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论析

2023-01-24 07:11尹红英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高质量文明

尹红英,蒋 婕

(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南宁 530021;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6)

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2020 年11 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1]。保护生态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保护生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兴旺发达。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蕴含

(一)生态好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衡量标准

习近平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2]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不断追求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生活。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生态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意味着生态好是民生所向和追求目标,只有打造美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这就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规划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一项持久艰巨的战略任务。正如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考察时指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是战略性的任务,要世世代代做下去[3]。所谓战略性任务,一方面表明该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该任务在时间上的长期性。这就要求必须持之以恒地大力抓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此外,习近平在考察黄河流域、昆明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秦岭山脉、贺兰山、祁连山地区和青海湖等地的生态环境时,强调要筑牢西南、华北、西北等生态安全屏障,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生态安全问题,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必须建设好生态安全屏障。这就要求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生态安全,吸取各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努力的事情,而且是每一代人都必须接力奋斗的大事。

(三)生态兴是文明兴的重要标志

生态与文明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生态兴衰标志着文明的兴衰更替,关系着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质量。历史上因荒漠化导致古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的陨灭,“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因毁灭了森林而成为不毛之地”等[4]。这些例子无不说明生态兴衰影响文明兴衰。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倡导世界各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他多次论述生态环境对于民生和社会生产发展的特殊意义,如“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361“环境就是民生”[5]362等重要论述。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文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法国政治家基佐曾指出:“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自身的发展。”[6]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标志着文明进步,文明进步必然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为重要基础。“推进生态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7],推进生态建设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美好的重要标志和助推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生态兴”托举“文明兴”。

二、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南

习近平十分重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从宏观角度来看,它回应了新时代我国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问题;从微观角度来看,它蕴含了新文明观、新自然观、新发展观、新民生观、新系统观、新治理观和新全球观的生态智慧。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要求高质量发展,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都要求高质量。因此,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在2020 年8 月考察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时所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8]。这就要求在处理生态与发展二者的关系时,必须坚决摒弃以往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暂性经济发展的错误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生态就是经济的强烈意识。如果不注重保护生态,就无法改变“污水横流”的状况,就无法取得防治污染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1]。所谓战略性投入,是指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投入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性和整体性的投入。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建设生态文明要持续发力、系统谋划。在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修复中,习近平多次强调统筹谋划、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和“一盘棋”等思想,同时要促进全流域水环境一体化治理,由“九龙治水”变为“一龙治水”。这就打破了以往那种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传统行政体系,形成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必须抓好生态环境这个基础性建设,加大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生态环境投入过少或不足,经济社会便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8 月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9]。因此,一定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就需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整体系统地把握生态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建设好美丽生态,有力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指向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的更高级别,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保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指向。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长期并且现实的任务和目标,其中首要前提是保护生态,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才能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雄厚的自然资源保障。正如习近平在四川宜宾市考察时所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10],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11]。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就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好生态这一“助推器”。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奋力实现“双碳”这一生态目标。

(一)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

1.生态环境保护是第一位的。生态环境对人居环境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观点。习近平在杭州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12]。习近平多次考察黄河沿线省份,经常提到“保护”二字,并一再强调“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13]。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14]。当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时,保护生态环境尤为关键,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基于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务必正确认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生态环境同生产生活的关系。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决不能为了追赶发达地区而采取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暂经济高速发展的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生态兴来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2.生态美是最重要的美。习近平在考察杭州时指出,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13]。之所以说生态美是最重要的美,是因为生态优美具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二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建设,都必须保护好生态,以生态促发展。如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实现了以生态美促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建设。这是因为该村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两山”理论,坚信“生态美就是最重要的美”的信念,以生态美促乡村美。再如,广西桂林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习近平到桂林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呵护好桂林山水,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千万不要破坏环境[15]。建设美丽城市,必须建设美丽生态,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当前,美丽生态建设任务仍然很重,在美丽城乡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村民增强“生态美是最重要的美”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3.生态安全屏障是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维护好生态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维护好生态安全,必须树立生态安全是重要使命的意识,加强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区域环境整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以生态促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陕西省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始终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促进当地产业——茶叶的发展。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突出生态种植,以生态促产业,提高了该地茶叶的品质。浙江省余村的春林山庄关闭矿山,摒弃以往那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老路,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家乐、白茶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生态投入不是无效的投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助于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同生产生活的关系,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发挥生态优势,以美好生态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资源保障。

2.以生态促百姓脱贫致富。推动美丽生态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产业兴旺发展,还能促使百姓脱贫致富。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曾经是极度贫困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生态促农业、中药材、旅游等本地产业发展,最后实现了整村脱贫。贵州华屋村曾是深度贫困村,通过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种养殖和旅游业,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重视保护黄河水资源发展稻渔种养业,使得百姓走上增收致富之路。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来推动产业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走上生态致富之路。

3.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两山”理念,要求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生态与发展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相协同,在保护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坚持发展,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三)实现“双碳”目标

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和2060 年前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目标。习近平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6]把“双碳”作为生态目标,能够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打下绿色基底,进一步为清洁美丽世界建设作出中国贡献。

1.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坚持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是轻轻松松的任务,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推进“双碳”的过程中,必须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减排与发展的关系,兼顾绿色低碳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2.坚持“破”“立”并举的原则,即“破”传统能源,“立”新能源,实现“双碳”目标。新旧能源的“交接”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坚持“破”“立”同时进行,在推进新能源的过程中逐渐减少传统能源,新旧能源的“进与退”达到一个平衡点,以此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3.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首先,科技创新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以创新科技驱动绿色低碳转型,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以高科技来解决减排、降碳,以高科技发展清洁能源,争取提前实现“双碳”目标。其次,全社会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力量支持。党员干部应当起带头作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功成必将有我的担当,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带领群众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民要自觉学习国家颁布的“双碳”政策,将保护环境、绿色低碳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经济发展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济支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的要求[17],不断形成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之间的良性互动。

4.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人类是一个命运与共的整体。《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指出:“过去被认为完全是‘各个国家的事情’,如今对其他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产生着影响。”[18]面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挑战,世界各国应携手共进,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遵守相关气候变化的国际基本准则,互相分享绿色发展技术、生态治理经验等,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高质量文明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请文明演绎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漫说文明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对不文明说“不”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