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完善与优化研究
——基于产学研融合视角

2023-01-24 15:22胡二坤李亚欣
黑龙江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产学研职业院校创新能力

胡二坤,李亚欣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学院,郑州 450046)

李亚欣(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食品营养与分析。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继续坚持走绿色创新之路。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的关键主体之一。要不断激发职业院校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带动各行业的创新发展。以产学研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为主题,在简要分析评价体系优化价值的基础上对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帮助。

1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及内在价值

1.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1.1.1 创新投入能力

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离不开相关投入,如财力投入、人力投入、技术投入等,这些投入会对最终的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人力投入指的是在科技创新当中需要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特别是在产学研融合过程中,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其中,通过各主体人力资源的共享来实现项目的创新发展。财力投入是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的坚实保障。产学研融合背景下的财务资金来源于多个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等。资金评估体系的确立可以对资金的筹集及利用进行约束,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尤其是部分项目在创新中需要与之匹配的设备、软件、系统均是物力投入的重要内容。在产学研融合背景下,需要对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把控创新水平。

1.1.2 协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对各个主体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为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具体需要从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团队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如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需要做好资源的评估,把握要素之间的关系,注重不同主体要素的协调融合,构建高素质的创新团队。产学研融合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为创新提供项目引导,确保创新成果能够有效转换为市场价值。政府作为创新的倡导者,要合理利用政策,引导创新发展。职业院校具备人才优势、专业优势,需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通过积极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平台,有效提高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

1.1.3 产出能力

创新的本质在于为市场提供创新型产品,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而科技创新成果就是决定创新价值的重要评估因素。产出能力主要受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其中学术论文是知识创新的重要体现,技术创新则体现在技术创新项目、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数量等方面,产出能力越强,意味着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越强。

1.1.4 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包括产品转换能力和市场接受能力,即创新成果能够被快速转换为社会效益,为社会带来价值。产学研融合背景下,社会服务能力涉及诸多指标,一般通过校企研究机构、项目资金、项目数量来进行体现。创新成果转换也是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科技成果转换率、技术转让合同等指标来进行体现。

1.2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在价值

科技创新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科技创新力发展的依据和基础,能够为协同创新提供保障,确保各个主体有机互补。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可以通过评价体系来判定自身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创新缺陷,并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期为职业院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2)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正好可以为创新团队的构建、项目筛选、项目评估等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率和创新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3)创新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创新项目进行评估,包括成本、价值、成果转化等内容,以确保创新成效,提高创新质量,满足了预期要求,成果转化就具有了创新的可行性。

2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2.1 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一些职业院校对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评价体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创新指标选择不合理,不利于创新结果的评估;(2)指标选择数量较为有限,难以精准、有效地将各主体的科技创新水平体现出来,没有达到预期评价的目的。部分职业院校的协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对创新数量较为重视,但对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2.2 对评价体系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升

一些职业院校并未构建完善的创新监督体系,难以发挥协同作用,不能有效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应用到科技创新中来。有些企业虽然参与到了创新当中,但是对创新成果所带来的效益并未明确,在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在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各主体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有限,不能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3 缺乏高素质评价队伍

一些职业院校缺乏专业的评价团队,现有评价团队多由创新主体构成,会出现创新主体与评价主体属于同一主体的现象,难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合理性。从评价方式来看,多以职业院校自身评价为主或融入互评的方式,这会导致科技创新评价的结果主观性过强。部分职业院校尚未确定评价团队人才的筛选标准和具体评价准则,有些评价人员是非专业人员,不具备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素养,无法保证创新能力评价的精准性。

2.4 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意识薄弱

部分职业院校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视度不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研究等方面,对创新评价的认识过于表面,没有全面意识到创新评价体系对创新能力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3.1 完善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对职业院校尤为重要,这会对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效益产生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离不开相应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越健全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就越大。具体来看,评价机制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层面入手:(1)优化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因此要注重将创新成果转化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通过奖励的方式来调动职业院校成为主体的积极性,使更多主体能够参与其中,用长远的眼光推动创新发展。(2)注重产学研协同评价机制整合。职业院校科技创新会受到多主体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性,形成规范、统一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机制构建过程中,职业院校要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课题选择和项目创新中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共同立项、共同研发、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打造互利共赢的科创模式。

3.2 加强对评价体系的监督

对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进行监督是确保评价体系能够正规化、高效性运转的基础,也是提升科技创新力的关键手段。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牵扯诸多主体,所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的行为活动都会对最终的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影响,而且创新结果评价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在创新过程中的共享程度来进行合理判定。结果监督、过程监督均是对评价体系进行监督的主要途径,其中科技创新的质量、效率与过程监督密切关联,创新能力与结果监督密切关联。产学研融合背景下,要根据不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对监督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使项目符合现实需要,确保监督体系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职业院校要站在科技创新的全局高度对监督体系进行建设,并对各创新主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使监督体系对各个主体都能起到有利作用,督促各个主体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此外,要定期对监督体系进行筛查和分析,找到漏洞要及时解决。

3.3 打造高素质的评价队伍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评价体系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评价团队,成员素质会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高素质评价队伍要能够在综合分析各主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各主体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各主体在创新能力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后续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指导。职业院校应注重评价队伍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评价人才,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1)从外部聘请专业的科技创新评价人员,让其先对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情况进行细致了解,然后对各主体进行调研,从而给出准确、专业的评估。(2)定期对评价队伍进行专业性培训,不断提升评价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3)面对科技创新评价队伍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从各主体中抽选出合适的评价人员重新组建评价队伍。

3.4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评价意识

科技创新建立在调研实践基础上,需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取得最终结果。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等主体都应当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评价意识。政府应当重视科技创新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来了解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后续开展合作中能够更有的放矢。职业院校作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要明确创新能力评价在创新能力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主动配合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弥补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企业要认识到科技创新评价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评价对于创新结果优化的重要作用,并将该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

4 结语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完善与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是提升科技创新评价效果和增强科技创新力的重要途径。调动各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加强对评价体系的监督,打造高素质的评价队伍,提升创新能力评价意识。

猜你喜欢
产学研职业院校创新能力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