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价值论析

2023-01-24 11:52王前军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王前军,吴 昊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1]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历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的需求从单一的物质需求转向高层次、多元化的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更大挑战。因此,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关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环境要求乃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耦合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诉求,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态文明是对以往一切文明的扬弃,维系着社会的文明演进和生活方式的动态变化,蕴含了美好生活的全部内容,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前提

生态文明高度重视自然价值,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整体,人类与其相辅相成。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存活,更不可能超越自然,违反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我们既不能奉行人类中心论,利益至上,无限满足人的私欲,也不能否认人的主体地位,主张生态中心论,过度崇拜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含三种价值意蕴。一是兼顾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自然界有其独立性并不依靠人类而存在,但人类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而存活,维持自身的生产和生活。生产力包含生态环境,文明和谐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革新。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起点,在生态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二是倡导生态消费。生态消费主张节制欲望、低碳生活,使消费满足人的需求,符合生活的目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消费主义,造成资源浪费。生态消费使当代人能够在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更能惠及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充分发挥人在消费中的主体意识,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提倡合理性、适度性的消费行为。三是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P301)人类社会历史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界交互活动的发展史,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人与自然界交互活动的最新模式。人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根本差异是动物只能本能地并且完全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来改变自然。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抛弃对自然界的破坏行为,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危机,人类开始走上保护环境、拯救人类自身的道路。

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生存条件,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物质水平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需求愈加强烈,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人的生命状态取决于人的生态需要,人类在自然界中不仅要谋求生存,还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自始至终都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水、空气、阳光等维持生命的资源,这就决定了人类离不开自然。另一方面,人类在把握规律基础上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新时代,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高涨,人们越来越需要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的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3](P40)可见,维护生态稳定,加强生态治理,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安全。如果,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人民生活幸福感不高,美好生活目标就无法实现。再次,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的生态获得感。人民群众就是最直接的实际获得者,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在建设绿水蓝天美丽中国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生态获得感的前提和基础,是从根源上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幸福感。

(二)美好生活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

美好生活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界定,但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和追求。《礼记•礼运》中“大同”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妙畅想,陶渊明的“桃花源”是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孙中山主张的“世界大同”是对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西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他的理想社会,认为真正幸福的人拥有知识并达到至善,提出把实现城邦的整体幸福和人民生活结合起来。莫尔《乌托邦》中的“乌托邦岛”打破了现实社会的局限,创造出一个未来社会图景,是在精神上摆脱黑暗现实社会的理想境界。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无情鞭挞,为未来理想社会设计了美好蓝图。马克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P537)在马克思的描述中,共产主义社会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各层面之间相互协调,呈现和谐统一的社会风貌。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不仅需要物质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也有迫切需求。可以说,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人民呼唤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美好的生活状态。

美好生活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的和最终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原始社会人类靠“天”生存,极度依赖生态环境,通过狩猎、捕鱼、采摘野果来维持生活,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马克思称这种生活方式“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5](P113)。农耕文明时期,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增大,开始脱掉“共同体的脐带”,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人类文明历史,但由于没有科学指导,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导致了这些文明由盛转衰,最终被历史所淹没。人们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积累了很多农耕经验,逐步意识到生态对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大影响力。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机器化大生产创造出人力无法比拟的生产力,在带来生产力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的无限欲望,这种生产力受到资本的控制,以人类的生态安全为代价,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紊乱,带来了生态危机。人们只注重微观个体行为,把发展生产力造成的环境恶化归结为“公地的悲剧”,所以既没有环境破坏的承担者,也没有生态补偿的倡导者,生态保护难以实现。他们认为,目前自身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小,并且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每个微观个体的生态行为累积起来大大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终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变化,逐渐意识到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危机,开始审视未来发展问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无法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无益于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生态文明顺应历史发展的演进规律,摒弃了工业文明的弊病,弥补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伤害,力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选择和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疏离

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目标。虽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稳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6](P7)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在实现美好生活中面临的生态困境。

(一)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非理性博弈

在国际交往中,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陷入“囚徒困境”,各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在呼吁公平、公正的同时,保持合作关系仍然是难上加难。当前,在全球气候局势愈加恶化的情形下,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不断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威胁人的生命健康。尽管每年都会召开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围绕各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进行谈判,但是当谈到给予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涉及各国利益的相关问题时,无法在各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之间达成统一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有相关发达国家相互推诿,违反约定,他们把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妄图能够在全球生态环境挑战中“独善其身”,意识不到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拒绝承担与其实力相匹配的生态责任。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各国各执一词,仅仅站在本国的立场上,无法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类似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大多谈判艰难,最终讨论不出切实可行的结果。然而,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世界各国共处同一个地球,命运与共,“自扫门前雪”的“理性选择”会导致整个人类的“非理性”行为。

在我国社会生产中,企业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个别企业没有履行企业应尽的生态责任,他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而减少环保投入,工业垃圾任意倾倒,工业废水无序排入河流,工业废气胡乱排放,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污染。这些企业认为躲避承担生态责任是一项有利可图的活动,他们试图逃避环境部门的监督,暗地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物,这种行为仅仅看到经济利益,缺乏生态责任感,不仅会恶化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也会导致企业自身的生存危机。为了追求经济指标,个别地区政府部门在经济效益大于生态效益的思想驱动下,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生态保护政策得不到有效实施,从而造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陷入企业污染、政府包庇、群众受害的危险循环。社会生产中忽视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经济产出,以广大人民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代价,最终损害的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绿水蓝天的生态权利。

(二)现代文明与生态文化的价值偏离

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下的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理念相悖,冲击了生态文化的发展。其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它能够激发人类对财富的无限追求,倡导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主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忽视人们的生态需要。长此以往,社会大众的生态文化认知水平不高,阻碍了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步伐。人类利用自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为社会进步服务,而崇尚自然、拒绝浪费、勤俭节约的精神文化追求也被淹没在了无尽的物质欲望之中,这就造成了人类极度张扬和极端的占有欲望,人类为了征服自然,对自然进行了贪婪的掠夺,从而导致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最终演化为生态危机,背离了人们的美好生活。

生态文化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过程中为满足生态需求而形成的先进文化,主张崇尚自然、敬畏生命,是对工业革命时代的批判与反思,扬弃了以往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特色文化。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使人类更深刻地了解自然,并使之成为改变自然的手段,推进社会演变的进程。然而,科技也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扭曲,工业文明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创造和获得物质效益,使自然界过度消耗,从而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大自然可以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却无法满足人类的贪欲,忽视地球的承载力,妄图征服自然,浪费自然资源,只能使人类的危机和灾难更加严重。人类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尽管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工业化带来的种种生态危机,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工业革命时期崇尚科学技术的科学文化使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误入歧途,需要新的文化引导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文化应运而生,带领人类走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可以说,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迁,要实现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的美好愿望就必须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当前,人类正在经受着关于人类未来发展以及何去何从的严峻考验:我们能否倡导生态文化与生态系统和谐相处?能否以文化生存的方式实现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这迫切需要人类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反思,重构文化价值体系,建立起人与自然友好共存的生态文化,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导向,达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

(三)生态生活和生态道德的理念缺失

当前,我国生态生活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许多人不再把劳动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而是以消费水平来体现价值。异化的生活理念使人们对自然资源无限索取,破坏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消费主义观念横行,桎梏着生态发展。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规则还在不断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容易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奢靡浪费现象、社交媒体炫富行为屡见不鲜。扭曲的价值观下部分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被物质产品的巨大财富和满足感所迷惑,把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等同起来,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他们成为机器的延伸,生态劳动观缺失。流水线的工业标配使许多人被动地重复同样的工作,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他们一方面寄托于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但大量的劳动本身却使他们感受不到幸福。马克思认为,这种劳动不是自愿的行为,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的本质。人的劳动能力不仅具有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还应当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劳动能力,提高生活的物质水平和精神质量。如果劳动与自身全面发展相背离,人类将永远失去劳动的乐趣。

生态道德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生态道德认知能力,指公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水平和认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公民环保知识储备不足,意识不到环境恶化带来的恶劣影响,缺乏生态危机感;部分公民有环保意识,但认知不全面,缺乏生态实践,真正行动时手足无措,例如国家倡导垃圾分类,大多居民积极响应,但在具体的行动中,很多居民表示不知道如何分类,不了解分类方法。其二是生态道德意志力,意志力的薄弱是造成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之一。大多数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较高的认识,但在行动上“知行不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外卖行业盛行,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次性餐具却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新时代,我国的公民道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生态道德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美好生活需要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路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弘扬先进生态文化、落实生态价值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平。此外,还要主动承担国家生态责任、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相处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态安全感和生活幸福感。

(一)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绿色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这一个方面,而是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对更高生活水平的价值追求。“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3](P362),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式,人们享有和谐良好的自然环境。

绿色发展方式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友好的良性相处模式,以及构建环境优美、生态安全、人民幸福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政府首先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研发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生态产品。绿色发展方式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经济保障。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倡导经济活动全面绿色化为核心,从而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生态和谐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产业转型和升级以发展绿色经济、践行绿色发展方式为方向,对原有经济体系改革,使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协调。这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集群中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企业居于领导地位且占数量优势,这些企业通过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产业生命周期的演进,形成研发生态产品的趋势。一方面,政府加大企业研发生态产品的资金支持,帮扶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以带动整个行业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鼓励创新性生态产品的风气,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其次,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以法律规范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要牢牢抓住时代契机,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国土资源保护制度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源头上和根本上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标准,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最后,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奖惩机制。要发挥网络媒体速度快、及时性强的优势,鼓励揭露危害生态环境现象的行为,形成舆论压力,提高广大人民以及相关部门的主动性,做到遵纪守法、严格执法、有效监督,严惩不法分子见利忘义、知法犯法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有效实行。环境治理方式要打破原有局限性思维,充分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发挥自然的优势,利用好自然自身的恢复力,用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思维和最严格的制度保障守护我们共有的绿水青山,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计,倡导绿色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生态和谐、形成美好社会。

(二)倡导先进生态文化,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生态文化提倡资源节约、保护为主的环境保护原则,需要抛弃传统对自然掠夺性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类健康理性地追求幸福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由于人民群众的生态文化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因此对人们进行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极其重要,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精神风尚,成为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其一,以先进的生态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在理论层面,加强对环境资源的国情教育,重点是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如何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方法的宣传推广,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在实践层面,通过创办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珍惜水资源等生态保护的实践活动,以及开展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海洋日等生态知识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态参与度,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优秀的生态文化,并将生态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人们的生活,使其生活化、日常化,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学习保护生态环境知识的良好风气。其二,以学习生态文化促成理论自觉。通过加强生态文化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知识学习,学会用先进的文化“解释世界”,进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指导我们“改造世界”。这需要把生态文化写进教材、学进头脑、融入生活,使生态文化转化为人们自觉的理论和自发的实践,强化人们学习生态文化、并外化于行为的历史责任感,要将空气清新、饮水干净、食品安全、环境优美、家园美丽的愿望变成现实,转变为人人都能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自觉。其三,以传承生态美德实现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美德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桥梁,不断完善社会发展过程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并使之趋于完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高的社会美德。生态美德具有教育感化、调节控制行为的功能,生态文化以传统性、时代性为主要特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德,就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美德,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注入新的内涵,把两者统一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社会主义先进的生态文化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广大人民的生态权益,创造幸福生活。弘扬生态文化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又要推动生态文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把先进的生态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才能满足广大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期许,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三)落实生态生活理念,提升生态道德水平

构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首先要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们不应该只沉迷于物质追求,而应注重丰富内在精神价值。这不仅要求将生态意识贯彻到特定的生态实践中,还需要规范生态行为,使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落实生态生活理念,一方面要纠正消费主义导致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并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什么是绿色消费方式知之甚少,因此,要扭转传统消费观念。积极开展绿色消费理念教育,了解绿色消费理念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体验绿色消费对生活的正面影响,形成良性循环,唯有不追逐短期的经济收益,将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做到理性约束、合理消费,才能树立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消费者和绿色生活践行者。另一方面,要倡导生态劳动观。生态劳动观指在人类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以改善自然环境为起点,在不损害环境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状态。正确可持续的生态理念能够指引人们更好地进行劳动实践,人们需要自我审视自己的劳动活动是否对于生态环境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生态劳动观倡导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考虑到生态的自我承载和自我修复能力,使整个生产模式环保化,当人与环境友好相处时,人的劳动实践才能走向生态化。

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依靠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学校应当扩大生态教育的范围,将环保知识应用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践中,设立情景,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式生态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环保理念的熏陶,生态道德意识增强,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去实地走访,了解不同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比如,走进工厂,参观企业的绿色生产流程;走进生态科技园,了解最新生态科技产品,感受生态科技的力量。只有强化生态认知,才能外化于行,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生态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态问题,参与生态行动,促进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生态道德观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以及高校的大学生,应当面对社会各界全体成员,形成全员提高生态道德的热潮,重视生态知识教育和环保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社会的道德素质。

(四)履行中国生态责任,构建世界美好生活

中国始终自觉履行国际义务,承担中国生态责任,倡导各国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共建人类美好世界实现世界生态文明理念。中国自觉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共同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有效实施,“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3](P364),主张发达国家应首先实施减排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但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没有承担与国家发展能力相一致的责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与许多负责任的国家一起,继续携手共同努力,坚定地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为了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困境,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了良机;积极向世界分享我国的防沙治沙的经验和技术,举办国际荒漠化防治的研修班,为国际防沙治沙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治沙团队也走出中国,面对世界,帮助非洲国家进行荒漠化治理,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开展防沙固沙治理等。中国不仅实现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还将继续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国家施以援手,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向全世界呈现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以负责的形象展示了大国担当,与全世界人民携手共同构建世界美好生活。

为实现人类生态安全、和平稳定的美好生活追求,首先应当遵循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P6),阐述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治理应当立足于世界视域,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全球人民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其次,吸取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生态环境迅速恶化。20世纪末,发达国家率先从工业化中获得丰厚的经济利润,与此同时也遭受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例如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被称为“雾都劫难”的伦敦烟雾事件,这无疑是在警醒后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共有的民生福祉,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最后,世界人民应当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孤举者难起,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孤立存在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为了保障自身生态安全可以置身事外。而众行者易趋,必须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摒弃“国际博弈”的狭义思维,将生态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地球美好家园,是实现世界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总之,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意蕴包含了方方面面,但必须建立在和谐美好的生态文明基础之上,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满足人民享有天更蓝、水更绿的生态权益,保障人民拥有绿色舒适的生态环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模式,以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