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韶关(曲江)经济与“工合”发展述略

2023-01-26 03:41霍勇刚李明山
肇庆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粤北韶关曲江

霍勇刚,李明山

(韶关学院 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韶关旧称曲江,地处粤北岭南,明清直至民国初年,官方多在城区设置税关,韶关由此得名。韶关地处粤桂湘赣四省邻接之地,是连接内陆与岭南沿海的交通枢纽。清末五口通商后,地位虽不如前,但仍是商货流转的重要通道。抗战前韶关商业的发展只限于商路沿线,主要靠商户转输获益。相比广州,韶关工商业发展滞后,仅限于小规模榨油、制烟、造纸等土特产加工和销售,且冶铜业衰落,冶铁业等近现代工业严重依赖外来工匠。未能形成成熟的商品经济。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广东省府北迁,韶关成为战时省会,大量学校随迁粤北办学。省府机关、学校众多工作人员及家属,加之逃避战乱北上的难民,韶关城区人口从不到8万骤升至20多万。韶关一时成为广东国统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及沿海工商业城市及附属地区沦陷后,由于日军的军事进攻、封锁,国统区经济遭严重破坏。粤北在战前本就是广东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作为战时省会经济更是面临极大困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工业品输入面临断绝,为稳定战时民生、支援抗战,粤省当局加紧重建战时急需的轻纺、日用品工业和食品生产业,同时鼓励矿业开采、发展合作事业等。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在经济方面作了诸多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抗战的坚持和胜利打下经济基础。

一、战时韶关工农商业的发展

(一)轻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抗战前韶关轻工业发展滞后,广东原省营工业由于日本入侵而被破坏,损失惨重,迁至韶关后重起炉灶,客观上也为韶关工业发展提供了良机。为供应战时之急需,省政府、省银行、民间组织积极筹资办厂,多方筹备设备和原材料,在韶关新建一批生产日用品、化工原材料、军需品的轻工业工厂。为分散风险,周边县城也有开办新厂。原本工业落后的粤北山城获得了宝贵发展机遇。如1940年设立的战时贸易管理处(1942年改为广东实业公司)在黄冈等地开办粤强印刷厂等八个厂,省银行经营四个厂,省振济会主办24个厂。很多工厂分布在连县、坪石、乐昌等地,粤北各县公营工厂共有19个[1]。战时登记的民营工厂有92家,其中火柴厂15家,卷烟厂15家,酒精厂21家,电器厂21家,通讯器材厂2家,机器工厂2家,其他16家[2]。但因资本匮乏、机械化程度低,且原材料奇缺,同时缺乏技术工人,工厂规模都不大,以纺织、火柴、造纸等小型工业为多,且以手工生产为主。但在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支援前线军需上起到一定作用。

为开发矿业支援抗战,粤省政府组织对粤北各县锑钨矿地质进行了勘探。为矿商提供矿业贷款,购买设备,增加产量,并武装保护矿商开采。省建设厅也对乳源县八字岭煤矿、英德县八宝山钨矿进行勘探开采,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民营矿业[3]。

(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广东粮食本就匮乏,粤北粮需多靠湘、赣外运,战时第四战区存粮委员会虽与湖南、江西等省签有盐粮交换协定,但外省来米稀少,缺粮严重。1942年秋至1943年春,广东大面积燥寒不雨,谷稻歉收。日伪军高价收粮甚至武装抢粮,粮食流通受阻,供需失衡,粮荒十分严重。为解决危机,发展粮食生产,粤省当局在建设厅下设农林局,设立稻作改进所,采取了改良稻种、推广冬种、倡导开荒、推广杂粮种植、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韶关地区早于1940年开始推广晚稻,至1944年,曲江、乐昌等17县播种达133万余亩,产量较一般地产增产10%-30%,增产稻谷82万余担。同时鼓励扩大冬耕,以薯类、杂粮为主,播种面积至1944年较之前扩大一倍,达耕种面积一半,成为广东省战时粮食增产主要来源。再是倡导垦荒,广植木薯、玉米、甘薯等备荒作物。1943年,种植木薯60多万亩,产量400多万担。此外,还扩大林业,发展蚕丝业,改进畜牧肥料等[2]。

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1940年广东省建设厅农业局增设水利课,负责各地农田水利设施的查勘、修建。先后建成仁化董塘、乐昌指南乡、乳源城郊、曲江马坝等水电、灌溉、防涝工程十余项,并在各县推行“一保一塘”。由省农林局直接办理的农田水利工程有三宗,受益农田3万亩;小型水利工程由各县承办,至1945年6月修建完成堰塘五千余宗,78万多亩农田受益,保障了粮食作物生产[4]。由于采取了各项措施,粤北粮食供给情况相较东江和四邑等地区更为充裕,缓解了韶关作为战时省会的粮食短缺之困。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1944年缺粮情况渐趋缓和。

(三)商业的繁盛

战时韶关各地商人云集,常住人口激增,粮油日用品消耗巨大。市面各色店铺增多,军需品供应促进了手工工业的巨大发展。韶关作为战时省会,亦成为广东商业中心,各路商品汇集。来自湘、赣、闽、桂、苏、浙等省、市的商人云集于此,成为南方四省国统区的商品交易集散地。从海外进口的汽油、煤油、布匹、棉纱、西药等大宗商品,经粤东西两翼一些小型港口如澄海、潮阳、惠来、开平、台山等地进口后,经韶关转运他省。从国内运来的则是桐油、茶叶、矿砂、蚕丝、猪鬃、大米等货物,除本地销售外,大部分经由韶关转销东江各地[1]。韶关战时商业的繁盛为南方数省抗战物资的流转提供极大便利,亦为广东国民政府提供了稳定税源,有效破除日军对国统区和游击区的经济封锁。

二、保障粤北交通线支援抗战

粤汉铁路贯通粤北全境,是连接广州和武汉的交通要道。南京、津沪地区陷落后,日军加强了沿海交通封锁,广州成为内地唯一的物资进出通道,粤汉铁路亦成为抗战初期全国交通命脉。虽遭日军飞机不断轰炸,中国军民日夜抢修保障了该路段运作。广州陷落后的两次粤北会战,日军妄图打通粤汉铁路,为遏制日军进攻,广韶段被迫拆毁,粤北至湘南路段则得以留存。1944年豫湘桂战役失利,为防粤汉铁路为敌所用,当局撤退前组织军民对其有计划的破坏,挖毁韶关至新街大部分路堤,拆除乐昌至源潭的全部轨道,致日军占领后始终未能恢复通车[5]。

公路交通对支援前线作战和保障敌后运转起着重要作用,战时粤北得以维持的公路运输线有以下几条:(1)自曲江始,经乐昌、坪石至湖南宜章,再转至连县,联通粤北湘南;(2)自曲江起,经始兴、南雄,再由此东至江西信丰,北通大舆(余),联通粤北赣南;(3)自曲江始,经乳源、连县过连山,再到广西贺县,联通粤北桂东[1]。为保持战时交通通畅新修了两条公路:一是连贺路。自连县三江圩起,经连山至广西贺县,是联通粤桂的重要公路线,1941年通车,粤省境内63公里;二是星坪路。自连县星子起,经湖南宜章至乐昌坪石,是后方军事交通要道,1944年末建成通车,全程80公里[2]。维护改善的公路、桥梁、涵洞较多,为战时物资输送、人员流动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亦形成三条以韶关为枢纽的水陆联运商道:(1)韶关—(梅州)岐岭—汕头;(2)韶关—惠州—(龙岗)沙鱼涌—九龙;(3)韶关—(鹤山)沙坪—(恩平)三埠[1]。在广东大部分沿海重要港口陷落时期,这三条通道成为物资进出广东经粤北转运内地或出口的重要通道。

战时粤北军民付出巨大代价维持水陆交通的运转,为抗战物资的输送和军事作战行动提供支持,成为广东抗战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

三、整饬税制扩大财政税收

广东省府北迁韶关后,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在税务机构改革、财税人员培训和新税举办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使得广东省财政收入在战时能保持平衡,或兼有盈余用于经济建设。时广东沿海沿江的富裕市县多为日军所占,省内物资进出口运输线均在沿海县区水港且接近游击区一带,省财政厅在这些地域广布征收网点与敌伪争夺税收。1941年全省有税务局61个,稽征所91个,税收人员与担任对敌封锁的部队合作,西起防城,东至饶平,联合稽查征缴的同时,严密封锁通往敌占区物资人员[3]。

为便于战时征缴,将租税简便化、统一化。如营业税作为战时新举办的税目与土地税同归为地方财税收入。由最初商团包征的形式,改为以营业额的1%或以资本额的3%按月征收,由税务查账计征,税款直缴公库以防弊端。由于粤北工商业逐渐繁盛,该项税收稳定且逐年增加。1940年起征收“桐油管理费”,年入约150万[6]。1939年夏开征的“进口卷烟管理费”,凡由港澳进口本省的卷烟,征35%管理费;运经本省行销外省的征20%管理费和15%保证金(后免税,只需缴纳保证金,凭运出省境的出口证领回)为战时粤省一大财税支柱[7]。战时省级财税最主要税源则是“舶来物产专税”,作为广东特设税项,对外来进口进入广东或经广东转输内地的物资商品征收,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后停征[1]。煤油专税和卷烟管理费也同时停征。

广东财厅经辗转韶关、坪石,抵连县三江圩,后又迁至曲江马坝的狮子岩办公。1942年秋迁至韶关市北郊的黄岗山。在此期间改革之前的省县分设的税收机构,实行全省统一征收机构。增设各县、局、所等征收单位。同时,在马坝、狮子岩、曹溪招收学员开设讲习班,讲授财税业务知识[7]。后分派各地税务局所以及银行工作,为抗战时期税务征缴作出贡献。

四、共产党支持协办的粤北“工合”

抗战时期中国诸多民族工业遭日本侵略军破坏,大批失业工人、难民涌向内地。为解决民众生存问题,寓救济于生产,同时恢复发展工商业支援抗战。在中国后方部分大中城市开始建立各行业生产合作社。1937年11月,由胡愈之、美国记者E·斯诺、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人在上海组织发起工业合作社的运动。1938年,在周恩来、董必武的支持下,斯诺、艾黎、徐新六等人在汉口统筹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1939年1月,斯诺在宋庆龄先生的协助下,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合作社国际促进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工合”获取资金、贷款以及物质援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东南地区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东南区办事处“(简称‘工合’办事处)亦于1939年初在江西赣州成立[8]。

广州沦陷后,路易·艾黎非常重视韶关工合的发展,于1939年秋提供大笔贷款,由共产党员苏俊、邓重行等人开始筹建韶关(曲江)工业生产合作社。短时间内在韶关办起多个工业合作社,招募逃难农民、失业技工和残废军人为社员,“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曲江事务所“(简称曲江‘工合’事务所)组建起来,隶属赣州的东南区‘工合’办事处领导,并相继在南雄、乐昌设立事务所,在始兴、仁化、连县设指导站推进组建“工合”工作。

时中共粤北省委认为,促进发展“工合”事业,一方面可安置从沦陷区逃难来的难民生产自救。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其他方面工作。1939年秋,中共广东省委指示邓重行负责筹建机械、樟脑和印刷“工合”。该年冬,正式成立“曲江樟脑工业生产合作社”。此后,该社广开销路,利润不断提升,极大缓解了省委经费困难问题。樟脑“工合”实质上成为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下的经济实体,是党的革命活动经费筹建重点单位。1942年“中共粤北省委事件“后,该社为许多中共党员干部提供隐蔽掩护地点。印刷合作社于1939年秋开始筹建。当时,中共广东省委在韶关创办了省委宣传刊物《新华南》杂志,石辟澜负责主编,邓重行担任经理。印刷社设在西河(今西河汽车站),承印《新华南》及《抗先通讯》、《广东青年》、《新军》、《新建设》等进步书刊[9]。印刷社的创建解决了我党宣传刊物印刷出版难题,在粤北国统区推动了革命进步思潮的传播,为开展抗日宣传、敌后斗争做出重大贡献。

韶关“工合”自1942年有了较大发展。至1943年,在市区和东、西河畔及郊区已建立20多个工业合作社。在梨市有樟脑工业合作社(彼时由广东省委经营,通过曲江工合贷款5万开办)和农具工业合作社,在龙归有面粉工业合作社和榨油工业合作社。在东河坝有机器工业合作社、制鞋工业合作社、锯木工业合作社。在西河有樟脑工业合作社、印刷和油墨工业合作社。在市中心有家具工业合作社、缝纫工业合作社。不少合作社集中在西河建立的工合中心区内(现西河汽车站一带),如纺织工业合作社、电镀工业合作社、营造工业合作社、皮革工业合作社和卷烟工业合作社。为保证电源供应,在中心区建有专门生产发电的机器工业合作社。1942年底,市区成立了“韶关市工艺合作社联合社”,设于现在的风采路[8]。

1944年末,国民党顽固派取缔“工合”组织,大肆抓捕在“工合”的中共党员,在韶各“工合”合作社遭严重破坏。11月,日军发动打通粤汉线的“一号作战”,“工合”被迫迁往连县,此后又转往广西。1945年初,韶关沦陷,曲江(韶关)的“工合”各合作社最终解散。

结语

抗战期间,韶关借广东省府北迁之机,过去颇为落后的工农商业,乃至交通运输一度得以兴盛,韶关亦成为战略相持期支撑广东抗战的重要支点,为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经济复苏,税治厘清,也使得税收大幅增加,省府财政窘况大为改善,除各项开支用度,还有盈余用作经济建设,亦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共产党支持开办的粤北“工合”事业,在为大量战争难民和失业工人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担负着筹措组织活动经费的重任,支持了敌后抗战工作的开展。组织群众开展合作社实践的同时传播了合作思想,对韶关各地“工合”事业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助力韶关现代工业的发端。

战后韶关各地工厂多数回迁广州等地,彼时韶关工商业尚不及战时。后因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严重冲击省内刚刚兴起的民族产业,粤北初始复兴的工商业亦难逃此厄运。但得益于战时省会余荫,韶关大幅改善过去落后、闭塞的状况,工厂手工业得以发展,同周边湘、赣、闽、桂省市及粤东南地区商业联系进一步加深,更多地受益于珠江水系商品经济发展成果。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新经济制度的完善,韶关也获得新的定位以及新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粤北韶关曲江
那拉提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曲江春晓
粤北扶贫路上的青年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