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助推高校统战工作

2023-01-24 00:21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育人

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 遵义 563006)

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知识分子密集,党外人士众多的地方,是党的统战工作的战略要地。当前,我们正站在“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历史节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最广泛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对于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利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统一战线都具有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强大功能,是我党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见证和光辉传承,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渗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和思想引领作用是高校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高校应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找准红色文化与统战工作的结合点做好高校统战工作。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红色是生命的颜色,是革命、斗志、激情、希望、光明的象征,也是中国的“国色”,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中国人都有着强烈的红色情结,红色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印记。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对每个中国人而言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别意义,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论创造与实践成果,它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传承于中华的文化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基因。红色文化既反映历史,又观照现实,与时代脉搏同跳动。不同的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不同的时代内涵,其充满特色的时代感召力激励着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迎难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可见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创新性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不断推进,红色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其内容和内涵,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激烈,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恐慌,为了遏制中国的强大,继续维持其霸权地位,它们经常怂恿境内外反华势力在人权、民族、宗教、腐败等方面对我国实施攻击诋毁,不遗余力地利用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对我国进行价值观输出与思想文化渗透。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要战场,面临着严峻考验和诸多挑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一线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和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崇高职责,他们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他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对大学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加强对他们思想的政治引领,切实做好对他们的统战工作。而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抵御西方反动思想文化渗透的有力武器,是铸魂育人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素材,能为高校统战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1.有利于增强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

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满足人们文化需要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人民大众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对红色文化了解越全面、越深入,越能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进而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党和国家高度的政治认同和坚定的政治信仰。高校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统战工作全过程,将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让统战成员从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统一战线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党外知识分子熟知国史国情、党史党情,让他们在面对歪曲历史的错误观点和言论时,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2.有利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形成统战工作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一个民族的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凝聚最广泛的人心和力量来推动。同样,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也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人数多、学历高、专业强、影响大,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实施,也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是党和国家必须依靠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但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也存在人员构成更加多样,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等复杂情况,使统战工作出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而发轫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时,凝聚着中华儿女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爱国奉献、自力更生等优秀精神品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高校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形成统战工作合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文化自信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上更有底气,更有动力,而红色文化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红色文化熔铸起的文化自信力量,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文化选择,它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也使中华民族再次以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将经过历史锤炼、战火洗礼,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精神支柱的红色文化贯穿于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是高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力抓手,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4.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和谐促发展,团结是力量。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实质就是汇聚人才、凝聚人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各种积极因素,拧成发展合力,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加强团结的独特优势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稳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以红色基因为“根”,以理想信念铸“魂”,积极营造人心向党、正气充盈的和谐校园环境,巩固和发展学校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带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学校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谋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助推高校统战工作的实现路径

构建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要求,为高校统战工作带来了新使命和新挑战,高校应强化党建引领,结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职责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好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统战工作全过程、各方面,[2]助推高校统战工作发展。

1.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

高校作为传承、创新文化及育人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把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使师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洗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校园文化对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作用,应打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积极创设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以身边的文化来影响师生的思想德育发展:加强校园环境硬件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景观;在校园橱窗、教室、走廊等地方张贴、悬挂老一辈革命家的名言名句,革命英模人物肖像、革命场景壁画等;在校园的墙报、广播、电视、网站上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在学校的学报、校报等刊物上登载红色文化相关内容文章,使红色文化在校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让红色气息扑面而来,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同时高校应通过各级社科基金课题倾斜、校园科研课题倾斜、评奖评优增加权重、年度绩效考核倾斜等方式,鼓励引导教师主动参与、积极研讨地方红色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有效形式和方法,[3]营造红色文化研究氛围。高校还可根据本地区和本校历史,深入挖掘红色校史,开发校园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师生坚持红色信仰,传承学校红色文化传统,激发师生爱党爱校的家国情怀。红色文化凝神聚魂、砥砺初心的作用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身处校园之中的统战成员。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1)参观红色遗址

沿着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4]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红色文化的遗迹遗址,这些红色文化的印记星罗棋布,遍布祖国各地,这些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课堂;是缅怀先烈、感受历史、陶冶情操的圣地,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高校可以适时组织统战对象到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通过直接接触大量的革命史实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进一步加深统战对象对红色文化系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认识。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这是在参观习水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时必唱的红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在优美激昂的歌声中,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气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充溢在每个人的心中,鼓舞和激励着后继者们携手同心、攻坚克难,向着理想豪迈前进。

参观遵义苟坝会议,沿着“毛泽东小道”深入了解“一盏马灯”的故事,就能理解“一盏马灯照亮红军征途”的道理。当年毛主席顶着压力,提着马灯深夜探访周恩来住所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参观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崎岖的山路、坑洼的弹道、纵横的铁索、阵阵的松涛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艰辛和不易,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

一张张醒目的图片、一段段生动的视频,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形象、一件件宝贵的革命文物、一处处红色遗址……是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是革命先贤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丰功伟绩的历史再现,让统战成员在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领略革命精神的真谛中感受伟大的红色精神。

(2)品位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泛指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包括红色歌曲、红色诗词、红色书籍、红色歌舞等红色作品,它是对革命历史的一种追忆,对革命先烈的一种缅怀,对革命传统的一种传承,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5]高校应举办唱红歌、观红片、看红书、咏红诗等相关活动,引导统战成员欣赏和品位红色经典,从而达到用红色经典浸润人生,将红色精神厚植心中的目的。

(3)做好红色调研

加强红色文化调研,推进红色文化研究,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论述的创新举措,又是对红色文化建设途径的有益探索。高校作为人才、知识集聚之地,做好红色调研,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挖掘出更多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既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又能够更好地发挥统战工作主体作用。因为统战人士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挖掘、整合、提炼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既是高校加强文化统战和文化育人的过程,也是高校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2]

总之,高校可运用灵活多样、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将统战工作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用统战力量推动红色文化繁荣,以红色文化助力统战工作发展。

3.搭建红色文化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将新技术、新媒体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有效衔接十分重要。高校应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广泛性、开放性、互动性等优势,以网络为载体,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唱响红色主旋律。首先,建立红色网站,占据网络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互联网信息传输快、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等优势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同时也为师生提供红色文化资源学习的平台。其次,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多种社交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立体化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扩大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帮助统战成员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精神滋养。第三,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使互联网真正成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家园。第四,在校园网统战平台添加地方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专栏,添加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点数字馆链接等,为统战成员提供学习地方红色文化的便利条件。[3]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的红色文化资源,正是连接过去、现在、将来的精神纽带,具有强大的时代感染力、精神吸引力和行动感召力,应将其充分运用于高校统战工作实践,让统战成员追寻党的红色足迹、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从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