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天津音乐学院 思政教学中心,天津 300171)
关于主体解放这一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有大量的论述。当前学界对《手稿》中主体解放思想的论述分别从文明、实践、历史等角度进行多样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体解放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域,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论题,需要回归文本,从马克思的行文论述语境和思想生成逻辑中予以创新式探究。在《手稿》里,马克思10次提及“艺术”,5次提到“音乐”,还多次提出对“美”的论述。关于艺术的论述是《手稿》中一颗隐藏的思想宝珠,马克思将艺术的逻辑纳入主体解放的思想图景版图,并对艺术与主体解放的内在关联有过分析和论述,赋予艺术以主体解放的叙事意义,彰显了马克思关于主体解放思想的瑰丽多姿。目前学界从艺术视角对主体解放的研究,主要概括为这几个方面:杨颖达从电影角度对人的解放进行探讨,认为艺术与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艺术创作作为创造性劳动为艺术奠定了人本主义美学基础。(1)参见杨颖达:《“艺术与人的解放”:论马克思主义方法与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评介》2019年第19期。该文从艺术视角探讨了人的解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但暂未从实践和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对主体解放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陆贵山以宏大视野分析了文学艺术与人的解放问题是文学艺术的一个永恒主题。(2)参见陆贵山:《文学艺术与人的解放问题》,《河北学刊》2016年第3期。该文是以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深入探讨了人的解放问题,从人的解放的不同路径阐述了各自特征,聚焦共产主义对人的解放问题,为本文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基础,但暂未聚焦《手稿》这部文本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王利平从艺术消费视角对人类解放问题进行了分析。(3)参见王利平:《另一种“解放”:马克思艺术消费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论导刊》2015年第11期。谭好哲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视角对艺术与人的解放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4)参见谭好哲:《艺术与人的解放——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徐碧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一学科专业视角对艺术与人类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5)参见徐碧辉:《艺术与人类解放之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曾簇林从哲学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6)参见曾簇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以上关于本问题的研究丰富了内容、拓宽了视域、提供了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接着讲”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手稿》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之一,对这部文本中所阐发的关于艺术与人的解放问题的相关论述进行学理性解读,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启发价值。
在《手稿》中,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艺术生产”这一确切概念,但最早提出了艺术生产这一概念的思想雏形。在《手稿》中,生产不单指物质资料生产,也代表了人类社会的普遍生产,为此,马克思引入了全面生产这一概念。“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既有物质生产也包括“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3页。其他非物质生产。马克思在这里较为清晰地表明了全面生产这一概念,既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又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生产。马克思在《手稿》中逐步廓清了生产的丰富内涵,从而为从艺术逻辑视角审视主体解放奠定了分析基础。
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实现了艺术逻辑范式的转换,《手稿》中,马克思将艺术纳入实践的视域下进行审视,提出艺术实践论,在其思想逻辑发展过程中,超越了艺术客体论,将艺术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产劳动,实现了艺术本体论哲学向艺术实践论哲学的范式转变。艺术实践论的转向彰显了人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艺术客体论侧重将艺术作为人类意识的范畴,艺术体现的是一种客观被动性,认为艺术作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艺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从实践这一视野来看,艺术也是主体生产的一种存在形式,彰显的是主体的生产能力,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积极体现。
在《手稿》的行思逻辑中,艺术生产包括三重意蕴:一是作为一般生产活动的艺术生产,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从普遍性视角,将艺术生产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体现,艺术生产是与物质生产一样的一种生产方式,如马克思所言:“艺术……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3页。二是艺术生产作为主体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同样也彰显主体对美的追求。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能动活动作对比,并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3页。马克思在提出人的物质生产需求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人对高级生活的生产需求,即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三是作为商品生产活动的艺术生产,体现的是人的异化性。在《手稿》中,马克思将生产这一概念纳入私有财产的逻辑视野,发现生产虽是人的一种主体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活动,然而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已异化,无论是艺术生产的生产者、艺术生产的生产资料等基本要素还是作为艺术生产的结果的艺术作品等,都已步入异化之路。这三重意蕴从本质而言,是艺术生产的实践论的拓展,也从艺术的逻辑为主体解放预置了场域。
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的逻辑起点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即现实的人。这一逻辑起点,包括这样几层内涵:
1.进行艺术生产的主体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1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3页。马克思所使用的类概念,扬弃了费尔巴哈关于类的局限性,将人的类本质置于劳动实践的逻辑视野下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3页。正是由于艺术生产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才在艺术生产时将自我意识输入艺术加工的对象之中,从而在艺术生产中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自由。从这一角度看,主体解放体现为在艺术生产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意识实现了自由的表达,人的意识在艺术生产中实现了解放。
2.进行艺术生产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作为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主体能动性和主体受动性两个特征。从主体能动性来审视,马克思说: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3页。正是人的这种能动性,自然界成为艺术生产所加工的对象。自然界及其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主体意志而改变或消失,人在自然和自然规律面前又表现为主体受动性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3页。虽然马克思指出人具有受动性,但这种受动性是建立在能动性基础上的,“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1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4页。作为积极行动、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人与动物的受动性具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受动性是包含能动性的。马克思在《手稿》中用人与动物的器官作对比进行论述,“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1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83页。故而,在人的这种能动性的眼睛、耳朵等感官作用下,“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作为艺术的对象”,(1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52页。正是在人的能动性作用下,自然界成为艺术生产的指向和加工的对象。正是现实的人的这种能动性,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这一媒介将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连接,通过艺术,将主体的艺术意识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体现了主体解放意识的外向张力。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艺术生产的逻辑起点后,进而提出艺术生产规律问题。正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本质,艺术生产不仅“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9页。而且“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53页。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艺术生产的两种规律理论,包括两重逻辑内涵:
1.艺术生产遵从生产的普遍规律的制约
生产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从普遍性概念层面,将艺术生产看作艺术生产主体通过中介对艺术客体的加工和改变。艺术生产具有一般生产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自觉性等特点,生产与消费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等。从这一方面来看,艺术生产是一般生产实践活动。
2.艺术生产遵循美的规律的引导
艺术生产即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体现了主体的审美认知、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目的、审美理想等,艺术生产的产品更侧重其审美价值,突出其相对独立性、超功利性和审美性。艺术生产是一种具有审美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所以马克思随后又指出:“劳动生产了美”。(1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9页。这种生产了美的劳动即为一种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艺术生产。
遵循美的规律引导的艺术生产包括两层含义:即艺术的生产和生产的艺术。一层是狭义层面,指的是专门进行精神生产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艺术的生产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广义层面,指的是无论是物质资料生产还是精神资料生产都是在人的能动的、有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都遵循着美的规律予以构造。在美的指引下进行艺术生产,这是主体实践行动的一种自由解放表现,表达了主体在美这一向度上的解放。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主体艺术生产规律后,进而论述了何为艺术生产的本质问题。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的本质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在《手稿》中,劳动这一概念,已经开始具有了马克思后来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思想内容基础。
实践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通过劳动实践,人在文明创造和历史的进步过程中,彰显着主体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2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2页。马克思在这里提出通过人的劳动实践,自然界成为艺术的对象,而正是通过艺术生产,人获得了精神食粮。虽然此时马克思还未将人全部纳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来分析,但在《手稿》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已体现了其较为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人通过艺术生产创作出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客体对象与人的本质力量达成了“现实的统一”。
通过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艺术生产概念、逻辑起点,规律和本质等论述,可以看到,马克思紧紧将生产置入人的图景版图,把艺术纳入能动的劳动视野中,将艺术生产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动体现,从而赋予艺术以主体解放的生成意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肯定方面指出了艺术生产的逻辑指向。然而,又从否定方面看到了艺术生产的逻辑反叛,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产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摒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形而上逻辑,也冲破了国民经济学见物不见人的层域,而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2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7页。的形而下逻辑开始揭露异化的现实表现。马克思说:“我们的出发点是国民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2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5页。马克思从工人立场全面观照劳动异化现象。实践性是艺术生产的本质特征,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处于一种主体异化状态。《手稿》中,马克思对四个方面的异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私有制与生产异化的条件下,本来是彰显主体实践能力的劳动却成为一种异化劳动,进而艺术生产也变成为艺术异化。
异化意为主体创造的对象反而成为控制和奴役主体的异己力量。异化在对象化概念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基础上存在内在张力的逻辑反叛。马克思区分了对象性劳动和异化劳动。对象性劳动是主体能力得到解放的展现;异化劳动是主体能力受到束缚的体现。
马克思不是简单地全部否定异化,而是在社会发展视野中审视异化的历史地位,马克思说:“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方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6页。在这一逻辑叙述中,异化代表了一种肯定意义,反映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现实化或物化。实践的对象化是对主体劳动的一种肯定,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一种积极介入关系,是指主体运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过程的能力体现,主体将自己的各种能力对象化在自然界对象上,形成为体现主体能力的劳动产品,是一种物化了的劳动,实践对象化是主体从事生产的共同属性,是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在私有制条件下,实践劳动成为一种异化劳动,表现为对劳动主体的束缚,指的是主体生产的产品,一是不属于劳动者所有,二是在异化劳动的作用下,产品反过来成为奴役劳动主体的力量。
通过马克思以上的分析,进而可以讨论艺术异化问题:
艺术作品降低为受商品价值规律影响和支配的普通劳动商品,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让渡于商品价值,艺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食粮需求和审美享受,而是为了获得价值而生产。在《手稿》中,马克思早已指出了艺术商品化和货币拜物教问题,认为艺术商品化建立在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上的货币拜物教,“货币都能办到:它能获得艺术,它能购买这一切”。(2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1页。在货币拜物教作用下,艺术成为可以简单用货币购买的商品,艺术成为货币的“奴仆”,“一切都是它的奴仆”。(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1页。艺术生产这一劳动实践也成为异化劳动,艺术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艺术上的直接反映。由此可观,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货币拜物教,进而产生艺术商品化,从而造成艺术异化。
生产出来的艺术作品,艺人由于没有多少货币,所以无法全部占有艺术作品和训练艺术修养,从而使艺人的艺术本质力量无法完全实现。在《手稿》的货币篇,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货币异化影响下的艺术享受的异化问题。马克思进而阐述了货币异化,指出“货币是人类的外化的能力”。(2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40页。货币的“神力”使得人们向货币膜拜生化出货币拜物教。在货币异化影响下,马克思随后分析了艺术享受的异化问题,“没有货币的人也有需求,但他的需求是纯粹观念的东西,是不存在的”,(2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40页。然而,由于艺人没有货币,所以艺人的需求仅仅停留于观念中。“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2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42页。但是由于艺人没有多少货币,他无法完全使艺术的享受由观念变为现实,于是,艺术享受的需求就成为或多或少的无效需求。(2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41页。因为从人作为主体而言,由于异化,货币具有“把个人想象中存在的本质力量,变成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能力”。(3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42页。艺人不完全占有货币,也就无法用货币将艺术修养的本质力量由想象变为现实。
马克思指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主体“放弃生产的乐趣和对产品的享受”。(3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5页。在生产中体验到“乐趣”、在产品中得到“享受”,马克思认为这是人进行生产的一种本真状态,然而由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生产成为一种非本真状态。马克思说:“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3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8页。在工资和劳动这种“主奴关系”辩证法中,艺术生产这种劳动形态不再是为了艺术而生产,而是为了得到工资,从而放弃生产的乐趣和对产品的享受,艺术生产的异化状态出现。
马克思在《手稿》中从肯定方面提出了艺术生产概念,而后从否定方面又提出了艺术异化问题。随后,马克思从否定之否定的视角,提出了艺术解放的论题。
艺术生产是主体能力解放的一种体现,艺术异化是对主体能力的束缚。马克思将主体的解放置于实践劳动中予以审视,“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主体解放做准备。”(3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6页。马克思在这里虽未使用实践这一明确的概念,但是工业却体现了人的劳动属性。
工业在这里不是狭义层面的工业产业,而是超越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一种主体力量的实践表现,艺术解放要通过劳动实践的解放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解放。
系统梳理《手稿》中关于艺术解放的丰富内蕴,有助于拓展对主体解放的全面理解,进而更好地从艺术场域理解实现主体解放的实践路径。
在《手稿》里,马克思紧紧立足“人”这一生产逻辑起点,认为艺术解放首先就是人的艺术器官的解放。人的艺术器官的解放包括如下逻辑含义:
1.从事艺术生产的人的身体器官是社会实践长期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主体的各种器官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成的,是主体实践劳动的产物,“五官感官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3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4页。人手和劳动工具的辩证统一发展,使人的语言逐渐生成,而后人手、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促进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展,进而促使人类的全部器官日益协调发展。艺术的生成随着主体全部器官的生成而发展,包括人的眼睛、耳朵、手脚等,都是在人的劳动过程中逐步才形成了具有人的本质力量能力的器官。这些器官的形成,为人从事艺术工作创造了生理前提。
2.艺术解放是人的身体器官的开发使用
马克思认为,主体器官的开发和使用,是主体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主体获得解放的一种象征,如果主体的器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使用,那么也就体现不出主体器官的本质力量,也是主体未充分解放的体现,所以马克思才说:“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3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3页。音乐美感必以客观存在的音乐艺术作品本身为对象条件,又必以懂音乐的耳朵这个主观条件为基础,懂音乐的耳朵即是人的听觉器官的发展和解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耳朵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变成懂音乐的耳朵,从而使懂音乐的耳朵不再是一部分人所独有,而可以为全体人员共有。不仅懂音乐的耳朵这一听觉器官需要充分开发和使用,而且包括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这一视觉器官在内的每一个感觉器官都要开发和使用。正如马克思说:“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3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3页。只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体现的每一个感官充分开发,包括音乐作品在内的艺术客体对象才会成为人的享受的对象。这样,马克思就从艺术器官的解放谈及了主体解放的重要意义。
3.艺术解放是人的身体器官的协同发展
马克思把主体的感觉分为五官感觉、精神感觉、实践感觉三大类。(3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4页。在《手稿》里,马克思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归为五官感觉,将思维、直观、情感、愿望归为精神感觉,将活动、爱归为实践感觉。这就为人的解放提供了论述前提。马克思认为这些综合感觉实现协同发展,艺术生产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艺术解放才能真正实现。
正是自觉意识到人的各种器官的全面合作,人类的各种器官感到紧张感,使人类在艺术生产中感知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对象化体现,感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快乐,只有这些感觉和特性得到彻底解放,艺术生产才能实现充分发展,实现艺术解放。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3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3页。正是人的全部感觉的充分激发,人的全部本质力量在艺术生产的对象中予以彰显,从而使人在艺术生产的加工对象中充分肯定了自己,实现主体解放。
4.艺术解放是人的身体器官的社会性
马克思认为,主体的器官解放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表现为社会器官,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别人的感觉和精神也为我自己所占有。因此,除了这些直接的器官以外,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3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3页。马克思在实践交往视阈下将人置于关系范畴,“同他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等等,成为我的生命表现的器官和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形式”。(4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3页。主体通过与他者的交往实践,实现不同主体总体器官的共有,从而最终实现主体器官的解放,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后《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的目标。
女性不为性别所制约,可以自由从事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一些劳动形态,马克思认为正是女性的社会性别分工的解放,代表了主体在生产性别上的解放,也是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正如马克思说:“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4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7页。正是在女性解放的思维语境中,人和社会实现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马克思把分工作为异化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认为由于分工的存在,主体能力出现了差别,“人的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即交换的原因,不如说是它的结果”。(4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4页。分工的存在以私有财产的存在为条件,“分工和交换以私有财产为基础”,(4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4页。所以要扬弃分工就要扬弃私有财产。“分工和交换是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4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4页。即分工是人的能力的彰显,为实现主体解放,必须要打破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劳动分工界域。马克思进而在历史性框架内对分工的扬弃进行审视,认为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分工是由于实践的发展出现的,随着实践的充分发展,分工的界域也会随之扬弃,“一方面人的生命为了本身的实现曾经需要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现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4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5页。按照马克思的论述逻辑,艺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分工,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的解放,艺术将成为每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实践的领域。
社会的发展以及主体所加工对象范围的扩大,都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彰显。马克思说:“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4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5页。作为主体本质力量外在表现形式的艺术,其发展状态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想象而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行动,为此马克思强调:“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4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5页。在此,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各类矛盾不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论问题,只有在实践、现实生活中,包括艺术在内的主体各类本质力量才会在实践行动中实现根本解放。马克思将主体解放置于实践视野中去分析,实践的发展为主体解放准备了条件。在《手稿》的增补篇,马克思也区分了共产主义的三层内蕴:一是作为制度的政治的共产主义;二是作为理论的思想的共产主义;三是作为运动的现实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扬弃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是实现主体解放的根本,如何为主体解放创造这一根本保障呢?马克思进一步说:“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4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6页。从这里也可看出,马克思不仅从情感角度鞭笞了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异化劳动,而且从实践角度,论述了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现实可能与希望。马克思进而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5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6页。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主体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发展这种现实途径。
由于异化劳动与私有制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扬弃一方,另一方必将也随之扬弃,在马克思的逻辑理路中,私有财产对于主体解放更具基础性意义,“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5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8页。所以,马克思更重视从私有财产的视野中去探求主体解放,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通过共产主义予以完成,“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5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10页。这就是将私有财产重新回归到以人的社会性为形式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马克思将主体解放置于共产主义的现实逻辑运演之中,“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要求归还真正人的生命”。(5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10页。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来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主体本质的重新占有,从而为主体的彻底解放奠定基础。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现实运动,随着主体劳动实践的不断推进,作为艺术生产指向和加工对象的自然界也会不断得到发展和解放,于是,在共产主义的历史逻辑下,艺术异化逐步被突破,艺术解放逐步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