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外邪伤心治法探析*

2023-01-25 01:49韩玉杰李泉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杂病论外邪

韩玉杰 李泉红 罗 琦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济南市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山东 济南 250012)

自古以来,《伤寒杂病论》被众医家奉为圭臬,但由于传世时间久远,现存宋本《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最为详实的一个版本[1],其六淫及温病致病部分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其中的辨证体系以及处方用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外邪致病特点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提及了风、寒、暑、湿、燥、热、温病7种不同的致病邪气,以及不同邪气伤人的不同特点。风邪伤人,中于经络,随经络入于脏腑,如“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寒邪伤人,先伤于肾,后伤及五脏,亦可传于“八虚之室”形成痼疾。“八虚之室”早在《灵枢·邪客》[2]中便有论述,指两肘,两腋,两髀,两腘,随其所属,病有所留住;暑邪致病,肺先受之,暑邪易伤及元气;湿邪致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一语道出了湿邪致病的广泛及复杂;燥邪先伤于肺,若不愈,可移于大肠,不愈,又可移于五脏;热邪致病,有伤于外者,又有从内所生者,其表现有所不同,外邪所伤,热势可有传变,若是从内所生,则停留于其脏及脏所合之部位;温病并非邪气直中所致,病发于伏邪,如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为春温,其所发季节与所发症状各有不同。

2 外邪伤心特点

2.1 暑邪干心 耗气动神 心与夏季密切相应,暑为夏季的主气[3],暑邪于夏至后发病多见[4],性质上“暑为阳邪,心属离火”[5],二者同气相感,暑邪多伤于心。表现上暑邪颇似热邪,“流金铄石,纯阳无阴”[6],不过相比热邪,暑邪伤心更易伤神,出现夜卧不安、谵语之征。

2.2 热邪干心 面赤口烂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热病篇开篇便讲:“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外感伤于热邪,热邪尚可流窜,或伤于头面,面赤口烂,或伤于背脊,形成疮疡。若是生于内,停留五脏。故伤心之热邪有二,有外来伤心者,亦有心火素盛者。

2.3 燥邪传心 似火非火 燥邪是六淫中最少提及的病邪,“病机十九条”[4]唯独没有燥邪的致病特点,后世刘完素[7]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成为补充完善“病机十九条”的著名论点,但其观点并没有涉及燥邪伤及五脏,随着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面世,我们得以更加了解燥邪,燥邪伤心,颇似热邪,脉象却是大而涩,《辨证录》[8]曰:“人有夜不能寐,口中无津,舌上干燥,或开裂纹,或生疮点,人以为火起于心,谁知是燥在于心乎”。故燥邪伤心虽少有听闻,但实则是燥邪致病多有热气上逆,误将燥邪辨为热邪,表现虽有相似,但治法大相径庭。

2.4 风邪乘心 循经皆损 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伤人,易循经走窜,此特点与热邪“舍于所合”迥异,风中于心,循于心经,故咽肿、喉痹。风邪伤人与寒邪伤人表现有些相似,皆有“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但风邪更易伤及心经,循经病变;寒邪更伤心气,出现眩仆而不知人。至于风与寒致病相同之处,又有支满与疼痛轻重程度的不同。

2.5 寒邪乘心 眩仆神伤 寒邪乘心,出现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至喜悲,时发眩仆。《圣济总录》[9]云: “卒心痛者……寒气卒然客之”,《灵枢·本神》[10]:“心气虚则悲”。寒邪乘心与胸痹有相似之处,但胸痹源于上焦阳虚,下焦阴寒上逆,引发胸痹,其证候以心胸结气为主,寒邪乘心源于外邪,更伤心气心神,引发眩仆而不知人。

2.6 温邪干心 热而中虚 温邪与热邪相似,后世有医家将温热病并谈,但文中指出“根本异源”,温病伤于外邪,暂时伏而不发,随节气发作,或春时阳气生发而发,或秋时燥气大行而发,或伤于心,或伤于他脏。至于温邪能够干心也多因心气平素有热所致[11]。温病篇独占一卷,可见其致病与施治不同于六淫,也见仲景先师之用意。

3 治则治法

3.1 速泻火热 兼和阴阳 暑邪伤心,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处以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愚以为此方之妙,妙在半夏,《本经疏证》[12]称半夏“能使正气自阳入阴……阴阳既通”,为此方治疗暑邪的妙处,黄连,入心经,主心火;石膏,本方中用至一斤,大力清透暑热,颇有阳明腑实证时,大黄急下存阴的意思,迅速清透暑热,不会出现暑热后期的气阴两虚证。而一派火热象之下,却不止于寒以治热,在这两味寒凉药之外,引用半升半夏,和顺阴阳,将亢盛之阳气潜之入阴,与《黄帝内经》中半夏秫米汤[13]用法相近。也暗示暑邪与热邪表现虽有相似,却易伤及元气,其病机有“本虚不固, 中气郁阻”[14]之弊,用半夏和阴阳以防它变。后世中刘河间治疗中暑之证“无问表里,通宜白虎汤”与之立方颇有些相似;《证治准绳》[15]中关于暑入心者,处以春泽汤(五苓散加减),使暑毒从小肠中出,立意与本方不同,相较而言,本方直泻心中暑邪,五苓散加减更泻心经暑邪,接近导赤散。

3.2 方简效捷 直泻火邪 热邪伤心,书中处以黄连黄芩泻心汤,只用两味药,黄连三两黄芩二两,其虽与后文泻心汤组成相似,但治法迥异,三黄泻心汤以大黄为君,以通为降,三药合用,清热降逆,将热迫之血平复,而此方更简练,药味更少,剂量更重,热邪伤心,没有波及血分,迅速清解心火,黄连、黄芩配伍,苦寒直折,心火被泻,心痛欲呕自然得安,特点在于其药简量重。后世中有众多医家将黄芩、黄连作为基础药对加减来运用,立意与此同源,如有黄连解毒汤[16]治疗火热扰心,芩连四物汤[17]清热养血,黄连黄芩汤[18]治疗阳明温病等,有学者统计13部宋代以前方书的处方,发现黄芩与黄连配伍使用次数最多[19]。

3.3 清热除燥 润心补虚 燥邪致病后世多以燥邪伤肺立论,陈葆善[20]总结前人所述,所论燥邪尤为全面,“燥之伤人,首先入肺,次传于胃,或伤气分,或伤血分,或伤络脉”,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不谋而合,但其依旧未曾立论燥邪伤心。而燥邪却是伤及心系的重要外邪之一,如“燥邪是新疆地区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21]。古本中处以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栝楼根为此方点睛之笔,“心中枯涸者,非此不能除”[22]此用法与后文栝楼牡蛎散用法相近。栝楼根补上焦之阴以生津;栀子、连翘,清解心热;甘草能清热补中。此处燥邪侵袭,栝楼根用至4两,除燥宁心,也在处处体现着“见病知源”的重要性,此方为我们治疗心系疾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3.4 清火回阴 不治风而祛风 风伤心,其处方之中无一味是祛风药,风邪是六邪中最易变化的一邪,后世也以“风为百病之长”来形容,风邪的治法并未祛风,只是“随证治之”,风中于心,扰动于心,黄连黄芩清心安心;随经流窜,扰于咽喉,桔梗甘草配合治之。麦冬“回阴燥,通脉气……强阴益精,补心气不足”[12],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黄连黄芩汤与桔梗甘草汤,既清心火,又清少阴经伏火,兼能补阴之不足。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4],此方意在治在身之五风。后世《千金翼方》[23]亦有“风邪入心”,其证候与此相近,治之以续命汤,方中有麻黄、防风、川芎、独活等,便是和营卫,祛风邪,祛在天之八风。而现代也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祛风、熄风之药,提高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的病例[24]。

3.5 破阴回阳 交通内外 书中用以通脉四逆汤,急救心阳,《御纂医宗金鉴》[25]称通脉四逆汤“能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反之于内”。通脉四逆汤于后文中出现2次,分别为少阴病因下利所致脉不出者和厥阴病里寒外热,因大汗出所致厥逆者,皆是阴盛阳微的危急状态,处方破阴回阳, 通达内外治之[26]。寒邪直中于心,以至于“眩仆而不知人”。

3.6 清解伏热 莫忘扶正 温邪看似与热邪相近,但需留意温邪为伏热,热邪伤心处以黄连黄芩汤,温邪伤心处以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加阿胶、甘草,阿胶养血补血,甘草扶正益气。全方清热而扶正,祛伏热,养阴血,养血则心自安。

若是温邪发病,日久传变入里,干于心神,“脉沉而数,心烦不卧,宜黄连阿胶汤”,此处便与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无异。黄连阿胶汤近来成为心烦失眠的重要方剂,可“育阴清热,滋养肾水,交通心肾”[27]。

4 小结

外邪伤心中,暑、热、温、燥邪气伤心时表现相似,皆有火象,但病所由来不同,表现上有着细微的不同,不可皆以清法治之,辨病辨证之时,至精至微,才能见病知源,有所突破。在古本面世后,带来了前所未见的90个方子,令人欣喜,但遗憾的是,这些方子并未被广泛运用,此文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医家实践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处方,在临床中加以运用,丰富治疗思路,提高效果。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杂病论外邪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之义
论《伤寒杂病论》研究及应用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