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律:追求自由的境地

2023-01-23 13:14魏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园子萧红祖父

如何锻造语言实践的品质?在众多的选项中,我们深情地凝望着一个字——美!“审美创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生命样态的优化是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而审美正是生命样态优化的内生机制,是生命的应然和必需。所以,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美的规律是什么?在实践活动中,如果符合这四点,那么,美就产生了。一是发挥人的主体性,体现人的情感力量、人的本质力量;二是找到了事物内在的尺度、法则;三是通过自由和创造的形式;四是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这“四因一果”,就是美的规律。

语文教学的“审美律”,就是在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体现“四因一果”,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自由和创造的教学方式、探究言语表现的内在规律、给学生带来深层的愉悦体验,呈现出与课文内蕴相和谐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外显的意蕴和境界。以“审美律”为动力机制,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以及力量,并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必然能够提升语用的品质,涵养高雅情趣。

《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萧红的文字至纯至真,率性得近乎恣意,把我们带入了美的世界。教学这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直指作者的心灵状态:“那个普通的菜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学生找到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聚焦“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天空蓝幽幽的,又高又远”这几段文字,形成教学波澜。

先是朗读体验:“你的朗读传递出什么样的情绪呢?”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如无忧无虑、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等。在多元的反应中,“自由”是中心词,是核心价值。于是进一步聚焦:“这种自由的感觉,你是怎样读出来的?”学生自由鉴赏文字,发现作者使用最多的是“就”字,一共11个,园子里的各种生物“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接着进一步引导:“什么是自由?能从这些语段中找出几个字来回答吗?”学生再次沉入文字,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大”就是自由;“一切都活了”,“活”就是自由;“天空蓝幽幽的,又高又远”,“高远”就是自由,园子里的生物在“大”“活”“高远”的空间里活动,传递出生机勃勃的力量。

接下来引导:“这仅仅是写园子里生物的自由吗?能结合萧红的表现来谈谈吗?要紧扣你们刚才找到的几个关键字来谈。”这一问再次打开了学生的发现:

“我想扣住‘活字来说。园子中的植物争先恐后地生长,动物们自由活动,一切都是活的。萧红在园子里也是活的,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她就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她就栽

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她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想扣住‘大字来说。大,指的是太阳大、园子的空间大。萧红的活动不受限制,也有很大的空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是各种各样的瞎闹,祖父也不管。不像我们,受到很大的束缚,回家就是写作业,没有玩的空间、玩的自由,就像笼中的鸟儿。”

“我认为‘高‘远是自由。萧红可以让自己的想象飞起来,展开自己的遐想和沉思。”

就这样,学生把“景—人”联结在一起感悟,跟着作者进入了自由的世界。然后想象萧红的创作状态:“猜想一下,作者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她的表情、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有的说萧红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有的说萧红又手舞足蹈起来,她笔下的文字像蝴蝶在飞,有的说她仿佛又回到那个园子中,和祖父一起劳动、游戏。

最后重新阅读全篇,将书中的“园子”迁移到生活中:“阅读这篇课文,我们强烈感受到蕴含其中的心劲儿。在自己的生活或想象中,你有没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让你一想起来就觉得有劲儿,让你觉得空间很大,能释放自己的活力,或让你感觉到境界的高远?”学生先是交流,然后进入写作的状态中。

上述课堂流露出叙事、诗意和审美的特征。“那个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教学直指作者的创作动机,引发学生情动的力量,通过朗读尽情地在园子中徜徉。进而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找到几个关键字探究“自由”的意蕴,发现语言独特的表现方法。从“自然的自由”再到“人的自由”,不斷打开学生的精神视域。整个过程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他们能够进入语文而体验语文、欣赏语文而思考语文、表现语文而创造语文,符合上述“四因一果”这一“审美律”。达成“四因一果”,可以运用如下策略:

让美可以看见。美不是模糊的,而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萧红的自由世界,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意象产生的过程,是作家的生命伴着意象运动、完成的过程。萧红创作的物象——“园子”,以及与园子相关的事象,都凝聚着萧红的情感、萧红的精神、萧红的生命。强烈的情感引发了感觉的变异,作者用了陌生化的、新鲜感的表达将“自由”意象化了。这就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上述教学引导学生想象萧红的园子、想象萧红的创作状态、想象萧红玩闹的场景、想象可能的自由世界,就是在还原文学世界。文学的想象和科学的想象不同,文学的想象表现的是内心世界的“真”,科学的想象表现的是客观世界的“真”。从园子的形象感知到园子的情感体验,再到园子的价值升华,教学指向了儿童心灵看得见的方向。

让美催生创见。审美是生命活动中的自我调节、自我鼓励与自我创新。语文教学具有艺术性,很大程度在于它的创造性。当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审美活动,学生的情感力量也就调动起来,而“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必然会催生独特的发现、创见。上述教学充分发掘文本中的“心劲儿”,也就是情感因素,将语文教学置入“情感—价值”的框架和系统中。《祖父的园子》中的“园子”及“我”在园子中的劳动实践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但在学生的审美体验中却是超越性的。当学生发现“自由”包含“大”“活”“高远”的意义,并用之解释萧红在园子里的种种活动,学生的视界会突然敞亮起来,获得无与伦比的审美创造感。

让美创生预见。从文学审美创作的角度看,作家的文学创作既要观照当下,也要观照未来,表现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萧红笔下的园子既是实体的园子,又具有隐喻特征,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自由天地。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处在审美体验的情境中,他们“遇见”文中的人、事、物,自然也会“遇见”理想价值、理想生命状态。这种理想价值会推动学生思考未来,筹划未来,从而把这种“遇见”转化为“预见”,预见更好的自己,预见更好的学习,预见更好的未来。在《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理解向四面八方打开,在遇见“可见之物”的过程中某种不可见之物便涌流出来,在遇见“当下价值”的过程中某种“未来价值”也会涌现出来。学生遇到一个新词或者一种新的事物,便会觉得欢欣鼓舞。正如歌德所说,“人每发现一种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器官”。学生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园子”,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未来自由生命状态的“预见”。

佐藤学先生在《教师花传书》一书中,把洗练、美丽、达成度高的教学比喻为“妙花”。按照“四因一果”这一“审美律”教语文,语文教学这朵“妙花”就会越开越艳、越开越美,将学生带入自由、融通和欢乐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

魏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张按照“言语生成律”教语文,追求言意共生、情境创生、教学相生、生生不息的教学风格。出版《魏星:言语生成律》《语用:语文教学新坐标》等著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园子萧红祖父
祖父瓷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祖父的一封信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园子匠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