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金色工程”,实现“金彩人生”,着力打造江苏职教“金”招牌
——专访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卞勇平

2023-01-24 21:55◎卞平,王
职教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金坛技能职业

◎卞 勇 平,王 文 静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集金坛开放大学、常州市金坛区技工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金坛办学点于一身,融中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学历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各类社会培训于一体,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江东福地——常州市金坛区,占地208亩,在校生4 500余人,在编教职工274人;设有5大专业群25个专业,建有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等3个省现代化专业群及机电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2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已成为金坛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城乡社区教育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特色学校、全国“家校共育”示范学校,是常州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示范基地、首批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为全面了解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成效,本刊编辑部编辑王文静专程采访了学校校长卞勇平。

王文静:卞校长,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一所县域职业学校,近年来金坛中专发展势头喜人,办学成绩亮眼,为地方产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请您先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吧!

卞勇平:好的。首先,感谢《职教通讯》杂志对学校的关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位师生发展搭建最好的平台”。基于这一理念,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宗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全面深化职教改革,着力实施“金字工程”,打造金坛职教品牌,建设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领航学校,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学校秉持“崇德尚能、行知合一、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构建政行校企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践行“三全五维”的德育工作模式,培育“尚礼、精艺、有为”的良好学风,持续为社会培养德技兼修、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课改实验学校、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家校共育”示范学校。

王文静:您刚才说到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师生的发展打造最好的平台”,那请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在服务学生发展方面,贵校都有哪些特色化的举措呢?

卞勇平: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劳动精神”“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个性发展”等五方面,全面实施“金彩人生”树人工程,不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校企协同的育人工作体系。

一是实施核心素养养成项目。一方面,学校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家长代表、校外德育兼职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度。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积极开发符合校情、乡情的德育校本读本,统筹推进学科育人课程改革,在课程中充分融入德育元素,选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时,学校基于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全面构建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并依托企业、社区、科技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打造多个校外核心素养培养基地,协同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

二是实施劳动精神提升项目。探索完善“内外循环、四轴联动、分段推进”的职业学校劳动育人新模式,使劳动教育融合校内、校外,联结学校、家庭、企业、社会,贯通入学前后、入职前后。学校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能力四个维度,分阶段制定劳动教育目标,形成模块化劳动课程结构;以“五个一”日常劳动为基础,“产学研用一体化”生产劳动为核心,“项目驱动”服务性劳动为拓展,主动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构建全景、全程、全域、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三是实施职业素养培育项目。以企业文化润素养,学校引进“4D”企业文化,将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用人评价标准内化为学生管理标准,用好蓝领精英墙、匠心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涵养学生职业素养。以课程建设培素养,学校按专业大类开发活页式教材,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以主题活动育素养,学校开展校园技能节、“金工匠”大赛、职业风采展示等活动,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供平台。以考核评价促素养,学校完善学生综合素养积分制度,将职业素养考核评价落到实处。

四是实施创新创业孵化项目。首先,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积极引进技能大师、行业专家,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工作的整体水平。其次,学校积极建设了创新创业工作坊,通过技术研修、头脑风暴、创新创业指导、项目孵化和竞赛评比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再次,学校竭力打造了高素质专业化指导团队,由系部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创新创业工作坊的辅导教师,每个专业群培育一支结构合理、德高技精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构建竞赛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创新创业工作长效机制。

五是实施个性发展培养项目。学校通过开设专业社团、非遗社团和体艺“2+1”项目,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做到“人人有专长,个个能出彩”。在“校企双导师制”基础上,学校采用互聘共培的形式,建设一支涵盖所有专业、技能水平高超的专业社团导师队伍,指导学生全员参与专业社团;建设非遗学生社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采用名师引领、课题研究、非遗游学、讲座交流、活动展示等形式面向学生开展各项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所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学习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金坛中专,每一位学子都能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路径。学生技能强、素质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就业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本地就业率在常州市同类学校中位列第一。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共获29金46银66铜;获第八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获省级以上创新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获省“文明风采”活动最佳作品8个。天湖文苑文学社被评为江苏省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沧海志愿社被评为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常州市“十佳百优”学生社团。

学校的特色德育工作受到广泛好评。2020年,学校承办江苏省职业学校班主任沙龙第四次活动,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职业素养展示,我校的德育工作理念、特色举措及育人成效获得了与会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2021年,学校“文明监察岗”特色德育活动在第十届江苏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年会上作经验交流;《内外循环 五维定位 四位一体 三全育人》劳动教育案例在全省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中作经验交流,并入选“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案例(50个)”。我校生态环保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多次被新华网、新浪网、网易新闻等各大媒体报道,德育工作形成特色,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王文静:近年来金坛中专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在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方面,学校又有哪些好的思路和举措呢?

卞勇平:当前,职业教育已经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快车道,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举措。

一是厚底子。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从坚持制度引领、强化典型引路、严格把关考评三个维度,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从教。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总支—督导室—系部”三级工作网络,出台《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融入办学治校的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学校开展“春晖奖”“菁英奖”“十佳师德标兵”等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举办教师节庆祝大会、新教师入职仪式、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等,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此外,学校还严把思想政治关和师德师风关,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到教师选聘、干部选拔、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增强师德修养,夯实“厚生、博学、乐教”的良好师风。

二是压担子。以师生全生命周期成长平台为依托,学校针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背景、个性专长,帮助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阶段发展目标。首先,学校抓好入职关键期,对新教师开展“师范教育+企业实践”入职培训,聘请企业导师、教学导师、班主任导师实施“3+1”青蓝结对工程。学校借助青年教师发展联盟、名师工作室、大赛团队等平台,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校系两级共同发力,把好新教师见习期试用考察关,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站稳岗位。其次,抓好发展关键点,对有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进行分类培养,学校实施面向青年教师的“菁雁计划”、面向专业骨干的“鸿雁计划”和面向名师带头人的“领雁计划”,着力打造一支梯队完善、业务精湛、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三是搭梯子。学校从完善激励制度、丰富发展平台、优化服务支撑等方面全力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学校进一步完善待遇激励机制,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强化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的绩效分配导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其次,搭建更加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畅通校企人才互聘渠道,学校聘请产业教授、技能大师来校做项目、带团队,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或赴高校跟岗锻炼;开展课题沙龙、金沙大讲堂、青年教师论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多样性交流机会,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学校切实关心教师工作、生活,通过校长信箱、教职工座谈、节日慰问等方式,深入了解教师所思所盼,为教师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教师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安心教书育人。

目前,学校已培育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占21%,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达93%,“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85.4%。我校还拥有3名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4个省名师工作室、12个市区级名师工作室、52名省市级学科(专业)带头人及教科研中心组成员。近五年来,我校有7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教学大赛中获奖。

王文静:改革创新、特色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借助这样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是如何深化职教改革,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的?

卞勇平:当前,常州正着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和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作为“常州西部新城区、发展重要增长极”,金坛经济发展动力强劲,重大项目接续入驻,“两个加快”不断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形态的优化调整,对职业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度以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瞄准回答好职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新需求这两个主干问题,学校依据“立足金坛、服务常州、面向江苏”的发展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明确办学定位,找准发展方向,与时代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事业规模、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协调并进,积极打造常州职教“新高地”。

一是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学校是金坛区域唯一的公办职业学校,承担多种办学职能,举办“3+3中职专科衔接培养”“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职教高考”“五年制一贯制高职”“高级技工”等各类型教育,办学门类齐全、层次丰富。此外,学校积极构建“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纵向贯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横向衔接、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的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贯通培养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选择,更好地满足地方产业对于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是形成更具特色的专业发展体系。学校建立完善“一核心四特色”专业(群)发展体系,建成融合“互联网+、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核心专业群和覆盖多产业链、多服务链的服装、汽车、新商科、现代服务四个特色专业群,每个专业(群)都与本地区5家以上行业领先企业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形成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机制。发挥新一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学校精准对接区域“五新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现已开设17个与地方“五新产业”高度匹配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68%,相关专业学生数3 200人,占学生总数的71%。学校充分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滚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推动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改革,集聚校内外优质资源,搭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三是建设更高品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化校企合作,学校依托共享型产业(企业)学院,采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形式开展更深层次的人才共育。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德国TRIAS公司合作引进“双元制”汽车人才培养模式,与埃马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德国工商大会AHK机电一体化师,与法国力克公司合作成立“力克(法国)服装智能制造金坛研究中心”,与德国手工业行会合作培养HWK精密制造师,与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合作建设德国职业资格培训考试认证基地,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快速发展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王文静: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和努力,金坛中专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已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领航学校。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卞勇平:金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常州6个辖市区、苏南43个县市区前列。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城市形态的优化调整,对职业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度以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首先,学校聚焦区域支柱产业,构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人力与智力支撑。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学生发展需要,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尤其注重结合地方特色与学校实际,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打造品牌专业,形成办学特色,对接地方“五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学校共培养了3 000余名素质高、技能强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2%以上,本地就业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学生满意度达90%以上,家长满意度达92%以上。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94个,成立了常州市级光伏职教集团、区级服装职教集团和“种植业”“养殖业”社区教育集团,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完成16个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项目,获得6项授权专利。为金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成为本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基地。

其次,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加强与企业、行业、政府、学校以及社区的联系,积极拓展合作项目,进一步丰富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式。依托金坛社区培训学院,按照“规划导航,整合资源,项目驱动”的工作思路,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新市民培训、职业农民培训、退役士兵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近三年完成培训20 000余人次。学校先后承办常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省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教师技能大赛、金坛区“金工匠”职工技能大赛等重大活动,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此外,学校积极推进东西部合作,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陕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多所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办学。目前,学校共接待了对口学校校长、教师挂职培训15人次,接收陕西学生入学、技能集训和顶岗实习安排近300人次;先后选派6名专业骨干教师赴陕西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支教,为教育扶贫助力。学校还积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大力推动普职融通,开展职业体验活动2 000人次。

近年来,学校为金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多样化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示范效应日益凸显,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王文静:展望十四五,学校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也被寄予更高期望。卞校长对今后学校发展都有哪些思考呢?

卞勇平:办好职业教育,最终是为了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职教办学格局。首先,要突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优势,提升办学层次,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稳步扩大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规模,从以三年制中职为办学主体转变为以五年制高职为主,实现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不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同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契合。其次,要全面实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与本地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建设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共享型产业学院。打造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要素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加快建设“双元制”培训学院,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发展提供适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建成AHK、HWK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和认证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先进的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课程、课程标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等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德国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样板。到“十四五”末,学校要引入5个以上国际证书项目,实现双元制在籍学生500人以上,开展5个以上德国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培训认证,每年200人以上获得德国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进一步优化双师队伍素质。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引培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加大行业专家、技能大师、高校优秀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引领学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打造多层次名师个体及创新团队。其次,要着力实施“双师”提升工程,实践基于产教融合的“双师”培养模式,校企人员互聘互兼、双向流动,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专业教师进车间,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提升“双师”能力。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构建政府统筹管理、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依托行业领先企业建成1个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育培训基地。

三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学校要打造产教融合云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基地,以“信息技术+”赋能主干专业,对接企业生产服务智能化流程,建设AI、VR+数字实训教室和虚拟仿真教室,创设工作情境,对接生产现场,实现校企互联协同授课,实现企业考试认证项目。其次,要优化平台课程,拓展覆盖各专业的数字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应用场景。实现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管理的智能化,依托云平台大数据分析,校企双方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评价反馈,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反馈机制,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开发专业课程提供信息支撑。

四是进一步做强技能人才供给。稳步扩大事业规模,主动与金坛经济开发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展深度合作,为我区“五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定制化培养服务。学校要深化中高职结对融合发展,推进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坛分院”的实体化建设,将“金坛分院”建设成为实施政校企区域融合发展交流、师生金坛名企行、“金就业·才无忧”毕业生双选、扩大订单班规模、共建企业学院和产学研服务等举措的重要平台,力求每年为金坛企业输送3 000名以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面向重点人群,突出重点领域,开发重点项目,开展立体化、项目化、精品化社会服务。学校要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覆盖面广、项目丰富、形式灵活、适应需求的各类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共同组建职工培训联盟,打造面向新市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等开展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现代农业技术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预计每年各类社会培训将达20 000人次以上。全面服务终身发展,学校会依托开放大学与社区培训学院,线上建设“乐学金沙”学习平台,系统开发覆盖各年龄段、各种行业、各个层次居民的网络课程,全面构建“终身教育+”课程体系。此外,学校将加大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力度,继续面向常州地区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助力建设3家以上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助力建成国家级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更好地服务常州“532发展战略”,为打造国际化制造名城和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力与智力支持,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职业教育。

王文静:卞校长对学校未来发展作了很好的擘画,前景令人期待。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2023年的金坛中专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金坛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金秋 金坛 金蟹 更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