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金 彭荣辉
名篇解读:感受反复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写的是“我”小时候在那个特殊困难的年代,向母亲提出请求,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母亲宁愿节衣缩食,也毫不犹豫满足了他的要求。从这件事看出母亲对“我”深沉的爱。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是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反复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使某词、句或句群在文中不断出現,增强感染力的修辞手法。这篇课文有好几处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第一处,对母亲工作环境的场景描写。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这段场景描写,作者四处运用了“七八十”这个数量词。第一处“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这里的“七八十台”突出了环境之拥挤。第二处“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突出了这些都是不年轻的母亲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压抑。第三处“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强调了她们身体里散发出的热量和第四处“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出的热量交织在一起,突出了环境之闷热、恶劣。四处“七八十”的反复使用,强调了母亲工作环境恶劣:拥挤、压抑、闷热,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第二处,对母亲背影、转身和眼神的正面描写。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一处三次写了“我的母亲”,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第一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母亲的背是怎样的背呢?文中写到,“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母亲的背竟是那样的弯曲、瘦弱,这多么出乎“我”的想象。在“我”的想象当中,母亲的背是直的,母亲的身姿是挺拔的。没有想到,母亲现在的脊背是那样的瘦弱,那样的弯曲。第二处“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转身这个动作在平常是多么的寻常,多么的一般,可此时母亲转过身来了,在“我”的眼中却是那样的艰难、吃力,为什么?因为母亲长时间伏在缝纫机板上,背快定型了,她的转身是缓慢的,是艰难的。第三处“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母亲是什么样的眼神?是疲惫的眼神,此时的眼神吃惊地望着“我”。在“我”的想象当中,母亲的眼睛是清澈的,是慈祥的,而此时她却是疲惫的,是吃惊地望着“我”。这里对母亲背影、转身、望“我”动作的慢镜头式描写,突出了母亲身体之瘦弱、劳作之艰辛、眼神之疲惫。三个“我的母亲”放在句式的后面,是“我”内心的呼唤,是“我”内心的惊讶,是“我”内心深深的自责。母亲这样辛苦、劳累,“我”却跑来向母亲要钱,“我”是多么的不应该,作者此时感到无地自容。
第三处,对四个“立刻”的细节描写。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作者连用四个“立刻”,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的珍惜时间,她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挣钱来养活自己的孩子,养活自己的家人。从四个“立刻”当中,辛勤、能干的母亲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心里,也给此时年幼的“我”以深刻的印象,久久难忘。
这篇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反复。如,写书价“一元五角”就出现了几次,这是突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是一笔巨款,需要母亲劳作近两天才能挣到。文中还有好几处突出“大声嚷”“大声问”“大声说”,因为母亲工作环境太嘈杂,噪声震耳欲聋,这是为了衬托出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辛、恶劣。
反复修辞手法用得好,不仅对环境描写,而且对人物形象刻画,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要的话说三遍”——反复的魅力。
名师课堂:有比较才有鉴别
师:当时拿着母亲给的一元五角钱“我”应该感到——(生:兴奋、满足。)可是,他只有一种感觉——(生:鼻子一酸。)为什么会这样?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细细地读文章。想一个问题,只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文中哪些地方使“我”鼻子一酸?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师:你把这个自然段都读一下。
(生再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母亲的辛苦、疲惫。
师:很了不起,会抓住关键词“疲惫”来领悟。还有哪里也能体会到母亲的疲惫?
生:褐色。.
师:你能补充吗?
生:“褐色”可以看出母亲的工作环境恶劣。
师:谁发现了这句话的特殊之处?
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师:读这三次“我的母亲”。
(生读了一遍,完全没感觉。)
师:我提三个问题,看谁反应快。
师:谁的背直了?
生:我的母亲。
师:谁转过身来了?
生:我的母亲。
师:谁望着我?
生:我的母亲。
师:平常说话,“我的母亲”会放在后面,会连用三次吗?
(生摇摇头)
师:(出示将“我的母亲”放在句首的句子)比较原文和改过后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感觉课文句子好像电视里的慢镜头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很疲惫。
师:说得真好!三个“我的母亲”放在句末,母亲一连串的动作放慢。让我们随着慢镜头,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细节。闭上你的眼睛。
师:(读这段话中第一个镜头)“一个怎样的背出现在你的眼前?”
生:弯曲的背。
生:瘦弱的,可以说是瘦骨嶙峋的。
生:弯曲,伸不直的。
师:不对呀,这怎么可能是母亲的背呀!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背应该是这样的——
生:挺直的。
师:慢镜头继续推进——(生闭眼)“母亲转
过身来……”母亲的脸是怎样的?
生:长满皱纹的,疲惫的。
师:母亲本来应该是怎样的脸?
生:红润的。
生:白嫩的。
生:充满朝气的。
师:而如今的母亲却是疲惫的、苍老的、长满皱纹的。慢镜头继续推进——(生闭眼。师读这一段最后一句。)
師:母亲的眼睛定格在“我”的面前。那双眼睛是——
生:疲惫的。
生:长满皱纹的。
生:布满血丝的。
师:“我”分明记得母亲的眼睛是水灵灵的,
那水灵灵的眼睛到哪里去了?那红润的脸色到哪里去了?那挺直的脊背到哪里去了?把你的感动,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去。
(师生分角色读,师读“我的母亲”,生读其他的语句。师生交换角色再读这个自然段。)
师:看到这样疲惫、劳累的母亲,“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鼻子一酸。
师:如此疲惫、劳累的母亲却还在拼命地挣钱……
师:三个“我的母亲”能把它放在一处吗?
生:不能。
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师:还有没有让人鼻子一酸的地方?
生:(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师出示这一句。示范读,有节奏,有味道。)
(生1读)
师:神情好,但节奏不对。
(生2读)
师:有进步,哪怕只超越一点点,那也是进步!
师:谁能为“立刻”找个同义词?
生: 立马、立即、快速、迅速、刹时……
师:我查了一下同义词词典,这个词有20多个同义词,我查完就纳闷,为什么作者只用了“立刻”?老师把它改了一下。(出示改动的这段,把四个“立刻”改成了“马上”“立即”“快速”“立刻”。生读。)
师:谁的语言丰富?
生:改后句子没有了“递进”的味道。
生:改后没有了赶紧、争分夺秒的味道。
生:改后句子没有了母亲拼命挣钱,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味道。
师:是呀,四个“立刻”充分地表现了母亲争分夺秒,抓紧每一时每一分,挣更多的钱养活家人的情感,给作者内心以巨大的冲击。(师领读“立刻”,生读后面的内容。)
名家讲评:比较是个好方法
有了比较,才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分辨高低、上下和优劣。比较,是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到比较的教学方法。
这个片段,充分运用了比较的教学方法,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具体来欣赏一下:
第一处,进行课文原句和老师改句的比较。
王老师把文中三处“我的母亲”后置的句子和改写的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反复品读,体会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说:“我感觉课文句子好像电视里的慢镜头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很疲惫。”王老师接过来说:“说得真好!三个‘我的母亲放在句末,母亲一连串的动作放慢。让我们随着慢镜头,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细节。闭上你的眼睛。”王老师这里的点评、点拨、引导、启发,非常到位。王老师接着问:一个怎样的背出现在你眼前呢?学生说:弯曲的、瘦弱的、瘦骨嶙峋的、伸不直的背。
王老师进行句子比较,把“我的母亲”置前和“我的母亲”置后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新鲜的语言,陌生化的表达,慢镜头似的转换,充满了浓浓情意,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语文课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第二处,将当下的母亲和印象中的母亲比较。
在课文原句和自己改句的比较教学中,王老师还将当下的母亲和印象中的母亲做比较。他问学生:“不对呀,这怎么可能是母亲的背呀!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背应该是这样的——”学生说:“挺直的。”王老师问:“母亲转过身来……母亲的脸是怎样的?”学生说:“长满皱纹的,疲惫的。”王老师启发:“母亲本来应该是怎样的脸?”学生说:“红润的、白嫩的、充满朝气的。”王老师又问:“母亲的眼睛定格在我的面前。那双眼睛是——”学生说:“疲惫的、长满皱纹的、布满血丝的。”王老师再启发:“‘我分明记得母亲的眼睛是水灵灵的,那水灵灵的眼睛到哪里去了?那红润的脸色到哪里去了?那挺直的脊背到哪里去了?”你看,王老师用这样充满冲击力的、对比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到了“我”当时惊讶、震惊、惭愧、感动的情感当中。
第三处,进行词语换词比较。
王老师教学“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的状态……”,就用了词语比较的方法。王老师说:“我查了一下同义词词典,这个词有20多个同义词,我查完就纳闷,为什么作者只用了‘立刻?老师把它改了一下。”王老师把“立刻”换成“马上、立即、快速、立刻”,将这些词语放进文中,在反复朗读中比较语言的韵味。学生反复读过后认为:改句没有了递进的味道,没有了赶紧、争分夺秒的味道,没有了母亲拼命挣钱,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味道。王老师因势利导:是呀,四个“立刻”充分地表现了母亲争分夺秒,抓紧每一时每一分,挣更多的钱养活家人的情感,给“我”内心以巨大的冲击。
当然,这个教学片段当中值得品味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王老师抓住一个主问题:“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使‘我鼻子一酸?”他挑起了矛盾冲突:“‘我拿到了这一元五角钱,应该感到高兴啊,兴奋啊,满足啊,为什么他却是鼻子一酸呢?”这是全课教学的总开关、牛鼻子。一堂好的课要有好的问题去总领、去贯穿,这叫“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也是王老师这个教学片段当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