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2023-01-23 23:53:09连华
新课程 2022年42期
关键词:创设政治情境

连华

(安徽省含山中学,安徽 含山)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凸显了立德树人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课中,教师不能再单纯地以信息技术呈现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为更好地发挥高中生自身学习能动性,教师在思想政治授课中要凸显情境教学的有效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唤醒学生的探究热情。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探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授课质量的对策。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带有情感色彩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感知教材,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落实的核心在于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联系具体直观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知识,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目标。经典教学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性

思想政治是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情境教学的实施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以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同时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指导他们运用思想政治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思想政治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于学生自身学习体验,唤醒他们对授课内容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让情境教学更好地源于生活,服务生活,高于生活,提升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意识。

(二)真实性

高中生有良好的辨别是非意识。在思想政治授课过程中,运用情境式教学要贴近现实生活来创设情境,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能过度夸张,否则都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精神的形成。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的运用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在真实环境下基于课程核心知识点,引入真实生活案例,借助学生的真实经验,引导他们剖析事情来龙去脉,认真细致解读核心知识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授课中教师所引入的一些图像、视频、音频资料也要体现真实性原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一些事实恶意夸大、凭空捏造,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判断的养成,对学生法治意识建立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只有真实、严谨、科学、完整的案例,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在探究中学习知识,在权衡分析中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三)启发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引入生活案例时,可以通过视频、媒体、语言等方式来生动展示。而对案例中涉及的矛盾、案例问题解决的正确方式、案例带给我们的反思等一些细节性问题,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有效启发,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学生将知识学习与自身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堂上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为师生互动探究、学科知识形成预留一定的空间,凸显师生双主体教学的民主课堂构建。教师以充分的沟通和思辨,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法、理、情有机统一的正确认知。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在情境创设中强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情境教学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情境教学需要将创设情境、理解情境、价值回归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语言、实物演示、音乐活动、表演等生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凸显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对学生学习的指引价值,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情境、理解情境,强化情境教学中思想政治的引导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回归情境解读分析,以新闻时政为素材,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领导。

(二)坚持情境探究与活动型课程相交融

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课的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单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认知一些基本的政治问题,树立良好价值观,同时,还要凸显学生自身的学习成长性。教师通过活动型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以个人思辨、小组活动、辩论活动、合作学习等多元模式,提升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参与能力,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发展社会判断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的热情。以教师的教学引导,让情境探究的问题更加丰富,课程的活动形式愈加多元化,通过情境探究与课程活动相交融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情境中,让学生灵活理解思想政治学科所学内容,为学生今后学以致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高中思想政治开展情境教学授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在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更新。教师要探索依托情境教学的应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让学生学会客观点评时政新闻,在真实法院庭审中增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在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培养。高中思想政治授课要注重立足课堂,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知识学习与愉悦情境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加深理解,实现对知识的创新性应用;学用结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启发;凸显学生主体性价值,融合于互动交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品质。

(二)可以更好地打造活动型思政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在授课过程中要积极打造活动型课堂,让学生摆脱对知识的生硬记忆,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加强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践行意识,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思想政治授课的广度与深度,将学生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互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例如,在“树立正确消费观”这部分知识学习中,教师不要将教材知识生硬地呈现给学生,而是可以让学生以任务学习小组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有效吸收。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疑问、难点时,教师出面为学生作出有效解答。即以灵活互动,构建思政创新性课堂。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竞赛活动,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形成个性化认知。小组竞赛活动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打造思辩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有效认知。课堂尾声以有效的教学总结凸显课程主题,升华学生认知情感,让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可以凸显思想政治授课的生活化

高中生个性意识进一步彰显,教师在授课中要积极贯彻生活化理念,引导学生灵活理解思政问题,摆脱教师的生硬说教,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书本知识,消化晦涩、抽象的政治观点。教师立足思政课堂,打造鲜活互动、理性沟通、民主对话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堂的理论内容可以与授课基地、校外文化馆有效对话。落实参观访问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展情境学习,这样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可以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有效帮助。思想政治授课也能更好地体现立德树人目标,拓展教学的广度、深度、开放性,让情境教学真正为学生生活运用、学习发展科学奠基。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情境教学应用的积极对策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不是简单地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而是要遵循教学的有效流程,从课前准备阶段入手确定教学的方式方法,精心搜集素材为学生创设鲜活情境,同时在课程推进过程中,以教师的引导突破重难点内容,推动课堂授课过程顺利落实。在情境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要有效开展课后总结工作,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后续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

(一)课前准备阶段

将情境教学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必须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精准搜集情境素材,为学生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国家财政”这部分课程为例,与经济生活中的个人收入和分配相比,这部分知识与社会的关联更加紧密,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自我认知,更好地联系社会生活加深理解。所以在授课中,教师要更好地引入一些时政新闻,如国家外汇存款准备金下调、国家房贷利率调整、企业中长信誉贷开放等。利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领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国家财政的作用,分析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些因素,探讨国家如何通过财政的政策性调整来平衡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这些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并通过情境教学、问答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热点,突破小我认知,有效理解国家扶贫攻坚工作。同时在情境教学落实的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有效的情境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理解,在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同时,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比如,在政治生活中涉及“民主选举”这样一个概念,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关于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东西方文化的电影和纪录片,突破单纯的政治授课模式,将历史文化、语言文化、电影电视等文艺素材有机整合在一起,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灵活理解一些新鲜素材奠定坚实基础。

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需要有效收集多元素材,让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加精准、真实、新颖,这样才能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创设满足学生认知的有效教学情境,凸显思想政治教学的开放性,保障教学重难点知识得到顺利突破。

(二)课堂实施阶段

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课的课堂实施阶段,教师要将导入情境、项目解读、练习情境、任务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配合不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顺利衔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堂开始,要积极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前导入可以为推进授课奠定基调,教师可以直接从旧知识入手,引领学生思辩表达,达到巩固旧知的目的。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让思政授课立足生活情境引导,增强情境教学的吸引力。还是以“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个人的收入与分配,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社会收入与分配和谐落实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财政是什么?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到财政的影子?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自哪里?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视频。视频中提到,中国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姿的高质量发展画卷: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多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八成。以此引出“国家财政”这一核心内容,带领学生愉快地开展课程学习旅程。

顺利引出情境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贴近新课情境更好地分享交流。教师可以链接一些核心模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课程知识之间的多元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让学生探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获得知识。比如,在创业探究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投资者,手中有两百万资金,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要投资哪个产业,决定以何种模式投资,并结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一些财政政策,引领学生计划投资方向,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投资经营模式。教师以情境教学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有序引导,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下优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核心内容,理解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动态平衡,理解国家财政收入的有利政策。最后的总结升华部分,可以为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练习任务,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加强对国家财政重要性的认知。

(三)课后总结阶段

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告一段落之后,还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和教学反思。课后评价首先要凸显教学双主体的价值,从教师层面评价课程教学落实的总体效果,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否带动,以及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作用是否能够有效达成。教学评价要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维度具体分析评价课程推进的综合效果,从学生角度了解教师的情境创设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学生获得的学习评价,教师还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情境创设,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参与性。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要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来,围绕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筛选素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教师要始终关注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推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生动理解。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有效的教学反思,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度思考情境创设是否恰当,能否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真正立足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科学、扎实地推进授课过程,服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授课的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猜你喜欢
创设政治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