吸引了,粤剧剧院受电影电视的冲击,被迫改为电影院。演出场地的缺乏,与演出场地收费的高昂,限制了粤剧在海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东南亚的华人粤籍侨胞,有演粤剧庆节与酬神的习惯。早年的神庙附有戏台,每当庙会日、神诞日,庙宇主持都会聘请粤剧戏班来演戏酬神。演出的薪酬,用以维持粤剧社团的基本开支与艺人的养家糊口。20世纪50年代后,城市不断扩张,神庙被拆除,戏台也就不复存在,戏演酬神逐渐减少,粤剧没有了专业的固定的演出场所,很多业余粤剧团体在成立之初,连基本行头也没有存放之处,更别提排练场所,只得在公园、废弃的仓库里练习。每每有海外同道及中国内地、香港的专业粤剧团造访时,也只是临时租用剧院、戏台或搭台演出。深受打击的粤剧被迫绝地求生,从粤剧剧院转向宗亲会馆、酒楼、学校、社区、老人院甚至公园、私人花园,粤剧会员们参加社区组织的节日聚会、妆艺大游行,如一年一度的粤剧节及“华人春节大游行”。欧洲的粤剧爱好者们都浓墨重彩,穿上粤剧戏服上街游行,吸引了当地外国人与之合影,街道为之堵塞。1992年5月14日纽约中国传统戏剧节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举行,由侨青社员担任主干,纽约粤剧学院的学员为要角,演出优秀粤剧《风雪卑田院》全套长剧,受到中西人士热烈赞扬,侨青音乐研究社负责人陈文达先生指出:“粤剧的演出从未越过华埠,这一次迈出华埠,踏入纽约百老汇剧院,这是中华文化的荣耀,也是海外粤剧界的光荣。”[2]526
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6]1125,1967年由牛车水民众联络所倡议和发动民众募捐而建成,业余粤剧团体与其他剧团一样,可以申请后低价租借此剧场演出,新加坡政府还有一定的补贴。且新加坡喜爱粤剧粤籍华人较多,演出还能卖票,收入可以支付一些车马费、乐队费用。笔者2015年10月在新加坡参加“国际戏曲研讨会”时曾在此观看了中国8个传统戏曲的表演,其中有两部粤剧、粤曲的表演,水平也很专业。新加坡的业余粤剧团体的演出场所是最好的,也是相对固定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爱丁堡公爵与爱丽公主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莅临该剧场观看粤剧演出。新加坡“敦煌剧坊”于1984年5月实施“把地方戏带到民间”的计划,在20多间民众联络所免费演出,场场爆满。1995年3月起,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从中午12时至下午15时,在新加坡著名的龙凤酒楼举办“龙凤”粤曲茶座,使消失30年的上茶楼听粤曲的风气重现民间[14]。
马来西亚华光社是粤剧老前辈成日金、李昌仁、郭少龙等倡议成立的,为华光先师宝诞,举行纪念及庆祝会,于1995年成立并募集基金,在吉隆坡河清园购置会所,成为华光社的永久活动地点[2]403。
1959年,粤剧名伶秦小黎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商会演出,后来受美国艺术协会会长查理斯鼎力推荐,加入美国艺术学协会会员,可以任意在美国各地登台表演,而不用事前申请。这是来自中国第一位享有此特权的演员,随后其受聘于美国国际歌舞艺术团,到全美各州巡演,并在美国著名的拉斯维加斯大酒店舞台上表演粤剧。直至2005年去世前,年近80的秦小黎还参加当地业余团体的粤剧粤曲演出[2]202。
美京昇平音乐社创办于1947年,由一群爱好粤剧、粤曲和粤语流行音乐的粤籍人士组成,一直活跃到70年代。其后,由于现实环境所迫,学员为了谋生各奔东西,音乐社不得不停办。1993年,酷爱粤剧的掌板谢天锡先生将其在华埠Eye街六二三号的三层高楼宇,拨作社址,并振臂高挥,许多对热爱粤剧的华侨又聚集在粤剧的旗帜下,昇平音乐社光复。2005年,该剧社又从Eey街迁到K街四百四十四号,仍然是谢老先生的物业。有独立活动平台的业余粤剧社仅此一家,羡煞别的业余社团[2]560。美国海风音乐社成立于1943年,一直活跃至今,历史悠久,组织最为健全,每周在会所练习、演出4天,每年在三藩市华埠大明星戏院举办盛大粤剧粤曲大汇演[2]564。1977年秋,曾梦云由香港移民美国,因爱好粤剧,组织一帮志同道合的发烧友成立了“纽约广东曲艺研究会”,获州政府批准为不牟利机构。每逢元旦、春节等大节日,多在中华商会(公所)礼堂演出,除宣传场租免费外,另有舟车费若干作为演出者和音乐员晚餐等补贴。同时,还有由政府津贴支持的“夏季艺术节”演出数日,由一些社团轮流在哥伦布公园演出,这多由华埠华人学会主办。该会除应邀在社团社庆演唱粤曲外,亦有应邀在各大学作音乐演奏及小曲演唱”[15]。粤剧名伶林家声带领昆仑粤剧团前往旧金山演出,应西河堂林姓宗亲会的邀请,粤剧名伶苏州丽与苏州萍姐妹俩与林家声、秦小黎在皇后酒楼合作演出《洛神》《梁祝恨史》。
二战前加拿大粤剧艺人组办的“振华声剧团”,战后停办。1954年老会员林普安、马立民、少昆仑等合力重组“振声艺术研究社”,租赁西人大戏院首演成功。1957年扩迁至片打东街88号,开幕之时,美国、加拿大侨领知音前辈,皆来助兴,盛况空前。1983年,又耗资十万元改迁同街的拾五号,分成三部分,有舞台、音乐室、化妆室、服装间、娱乐室等,单单舞台占地二千余坪,这是北美剧社最完美最宏敞之所。可后来因为皮费过巨,无法收支平衡而停办。该社继续租用场地活动,“一切经费,纯赖热心商号人士及社员鼎力资助。”[2]573
“升平乐苑”,2000年成立于伦敦,该社为粤乐名师骆树荣主理,旨在提高粤剧曲艺爱好者的艺术水准,为粤剧发烧友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每星期三下午及晚上租用依士灵顿华人活动中心作学习场所,开设有粤剧击粤、粤曲唱腔等基本技能培训。“怡情曲艺社”,曾多次在墨尔本市政厅、歌灵活市政厅礼堂为当地福利院举行义演筹款,曾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总理霍华德颁发的“千禧年为社区服务贡献奖”[6]1118。
时至当代,东南亚、北美洲、澳洲、欧洲基本上没有专业性的粤剧团体,也没有固定的粤剧戏院,每逢大型演出,均依靠香港和国内前去的粤剧剧团支撑大局。由于新一代文化背景与娱乐形式有所改变,粤剧在海外之发展日渐失去观众基础。然而,香港、澳门与大陆剧团不断前往演出,加上华侨成立的业余剧团持之以恒,积极吸收新鲜血液,培养后进及其观众,粤剧在海外之复兴及发展,虽举步维艰,却仍叫人充满希望。“华夏文化得以在异域开花结果,益令人振奋不已。”[2]23正如“真诗在民间”,好戏也在民间,民间业余粤剧团体能使戏曲顽强地生存于民间,海外业余粤剧演出不再是谋生方式,也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超功利的艺术追求,以乡音来寄托思乡之情,以粤剧作为岭南文化海外传播的媒介,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和发展载体,粤剧是海内外文化活动交流的桥梁,也是粤籍华人对岭南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种族身份的坚守,他们竭力使自己的艺术文化不被主流文化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