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 赖冯籍
教学评价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督导学习模式的新型教学行为。它不再是以学生个人为中心,而是将教师与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最终的效果评价。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没有母语环境下学习,想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英语还是有困难的。教学评价下的学习,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捆绑在一起,进行科学的系统评价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达到一个双向改进、双向适应的目标。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学生学习英语带来的痛苦和压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师要从与小学生和谐共进发展的角度去探究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评价教学的英语学习模式势必会是一个较好的参考。
就目前来看,小学英语课堂中,似乎无时无刻都存在着教学的评价。通常日常评价的表现为:学生做出成绩后的教师集体表扬或批评指出错误。也表现为:学生个体在课堂表现或者是做出成绩后的表扬或批评。但是,这种以小学英语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向化评价,只是一味地强调小学生作为被动客体的英语学习表现,从长远的学习发展来看,极不利于小学生的英语素养培育。单向的英语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激励或者反向激励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作用。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过度的言语教学评价,反而会成为小学生所追求的英语“课堂目标”,造成学生课程目标不明确的教学问题。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有一个自我的心理标准尺度。在规定时间内,逻辑的总结和科学的英语课堂测评,会加深所学零碎的英语单词或者是语法的记忆,即使在教授小学英语课过程中学生会有英语知识点的遗漏缺失,也会在课堂总结测评中弥补缺漏。但是,教师的课堂评价在小学学段的学生眼里,是极为渴望又是抗拒的,害怕受到批评是其一大原因。这就要求教师的英语教学课堂的评价标准尺度不能只从单一方面来。大多数教师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并无多大影响,因此,没有科学地制定评价标准,就随意地将带有评价性质的“随口话”说出口,在无意之间对小学生做出了英语课堂的学习评价,只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努力,会影响到其评价的真实性效果。
小学生正处于对外来知识认知和接受的初级阶段。对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要靠内在的驱动兴趣以及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无疑是一项“加油”性质的驱动。小学英语教师科学全面的课堂评价,会让小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或多或少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每次学习英语的一小点进步,都能得到教师的认可。由此看来,小学英语教师全面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将会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驱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驱动心。
小学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科学的评价,会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加大对小学英语的不断学习的驱动性。双向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让小学生在英语课堂后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也能全面地让小学英语教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状态的发展,在本节英语课上是否对学生做出了科学、全面的评价。让教师也能直接感受到从小学生的角度是如何看待教师的,以获得真实的自身的评价反馈。小学英语教师接收到实际反馈之后,就能根据实际语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目标做出相应的英语教学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发展趋势。
当前小学英语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单向的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中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小学英语的发展。以小学生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师基于小学生的双向的英语教学评价,会让教师与学生站在共通的评价以及教学学习的起跑线上,收获关于自身教学或是学习的评价结果,在经过不断地调整以及互相的适应后,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就会得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效果提升。例如,在外研版三年级上册“These ducks are very naughty”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对小学生的整体课堂表现可以先做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大家在今天的这节‘These ducks are very naughty’表现很不错,从大家的课堂朗读短文、单词来看,大家的预习都做得非常好。如×××、×××、×××等他们的发音都非常准确;×××、×××、×××等人的课文非常流利;×××、×××、×××等人的字母写得非常漂亮,我们大家已经做得都很好了,应该向他们学习。”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学生有没有积极的思考问题,举手学生多不多,还有无学生不注意课堂纪律等问题,教师提醒学生多加注意。接下来,就是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让小学生从教师的内容准备、上课的语言态度表现、留作业以及批改作业的完成度、英语授课的速度等方面来评价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状况。不仅如此。也可以展开小学生与小学生个体之间关于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互相评价,让小学生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我要学习的榜样是谁,上英语课时他的优点是什么,我要改正什么样的缺点。”双向乃至三方的互相作用评价,能更为全面地评析小学生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大多数呈现为教师在英语课堂平时性的评价。不论是在课堂上的即时性评价,还是课后的小型的总结式评价,都是平时性质评价。学生在每日的课程中不断重复,长期下来,小学生难免会形成一个误区,认为这些话语都是教师每日上课所用的评价语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评价内容,就自动忽视了。事实上,如果只是单一进行平时性的小学英语评价,确实会对小学生产生如此困扰。为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对评价的时期进行调整。要将平时性的评价与整体阶段性的评价相结合。例如,在小学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在维持正常的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借助英语阶段性的小测验对小学生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作为评价的一个依据,结合小学生日常英语课的表现状况,进行一个总体阶段性质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将平时性的评价内容扩大,而且也能将总结性的评价变得更为科学有依据,更能让小学生信服。
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评价,如果对小学生的评价千篇一律一视同仁的话,评价就会“失去信任”,难以发挥出其本应该有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表现,或者是英语课业的完成状况,对小学生开展不同层次性质的评价。由于英语的语调发音能较为容易展现其评价结果的强易程度,英语教师可以多采纳用英语进行评价小学生。在此过程中,即使教师不用说明这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程度,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语音音调去判断。
小学生评价的挖掘和培养,不仅可以为以后小学生英语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培养其惯于利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优良习惯,增强了小学英语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英语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