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晓蓉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重点工程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建设项目,它关系到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形象。“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从公路、铁路、民航到水利、水电等,重点工程项目遍地开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与此同时,重点工程项目也成为新闻报道热点和新闻素材富矿,吸引了从中央到省级、市级和行业类媒体广泛关注。面对各级各类媒体同台竞技,要做好重点工程报道,做到出新出彩,彰显生命力,这对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结合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思考,笔者认为,做精、做优重点工程报道,需践行“四力”要求,增强新闻敏感,见微知著,善抓“活鱼”。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重点工程报道作为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因受所报道的行业的专业性制约,语言和表述往往晦涩、生硬,造成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愿意看的窘境。
因此,对于重点工程报道而言,想要提升其综合影响力,展示其专业性并扩大受众影响范围,就需要从小处切入,挖掘最具价值的新闻点,把硬题材做“软”,做“好看”。以中老铁路报道为例,对于此类举国关注的重点工程,跟进关键性节点工程的进展,讲清楚工程建设的关键、难点、进度、必要性和意义,无疑是项目建设期间宣传报道的重点,也是最具价值的新闻点。
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中老铁路安定隧道是全线第一长隧,隧道全长17476米,为一级高风险隧道,是全线头号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内集多种不良地质于一体,施工难度历史罕见,为全国在建的最难隧道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多次遭遇隧道坍塌、突泥、涌水,严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2020年项目建设再次陷入胶着,笔者前往现场采访。隧道内记者看到,由于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不断垮塌,为了增加工作面,加快开挖进度,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斜井和平导。而“平导、斜井、掌子面”等均是隧道施工的专业名词,“软弱围岩、大变形、涌水、高地热”等则是描述地质条件和体现建设难度的专业用语,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些专业名词既费解,读起来也枯燥无味。经过深入采访和构思,笔者以对隧洞内支洞如蜘蛛网般密集的现状描述为切入点,采写稿件《安定隧道地道战》,用“地道战”来形象展现隧道内的情形,生动地讲述了在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下,“以空间换时间”的攻坚思路和方法。从小处着眼,彰显宏大主题,通过以局部的实践,体现全局的精神,生动展现各级党委、政府、铁路部门、参建单位,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确保中老铁路如期建成通车的火热态势。同时,也回应了广大读者关心的中老铁路建设难点、工期进度等热点问题,兼具新闻性和可读性。
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者与使用者都是人,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都是一点点修筑而成,对于非相关专业的受众而言,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法律环节、技术要点、材料构成等都有距离感,很难产生共鸣。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提升重点工程报道的传播效果,增强导向性、可读性就必须要在人性化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让报道充满人情味,让重点工程报道“暖”起来。要多宣传报道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和奋斗者;多宣传建设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着重体现建设者的职业使命感与自豪感,让群众看到他们身上所展露出的艰苦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以人物为主线去发掘其背后的隐藏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用生动笔墨让普通群众看故事、品深意,慢慢引入重点工程内容,给受众适应与接受的时间。以榜样为引领,弘扬奋进的力量,实现“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目标。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开工以来,工程建设一线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出生在南华县的全国劳模李永山,从小吃够了缺水的苦,盼着能为滇中地区早日“解渴”贡献力量。2019年底,李永山被委以重任,担任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的“急先锋”,能够参与滇中引水这样一个重大工程,为自己的家乡造福,这让李永山既欣慰又倍感责任重大。为打好这一场“攻坚战”,他精心布局,挑选“精兵强将”,带领骨干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调研、梳理施工难点重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披星戴月地连轴转,成为他工作的常态。2020年,笔者在滇中引水工程蔡家村隧道采访李永山,深入采访他的工作日常和个人事迹后,形成稿件《工地上的“拼命三郎”》。
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属干热河谷地带,干燥少雨,虽然是个坝子,地理条件上与洱海仅相隔一座老青山,但一直缺水严重。20世纪80年代,宾川遭遇特大干旱,多数农民粮食绝收。1994年4月,500多名建设者历经7年艰苦鏖战,终于打通了全长7745米的老青山隧洞,圆了宾川人民267年的引水夙愿,彻底改变了宾川“十年九旱”的面貌。30多年过去了,曾经参与过引洱入宾工程建设的中国中铁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先辈们同样的理想和信念,于2018年10月再次来到大理,来到洱海畔,承建滇中引水工程。笔者通过先后采访两代建设者们,形成稿件《传承引洱入宾精神铸就滇中引水丰碑》,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扎根云岭,为云岭大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谱写辉煌篇章,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感人事迹。
以上两组报道,以近距离的人文视角和真挚感情,讲述建设者故事,展现了被誉为“基建狂魔”的新时代中国建设者的精神风貌。稿件刊发后,读者评价可读性强,内容丰富、生动,给人以振奋和启发,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和宣传鼓舞作用。
党报的重点工程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重点工程的竣工投用报道往往也是关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报道。面对宏大的主题,如何策划并选择好的角度,以点带面,全方位展现重点工程建设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这对采编团队而言是一种考验。
以2021年12月3日《云南日报》中老铁路通车特别报道为例,在采编团队的精心策划下,分别从中老铁路建设见证中老友谊历久弥坚;中国先进的装备制造和筑路技术运用于中老铁路建设,并形成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中国和老挝社会各界对于铁路开通运营的期待和愿景;通车当日现场见闻;中老铁路大通道沿线产业布局等多个角度进行采写。最终形成《中老铁路:共建命运共同体范本》《“中国智造”铺筑智慧之路》《60年60个祝福》《列车飞驰一路向南》《聚焦通道建设加速产业布局》《美美与共的幸福之路》等一组共8个整版的稿件。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深入全面地展现中老铁路建设并开通运营的深远意义。从采访、写作到编排、呈现,该组报道打破以往竣工通车报道中大而全,长而繁及流于形式的传统模式,以各个局部亮点切入,实现从单点发力到全面开花,做到了特色与价值的高度凝练,思想的穿透力和形式的创造力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在重点工程报道备受关注的当下,更要以扎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断增强“四力”,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用心、用情去倾听时代的声音,记录时代的脉搏,只有这样,新闻报道和新闻工作才能更具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