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应理念下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审思与发展策略

2023-01-25 08:24朱美晓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姜 勇,朱美晓,王 丹

(1.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新郑市龙湖镇第四初级中学,河南 新郑 451100;3.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时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1]。随后,2018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民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顺应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使得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一个班级往往是多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所组成,而每个族群的文化都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行为方式。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下,针对来自不同族群的学生,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关注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然而审视当前的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单一的课程内容、传统的价值取向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致使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与课堂表现受阻。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在多族群或学生多样性的教室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将文化回应性理论渗透到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鉴于此,本文借助文化回应性理论,在深入分析该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内涵后,审视当前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现状,以此提出体育教学发展策略,以期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回应,同时推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文化回应性理论

1.1 文化回应性理论产生的背景

文化回应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大型移民国家,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移民人数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以白人文化为主流文化,大量移民人员形成的外来有色人种文化共存的社会形态构成。有研究证明,有色人种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大低于白人儿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这是一种“遗传匮乏”,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先天的智力差距,有色人种学生的IQ低于白色人种学生,并且不能通过后天教育加以提升,显然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后来,众多学者提出文化差异理论,认为这一现象究其本源不是遗传的匮乏,而是文化上的差异,而学校体系大多是以主流文化为基础而建立的,有色人种学生难免会遇到文化不适应的现象[3]。有色人种学生的原有的文化模式并不是先天遗传不足的劣势文化,有其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为了缩小有色人种学生和白色人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促进教育的公平性,文化回应性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1.2 文化回应性理论基本内涵

文化回应性理论产生于美国,经过多年的探索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国内谈及文化回应性理论的还寥寥无几。在我国,对文化回应性理论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对理论本身的研究以及对原住民学生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回应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台湾学者首先意识到文化回应性理论的重要性,在该领域的研究远超大陆,也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2003年林美惠在经过为期十八周的教学实验后发现文化回应性理论对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国外,文化回应性教学法(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是上个世纪80年代考特尼·卡兹登(Courtney Cazden)和艾伦·莱格特(Ellen Leggett)以及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森(Frederick Erickson)和杰拉德·莫赫特(Gerald Mohatt)提出的一个概念[5]。该理论经过5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美国教育学家盖伊(Geneva Gay)于2000年以专著形式探讨了文化回应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他将该理论定义为:参照文化的结构,教学模式在课程上和教学方式上对应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形态、沟通方式,以学生的母文化为阶梯,帮助特殊群体学生有比较公平的机会去寻求杰出的表现。虽然文化回应性教育起源于异域文化,但是他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理念[6]。

2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现状审思

2.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特点

随着我国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变迁,逐渐形成了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因此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7]。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概念界定。中央民族大学的韦晓康教授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我国各少数民族以民族或一定地域为单位,长期开展并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具备多重价值功能,第一,文化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拼搏、生产生活积累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我国的哲学精神、生命理念、价值标准、审美特点以及情感方式等,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第二,健身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所具备的健身价值,主要通过外显的各种基本活动与技术动作,来达到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各项身体素质。第三,健心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间的产物,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了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能够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心境,保持积极的生活情绪。

2.2 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审思

2.2.1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自身局限性。我国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传承性、地域性、宗教信仰性等特点,多分为表演类、竞技类和娱乐类的体育项目。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重视,有一些活动开展得较为普遍,有一些活动仍局限于某一个区域,鲜为人知,甚至已经失传。这些运动通常是融合了几个民族的文化精髓,逐渐演变而成的。并且,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多,动作标准不太统一,竞争规则不健全等原因,一些运动项目由于自身特点很难在学校进行开展。例如射箭、骑马等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宜在学校进行开展;再如划龙舟等运动项目对环境的要求过高,无法进行课堂教学;一些具有游戏性娱乐性的体育项目不具有体育的价值功能,不能引入体育课堂。

2.2.2 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器材缺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教学和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使用的场地器材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很多学校在场地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器材的缺失成为影响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学校开展的主要因素,许多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器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很多器具难以获得[8]。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是不具备传统运动项目教学器材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学校领导不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到传统体育运动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投入资金不到位。

2.2.3 体育教师文化回应意识薄弱。独特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行为方式等上各不相同,对于体育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体育文化氛围[9]。然而当前的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在面对这些身体素质、体育文化、行为、个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未能观照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缺乏多元体育文化知识储备,文化回应意识不足,很多教师始终不能跳出自我文化的窠臼,根据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变迁不断更新自己的体育文化知识体系。

2.2.4 传统体育教学价值功能体现不充分。任何课程知识均具有文化整体性特征,学校体育文化的整体性表现为其包括了技术、技能的外层文化,制度、规则的中层文化和精神、品德的内层文化[10]。学校体育教学中,文化的整体性“传授”是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民族地区体育教学实际,存在偏重符号知识传授,体育教学价值功能体现不足的现象。随着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呼声高涨,学校体育教学强化了其强身健体的外显功能,教学中偏重于符号、事实或结论的传递和记忆,强调动作技术、规则的机械讲授。这种漠视文化内涵的体育教学,只能成为对学生进行表层知识灌输的过程,难以引导学生对深层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意义感不足。

3 基于文化回应性理论的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策略

3.1 培养文化回应型教师,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认知

为了提高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必须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但是,除了一些特殊体育专业需要掌握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大部分的体育教师都是在主流课程文化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本族教师越来越少,能够根据当地民族特色以及学生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教授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培养民族文化回应型教师就显得极为迫切。文化回应型教师关键在于回应学生的社会及文化脉络,包容多种文化来源,并整合传递给学生[11]。

以文化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文化回应教学的意识与能力[5]。文化回应意识是一种教学取向,首先,体育教师要具备多元文化态度。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体育学习不仅仅是完成技术动作上的传承,更是对技能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思维、体育精神的传承。由于民族地区种族分布错综复杂,学生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结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时,很多教师习惯用自己的固有经验来解释学生的学习形态,将弱势群体学生的原生文化视为学习中的障碍,看作是学生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对不同文化应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包容接纳的态度。其次,要建立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加强教师的外出学习与在职培训,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文化差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认知。最后,提升文化回应教学能力。将文化回应性理念融于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文化差异为基础,将其转化为相关联的课程内容,从显性文化到隐性文化,从表层文化到深层文化,循序渐进[12],使体育知识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效表达以促进学生新认识结构的生成。

3.2 注重社会-学校-家庭联合互动,增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驱力

发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在回应少数民族学生知识文化结构的同时,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这需要整个社会结构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靠学校、家庭、社会某一个领域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体育教学中,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扮演着奠基者的角色。儿童在成长初期,受到父母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能力以及多样的文化基础。但家庭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从根本上不能替代专门的教育方式,因此为了增强民族体育文化内驱力,仍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共同努力。

三大教育体系,属于一个内生循环的教育系统,三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既相互影响,又层层递进。学生在长期的家庭环境文化熏陶下形成传统体育文化积淀,通过在学校接受系统的规范化体育教育,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最终实现社会化教育,为建设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助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少其中任意一环,对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的同时,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协同共育环境,同时要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进步[13]。首先,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明确三方主体责任边界。明晰学校、社会、家庭在协同共育环境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分工,将协同共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体系[14],促使三方的协同共育机制逐步趋于科学化和制度化;其次,搭建协同共育平台,创新协同回应渠道,以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协同共育的主要途径,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此外,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社区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手机客户端等服务,拓宽共育渠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此外,加大社区体育场地利用度,扩充协同共育场地资源,提高家长、社区指导员和社区志愿者的传统体育文化认知水平,提高资源供给效率,实现协同共育目标;最后,整合多方力量,建立协同共育的组织机制,统筹规划协同共育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与社区的传统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建设,加强传统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保障协同共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3.3 因地制宜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有选择性地筛选周围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应当在充分考虑当地民族特色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文化差异性,深入挖掘当地体育文化资源,既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殊关怀,又满足了普通学生对多样化体育文化知识的需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人口分布较为复杂,学生所接触的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并且每个项目都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色彩,但是,并不是所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都适合进入校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要不要改,怎么改一直是众多学者所讨论的问题,一个观点认为改动会失去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另一观点认为合理地改造不仅可以保持该项目的原生性,能让该项目的表现形式和规则更加合理。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改革与进步,第一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由于一些运动项目危险系数较高或者竞赛规则较为随意,我们在改造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时,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最大程度上提高该项运动项目在学校推行的可行性,大胆地对其进行改编创新,赋予它新时代的特征。要本着安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学生个人文化背景,设计符合学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首先,整合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将附近保留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进行整合归类。其次,筛选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宗教、族群来源以及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明晰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水平,在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时,有意识筛选能够回应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运动项目。最后,改编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对场地器材、组织形式、竞赛规则的改造等,对于一些不适宜在课堂上教授的运动项目,可以在上理论课时以语言讲解或多媒体的形式将该项运动的相关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巨大魅力。例如河北体育学院将满族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珍珠球与篮球、手球相结合进行改编创新,设计出一项新型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大大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

3.4 増强学校传统体育文化教学特色,彰显传统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传统文化想要发展,就需要进行文化的传递,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要牢记,“民族的及世界的”,应该站在世界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视野,辩证地处理好继承与改革之间的关系,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例如日本的柔术、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印度的瑜伽都已经进入课堂,成为了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培养了大量的后备人才,文化得到了不断地传承与发展,有的甚至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从文化的长久发展来看,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竞技属性,找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点,彰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的重要途径。

虽然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并不能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同主流体育活动分裂开来,随意地区分为“我族”和“他族”两个部分,而应该是在中华民族的大概念下审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把它看作是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共同参与建设的命运共同体去发展[15]。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学校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并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学习其他开展较好的地区,突出校本课程特色。同时,结合对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可操作性以及区域经济、人文地理等因素的考量,改良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

从教育的内部机制来看,我们要结合新时代教育体系,体现办学特色,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功能与育人功能。同时解放思想,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一些突出当地区域民族特色的教学模式,多组织一些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以及和趣味小游戏等体育活动。在民族运动会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淡化评奖制度,设立传承奖、推广奖、挖掘奖、最佳风釆奖等。在举办民俗活动中,缺乏文化渗透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节目就像少了“灵魂”[16],因此,应该更加注重运动会的民族属性,突出本民族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用传统服装代替普通运动服。同时,强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民族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形象, 从而达成民族精神与体育精神的高度融合,提高民族凝聚力[17]。

4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审视当前的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埋下了一定隐患。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由于先前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也存在显著差异。参考国外对不同族群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提出了文化回应性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也为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遵循文化回应性理论,深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学现状,以回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满足学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出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当前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的深化改革和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