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教育数字化忽悠成“智慧教育”

2023-01-24 07:43储朝晖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数字化智慧

储朝晖

在国务院开展的第九次大督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的学校以孩子是否缴费购买平板电脑为标准决定孩子是否能进入所谓的“智慧班”,这既影响了教育公平,又误用了数字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这个似是而非的词被广泛传播。

“智慧教育”常被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代名词,有人甚至直接将在线教育称为“智慧教育”。一般而言,“智慧教育”指在教育管理、教学、评价和科研各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运行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智慧、谁才有智慧是决定可否使用“智慧教育”一词的关键。

首先必须明确,智慧是生命个体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到目前为止,所有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都不具备“智慧”的基本条件,用“智慧”来修饰“教育”指代使用某种技术是不可取的,混淆了历史长期积累形成的“智慧”这一词语的内涵。在教育各要素中唯有人是有智慧的,现有的任何技术都不具有智慧。

“智慧教育”一词使用的问题还在于,信息技术本身是把双刃剑,使用它是利弊并存的,将它包装成“智慧教育”是在有意隐瞒对它利用不当可能造成的伤害,对于对它的特性未全面深刻知晓的使用者则是一种有意的迷惑和蒙蔽,对此不澄清则会误导社会、贻害教育、伤及未成年人。

就教育而言,以是否使用了信息技术来判定是否是“智慧教育”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自有教育以来,就存在“智慧教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雅典的学园,中国古人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难道不是智慧教育”吗?显然它们比一般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智慧教育”。同样,历史与现实中已经存在众多未使用信息技术的智慧教育案例,也有不少人感受、体验到非技术因素带来的智慧教育。相反,有的人虽然使用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的技术,却依然在灌输知识,比拼考试分数,这样的教育哪里有一点智慧呢?实际上它们在压制一个个鲜活个体的自主性、想象力,在限制、压抑和摧毁师生的智慧。

从哲学和现实分析,智慧的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都只能是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只是工具,不可能具有智慧。鼓吹工具的智慧必然造成对目的的遮蔽,是对现实中的鲜活的、主体性的人格和智慧的忽视,这必然造成对一部分原本存在智慧的人的伤害,这个过程与教育和成人的目标、逻辑是完全相背离的,将使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称为“智慧教育”极为滑稽。现实中已经出现由此受到伤害的例证。

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中只使用“加快教育数字化”这一表述,而没有使用“智慧教育”。

但是,仍然有人出于商业目的,热衷于使用、宣传“智慧教育”概念。然而,他们大范围调查过长时间在这种“智慧教育”下受教育的学生的感受吗?预想过在这种“智慧教育”下未成年人的成长情况吗?已经有足够的实证素材显示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长期处于单向操作的信息控制的“智慧教育”平台中的学生自主性受损,机械性、标准性、被动性增强,难以生成正常的人际情感,难以获得尊严感。技术是双刃剑,不恰当使用比不使用造成的伤害更大。

为此,对未来有责任感的人们都应该尽快走出所谓的“智慧教育”迷雾。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未来,能否坚守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适合还是不适合为标准,将成为考验相关当事人是否真正具有智慧的试金石。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数字化智慧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数字化制胜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