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2023-01-23 20:09:32陈方刘
党政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时代文化

○陈方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以高度的历史自信豪迈地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①这里的“里程碑”是一个比喻,强调新时代十年成就之大、变革之深。虽然在2022年7月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已经提出这一重大论断,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深入总结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十六个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之后,郑重向全党重提这一重大论断,对于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对于增强历史自觉和坚定“四个自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的十年,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一方面高度肯定十年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明确指出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②十年来,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特别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突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2018年7月3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③“十个明确”的第一个“明确”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这是新时代十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根本的原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分封制变为郡县制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治理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否则,国家就会变得四分五裂,人民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民族就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曾经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苏联前期因为有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一度成为可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强国。苏联后期也正因为弱化、甚至取消党的领导,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

新时代的十年,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打铁还需自身硬,能不能实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关键看共产党自身硬不硬,全面从严治党就成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十年,“打虎”无禁区、“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超过500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调查。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6900人,追回赃款327.86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1人归案。《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⑤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中华民族富有殷忧启圣的忧患意识,这是理性精神的体现,也有利于激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945年7月初,黄炎培在延安同毛泽东就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有过著名的“延安窑洞对”。黄炎培感叹道:“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肯定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⑥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有九千六百多万党员的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从1949年执政至今也已经70多年,既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着各种风险考验,特别是“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如何走出历史周期率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历史难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经验之一。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⑦

二、十年伟大变革在新中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要实现科学发展还必须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其中第四个就是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并且强调这是“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新时代的十年,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越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2012年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增长到114万亿,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了7.2%,稳居世界第2位。“2021年我国GDP相当于美国的77.1%,比2012年提高24.6个百分点,是日本的3.6倍、印度的5.6倍。”⑧2013年至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万元到8.1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不认可‘国强必霸’的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⑨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体现为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还体现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软实力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⑩新时代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十年来,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并得到广泛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新时代的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就特别提到四个重大风险挑战,这就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局势动荡变化、“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经受住了这些风险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此外,由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的现代化,是保持民族独立性的现代化,所以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世界现代化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三、十年伟大变革在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第一次外出就到广东考察,他在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就是要表明“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⑪。十年来,他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新时代的十年,在理论上不断凝聚改革开放认识。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郑重宣示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高度共识。“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个明确”之一,这就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⑫。

新时代的十年,在实践上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那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党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把改革开放往纵深推进。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面对近年来全球化遭遇的“逆风”和回头浪,中国高高举起全球化的大旗,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召开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⑬

四、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始终代表着人类前进方向,不断推动着社会变革。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社会主义也经历过各种曲折,尤其是“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宣示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中国崩溃论”的崩溃,有力驳斥了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没有辜负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同样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取得重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后面简称“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重大命题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重申了“两个结合”重大命题,而且对如何实现“两个结合”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原来“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表述中,“中国具体实际”当然也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时就已经包括“两个结合”之意。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⑭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具体实际”中单列出来,从“一个结合”变成“两个结合”的新叙事,显然更能突出“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性,也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推进“第二个结合”。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⑮

新时代十年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新奇迹。事实表明,这一文明形态超越了西方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新时代伟大变革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也使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不仅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⑯。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近代以来,中国没有及时实现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封建制度落后,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因此,一些中国人认为要想战胜列强,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于是有了“戊戌变法”。但这种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思想文化根基上的改革,失败也是必然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试图在制度层面改造中国的又一次尝试,但也很快证明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新时代的十年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13个方面制度优势,这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尤其是“两个确立”的提出,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的十年,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近1亿人口几年内全部脱贫在世界脱贫史上也是一个奇迹,这是中国为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十年,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伟大的民族创造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绵延五千年而不断,不仅使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无比自信和自豪,也是今天文化自信的文化根源。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⑰此外,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自信的航向,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奠定我们发自内心的自信。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等等。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指出:“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⑱

注释:

①②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第1 版。

③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18 年第9 期。

④⑫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24、24-25 页。

⑤ 《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8 日,第3 版。

⑥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610—611 页。

⑦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 年第1 期。

⑧ 《我国成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光明日报》2022 年10 月2 日,第2 版。

⑨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5 月5 日,第2 版。

⑩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15 年版,前言第2 页。

⑪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 年12 月12 日,第1 版。

⑬ 习近平:《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1 年11 月5 日,第2 版。

⑭ 《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34 页。

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9 日,第1 版。

⑯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 年第1 期。

⑰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9 月28 日,第2 版。

⑱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18 日,第1 版。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谁远谁近?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