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炜征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资源竞争的重要表现之一,而这一竞争的关键在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新政策,而新政策的出台势必会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这既是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是挑战。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当前形势并结合自身条件,在国际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基础上,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具备清醒认知,再通过有效合理的分析论证提出解决的方案和策略,从而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结构,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既是高职院校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尽管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仍有待明确。首先,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由于起步晚而且周期短,高职教育管理者对于什么是高职国际化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的思考不够到位。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疏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意识提升能力的综合培养。再次,劳动力市场对此类人才缺乏系统认知,对其培养层次与毕业流向缺乏充分引导,致使高职院校难以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编排,还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依然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国际化企业对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国际化办学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国际化有序进行的保障。然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国内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即便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也很难胜任双语教学,然而外籍教师尽管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学资质,而且无法用中文进行交流,使得正常教学障碍频生,即便如此,有些高职院校甚至连一位外籍专业教师都没有。显然,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做到“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即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参加境外研修、国际学术交流、语言提升等等;“请进来”即邀请优秀外籍专业教师来校任教,或邀请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等)。如此一来,教师就丧失了参加国际化师资培训的机会,国际化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内核竞争力得不到强化,严重影响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阻碍了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进程。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并未结合地方经济优势与行业特征等实际情况开设与技术、服务、新兴产业高度关联的国际化专业,同时也没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与行业需要引进国外的优质专业资源,专业建设缺乏国际先进理念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性。其次,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往往倾向于将国际化教育资源投到优势专业上,以求利用这些专业的国际化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然而,只重视优势专业却忽视其余专业必将导致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厚此薄彼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些非优势专业的学生遭受不平等待遇。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优势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使得其他非优势专业学生在拓宽知识和提升能力等方面无法与优势专业学生一样享有国际化的培养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投入导致其他非优势专业学生学习经历不够丰富,就业时自信心不足,因此很难满足外资、合资等国际化大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职教育领域相互合作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已经增设诸多国际课程(因为课程能够集中反应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程安排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未有效融入国际职业课程体系,所覆盖的专业课程有限,不够全面;而且尚未建立校本和国际课程融合制度,增设国际化主题的新课程并未以校本课程作为基础,彼此间缺乏衔接与互补,导致国际化知识难以“消化”。另一方面,国际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是英文原版教材或者国际职业资格考试类专业用书,初衷是想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创新以及国际新技术发展动向的意识与学习习惯。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水土不服”教与学两难的情况,“生搬硬套”的课程安排明显缺少系统性、适应性与灵活性,而且国际化双语课程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单语化”现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难以体现,教学效果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随着国际合作办学政策环境的成熟,结合现有的物质条件,国内一些高职院校通过积极探索已经与境外教育领域中优秀的职业院校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以求通力合作,优势互补。然而,有些合作项目层次较低,甚至出现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现象。第一,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和境外的学校或者职教机构开展了合作,但是积极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或者彼此间密切交流,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院校寥寥无几,而且即便有些合作项目运作良好,但其示范性和典型性不能辐射到本地区的其他兄弟院校;第二,境外合作方很少是高职类院校,而且合作涉及的专业多为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信息技术类或经济贸易类等专业,所以高职院校向境外输出的人才多扮演“预备”或“后备”的角色,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第三,高职国际合作项目主要以少数学生自费出国到合作院校或者企业进行为期数月学习或实习的形式为主,合作双方并未投入充足的资金,这种程度的国际合作很难实现培养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因此,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层次和规模急需升级。
首先,在地方政府层面,对于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当地政府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或者制度来为高职开展国际化办学保驾护航,在缺少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持的情况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举步维艰。其次,在行业企业层面,虽然很多用人单位对国际化专业人才有着迫切需求,但他们仍然对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用工需求的国际化人才问题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缺乏参与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最后,在高职院校层面,其实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较为超前,从理论到实践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对于高职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并不乐观。但对于学生来说,无论何种类型的教育都应该平等享有国际化教育资源[1]。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依据自身办学特色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确保高职学生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规则、擅长国际竞争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的境外实习或工作经历,以及缺少国际化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导致其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及行业发展的认知,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难以满足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然而,在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很多高职院校对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极为重视,对资格审核非常严格,以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选聘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长期在海外企业一线工作的丰富经历,而缺乏工作经验的教师必须接受规定时限内的企业实践锻炼,并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相比而言,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方面既没有监督和考核制度,也没有培养和激励制度,因此,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水平及队伍建设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相对保守,培养体系尚不健全,培养形式较为单一,和普通本科教育相类似,长期以来处在比较固定和封闭的状态中,整体培养体制缺乏灵活性、适应性与创新性,再加上缺少兼容并包开放的积极态度,使得高职教育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然而跟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并不高,在就业市场面前无法与之抗衡,自然而然就失去了竞争的态势。脱离了竞争关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又将回归初始状态,教育机会和资源投入依旧只集中在优势专业中,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将变得难上加难。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现有培养体制,主动参与国际职教领域的竞争,平衡专业设置,突出优势互补,提升人才培养规格,积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特色服务,努力让经济社会认可高职国际化办学并为国际化人才“买单”。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职业结构也跟着各行各业格局的变化而逐渐调整,致使就业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高职院校在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其专业类课程安排参考了国际同类型教育模式,但缺少对国内外就业市场和行业形势的充分调研,单凭政策要求和自身理解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即便成绩再优异的学生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立足[2]。比如,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这门课,课时分配极其有限,而且很长时间不更新教材,做不到与时俱进,虽然里面涉及一些国际化方面的内容,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缺少创新性和适用性,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这样的课程无法解除他们对于未来工作岗位的疑惑,无法使其认清自身的实际价值,进而难以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外合作交流项目均表现出一种特征,即重利益,轻公益。第一,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往往收费颇高,选拔条件较为苛刻,这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来说算是“低门槛”,但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者不好的学生来说确是“高门槛”。第二,在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中,对学历培养项目缺乏明确认证,因为学制有别,很多学生只是达到了学习年限,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第三,有些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双方签订的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暗藏风险,这种“一纸空文”既不能保证高职院校达到培养目的,也不能有效保障学生利益。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践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有失规范、急于求成,否则难以深层次、大规模地完成国际化合作交流项目。
1.创新高职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既是引领者,也是决策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对规划和指导一个学校的宏观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明确国际化办学理念。作为高职教育管理者,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国际化”的内涵,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让行业、企业、家长和学生明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概念,提高国际化项目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度。第二,抓好国际化教学管理。高职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大局意识及战略眼光,准确把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明确培养目标,熟悉学校的重点教学活动及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化理念认真贯彻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第三,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高职教育管理者应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比如2019年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高端论坛,借助这样的机会,管理者们可以及时了解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掌握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3]。同时,各高职院校之间可以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平台,管理者们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既可以分享办学理念和经验,也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高职教师国际化育才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高职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提升格局、打开思维,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投身到教学一线。第一,加强校内交流。承担着国际化教学任务的教师们,可以通过学校院系内部或者跨院系间的教研活动,分享彼此的教学经历和反思,相互学习和研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和经验,不断总结,将优秀的育才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第二,加强校际交流。通过参加校际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大会,听取兄弟院校优秀专家和学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报告,掌握国内最新的培养资讯和动态,提升自我国际化教学水平和育才能力。第三,加强境外研修。通过参与线上或者线下的境外学术交流访问或者专题培训等项目,进一步深化国际化育才理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适应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第四,加强自身内化。教师应该主动申报或者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课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与应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国际化授课经验和技巧,分享研究成果,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国际化教育工作者。
3.创新高职学生国际化学习理念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理念对其能否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意识、有能力地接受和认可国际化教育,提升国际化职业素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改变传统学习理念。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打破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秉承创新精神,改变传统学习理念,找到适用的学习方法,根据重新制定的职业规划,有目标、有效率、有意义地学习。第二,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做到敢于质疑、敢于提问、自我求证、自我解决。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有效激发。第三,提升思辨学习能力。学生首先要做到文化自信,并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影响下,辩证地理解和学习国际多元的知识和文化,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研学或小组协作的形式,有意识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外语水平,强化对原版国际学习资源的分辨力与理解力。在先进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高职学生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化就业潜力与自信,成为具有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机构设置专业化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应该努力为国际劳动力市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化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此之前,高职院校要将针对国际化办学的国家级、省市级、院校级所制定的各种专项制度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相关规定“双轨合一”,同步执行。因此,坚持在国际化制度建设中体现机构设置专业化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学校行政机构中,单独设立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交流处、国际事务办公室等,由具有专业背景以及国际化教育经验的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承接学校各项国际往来业务,为国际化人才培养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其次,根据学校的实际办学规模与培养需求,各个二级学院逐步建立中外合作国际班,从重点专业开始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4]。专业化的机构设置可以使国际化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得到充分落实,有效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水平。
2.教学管理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完整统一的培养制度,并在其指导下尝试做到教学管理多元化,同时加大国际化监管和考核力度,为各二级学院国际化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在教师层面,从知识储备、课堂教学、综合实训三个维度加大理实一体考核力度;在学生层面,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外语水平三个维度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综合考核,对其国际化能力进行全方位评判;在项目层面,要加强对多元合作项目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中外合作、校企合作还是校际合作,都要做到合作主体多元化,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地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企业相互沟通,加强交流。在统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指导下,实现教学管理多元化将有效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3.培养机制流程化
学校是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载体,而培养模式的立足点在于建立健全机制的同时,体现教、学、管培养体系的统一化和流程化。为了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运行,必须做到培养目标、培养路径以及培养评价三位一体,完整闭环。首先,在这个流程中,培养目标可以根据培养规格,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养三个层面对学生展开教学与培养。然后通过中外合作交流以及国际化课程标准的引入,结合培养规格和要求形成国际化课程体系。在接下来的流程里,高职院校作为监督主体要对各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进行全程跟踪考核与评价,同时借助具有考评资格的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合作单位提供的评估报告,认定培养结果。流程最后一步即根据过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对培养规格与路径进行适当修订与完善,为下一轮人才培养流程做准备。流程化的培养机制有效保障了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持续性、有序性、规范性。
1.整合统筹政策规划
高职院校在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划政策,可以有效规范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当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地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将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规划发展政策统筹整合,协同本地高职院校更快更好地落实各项教育大政方针,全力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支持和保障当地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顺利进行[5]。同时,多措并举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本地高职院校的社会关注度,打通和拓宽与地方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多元合作渠道,着力推进务实合作,使本地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中享受各项权益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作为指导和前提,在充分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的信心和效率。
2.整合共享前沿资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日渐成熟,信息资源已成为目前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只有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才可能打开合作发展的新格局。高职院校应该跟政府及合作方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保证彼此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与价值性。在政府政策引领下,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及境外合作方主体优势,共同搭建跟国际化教育相关政策和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实时同步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沿资讯,分享国际化人才培养典型成功案例,为其他兄弟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因此,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时刻关注国际教育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资讯,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要与政府、企业及其他合作方保持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确保走在国际化培养的最前沿,有效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3.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是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操能力,着力为行业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实训和实践环节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跟国际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其他国家的高校相比,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远不及国际标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稍逊一筹。因此,在国际化办学中,高职院校应该对校内实训实习场所、实践操作平台等硬件配套设施进行重点投入,同时对校内物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地优化整合。在学校内部,要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职场环境。在学校外部,依靠政府政策扶持,通过和国内国外、省内省外优秀的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相互联系和沟通,循序渐进地创建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基地群,实现各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各专业人才技能培训提供精准服务和指导,满足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现了中西方教育文化彼此碰撞、冲突与整合,体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运行国际化保障机制,整合优化国际化教育资源,实现配置科学、优势互补,为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序推进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朝着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可持续方向发展,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