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齐静,于昕辰,应柏安,汪秀琛,王悦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新工科”是在新形势下国家根据战略发展新需求、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以及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它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例如“互联网+”“一带一路”“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工科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当务之急和长远之策就是在“新工科”建设的引领下更新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人才[1]。
Spady 等人在1981 年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它很快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得到了关注及认可,逐渐成为主流教育改革理念[2]。后来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 的理念,并将其贯穿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
通过在服装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OBE 理念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的设置更支持学生培养目标实现,课程的目标达成能衡量毕业要求达成。根据课程实施者和学习者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革新和创造力,学生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学习产出的重点在于学生的理解和能力的转变上,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断地反馈,获得自我价值感。
在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之前,工科专业教育的建设面临着教学理念陈旧、培养出的人才缺乏核心能力、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等诸多难题。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国家推行了“卓越计划”,全称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它是国家高等教育领域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已经覆盖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8 所高校,涉及1257 个本科和514 个研究生工科专业,包括20 余万名本科生和近4 万名研究生。通过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为了顺应全球工业发展的新变化趋势,工程教育应从适应产业需求转化为满足产业需求直到引领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又将“新工科”改革提升到国家战略和未来发展的高度。工科专业教育需要调整和转变建设思路,拓展多学科交叉领域[3]。
服装工程作为“新工科”教育的一个领域,需要适应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4]。服装业近年来进入创新科技发展阶段,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也进行了补充和更新,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生物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医工结合、艺工结合的协同创新[5]。在不断动态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适应服装产业发展和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在改革之前的服装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们反映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不高,而且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意愿不强。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们在课前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课前自学能力不佳,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学生们做分组作业汇报时,表达能力欠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服装工程专业课程学习效能上,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还需要在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和精神,将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和市场知识有机结合[6]。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使学生们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服装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要面向创新人才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通过探索服装专业课程OBE 教学模式和解决方案,为服装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创造理想的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7]。
传统工科专业内容和课程设置主要来自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学科建设专家,而行业领域专家对课程产生的影响较小。工科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查验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反馈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课程内容的生成与评价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设计者需要不断地探索,在形式上和标准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但是,在工科专业教育课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目标能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有反馈作用,也没有意识到课程目标设计能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形象和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的意义。把课程目标设计当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间过渡或最终总结,未能实现帮助学生获得清晰自我定位和发现自身优缺点,也未能把课程目标反馈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上。自然也很难指望教师能积极认真地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计划,更不容易通过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目前,在服装工程专业的结课考核一般以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但平时成绩多由考勤分数代替。由于平时成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合理性,很少涉及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所以并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要关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成效等方面的表现,还需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教师需根据变化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高水平教学。
目前,对服装工程专业课程学习的评价基本上是基于定量的,主要基于结课考试和平时测验的得分,对于学生在理解、思辨、创新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够重视。一方面,考试成绩偏低的学生会影响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学习效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单一化,造成学生认为只通过背诵知识点和做题能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学习的目的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而忽略了考试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课程学习考核应包括用人单位、业界工程技术专家、毕业学生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环节中来[8]。目前的课程学习考核基本上是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师的考核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通常从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认知角度来审视学生的表现,从试卷、作业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合理,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服装工程大部分专业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知识点,不能将各个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在服装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引入OBE 教学模式,依据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归纳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引入工程实际案例[9]。在课堂上针对服装工程问题,启发和指导学生思考分析工程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养成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服装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服装工程专业的教师要立足于当前“新工科”和“成果导向教育”大背景,更新专业课程教学理念,积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10-11]。依据服装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状况安排教学内容,尊重本科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去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牢牢抓住当前“新工科”和“成果导向教育”的机遇,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确保满足大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有效实施课程教学方案,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服装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着力于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和方法等,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网络化、方法多元化。如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互动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案例式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思维;网络式教学、课程专有网站可以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去解决服装领域实际的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
服装工程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的表现和情感。在开课前学生应该知道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的方法和需要完成的任务,鼓励和督促学生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课程的评价考核包含课前预习、课中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和结课考核。
对于课程的预习,需要将慕课的视频、学习资料提前发布给学生提供预习。通过预留章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组讨论,并根据学生的讨论作答、观看时长等情况进行打分。课中表现评价分为学生考勤和课堂活跃度。其中课堂活跃度是依据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专注程度和回答问题正确度,评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
平时作业题主要以案例分析题为主,以生产中的工程问题为教学案例。注重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项目中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成绩的评分采取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作业评分依据作业正确度、完整度和完成时间三个方面组成。阶段测试是在一个学习周期中安排2~3 次阶段测试,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数据,教师需把握学生现阶段整体的学习效果。结课考核内容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纯粹的记忆性知识点考查,注重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开始教学时,学院除了为专业学生安排辅导员,还要聘请业界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导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由专业教师讲解项目中包含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企业导师积极参与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案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实现课程学习与项目教学的结合。
在OBE 教育模式的应用下,修订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建立与学生毕业后发展目标的对应关系。在当前时期应当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正确地定位,关于人才培养的教育活动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
基于OBE 理念,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课程进行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以成果产出为导向,课程的选择能有效提高教育成果,制定课程计划的核心原则是教育效果最大化。在人才培养中应用OBE 教育模式,建立面向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只有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中要突出人才培养的OBE 理念,调整目前教学成果评价标准和评价项目,对一些难以真正评价教育成果的项目进行改造。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学能力,突出学习效果,使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对基于OBE 教育模式的教育成果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OBE 教育模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成果来引导,强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新的教育模式应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合理地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能不断地发现和总结问题,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应注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提升。
对于OBE 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根据专业课程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质量相关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所提升。其中查阅资料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虽然学生在表达能力和课前准备能力上提高不显著,但还是可以看出基于OBE 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高。通过对OBE 教学模式改革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学生的上课出勤和积极回答问题的数量均有所提升。虽然学生上课出勤的情况在教改前后不具有显著性差别,但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教改前后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别。
服装工程专业将评估结果作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依据评估结果,项目实施推动了学校专业认证工作,本专业参加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先后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根据对用人单位及校友相关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本专业获得了针对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教学具体实施的内外部评价结果,并将其用于本专业的持续改进建设。2020 年用人单位和校友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总体评价较高,合理性评价值均高于0.9;根据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达成度均高于0.68,毕业要求各指标点均达成;专业督导专家、教授、一线教师和企业与同行专家共同参与修订本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本系共凝练办学特色10 余条,查找本专业本科教学方面存在的大小各种问题50 余条,制定整改措施30 余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新工科”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形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职业能力,对服装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工程专业的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和考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多元化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的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OBE 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进行了探索。服装工程专业课程OBE 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促进服装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解决服装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适应服装产业发展,服务陕西乃至全国的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