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彤 李佳阳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田径运动又称“运动之母”,它以走、跑、跳、投为基本运动形式,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学习基础大项,能够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帮助其他运动技能的形成掌握,对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及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同时田径运动也是奥运会中的金牌大项,从这一层面来说,田径运动发展水平早已上升至一国整体体育事业发展程度的高度。我国自建国以来,田径项目就作为各高校体育课教材的主干教学内容而存在。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当今人们体育需求的多样化,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学生反映田径运动内容呆板、形式单调、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不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价值与功能地位[1],对传统枯燥无味的田径课程不感兴趣[2],甚至对田径运动产生一定的畏惧和厌恶心理[3]等情况。
基于上述,结合田径运动的功能与作用,本文试聚焦于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种种困境,分析教学中的“田径矛盾”现象,以期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式,以进一步深化田径教学的改革。
国际田联章程将田径运动定义为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越野赛、竞走组成的运动项目,基本运动形式为走、跑、跳、投[4]。李鸿江老师将田径运动定义为是由走、跑、跳、投多种运动形式组成并在符合田径竞赛规则的前提下,以时间和空间为尺度表示运动水平的一项运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田联章程及权威田径教材对田径运动的定义是与竞赛、运动水平相链接的,其定义更关注田径的竞技属性,对其具有的基础性、教育性、娱乐性、健身性等没有太多的关注,这导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于田径运动的概念认知上存在理解误区。另一方面,随着田径大赛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田径运动大都比较熟悉,但在熟悉、喜爱的同时更多指向的是“孤军奋战”的状态,不像球类项目那样具有对抗性、变化性、娱乐性和刺激性,这从一定程度上拉开了田径运动和人们社会生活的距离。
自20世纪 50年代以来,在体育教学二元论思想的影响下,学界走向了“体质论”或“技能论”的两个极端,这一时期的特征可表现为生物学角度下片面追求竞技属性,未走向人的全面发展,所谓是“田径运动枯燥论”之来源。进入新时期后,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人的发展中心”,我们理应把培养更加优秀、具备更加良好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现在大部分高等教学专业的目的仍然把教学课程的目的局限在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而且并不能满足 21 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田径课程教学实质性内容十分匮乏[5]。我们也并未完全落实沿用至今的“三基”理念,这使得我们忽视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对项目的健身原理缺乏有效阐明,对健康理念、休闲娱乐和运动保健方面的知识、技能传授相对较少,更缺乏对于田径的自然属性、人文属性以及田径文化的挖掘[6]。
21世纪人们最迫切需要的能力将是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恰恰存在对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失[7]。
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到《大学体育》田径课学习模式始终未发生层级性变化,我国高校田径运动教学方法仍采用“三部曲”传习式教学方法,田径教材的具体实施也与学生学段水平脱节,更谈不上进一步拓展性和变化性,田径教学工作自然变得舍本求末,积非成是。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传习式教学方法,认为其一无是处、落后不堪,而是应注意受高等教育学段的学生已经不再是需要机械性传习教学的年龄阶段了,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性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做出适应的调整,否则便会抑制学生田径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娱乐性、健身性理念,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使田径运动的休闲、娱乐教学难以有效推进。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总强调项目的竞技性与运动能力,忽视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需求,导致的结果便是出现学生盲目地遵从、机械地练习,毫无兴趣性可言。加之像走、跑类项目周期性、重复性比较强、娱乐性和趣味性较缺乏,自然而然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喜欢,这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早已有理论证明:“重复循环的项目容易引起心理的疲劳,从而产生厌倦情绪”。此外,跳、投项目虽然蕴含的技术性比较强,但因学生自身的技能储备基础差、身体素质与技能达成所需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以往田径课的“宽及格”标准使学生对田径课的了解不够,接触不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部分学生较为“爱干净”,从情感上难免又使学生退避三舍。
后随我国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三自主”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深入,尊重学生的选择已是必然趋势,特别是选课制实施后,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自由权、选择权,面对众多的体育项目而言,选择余地很大,而面对枯燥无味,又苦又累又孤单的田径课,都不闻不问、敬而远之,致使田径课遭到了学生们的冷漠与放弃。
在田径教学中,我们把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对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反馈到教学设计中从而为教学决策进行服务的活动看作为教学评价。目前在我国高校田径课程结课考核评价中,虽提倡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实施的现实情况却大都以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模式(理论笔试结合技能考核)为主,过程性评价常处被动地位,且主要集中为考勤与学习态度。我们认为这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状况及进步水平,也不能客观、全面地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自然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分析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建议。
田径运动是人们用于竞技、健身和娱乐的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即田径运动应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和趣味性、教育性的四重属性[8]。在项目高度发展的今天,趣味田径、定向越野、户外拓展、野外生存等项目并不与田径运动基本内涵相排斥,甚至在我国部分前沿省份开展得如火如荼。以此看来,我们只有做到对田径运动的四重属性进行全面认识、充分感知,才能有效地区分田径运动与田径竞技,从根本上杜绝“田径运动枯燥论”。
其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早已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田径运动教学实践中必须时刻牢记“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这不仅是学校田径课程改革发展的思想前提,更是缓解当前各种突出矛盾的首要原则。
从田径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高校体教专业不仅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也是社会体育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既要培育有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又要密切联系社会现状,从而拓宽田径教学目标,挖掘田径教学的潜在价值。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人才培养转型进度,尽快实现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必要转变。
从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上来看,我们必须立足传统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基准上,更加凸显田径课程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实用性等综合特征,确立“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将田径课程教学与保健卫生知识结合起来,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田径这门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使田径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课程,也能够成为学生的娱乐项目,最终实现师生对田径运动的情感转变。
方式方法的选择运用直接导向目标的实现程度,从整体观出发,应体现田径课程的教育性特点与育人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建立,以体育的知识手段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进行链接,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面对挑战,在困难面前养成抱团取暖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体会互利双赢的制胜法则。
不同侧面中则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应尝试多途径的交叉应用,譬如: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领会教学法、电化教学及主辅联合、倒逆选择、微格教学等,使其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有效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进而对教学行为做出适时地调整,提高教学整体质量。这要求我们要明晰终身体育与全面发展的整体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完善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在关注学生田径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素质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升与培养,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最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认知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关注,形成评价机制反馈下的快乐学习、积极进步的良性循环。
我国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困境表现为:内容呆板、形式单调、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学生对田径课程印象不好,评价不高,甚至对田径运动产生一定的畏惧和厌恶心理。
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为:1.对田径运动自身的基础性特点认识不全,造成以偏概全的局面;2.“三基”培育理念脱节、教学健身性目标弱化。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且并不能满足 21 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三基”理念落实不充分、不协调。3.教学方式与学生学段水平脱节;4.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缺失;5.田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过程性评价发展不成熟。
解决教学困境的出路为:1.正确认识田径运动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2.以新课改为理念指导,实现课程培养目标高质量转变;3.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4.健全评价体系,发展过程性评价。
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与中小学体育教程改革及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相适应,应注重教学目标及其引领下的教学过程的整体更新,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强调教学评价的反馈调节作用,改变人们对田径运动和田径教学的消极看法,重塑田径运动及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中的形象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