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进展❋

2023-01-23 06:35黄玉燕张立平汤尔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医家流派

郑 齐,黄玉燕,张立平,汤尔群,陈 曦,于 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1]。这个概念涵盖了目前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三个层次或类别:其一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对于中医学术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学术流派,这也就是中医院校“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对于中医古代学术流派的划分及学术思想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其二是提出了一定的学术主张,但是其学术传承和影响主要在一定地域的学术流派,这就是目前地域性学术流派所涉及的研究,多以某某地域加医派的形式命名,如龙江医派、孟河医派等;其三是提出了一定的学术主张,但是以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为特色的学术流派,多以某某专科加流派的形式命名,如岭南妇科流派、清宫正骨流派等,也就是专科性学术流派涉及的研究。2020—2021年度,本领域研究主要围绕以上这三个方面展开,同时还有对于学术流派研究中共性问题的思考。本文重点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出版相关著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对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1 学术流派研究的共性问题

围绕如何认识学术流派研究、怎样进行学术流派研究、既往学术流派研究的情况和面临问题等诸方面展开。

1.1 学术流派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从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角度来看,学术流派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郑洪[2]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源自“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中国传统学术史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范式,强调中医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教育均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流派研究范式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谷建军[3]认为医学流派是一种学科组织形式,应该通过学派的建设来促进新学科形成。文章提出学派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也同时随着学科的发展或壮大,或分化,或融合,甚或走向衰亡。从学科组织的角度而论,一个医家因其创立的多个学说思想,完全可以分属于多个学派。

1.2 学术流派研究的方法

已有学者利用多学科方法研究学术流派,并初步建立相关评价指标和要素,促进学术流派的保护与建设。郜峦等[4]分别应用历史地理学、文献计量学、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在综合分析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以及内涵解释,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标准”,初步得到领域专家认可,认为能够初步定性定量地客观评价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

1.3 学术流派研究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通过信息学手段和文献横断面分析,概括学术流派研究热点、趋势以及存在问题,具有一定新意。王鑫等[5]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了近20年中医流派研究领域的概况、热点和研究趋势,发现三方面问题:一是中医流派研究大多关注某个特定流派本身,不同流派间的学术交流和比较研究不足;二是中医流派学术思想的信息学研究是目前流派研究的一个方向,但主要集中在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鲜有利用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三是对中医流派传承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待加强,可能存在“名传而实未传”“传而不承”的现象。

郜峦等[3]关注了当前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关于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等基本的概念尚有待进一步明晰;其二是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多数着重于文献的整理和学术思想的归纳总结;其三是现有的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常常是自说成派,缺乏客观公认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缺乏定性定量的评价标准。

代玄烨等[6]通过分析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学术论文,认为从数量来看,集中于新安医学、海派中医、岭南医学、孟河医派、江西医派。从空间来看,江苏、浙江的地域性医学流派多于其他地域。从时间来看,历史上新安医家世传最多,当而代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最多的地区在上海。最后,北方各省医学流派研究论文数量少于南方医学流派。

2 既往学术流派研究的深入挖掘

对于在学界内基本形成共识的8个传统学术流派,经历了过去的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更加趋于细化。有个别学者在丹溪学派、伤寒学派、易水学派等领域,深入挖掘其中的一些学术问题,提出了有新意的观点,补充了既往研究的不足。

2.1 伤寒学派

杨必安等[7]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5位代表医家(张仲景、韩祗和、庞安时、朱肱、许叔微)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色以及学术形成原因,认为五运六气尤其是大司天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疾病发病病机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医家的临证用药风格,形成了对仲景学说的不同阐发。李泽明[8]以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性医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成因、代表医家生平及伤寒著作,探究其思想源流及伤寒学术思想,认为辨证派代表医家开山鼻祖为柯琴,其研究伤寒学说主要方法有以方归类证、以法统领证、以症分类证、以经串解证等。顾漫[9]对华佗、张仲景两家的伤寒学体系从辨证和治法两方面进行比较,运用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分析了华佗与张仲景两套伤寒学体系的学术论争,认为华佗是旧范式的代表,而对于治疗手段安全性的重视是仲景伤寒学“新范式”一以贯之的主线,对用药安全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伤寒论》是一部“因弊缮法”之作,反能为中医学“立万世法”。

2.2 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易水学派医家治疗某些疾病的用药规律。如陈婕[10]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易水学派及河间学派医家治疗痞满的方药进行总结分析,李昀熹等[11]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补土医派治疗情志病的用药规律;其二是对易水学派诊疗思想的研究与运用。蔡青城等[12]梳理了易水学派对咳喘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治咳喘的治则治法经验,赵鑫等[13]研究了易水学派刺血疗法理论及应用,认为其将脾胃理论与刺血疗法相结合,扩大了刺血疗法的主治范围,阐述了刺血工具的选择、刺血部位、出血量、适应症等内容;其三,是对易水学派医家学术思想的挖掘。王雨[14]研究了易水学派医家对于李中梓学术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对易水学派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为李中梓在易水学派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继承了易水学派诸家的学术成果,在脏腑辨证、方药理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传承,推动了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2.3 丹溪学派

目前对丹溪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派的传承、后世影响、对外传播等方面。冯丹丹等[15]对丹溪学派的形成与传承特点进行了研究,特别介绍了与丹溪过从甚密的宋濂、戴良、胡翰、叶仪、郑太和、葛乾孙、楼友贤和项昕等八君子的学术贡献。研究认为在丹溪弟子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学世家,其中最著名的有赵氏、戴氏、楼氏三大家。许宝才[16]对浙江衢州的雷氏医学与金华的丹溪学派之间的渊源以及雷氏医学对丹溪学说的传承发挥进行了研究。傅晓骏等[17]对丹溪学派在浙江省内、江苏、陕西、安徽、江西地区以及海外传播的概况作简要探索。朱建平[18]对《东医宝鉴》引用丹溪学派医著进行了研究,共涉及4种2900多次,认为朱丹溪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用的大补阴丸、越鞠丸等核心学说和主要经验,已经被17世纪的朝鲜医学所接纳,并呈现出本土化朝向。

2.4 温病学派

2020—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的流行,使得很多研究集中于温病学派中的温疫派学术思想研究,通过对古代医家防疫治疫思路的探讨,探求对新冠病毒防治的启示。马俊杰等[19]系统梳理江南各医派对疫病的防治思路,回顾了COVID-19中医治疗方案的演变过程,提出了中医药干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防-治-养”模式。张功[20]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认为应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郭玉琴等[21]通过挖掘明清温疫大家临证对辨症、辨证、辨病、辨舌、辨体质、辨病因论治的应用,从辨症论治急治标、辨证论治重病位、辨病论治鉴寒温、辨舌论治知应下、辨体论治明常变、审因论治捣病源6个方面,论述总结温疫学派代表医家的多元辨治思维,尝试探讨并建立“症-证-病-舌-体-因”一体化的温疫综合辨治模式。林敏等[22]根据达原饮的立法和运用思路及温疫学派相关论述,认为瘟疫的治疗“以逐秽为第一要义”,瘟疫伏邪理论和逐邪法可为确立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3 新的学术流派提出与研究

所谓新的学术流派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通过挖掘文献资料,研究古代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但在当今学界研究不多的学术流派;二是在当代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有代表性医家及学术主张、形成明确的传承脉络的医学学术派别,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64个中医学术流派、国家级非遗项目所形成的特色流派和国医大师、院士等近现代著名专家的传承脉络体系等。

3.1 扁鹊学派的梳理

对扁鹊学派的历史梳理,有助于解析早期医学发展脉络。阎敏敏等[23]对原始史料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梳理,就扁鹊人物形象及其医学源流进行分析解读,认为围绕其医学主张和职业技术所形成的扁鹊医派在先秦时期社会影响很大,其学术以脉学为宗,但传至仓公时已然失去了其核心之术。扁鹊学派传承人物有淳于意及其弟子、涪翁、程高和郭玉、华佗及其弟子、南北朝世医徐氏及宋代医家窦材等。扁鹊医派衰落的原因主要有扁鹊医经的亡佚、禁方传授的限制、理论与技术的难度等方面。

3.2 中和学派的提出

中和医派是近来学者在继承国医大师孙光荣学术思想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其临床诊疗中的学术观点为扶正祛邪益中和、存正抑邪助中和护正防邪固中和,提出了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达中和的临证思维特点[24]。有学者分别应用中和医派思想对糖尿病[25]、风湿免疫性疾病[26]、肾病综合征[27]等疾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体现了将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相结合,以平为期,即为“中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特点。

4 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

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首先是对集中在某一个地域出现医籍的整理,较有代表性的有《新安医籍丛刊》《吴中医集》《孟河四家医集》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出了新安医学、吴中或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等称谓,并且开展了相关的学术研究。随着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各省也相继制定了本省的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的建设方案,这些举措有力地引领和带动了这一领域工作的开展,使得地域性学术流派的研究与发展成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领域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1年,地域性学术流派研究涉及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19个,涉及的学术流派有吴中医派、孟河医派、龙砂医派、长安医学流派等47个,其中涉及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18家。这其中较为集中的省份有江苏、上海、广东与黑龙江,故试做主要论述。

4.1 江苏地区的医学流派

江苏自清代以来,在中医学术流派发展方面就有深厚的积累,在本省的多个地区都有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地域性学术流派研究的地区。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仍然是学术积淀丰厚的苏州吴门医派和常州的孟河医派。

4.1.1 吴门医派 吴门医派是对清代以来在苏州太湖一带行医、著述、传承的医家群体的总称,涉及的医家众多,涉及的专业领域也非常广泛。目前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吴门医派中具体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如胡婷[28]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了奚凤霖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陈赟虎[29]研究了陆继进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二是研究吴门医派医家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思想。如李翰坤[30]研究了吴门医派皮肤科治疗特点,于吉超等[31]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了吴门医派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汤颖超[32]研究了吴门医派治疗心衰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三是吴门医派的学术思想在当代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如任燕[33]基于“吴门医派络病理论”益肾活络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研究,姜程帆等[34]研究了吴门医派气机升降学说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孔佳俊[35]应用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等。

4.1.2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的研究主要围绕费、马、巢、丁等孟河医家的学术思想展开,之前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工作。2020~2021年度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开展孟河医派医家用药规律的研究。如韩析霖等[36]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了孟河4家治疗咳嗽用药规律,完成了用药频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的研究,认为孟河医家注重从五脏论治,尤以肺、脾、肾论治为主,善用温药,重视存阴液,善用温润、凉润等方法滋阴存津。相似的研究还有朱淑君等[37]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孟河医派治疗情志病的用药规律研究,熊倪等[3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等;二是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在当代临床中的运用与发展的研究。如沙滨等[39]总结了孟河医派虫类药运用经验在当代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文翠芳等[40]探讨了孟河医派膏滋药方在调治内科病证中的运用,薛红良等[41]对孟河医派思想指导下治疗湿热下注型尿路感染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等;三是对孟河医派药物炮制方法的研究。张晓鸣等[42]研究了白芍的炮制沿革,金莹等[43]对比研究了孟河医派与《修事指南》的中药材加工炮制方法,探讨了二者在炮制辅料、炮制工艺等方面的异同,最后是对孟河医派传承模式、教育方法方面的研究。吴承艳等[44]研究了孟河医派的传承模式,认为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内传承”“通过婚姻关系产生的家族传承”“师带徒模式”“院校教育模式”“函授教育模式”等5种。顾敬平[45]研究了孟河医派的中医教育思想,认为以“临床疗效”为媒介的中医文化教育是孟河医派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对流派学术思想继承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孟河医派的发展史也是孟河医者群体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

4.1.3 其他方面 吴承艳等[46]对明清江苏地区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龙砂医派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剖析,认为吴门医派以温病学说的创立、多世医家族、多御医官医、多医学论著为特点;孟河医派以重经典广临床、遣药和缓轻灵、对医道传授的多样化而闻名;山阳医派则以精研温病进一步完善温病学说、医家著作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为特色;龙砂医派以善使运气、重视《伤寒论》六经及经方的运用而名噪医界。陶国水等[47]介绍了龙砂医学流派源流与主要学术特色,认为其肇起宋元、隆盛于清乾嘉时期、再兴于清末民国至今,其特点主要有重视经典研究与应用,重视中医教育与学术传承且临床多有创见,对五运六气学术的实践以及经方、膏滋方的运用独树一帜。

4.2 海派中医流派

“海派中医流派”是发展、形成于上海地区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独到临床技艺和诊疗特色、较为清晰的学术源流、传承脉络以及一定的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中医学术派别[48]。其来源有自清末从临近的江浙地区迁移到上海的,也有沿长江流域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迁至上海并逐渐传承发展而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作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承担多项中医流派的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在2020年~2021年发表系列文章“龙医传薪——海派中医流派”,介绍承担的各流派研究的一般情况和取得的进展,包括丁氏内科[49-51](程门雪、黄文东、徐嵩年)、石筱山伤科[52]、顾氏外科[53]、陈氏妇科[54]、蔡氏妇科[55]、徐氏儿科[56]、范氏眼科[57]、陆氏针灸[58]等,系统展示了海派中医在龙华医院的传承与发展。林志康等[59]对比研究了海派中医张、颜二氏流派对于内科病诊疗特点的异同,认为二者都强调脾胃在病机变化中的作用,重视痰瘀的致病作用,张老施药轻巧平和而颜老用药老辣、张老在胃肠疾病的诊治造诣深厚而颜老则尤精于冠心病的诊疗。

4.3 岭南医派

岭南医派主要是在广东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尽管岭南的地理概念要远大于广东。近年来在对这一学术流派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包括医籍的整理、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以及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等等。2020年至2021年度,研究主要涉及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岭南温病流派、岭南妇科流派及皮肤科流派等方面的研究。林丽珠等[60]研究了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国医大师周岱翰治疗肺癌的学术历程,张恩欣[61]总结了其在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发展过程中的学术贡献,特别阐述了在肿瘤领域发扬温病学说、倡导“带瘤生存”的治癌观念、善用南药论治岭南常见肿瘤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刘秋卉等[62]总结了岭南温病学派用药特色,研究认为对岭南温病影响最大者当属清代何梦瑶,近代以来潘名熊、陈任枚、杨鹤龄、郭梅峰、刘赤选、梁子居、刘仕昌、邓铁涛等名家在促进岭南温病的研究和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其用药特点有轻清,善用花、叶、汁、鲜品、虫类、当地及进口药材,重视清热解毒、祛湿护阴、调畅气机、食疗食养等方面。

4.4 龙江医派

龙江医派是在黑龙江省内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对龙江医派的研究是近10年逐渐开始的,在医籍的整理出版、医家学术思想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近两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学术流派传承脉络的梳理、代表性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等方面。李富震等[63]研究了龙江医学发展源流及著名流派分支传承,认为龙江医派从明清以后渐成规模,从清代以后逐渐分为六支,该研究总结了龙江医派的学术特点,并分别介绍内、外、妇、针灸、推拿各科的流派源流及当代的传承情况。近两年,开展了对该医派医家高仲山[64]、王选章[65]、陈景河[66]学术经验的研究。该医派于2016年入选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所以也有研究涉及该流派的非遗档案保护[67]和口述史研究[68]工作等方面。

4.5 其他地区的医学流派

除了前文提及的几个主要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之外,还有很多研究涉及到多个省域,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赘述,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对地域学术流派历史源流的梳理。较有代表性的是谢强等[69]所做的旴江医派志的研究工作;二是对当前省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现状的总结,较有代表性的是邹丽珺等[70]对浙江首批“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建设现状的研究;三是对不同地域性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对比研究。如区绮琪[71]基于文献对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进行的比较分析;四是地域性学术流派研究较弱省份的研究工作。较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的燕赵医学流派在2020年的研究与发展[72]。

5 专科性学术流派的研究

前文所述的地域性医学流派多以内科临床为主,或是全科、多科临床。还有很多地域性医学流派主要是擅长某一科临床,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到的学术主张与特色诊疗技艺。本文以专科性学术流派总结讨论,包括妇科、儿科、外科等,其中针灸的学术流派研究较之其他各科更为系统、全面,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

5.1 妇科

田海燕[73]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了27个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处方用药规律,涉及中药110味,前5位为白芍、地黄、当归、熟地黄、阿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个药物组合,常用的是牡丹皮和地黄,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类组合。认为各流派在治疗崩漏中灵活运用多种止血法,但均不忘顾护阴血。王彦彦[74]研究了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源流与诊疗特色,认为岭南中医妇科主要有南海罗氏妇科和潮汕蔡氏妇科,其主要治疗月经病的特色有重视调理气机、注重湿热致病、重视调畅情志、强调补益先后天、善用南药花药及结合岭南饮食药膳调理等方面。赵宏利[75]研究了浙江何氏妇科从肺论治月经病的思想,并介绍了代表性传承人何嘉琳从肺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黏连等疾病的医案。

5.2 儿科

马榕花[76]研究了福州桂枝里陈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源流与特色,研究认为陈氏中医儿科起源于距今200多年前的清乾嘉年间,至今已经传承八代,并从师古不泥、重视脾胃、擅长清热、中西兼容、擅用外治等诸方面论述了学术流派的特色。韩飞[77]研究了辽派中医姚氏儿科清润流派疗法,结合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具体疾病总结了这一疗法在小儿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体会。陈华[78]研究了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总结了“因人因地制宜,擅长滋阴清热;重视后天之本,强调健运脾胃;详辨虚实夹杂,巧用和解之法;注重风邪为病,善用祛风之药”四大特色。

5.3 外科

外科学术流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津沽外科和燕京外科两个方面。津沽外科主要指清末天津外科名医高思敬对清代外科心得派高秉钧学术的传承,刘振雷[79]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了这一流派治疗阴疽类疾病的用药规律,曹芳[80]研究了该流派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的思路,指出初期应重清热化湿、益气健脾、宣畅气机,以防湿邪缠身,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之法要体现在治疗的全过程。燕京外科学术流派主要包括赵炳南和朱仁康两位先生的外科学术传承,张雨琪等[81]研究了两个流派的用方经验知识图谱构建,探索了学术流派研究的方法与路径。韩雪[82]、张董晓[83]等分别研究了燕京外科学派治疗荨麻疹、乳腺病的治疗特色。

5.4 骨伤科

孙慧明等[84]研究了国家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中的13家中医骨伤流派的发展现状。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计量学分析法,研究了流派传承工作室成立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从形成传承体系、凝练学术思想、优化技术方法、弘扬流派文化、探索保护方式、搭建交流平台6个方面分析了发展现状。对于具体的骨科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集中在清宫正骨流派[85]、平乐郭氏正骨流派[86]、长安李氏骨伤学术流派[87]等,涉及到流派的传承、学科的发展、工作室的精细化管理及具体疾病的诊疗经验等方面。

5.5 针灸科

较之其他各临床学科,针灸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系统、全面而又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学术流派,一直以来也是针灸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近两年里,这方面研究可以分作两类,一是对于针灸学术流派总体的认识,包括对现状的回顾、问题的思考、未来的展望等方面;一是对于地域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的研究。

5.5.1 针灸学术流派总体的研究 杨金生等[88]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出版了《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其中的《代表流派》分册专门对中医针灸的学术流派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该书除了系统梳理古代与当代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发展之外,特别对非物质文化遗针灸项目(包括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中医药学术流派中的针灸项目所涉及学术流派与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详细介绍,既对针灸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针灸学术流派的一次深入研究。

吴焕淦等[89]对中国针灸流派的确立要素、影响因素、发展源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研究,认为有鲜明的学术主张或特有的临床技法、明确的奠基者和相对稳定的传承体系、学术著作及学术影响力是中国针灸流派确立的基本要素;传统宗族文化、地域特征、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中国针灸流派的形成。该研究按照古代、近代、现代3个阶段,梳理了中国针灸流派的发展过程;对当代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11家针灸学术流派做了详细介绍。研究指出针灸流派的发展促进了针灸学术和学科的发展,学术发展促进新流派产生,学科发展为流派传承提供保障。

王锐卿等[90]认为目前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中,存在着相关概念(主要指学术流派、学派与流派)混淆、学术流派形成条件不统一、划分方法不统一、命名不统一的问题。有学者亦关注了针灸的学派与学术流派的差异问题,认为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在针灸学体系的结构中处于明显不同的位置。针灸学派主要关乎学科的理论与思想,处于学科体系的核心,涉及的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集中,数量较为稀少;针灸流派主要关乎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处于学科体系边缘的外部,涉及的问题十分发散,数量比较庞大。

刘炜宏[91]基于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对针灸学发展方向做了思考。认为要区别现代语境下的学派和流派,前者应该指学术理论上的派别,后者应该是临床治疗技术的派别;现代针灸学术流派的划分最好以有特色的治疗技术为纲,重点研究流派的学术思想;现代针灸流派应该更包容、更开放,要有“门户之见”,不要有“门户之限”;现代针灸流派的发展是针灸学科发展的重要推手,应当为重构针灸医学理论作出贡献。

5.5.2 地域性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地域性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集中在澄江针灸学派和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前者如陈玥澔[92]对澄江学派特色治疗技术颤针疗法治疗经筋病的研究,方婷[93]、何婷[94]分别对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赵尔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进行研究等,后者包括运用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治疗慢性胰腺炎[95]、偏头痛[96]、便秘[97]等疾病的研究。其他地域性的针灸学术流派研究还涉及到上海陆氏[98]、昆明管氏[99]、长安方氏头针[100]等流派的诊疗思想研究。王洪彬[101]探讨了依托“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二级工作站”的建设,如何培养针推人才、开展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的模式与路径。

5.6 推拿科

华海洋[102]研究了中医脏腑推拿流派现状,涉及到“脏腑图点穴法流派”“骆氏腹诊推拿流派”等9个流派,对各流派的创始人、学术特点、代表性著作及传承情况进行了介绍。张星贺等[103]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了近现代齐鲁医派小儿推拿治疗脑瘫的特色,认为在治疗中以补肾治脑的揉二人上马、补肾水为核心,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选用不同手法,推三关、补脾土、运内八卦等手法使用较为频繁,所采用的穴位共有28个,形成了主次清晰的组方配伍关系。其他研究还有对于津沽推拿流派学术概要[104]、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发展史的研究[105]等。

6 问题与展望

纵览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在古代学术流派、地域性学术流派、专科性学术流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本领域研究中,出现了学术流派、学派、流派、医派等概念,这些概念定义模糊,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不清,在使用上缺乏规范性;其次部分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缺少鲜明特色,尤其是缺少对于学科发展具有推动性的学术思想;其三学术流派研究偏重于地域、专科、家族等限定条件,研究的着力点较为分散,缺少横向的对比与时空联系。今后本领域的研究应该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把控。首先厘定学术流派、学派、流派、医派等概念定义,明确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规范其使用;其次要注意同一历史时期学术流派的群体特征,以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专科在学术上的共同特点;其三要加强对医家学术思想的全方位理解和把握,既不能以特色之偏概医家学术之全,更不能片面理解和人为夸大特色学术思想与经验,人为地进行流派的划分。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医家流派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