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理念下山西洪洞传统村落设计研究

2023-01-21 12:53周鑫蔚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3期
关键词:洪洞县洪洞三生

周鑫蔚(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随着城镇化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村落逐渐被现代化的新农村取代,对传统村落及其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相对弱化,关注度远远没有前者高。目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也多局限于生产生活环境、古建筑以及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守式的保护与创新式的传承。整体来看,对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设计更加侧重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关注度和研究度也不高。因此,在“三生”理念下分析和研究传统村落,对其提出更为高效合理的设计方案与措施就显示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生”理念概述

“三生”理念即生活、生产和生态,这一概念的界定最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提出,“要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山清水秀……”之后又进一步明确,“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边界。”总之,面对现代城市与传统农村的协同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与有效方案措施,科学划定了“三生空间”对于推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内容。

因此,为了促进现代传统村落的传承与发展,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合理运用“三生”理念对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建筑环境等进行探讨研究与实地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学术界对“三生”理念的概念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表述,而且当“三生”理念应用在不同领域时,对其内涵的理解与运用也各有不同。如在教育领域,“三生”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本文对“三生理念”的解释与运用是站在空间运用的维度,将“三生”理念理解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主要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包括城镇生活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主要指的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经营的场所,包含工业生产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是指具有生态防护作用,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人生生活和一切生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的空间环境,是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基石。虽然生活空间主要用于人类活动,但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既要有生产空间提供物质保障,又要得到生态空间的协同支持。当然,生产空间同样受到二者存在状态的影响。总之,“三生”理念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含义,“三生空间”也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只有认识到三者的内在联系,合理协调与优化三者的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在现代环境中实现对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真正做到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二、山西洪洞的地域文化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东与古县相交,西与吕梁、蒲县相连,北边与霍州为邻,南与临汾接壤,全县南北最长约47.5 公里,东西最宽约为55公里,总面积约1563 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境内有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和霍侯公路贯穿全县,距省城太原约246 公里。洪洞县人文历史悠久,是山西省历史文化最为浓厚的城镇之一。

(一)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800 多年的历史,也是山西省最为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2008 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元末明初时期,山西地区因地处中原,人口经济等并未受到朝代更迭的影响。明朝初年,为恢复经济,平衡国内人口分布,明政府从山西境内移民高达18 次,山西民众在政府的移民组织下迁移至京、冀、鲁、皖、苏、鄂、秦、陇等18 个省市,遍布500 多个县镇,这是一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因为洪洞大槐树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所以后人便以“大槐树”作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象征,承载思乡情谊和“文化寻根”的精神意义。因此,大槐树的形象不仅承载了山西洪洞原住民的家乡情怀,它还承载了某种族群认同的情感和意义,这种情感不为洪洞人民独有。

(二)洪洞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具有不可撼动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鉴定上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内容涉及广泛,形式丰富多样。据统计,洪洞县有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别是“三月三”走亲习俗、洪洞走亲习俗、洪洞通背缠拳和洪洞道情;有12 项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32 项洪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4 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5 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7 人。

(1)洪洞走亲习俗。山西省洪洞县的羊獬和历山两地流传着尧舜神话传说,他们认为地处汾河东岸河谷盆地的羊獬是尧的故乡,位于汾河西岸丘陵山区的历山是舜的故乡。两地及沿途的居民因而互称“亲戚”,由此引发出奇特的“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习俗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每年清明前的农历三月初二,以男性为主的羊獬村民走亲队伍以隆重的仪式鸣锣开道,走出村庄,越过汾河,涌上历山。第二天,羊獬走亲队伍以更加隆重的仪式从历山出发,再回到羊獬,往返途中先后经过20 多个村庄。相传4000 多年的走亲习俗,早已成为晋南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影响着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继承传统美德的意义,是一种极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行为。

(2)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山西洪洞的根祖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根祖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生命力的象征,虽然立足于山西本土,但依靠当地政府文化构建和传播的行为,使得这一传统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洪洞通背缠拳。山西洪洞的通背缠拳以108 个动作组成的母拳套路,和数十个子拳套路形成完整体系,有很强实战性,并完整保存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32 势拳法,是研究发掘戚继光拳法的宝藏。

(4)道情戏。山西洪洞的道情戏是流行于山西省洪洞县一带的民间戏曲剧种,原称“道腔”。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洪洞道情产生于明代,清代咸丰年间始出现其班社的详细记载。洪洞道情的曲调分为“官调”“平调”和“高调”三类,其唱腔集法曲道情和民间歌谣为一体,主要剧目有《天仙配》《龙虎山》等。

三、洪洞县的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价值,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在最新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名单中,山西省共有266 个村落入选。其中,临汾洪洞县有3 个,分别是曲亭镇上寨村、万安镇韩家庄村和万安镇万安村。(1)上寨村。上寨村位于曲亭镇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村子地形整体较为封闭,因古时有寨,防了外敌和野兽入侵在村子四周驻防,村民都居住在寨子的上面,所以取名为上寨。上寨村人文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村内有清代晋商李兴祖宅、盐运使母亲张氏节孝坊等遗址,在洪洞历史上曾显赫一时。(2)韩家庄村。“三个堡子七座桥,六个戏台十二座庙,三条古渠九眼井,四座古楼十分高,还有一景叫作窨,藏在地下编柳货。”这是一段描述解放初期韩家庄村容村貌的顺口溜。韩家庄村有尧舜的历史遗迹,是古典鼓乐威风锣鼓的发源地,还是洪洞通背拳第一代传人举办拳坊之地。(3)万安村。万安村是万安镇下属村落,万安延续元代称呼,其意为“万民安康”之意。

四、“三生”理念下的传统村落的分析与设计

传统村落是我国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源,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景观建筑。近年来,“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等政策让传统村落建筑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地域文化也受到影响,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传统村落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价值偏离、模式单一、生态失衡、文化断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三生”理念下科学的制定适合传统村落的景观规划和设计研究,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是目前亟须关注的问题。在解决传统村落转型与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的矛盾时,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对于传统村落未来发展趋势的规划根据本土资源可有多种设计定位和评判体系。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即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下,又不会对后代人的环境构成危害,也就是在达到保护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下使得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和谐发展。因此,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对于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抑或转型发展无疑是最优策略。“三生”理念将生活、生产、生态融为一体,既凸显了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又解决了传统村落“发展”和“环境”这两个现实矛盾,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生活和谐、生产发展、生态优越的三位一体发展,是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洪洞县的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而言,在“三生”理念下,其要考虑到村落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系水文、土壤类型等地理环境特征,也要将它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还有建设用地、矿产资源考虑在内。此外,生物、文化等也是传统村落设计的必要考量因素。对于洪洞县未来景观的设计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规划。一是在“三生”理念的前提下,构建舒适生存环境;二是融合当地产业文化,发扬洪洞县的历史文化底蕴;三是凸显洪洞县的地域特色,展示整体风貌;四是重视洪洞县居民的人本需求,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尽可能在尊重保护和改造利用中寻求平衡。目前,国内已经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镇,如浙江余杭的“梦想小镇”,在规划设计时便遵循“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的发展理念。同样是余杭地区的“梦溪小镇”,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文化基础,在“三生”理念下将小镇营造出“一河一山一街”的格局。此外,还有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萧山机器人小镇”也是遵循“三生”原则,因地制宜,将小镇劣势化为优势。这些都可以作为洪洞县传统村落发展设计的参考案例。比如,古大槐树作为洪洞县最具承载历史文化的文物,也是移民后裔“家”的象征物,只有不断降低它的损毁程度,尽最大可能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再通过文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和政治发展。洪洞县的传统村落,如上寨村、韩家庄村和万安村,可以根据村落自身的地理环境特点,融合历史文化以及古建筑等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设计规划,将古老破旧的道路、建筑等进行修复,已经损坏消失的建筑物能修补的尽量修补,没办法复原的也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修建。此外,还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模式,在设计时也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三生”理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当今传统村落遭遇的种种威胁,结合洪洞县当下传统村落的生活、生产、生态状态,可以从以下几点修复和维护传统村落。在生活空间方面,既要注重生活空间的营造,又要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比如传统村落的建筑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营造要融入本土特点和现代建筑理念。在生产空间方面,要注重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类型等相关生产经济行为,争取采取一种互惠互利、绿色和谐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营造出有序、美观、健康、可持续的村落生产空间。在生态空间方面,要以生态空间的修复与保护为主,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时进行科学的修补,尊重自然环境,最大程度减少人类行为的干扰与破坏,保护与维持传统村落原有的地形、地貌等生态形式。总之,其在进行具体的传统村落的景观设计与规划时,要根据情况对设计策略进行适当调整。

五、结语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受其固有历史文化形态的影响。有历史文化积淀能彰显出城市的独特韵味,但过于保守与陈旧也成为阻碍它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焕发新活力的因素。因此,这既是其向前发展的基石,也是发展的绊脚石和阻碍。山西省洪洞县依托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世界华人前来祭拜和观赏游玩,但在商业化趋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能在“三生”理念下继承和发扬洪洞县的人文资源,如何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韵味,如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相关学者关注和思考。

猜你喜欢
洪洞县洪洞三生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洪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引领农民科技致富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时间爷爷是个“大坏蛋”
洪洞祭祖
洪洞县:召开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推进会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
洪洞又叫“莲花城”