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妮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三小学,甘肃 陇南 748500)
我国的教育部对课程标准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全新的定义,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在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这是素质教育培养的延伸和前提,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慢慢获得语言知识和能力。实现语文思维成长的过程,学生还将逐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综合积累,提升了个人的生命建设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等。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独特的审美体验,助推其审美能力的进步,找出语文思维与语文文本之间的关联之处,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想象和实际运用,教师有必要为小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和自信。
为了能够解决小学语文学习知识结构性的相关问题,教师首先应该明白在每个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回答学生的什么问题?理顺哪方面的知识?课程知识如何结合单元的建构方式,使学生能够多样化地阅读?而实践角度也要求课程知识能够迎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环境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群文阅读的过程不能被简单粗暴地分解,而是应该让学生了解每一篇优美文章的具体内涵,不要随意割裂知识之间的组成特点,而应该把握单元设计的内涵,让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使用方便、快捷、信息量更大的群文阅读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序列性,能够理解从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的特性和性质。之所以考虑到群文阅读和单元教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在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迎合了统编版教材,将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实现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特点。换句话说,统编版教材把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在单元之中,采用内容主题,把一些大致的内容以同类文本组为一个单元的形式,形成了贯穿于整个教材的线索,这种显性的线索特别容易被把握,但是又不太容易明确地给单元进行主题命名。
另外,统编版教材还特别强调了语文要素,将语文学科的各类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等等分解为若干不同的知识点,分布到各个不同单元的阅读提示、课文导读、预习或者课后习题设计之中。这种组合内容以主题化的形式深化了语文知识和单元理解的深度,为形成学生的学科素养提供了帮助。故此,如果教师能够以群文阅读的形式结合语文要素,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既打破了原有的单元组合结构,又能够对单元教学设计实现通盘重组,重点关注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后的整体性思维,使学生利用群文阅读推进单元学习,并帮助教师结合群文阅读推进单元性教学设计的进程。因此教师将不再迷茫,而是能够以群文阅读作为单元教学设计重组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层面逐渐帮助单元教学设计进程,使学生的学习既能对理论有所理解,又能与单元实践教学设计有所呼应。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教学目标的引领和教学任务的统筹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每一个单元的议题设置原则,小学教师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能达成某个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文本阅读的效果以及单元教学设计实现的基本目的。在教学目标的影响之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因之而生。教师掌握了议题设置的原则,并能在开放性的环境之下根据不同的单元设计主题灵活变化议题的系统性内容,使得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目标和有内容的整体。教师在议题设置的时候就已经利用发散性的思维把握知识之间的规律性特点,使得文章的行文结构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比如,教师按照文本的基本构成要素形成了一体化形式,选择议题的类型,按照文章的行文结构以及每个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具体的划分。行文结构的主要分类有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和递进式四个种类,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总分式的行文结构是其最熟悉的,也是在写作过程中最常应用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根据总分式结构,将其细分为总—分—总、总—分、分—总几种不同的形式,而后组织学生进行单元阅读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要了解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与教师落实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师一定要明确如何选择文本,既要参考教学目标对单元教学的组织和整合要求,同时还要想办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非常重要,学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认识世界,教科书中涵盖了很多新奇的事物、自然景观、人物和人际关系等等,激发学生对世界的想象。由此,教师要把握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同学段教材之间的逻辑联系等等,要格外注重统编教材的双线组元特性,因此根据每个不同阶段和学习情况,将单元中包含的大致语文内容进行分类。对于每个语文教师而言,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中不仅包含了课文自身的内容,还有一些体现出语文要素的内容,如习作练习、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等板块中都涵盖了语文要素,其内容非常清晰,要素的结合也保证了学生能够学到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提升个人的素养。这些内容穿插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使得教材的数量和内容实现了人文和自然的统一。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更清楚,并且能够涉及古今中外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的训练及培养,可以在朗读的同时促进学生自我探究式的阅读,实现三位一体式的群文阅读形式,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所谓文本解读能力,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是单元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的自我文本解读能力提升,才能够更好地教育教学,在不断地思考、实践、反思之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本,了解全套教材的体系结构,逐渐按照群文阅读的要求从不同的单元模块中整合教学内容,用好教材,了解每个学段对教材的基本要求,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并时刻体察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集体建构是群文阅读教学坚持的理念,也就是说基于建构主义的原则结合班级内的具体教学情境,学生围绕一定的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积极地交流,结合大量的文章阅读和理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目标,并且将教学目标具体落实为一个又一个的教学任务,最终达成教学目的。教师的集体建构过程是其呈现单元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为了构建课堂学习的共同体,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担任着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和组织者的任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平等而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与阅读文本中的作者进行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善于倾听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更加具体的情境任务,从而能够给学生以更好的学习引导,在集体建构策略的引导之下,推动着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和学生双方获益,单元教学设计在一个平等而和谐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氛围之内,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综合教学质量。
当然,共同学习与教学情境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和谐的、民主的学习情境,教师不能直接否认学生,而是应该尽量鼓励学生,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学生,如果发现学生的错误或分歧,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思索,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对每个学生而言,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拉近就成为学生学习的神秘力量。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往往是基于群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文字创设出的特定情境,这是一种以精神情境串联起来的学习氛围,也是涉及统领性学习任务和促进学生学习欲望的尝试。很多教师都会针对学生单元学习的设计内容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利用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在学习共同体的支持和鼓励之下积极建构语文教学文本单元教学,既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学习“共同旅行”这个群文阅读的真实情境是利用一些有趣的作品带动学生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采用“旅行”这一特殊的情境和议题,为学生构建了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涵盖的文章为《海滨小城》《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望天门山》《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自然美景,唤起学生对生活及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不同的文章,并且感受语文学习的进程,培养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涉及统领式的单元学习任务,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对语文学习知识的架构及自我探索。
群文阅读应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权威,而是学生教学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涉及很多单元教学的内容,学生应同时对多个文本进行解读和整合,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发展学生思维。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效的课堂导入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着每一次的单元教学目标,使得单元教学的领域更广阔,视野更宽广。教师设计的问题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每次都会接近单元教学的具体目的,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中提出的关键点,就会完成思维上的碰撞和升华,从而能够找到单元阅读学习的关键点。教师建构了师生双方对文本的共同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且以开放性的态度结合预设的核心答案,允许学生就文本进行联想和思考,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而在课堂上也逐渐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结构。一般而言,群文阅读根据文本的处理程序,有时以一篇文章带动多篇文章阅读,有时以不同的文章进行共同阅读,还有的时候鼓励学生以群体为共享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师指导学生以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展开阅读和思考,对同一结构的文章进行反复巩固,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且也会使其更容易针对某些写作手法加强练习。群文阅读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之内,结合教师问题的引领,最终达成的阅读结果。群文共享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阅读方法,根据大量题材各异、内容各异的文本阅读,把知识化整为零,逐个击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也可以根据交叉运用阅读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走进鲁迅》这一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课堂结构的复习结构,将单元内的文本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其中涵盖的文章有《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等文章。这些文章风格各异,有的是亲近之人对鲁迅先生的印象,有的是著名作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现代诗,有的则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故事和课文。鲁迅先生自己创造的内容及写作风格非常鲜明,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鲁迅,而后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对鲁迅先生的立体印象。这种群文共享的课堂结构,形成了容量很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快速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整体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群文阅读的模式,展开对现有阅读形式的进一步思考。本文探讨了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之上如何完善现有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进程,并能够在班级内展开积极的分享和讨论,对单元文本逐个击破。这种学习方式是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之上,提倡教学和实践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进程,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最优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动态,实时调整单元设计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