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青少年心中

2023-01-24 22:24张文凌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宣讲团二十大强国

文 张文凌 中国青年报云南记者站站长

当下,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在宣讲团成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青年人的身影,他们中有教师、记者、干部、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很多都是宣讲团的骨干。青年团员们上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还能从青年的视角、青春的语言来为广大青年群体解惑和回答问题,用青年人自己的故事来回答:“我们自己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

为青年解答困惑和问题,青年宣讲团大有可为

2017年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强国一代》,将人生黄金期伴随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的当代青年称为“强国一代”,并由此引发了祖国大江南北“强国一代有我在”的讨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新时代青年,激励大家在新征程上激昂青春之志,奉献青春之力,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部署,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到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祖国未来的发展蓝图更是为青年一代搭建了奋斗的舞台。青年不仅是党和人民高度信任的先锋力量,也是具有独特优势、享有丰富机遇的受益群体:他们的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教育机会更加均等,职业选择更加丰富,发展流动更加畅通,保障支持更加全面。

当代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能力,但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青年在升学、就业、婚恋、人生规划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迷茫和新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生逢其时”的青年如何破除压力,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正需要青年宣讲团用二十大精神为青年进行指导。

不久前,团上海市委专门编写了一本小册子,里面罗列的41个问题,都是针对“00后”年轻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的解读。如“岁月绵长,无数个‘十年’倏忽而逝,过去的这个‘十年’有那么特别吗?”“学习‘六个坚持’,对我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成长发展会有什么帮助?”“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个怎么理解,与青年缓解经常出现的焦虑感有关系吗?”等话题。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每一个“真问题”,都需要青年讲师团成员、团干部、青年记者以青年视角、用青春语言来进行解答。为青年解惑和回答青年问题,正是青年宣讲团大有可为、发挥才能的地方。

回应青年关切,讲出青年味道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宣讲团与其他宣讲团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青年”二字:由青年来讲,讲给青年听。

“宣讲”的“宣”,是宣传,扩散,让信息通达;“讲”是讲理论,体系,引发思考。宣讲对象群体的鲜明特质,决定了青年宣讲团宣讲工作必须做好“翻译转化”,在针对性、精细化上下功夫。宣讲团要精准找到面向青年宣讲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要在宣讲中注重“青年化”和“坚持问题导向”,对“问题”的回答阐释不只是名词解释、不要照本宣科、不能空洞说教,不作长篇大论。为此,青年讲师团成员首先要自己读透文本,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不要把思想“碎片化”当作几句“金句”、几条政策、几项成就,而是要整体武装头脑,发挥“框架”作用。宣讲水平要提高,除了理论基础,还必须培养观察力,信息捕捉能力。

同时,“青年化”的阐释,要避免青年学习的“低幼化”。“青年化”绝不是“低幼化”、也不等于“青年话”,“青年化”要超越“学生腔”,给青年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要“不讲伪方法,不说违心话”。“青年化”阐释的方法,应该是“新思想+真问答+好故事”,而青年提出的问题,则需要青年宣讲团成员一起讨论、一起思考,要在宣讲中注重解答青年困惑、回应青年关切,讲出青年味道,只有回答“真问题”才能触碰青年心灵。此外,针对高校的宣讲,除了青年教师自己宣讲,还应该指导、带动青年大学生开展宣讲,以理论宣讲育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宣讲团成为一个行走的思政课堂。

对此,云南一些高校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自2016年以来,云南民族大学理论宣讲团的同学们每逢暑假,都分别前往云南11个人口较少民族与“直过民族”聚居区,用民汉双语进行理论政策宣讲。2022年8月,该校理论宣讲团被遴选为“永远跟党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借助假期大学生返乡时机,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民汉“双语”宣讲。从2016年至今,云南民族大学的大学生一共有6400余人次在云南各地1330个村寨开展了宣讲和志愿服务。学生们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到基层宣讲党的理论,让我们感受到真理的味道是甜的”。通过这系列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含义。

用“青言青语”增强宣讲说服力、亲和力

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得弄明白“讲什么”“怎样讲”,只有用青年化的方式来讲,使用青年的语言、青年喜欢的形式,才能让青年听得进去,讲到青年的心坎上。“青言青语”不仅能大大提高宣讲的效果,也会增强宣讲说服力、亲和力。

既要讲清楚真问题,又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课程变金课,是对讲课人水平的挑战。一些青年宣讲团在宣讲过程中还总结出了许多好经验。云南民族大学理论宣讲团进入边疆村寨宣讲时,由于白天村民要干农活,宣讲团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与村民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交流。由此形成的“火塘夜校”还成为了村民普通话教学班。同学们用精心制作的课件和音视频,让村民不仅学会说普通话,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以开设“火塘夜校”“院坝夜校”的形式拉近距离,大家一起围坐在火塘边,讲理论,讲政策,围着火塘跳舞唱歌,不仅增进了感情,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村村寨寨。无论宣讲团到哪个村,参加学习的村民人数都超出了预期,有时现场教学不得不从室内搬到室外,村民们都说,大学生讲的课“及时、鲜活、接地气、还想听”。

在一次云南共青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骨干培训班上,走上讲台的两名试讲学员,用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仙人洞村10年发展之路。他们用5个“不”总结了仙人洞这个“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特色:“房子盖矮不盖高、临湖退房不餐饮、湖边客栈不卖饭、客栈有院不用锁、自主经营不当包租婆”,两人配合默契的表演和风趣的宣讲,极具感染力,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获得了理论知识的洗礼。在“给00后讲二十大”上海共青团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讲团培训班上,学员们采用了青年喜爱的脱口秀形式让每个宣讲员根据自己的身边事来讲述:民警讲述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帮助无家可归的拾荒者;建筑工作者讲述自己参与建设的网红打卡点;航空航天工作者从热播剧《你是我的荣耀》入手,讲述一个从未在现场见过火箭发射的研究员的幕后故事。“脱口秀”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让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从一个个生动有趣又意涵丰富的小故事中更为真切地领会到党的相关政策精神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联。

与此同时,党报、党刊是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舆论阵地,青年记者有责任讲好青年故事,认真回答好新时代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青年化这一课题,在实践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基层、影响到青年,耕耘好面向青年讲好中国理论、中国故事的“责任田”,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宣讲团二十大强国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省委宣讲团走进妇联系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